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肉松是用什麼做的正文

肉松是用什麼做的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肉松是我國著名的特產,具有營養豐富,味美可口,攜帶方便等特點。肉松是以瘦肉除去水分而制成,像豬肉、牛肉、雞肉和魚肉等瘦肉都可以加工肉松。

原料配方瘦肉100公斤醬油22公斤白糖3公斤黃酒4公斤茴香120克生姜1公斤

制作方法1.原料肉的處理:除去骨、皮、脂肪、筋腱及結締組織等,然後將瘦肉順其纖維紋路切成肉條後再橫切成3厘米長的短條。

2.煮肉及炒干:把切好的瘦肉放在鍋中,加入與肉等量的水,然後分三個階段進行加工。

第一階段:把瘦肉煮爛。用大火煮沸後,撇去上浮的油沫,直至肉爛為止。如肉未爛而水已干時,可以酌量加水。當用筷子夾肉,稍加壓力,肉纖維即自行分離,則表示肉已煮爛,此時可以把調料加入,並繼續煮至湯快干時為止。

第二階段:即炒壓階段。用中等火頭,一邊用鍋鏟壓散肉塊,一邊翻炒。注意不要炒得過早或過遲。因炒壓過早,肉塊未爛,不易壓散,工效很低;炒壓過遲,肉塊太爛,容易焦糊,造成損失。

第三階段:即炒干階段。火頭要小,連續勤炒勤翻,操作輕而均勻,在肉塊全部松散和水分完全炒干時,顏色就由灰棕轉變成灰黃色,最後就成為具有特別香味的金黃色肉松。

將剛加工的肉松趁熱裝入預先洗滌、消毒和干燥的玻璃瓶內,放在干燥處,可以保存6個月不變質。裝入防潮紙或塑料袋內,亦可作短期貯藏。
太倉肉松
太倉肉松,太倉食品一絕,中國食品一絕。太倉肉松,老少鹹宜鹹喜,聞名海內海外。
太倉肉松歷史久矣,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太倉昭忠祠旁即開設了倪鴻順肉松店。因慈禧太後、光緒皇帝對肉松美味稱贊有加,故太倉肉松遂成為官禮物品,馳譽四方。1915年曾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甲級獎,乃享譽一百多年的著名特產。

太倉肉松

據《太倉州志》載:“肉松制法創於倪德,以豬、雞、魚、蝦肉為之。德死,其妻繼之,味絕佳,可久貯,遠近爭購,他人效之弗及也”。

倪德,字鴻順,原籍常熟支塘,精於菜肴烹制,清光緒十年(1884年)移居太倉。因其烹饪技術一流,常被太倉大戶人家請去掌勺。其拿手絕活一是燒五香焖肉,甜而不膩,入口即化,故大受食客青睐。

相傳,有次太倉狀元陸增樣家宴請賓客,請倪德去主勺。倪一時分心,竟把五香焖肉燒過了頭。倪德見湯汁燒干,肥瘦分離,不成塊狀。因宴席急等上菜,倪德靈機一動,索性將鍋中之肉剔骨去皮,再反復揉炒,這將錯就錯的一試,竟創制出了一種黃燦燦、毛茸茸、蓬松的全新食品。賓客因此菜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且風味獨特,皆追問菜名,倪德急中生智,脫口道:“此乃肉松”。

肉松自創制後,深受歡迎,食客不絕,倪德遂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在太倉昭忠祠旁開設了倪鴻順肉松店。後因慈禧太後、光緒皇帝對肉松稱贊有加,太倉肉松成了官禮物品,馳譽四方。此後,太倉肉松在國內獲各種金獎、金杯數十項,成為太倉著名土特產。

太倉肉松因其易消化,含膽固醇低,且甜中帶鹹,鹹中帶鮮,吃口酥松柔軟,綿而不膩,余香悠長,故老少皆宜。不但成為酒宴上常規冷菜之一,還成了旅游、休閒之佳品。又因開發出了魚松、雞松、蝦松等多種品種。且既有軟包裝,又有盒裝、罐裝,以及高檔禮品裝,因此太倉肉松已成為人們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

福州肉松

福州肉松是用豬瘦肉、紅糟、白糖、醬油、熟油精制成的細絲狀食品,食之酥甜脆,油而不膩,入口自溶,鮮美可口,是福州的名特食品之一。
肉松相傳是福州一位官廚補錯救急而發明的。清鹹豐六年(1856年)福州鹽運使劉步溪的廚師林鼎鼎,在烹調時不慎把豬肉煮得太爛,這時鹽運使招待客人又催著送菜。林鼎鼎靈機一動,急忙加入各種配料,炒制成肉絲粉末端上席去。誰知客人們品嘗後紛紛贊不絕口,鹽運使以後每招待客人都要林鼎鼎專門烹制這道菜。後來,林鼎鼎辭去官廚回家開設店鋪,專門制作油酥肉松,並持起“鼎日有”招牌,意為“鼎中日日有”,風靡榕城。福州官吏進京還把它作為貢品或禮品,於是揚名全國。

福州“鼎日有”肉松有油酥肉松、干貝肉松、牛肉松、兔肉松、雞肉松等品種,暢銷國內及香港、台灣、東南亞地區,深受歡迎。(
制作肉松

--------------------------------------------------------------------------------

肉松是肉的一種熟制品,吃起來香、甜、脆,而且營養豐富,是老少皆宜的肉食品。加工肉松需用瘦肉,豬肉、牛肉、雞肉等瘦肉均可。加工肉松的方法比較簡單。

選擇原料和配料

要選擇新鮮質嫩的瘦肉作原料。加工肉松的配料,按50斤瘦肉為准,配上22斤醬油、1.5斤白糖、2斤黃酒、0.5斤生姜、30克大茴香。配料用多少,可以根據不同的生活需要和習慣,適當增減。

切條並煮肉

把選好的瘦肉,按其纖維紋路,順著切成肉條,然後再橫切成3厘米長的短條。接著,把切好的瘦肉加入等量的水放入鍋裡煮。在用大火煮沸一陣後,撇去鍋裡浮在上面的油沫,繼續煮,直到肉爛熟為止。當用筷子夾起肉塊,稍使勁,肉纖維便自行分離時,表示肉已爛熟。這時可以把調料放入鍋內,繼續煮,直到湯快煮干時為止。

炒壓干制

煮成爛熟的肉,用中等火力進行炒壓。操作時,要一邊用鏟壓散肉塊,一邊翻炒,直到肉塊散碎又不焦糊為好。

為了使熟爛肉充分脫水,還要用小火進行炒干。要注意連續翻動,輕而均勻,千萬不要炒糊炒焦。在肉塊全部松散,而且充分脫水時,就成肉松了,其顏色也就由灰色變成了灰黃色。冷卻後就會成為具有特殊香味的金黃色肉松。
 

豬肺的營養有哪些?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