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一杯酒,輕輕地搖杯,讓酒液在杯壁上均勻地轉圈流動,停下來酒液回流,這並不是掛杯,稍微等會兒,你就會看到搖晃酒杯的時候,酒液達到的最高的地方有一圈水跡略為鼓起,慢慢地就在酒杯的壁面形成向下滑落的tear“淚滴”,象一條條小河,法文稱為leg“腳”,這才是掛杯!! 其實掛杯現象的形成反應的只是一個簡單的事實,那就是酒中酒精含量的指標。當酒液在杯壁上鋪滿,和空氣的接觸面增大,蒸發作用加強,而酒精的沸點比水要低,它首先蒸發,於是形成一個向上的牽引力,同時由於酒精蒸發水的濃度增高,表面張力增大,在杯壁上的附著力也增大,所以酒液到處便累積形成一個拱起,由於萬有引力的作用,重力最終取勝破壞了水面的張力,酒液下滑釋放出“酒的眼淚”。所以說掛杯其實是酒精和水的一個交戰,酒精含量高的酒掛杯都漂亮。 當然啦,掛杯也與酒液的成分有關,酒中的微量物質、還原糖、甘油、揮發性成分、非揮發性物質等等這些構成酒體的因素雖然不是造成掛杯現象的成因,但是對掛杯形成的速度、密度、酒腳的粗細、滑落的快慢卻有影響,反應著酒體的粘稠性和酒中成分的豐富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