菜名:干燒鲳魚 主料:鲳魚 輔料:蔥、姜、大蒜頭、肉糜 調料:油、料酒、老抽、酒釀、糖、辣醬、水澱粉、生粉 操作: 1、將魚洗淨,在魚兩側每隔2厘米剞斜直刀口,蔥、蒜、姜切末; 2、將魚用醬油腌漬一下,沾上少許生粉,鍋內加油燒至八成熱,將魚投入油中炸成金黃色,撈出控淨油; 3、鍋內加油,下蔥、姜、蒜末煸炒,放入肉糜煸炒,加辣醬,炒至出紅油,放入酒釀、老抽、糖和水燒開,放入鲳魚,用小火焖8分鐘,將鲳魚取出放入盤中,鍋內的汁水開大火收汁,倒入水澱粉勾芡,撒入大量蔥花,淋上油,澆在鲳魚上面,旁邊圍上熟的面條即可。
主料鲳魚1條(約500克)。 配料肥豬肉25克,冬筍25克,搾菜20克,干紅辣椒2個,蔥姜蒜共25克。
調料花生油1000克(約耗50克),白油25克,辣椒油20克,白糖100克,精鹽3克,味精2克,料酒25克,清湯500克。 烹饪工藝: 1.將鲳魚去腮,開膛取出五髒,用清水沖洗干淨,在魚身上每隔2厘米打上象眼花刀。把豬肉、冬筍、搾菜、干辣椒均切成0.6厘米大小的丁,蔥蒜切成玉米粒大小的丁姜切成小指甲片。2.炒勺內放入花生油,用旺火燒至九成熱時,將魚抹上少許醬油下入油鍋內,炸至魚呈紅色時撈出。3.炒勺內放入少許花生油,加入白糖25克,炒至糖呈深紅色時烹入清湯。另取一勺放入白油,加入豬肉、辣椒、蔥姜蒜、冬筍搾菜煸炒後,倒入湯汁中,再下入炸過的鲳魚,加入精鹽、白糖、料酒,蓋上蓋移至小火上燒至湯至將盡,魚兩面已燒透入味時,移至旺火上,加入味精,淋上辣椒油大翻勺裝盤即成。
風味特點:色澤紅亮,魚肉鮮嫩,甜鹹香辣
新鮮鲳魚..750克
味精.....3克
面醬.....20克
大料.....4克
蔥段.....10克
香菜段....5克
料酒.....10克
醬油.....25克
姜片.....5克
清湯....500克
醋......10克
精鹽.....3克
花椒.....2克
香油.....10克
〔烹制方法〕
1.將鲅魚去鰓,去內髒洗淨,斜刀片成厚約3厘米的馬蹄形塊。將魚塊
放開水一悼,撈出控淨水。
2.勺內加底油,加面醬炒熟並散開,再依次加入清湯、料酒、醋、醬油、
蔥姜、花椒、大料、魚塊,用慢人焖熟,撈出魚塊放在盤內。原料去掉花椒
大料,加香菜梗,滴上香油,澆在盤內即可。
〔工藝關鍵〕
1.炒面醬時鍋要滑,並宜用文火,炒散炒熟,去掉生面醬味。
2.魚塊改刀大小均勻一致。
3.亦可整尾魚制作,可在魚身兩側分別剞上多十字花刀,再進行焖制。
〔風味特點〕
“家常熬”是魯菜中常用的家庭做法,在膠東地區海邊漁鄉廣為流行,
而以烹任之鄉煙台為最。此菜由紅炯烹調技法演變而來,成品主料不過油,
湯汁不勾芡,色澤深紅,鮮嫩適口,半湯半菜,操作簡便,既是佐酒佳肴,
又常作飯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