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色拉油是什麼?正文

色拉油是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色拉油就是涼拌油,是將毛油經過精煉加工而成的精制食品油,可用於生吃,因特別適用於西餐"色拉"涼拌菜而得名。

一般在超市和農貿市場有賣

 
色拉油俗稱涼拌油,是將毛油經過精煉加工而成的精制食品油,可用於生吃,因特別適用於西餐"色拉"涼拌菜而得名。色拉油呈淡黃色,澄清、透明、無氣味、口感好,用於烹調時不起沫、煙少。在0度條件下冷藏5.5小時仍能保持澄清、透明(花生色拉油除外),除做烹調煎炸用油外主要用於冷餐涼拌油,還可以作為人造奶油,起酥油、蛋黃醬及各種調味油的原料油。色拉油一般選用優質油料先加工成毛油,再經脫膠、脫酸、脫色、脫臭、脫臘、脫脂等工序成為成品。色拉油的包裝容器應專用、清潔、干燥和密封,符合食品衛生和安全要求。不得摻有其它食用油和非食用油,礦物油。保質期一般為6個月。目前市場上供應的是的色拉油有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葵花籽色拉油和米糠色拉油。
色拉油
原料別名:沙拉油
原料分類:油脂類
食用提示:每天25克
[編輯本段]原料介紹
色拉油,又譯作“沙拉油”,是植物油經過脫酸、脫雜、脫磷、脫色和脫臭等五道工藝之後制成的食用油,特點是色澤澄清透亮,氣味新鮮清淡,加熱時不變色,無泡沫,很少有油煙,並且不含黃曲霉素和膽固醇。優質色拉油應包裝嚴密,無滲漏現象,外觀澄清透明,無明顯沉澱或其他可見雜質,口小的玻璃瓶或陶瓷罐保存,用後應及時將蓋封好,於陰涼處貯藏。保質期6個月左右。
[編輯本段]營養分析
1.色拉油和調和油中均不含致癌物質黃曲霉素和膽固醇,對機體有保護作用;
2.含有豐富的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和血膽固醇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
3.含有一定的豆類磷脂,有益於神經、血管、大腦的發育生長。
[編輯本段]相關人群
一般人都能食用
[編輯本段]制作指導
1.色拉油可用於煎、炒、炸、涼拌菜肴,能保持蔬菜和其他食品原有的品味和色澤。
2.油脂有一定的保質期,放置時間太久的油不要食用。
3.可用直接用於涼拌,但最好還是加熱後再用。
4.反復經高溫加熱的色拉油營養價值遭到破壞,不宜食用。應避免使用反復經高溫加熱的油。
5.盡量避免食用過量。色拉油雖然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但食用過多還是會對心腦血管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而且容易導致發胖。
6.通常進行燒烤時在鐵板、石鍋、燒烤網上塗刷,可以輔助燒烤。
[編輯本段]每100克色拉油所含營養素如下:
熱量(898.00千卡)
脂肪(99.80克)
維生素e(24.01毫克)
鈣(18.00毫克)
磷(1.00毫克)
鈉(5.10毫克)
鎂(1.00毫克)
鐵(1.70毫克)
鋅(0.23毫克)
銅(0.05毫克)
錳(0.01毫克)
鉀(3.00毫克)
膽固醇(64.00毫克)
 

 
就是一種油比菜油好點
 

去超市...問服務員...我要買色拉油...ta就帶你去了.--!

 
色拉油的名字來自英文slade的譯音,它是經過脫膠、膠酸、脫色、脫蠟、脫臭等工藝精煉的高級食用油,其色澤澄清透明,氣味新鮮清淡、加熱時無泡沫、無油煙、不變色,可供涼拌冷餐直接食用,被稱為油中極品。

色拉油是什麼油呢?它是按照油類的精制的程度分級而得出的概念。油類按照精制程度一般分為二級油、一級油、高級烹調油和色拉油4個等級。二級油僅僅是經脫膠處理的油脂產品,顏色深、油煙大、酸價高。一級油是經脫膠、脫酸、脫色的產品,雖比二級油好,但色澤深黃,油煙仍較大。高級烹調油是在一級油的基礎上,再經脫臭、脫蠟,用兩種或多種植物油調配而成,又叫炒菜油、烹饪油或煎炸油。其特點是顏色淡黃、酸價低,加熱至200攝氏度也不冒煙,煎炸油餅和油條等在食品上無油凝固,不起白霜。而色拉油比高級烹調油的顏色更淺,油煙更少,幾乎沒有雜質,十分純淨,加熱至220攝氏度也不會冒煙。這種油可以直接拌涼菜食用。一般來說,烹調油主要作烹調、煎炸食品用,色拉油主要作涼拌用。色拉油能夠降低人體血清中膽固醇的含量。它不宜作為煎炸油使用,但可作炒菜油使用。調和油即用幾種脂肪酸組成不同的油脂調配成的油脂制品,它可以有助於改善油品的營養價值或風味。

色拉油的營養特點

色拉油(saladoil)一詞源於西方,顧名思義,色拉專用油;色拉(salad),西方人以生蔬菜為主料,輔以各種調味品的涼拌菜,為了增加營養,需要在上面塗上油狀塗布物,這就是色拉油。為了保持蔬菜固有的色澤和味道,這種油需要無色無味;又因涼菜做好之後常常需要冷藏,因此,低溫時不能出現凝濁現象,4.4℃須維持透明液體狀態。因此,色拉油需要盡可能去除植物毛油中的非甘三酯成分,一般只能是植物油。

怎麼煮涼粉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