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湯是老北京傳統的消暑飲料,在炎熱的季節,多數人家會買烏梅來自行熬制(也有用楊梅代替烏梅),裡邊放點白糖去酸,冰鎮後飲用。小販們也有做這小生意的。以前在哈德門外有老人,常常手拿冰盞(兩個小銅碗)弄出聲響吸引人注意,邊走邊賣。來源酸梅湯古來即為上好的夏日飲品。清代經御膳房改進成為宮廷御用飲品,所謂“士貢梅煎”即是。因其:除熱送涼,安心痛,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的功效,被譽為“清宮異寶御制烏梅湯”,後來傳入民間,於是大街小巷,干鮮果鋪的門口,隨處可見賣酸梅湯的攤販。攤上插一根月牙戟(表示夜間熬得),掛一幅寫著“冰鎮熱水酸梅湯”的牌子。攤主手持一對小青銅碗,不時敲擊發出铮铮之聲。路人大有望梅已自解渴,聞聲已自清涼之感。一碗下肚,暑氣全消。那時的酸梅湯經營者不光沿街叫賣和擺攤出售,以酸梅湯為主的店鋪也不少。如天橋“邱家”,西單牌樓“路遇齋”,東安門丁街“遇緣齋”,前門外“九龍齋”,都大有名聲,目前尚存的只有當時琉璃廠路南“信遠齋”。 我國很早以前就有酸梅湯。古籍中所載“土貢梅煎”,就是一種最古老的酸梅湯。南宋《武林舊事》中所說的“鹵梅水”,也是類似酸梅湯的一種清涼飲料。現在我們喝到的酸梅湯是清宮御膳房為皇帝制作的消暑解渴飲料,後來流傳到民間。它比西歐傳入我國的汽水要早150年。
酸梅湯是本民族傳統飲料之一,在名著《紅樓夢》一書第三十四回中,男主人公賈寶玉挨打後,就請求賈母,:“只嚷干喝,要吃酸梅湯.”。 酸梅湯一般常在夏季飲用,一來天氣熱可以降暑去火,二來夏天人流失的津液比較多可以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而且酸甜可口,是非常受歡迎降暑飲品之一.
制作方法材料:干烏梅(半斤)、山楂(半斤)、桂花(一兩)、甘草(一兩)、冰片糖或者紅糖。 1、從干貨市場買回家的干烏梅和山楂必須先加水泡開。 2、連同少量的桂花和甘草將泡開的烏梅和山楂用紗布包起來。 3、在大鍋裡注滿水,放入紗布包,大火燒開。 4、煮沸後,加入適量的冰片糖或者可以起到染色作用的紅糖。5、小火熬煮6到7小時,在水大約被熬去一半的時候,酸梅湯也就做成了。 【飲用須知】 1、做好的酸梅湯一次喝不完,可以在冰箱裡放幾天。但在常溫下,酸梅湯是很容易變質的,如果看到表面有細細的泡沫浮起,就說明已經變質不能喝了。 2、加入甘草的酸梅湯會有澀澀的後味,飲用時放些冰塊可以減輕澀味。 3、新手做出來的酸梅湯,很可能太濃或者太淡,火候和水的比例只有靠多琢磨多嘗試了! 【原料】 楊梅,蜂蜜,蜜棗,玫瑰花,糖. 楊梅當然要洗的仔細,因為容易藏些小蟲子.洗好後,挑選個大飽滿,色澤深紅的,不要太多,大約25粒,放在大碗裡撒上四勺糖腌著.在碗上蓋上蓋子,上下抖動幾下,讓糖分布均勻. 選8顆蜜棗,放在鍋裡,倒一碗水,先用大火快燒,8成熱後用文火慢煮,要把蜜棗裡的糖份煉出來.煮棗子的時候,將另一只大碗內調好蜂蜜,大約4勺.攪拌均勻.撒上7,8朵玫瑰花苞待用.因為蜂蜜的甜是天然的,比較清甜,有回味的余地,不象白糖一味的癡甜,所以用蜂蜜水比較好.另外蜂蜜,蜜棗,玫瑰都能調和內分泌,對女孩子比較好. 蜜棗燒爛後,水也就完全開了,而且吸收了蜜棗的精華和甜味.捨去蜜棗不用,將沸水沖入調好的蜂蜜碗裡.再攪拌均勻,蜂蜜和玫瑰混合的清香在鼻尖袅繞. 然後將蜂蜜水倒入腌好的楊梅裡,立刻蓋上碗蓋,不能讓蒸汽散發.然後將碗上下搖動2-3分鐘.讓楊梅的酸汁完全融入蜂蜜水裡.然後送入冰箱冷藏. 這裡沒有將楊梅煮熟的過程,是為了保持楊梅的鮮嫩.因為燒煮會讓楊梅本身的水分蒸發,入口老澀.很多煮熟的酸梅湯裡,楊梅都失去了鮮艷的顏色,吃起來如雞肋無味. 這樣的酸梅湯,入口是玫瑰的飄渺的清香,隨後是蜂蜜的甘甜,緊接著楊梅的酸味一點點滲透出來,然後又是一點似有似無的蜜棗的甜味.層層遞進,酸味甜味一路糾纏,又冰涼沁骨.酷暑之時,捧一碗酸梅湯,真是百怠俱消. 此時的楊梅,酸中有著甜.以甜為主,酸意似有似無.恰似懷春的少女,時而為摸不定情郎的心思吃醋,時而又記起他的千好百好,看上去滿不在乎,內心裡早已經百轉千回. 原來,吃醋也要分個高下,要酸的在外面,甜的在裡面,方是最妙.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制作方法二材料: 烏梅、山楂、甘草,比例大概就是3:2:1,甘草多了味會苦。還有就是冰糖(如果味道太酸或苦的話再放) 制作的過程: 第一步將搭配好的材料放入盛滿水的鍋中煮開。 第二步煮開後將火開為中火熬制40分鐘左右。 第三步聞聞味熬制出來沒有,在品嘗下味道是否何時,如果合適就可以等涼後飲用了,如果味道不合適可以放入冰糖調整一下。 關鍵的步驟: 放入材料後一定要煮開一次水,再調小火熬制。 之前不要放下冰糖,等最後味道出來後再放冰糖調整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