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很好的消暑健身的清補劑。薏米的種仁和根又能入藥治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濕。炊飯食,治冷氣。煎飲,利小便熱淋。"近年來,大量的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證明,薏米還是一種抗癌藥物,初步鑒定,它對癌症的治抑率可達35%以上。難怪桂林地區有首民謠這樣唱道:"薏米勝過靈芝草,藥用營養價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壽,返老還童立功勞。" 科屬:禾本科薏苡屬。為一年生草本。稈直立,高1~1.5米,約有10節。葉鞘光滑,上部者短於節間;葉舌質硬,長約1毫米;葉片線狀披針形,長達30厘米,寬1.5~3厘米。總狀花序,腋生成束,長6~10厘米,直立或下垂,具總柄;雌小穗位於花序的下部,長7~9毫米,外包以念珠狀總苞,小穗和總苞等長,能育小穗第一穎下部膜質,上部厚紙質,先端鈍,具10數脈;第二穎船形,被包於第一穎內,先端厚紙質,漸尖;第一小花僅具外稃,較穎略短,先端質較厚而漸尖;第二稃稍短於第一外稃,具3脈;內稃與外稃相似而較小;雄蕊3枚,退化,微小;雌蕊具長花柱,柱頭分離,伸出總苞;退化雌小穗2個,圓柱狀,並列於能育小穗的一側,頂部突出於總苞;雄小穗常3個著生於一節,其中一個無柄,長6~7毫米,穎革質,第一穎扁平,兩側內折成脊,先端鈍,具多條脈;第二穎船形,具多數脈;內含2小花,外稃和內稃都是薄膜質;每小花含雄蕊3個;有柄小穗和無柄小穗相似,但較小或更退化。果實成熟時,總苞堅硬具琺琅質,卵形或卵狀球形,內包穎果;穎果,長約5毫米。花、果期7~10月。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