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誰知道這是什麼蔬菜,它不是辣椒哦正文

誰知道這是什麼蔬菜,它不是辣椒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湖南浏陽金剛和浏醴交界處,當地盛產一種蔬菜叫“洋辣椒”(土名,學名不知),因形狀象辣椒,頭大尾尖,吃起來並不辣而得名“洋辣椒”。

 

秋葵

 

 
【學名】hibiscusesulentusl.【別名】黃葵、羊角菜、羊角豆、洋辣椒、咖啡黃葵【科屬】錦葵科、秋葵屬為錦葵科秋葵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非洲,埃及及加勒比海的安提瓜、巴巴多斯種植較多,是非洲和美洲及東南亞人民喜食的蔬菜之一。目前在歐洲、非洲、中東、印度及東南亞等熱帶地區廣泛栽培。我國從印度引進,現在全國各城市周邊都有少量栽培(江西省萍鄉地區種植較廣)。黃秋葵以肉質柔嫩、潤滑的嫩莢(嫩葉、芽和花)供食,既可炒食、涼拌、作湯,又可作泡菜、制罐頭,其營養豐富,每100克黃秋葵的嫩莢中含有還原糖2.11克、纖維素1.06克、粗蛋白2.44克、胡蘿卜素0.682克、維生素c26.5毫克、維生素a1.25毫克、維生素b10.2毫克和多種礦物質,蛋白質含量高達15~26%,碳水化合物達6.4%,脂肪2%,每百克鮮果可提供150千焦的熱量,其粘滑的汁液中還含有可溶性纖維、半乳膠糖及阿拉伯聚膠糖等物質.經常食用有健胃、潤腸、保肝強腎的功能,是一種營養保健蔬菜,具有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的功效。它特別具有滋陰壯陽的作用,在南方一些沿海地區被人們稱為沒有毒副作用的“植物偉哥”。黃秋葵有涼拌、炒食、油炸和做湯等多種食法,被一些高檔賓館和酒店當作營養型特色菜推出,深受人們的喜愛。黃秋葵的花、種子、根均可入藥,對惡瘡、癰疖有療效,種子炒熟磨碎後可做咖啡的代用品。黃秋葵為低能量食物,是很好的減肥食品之一。近年來在日本、台灣、香港、上海等市場上深受歡迎,是發展潛力巨大的保健蔬菜。簡簡單單的一碗洋辣椒炒青辣椒是色,香,味俱全.黃秋葵在涼拌和炒食之前必須在沸水中燙三五分鐘以去澀。[編輯本段]黃秋葵嫩莢營養標簽
黃秋葵嫩莢營養成分表
(每100克含量,數據來源於網絡公布):



成分名稱

含量

成分名稱

含量

成分名稱

含量



可食部

88

水分(克)

86.2

能量(千卡)

37



能量(千焦)

155

蛋白質(克)

2

脂肪(克)

0.1



碳水化合物(克)

11

膳食纖維(克)

3.9

膽固醇(毫克)

0



灰份(克)

0.7

維生素a(毫克)

52

胡蘿卜素(毫克)

310



視黃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05

核黃素(毫克)

0.09



尼克酸(毫克)

1

維生素c(毫克)

4

維生素e(t)(毫克)

1.03



a-e

0.92

(β-γ)-e

0.11

δ-e

0



鈣(毫克)

45

磷(毫克)

65

鉀(毫克)

95



鈉(毫克)

3.9

鎂(毫克)

29

鐵(毫克)

0.1



鋅(毫克)

0.23

硒(微克)

0.51

銅(毫克)

0.07



錳(毫克)

0.28

碘(毫克)

0










黃秋葵嫩莢營養聲稱:
秋葵嫩莢含有豐富的果膠、膳食纖維,其果膠的粘稠狀態是植物界非常少見的,膳食纖維的占比及其中可溶性膳食纖維占比均是植物中非常高的。秋葵嫩莢富含有維生素a、胡蘿卜素,以及維生素c、e等,尤其是維生素a與胡蘿卜素含量在目前發現的動植物中位列第一。秋葵嫩莢還含有硒、鈣、鐵、磷、鉀等多種微量元素,但含量並不特別豐富。秋葵嫩莢粘稠液質除果膠外還含有豐富的目前被某些科學家指稱為lm的物質(一種類似於天然荷爾蒙的物質)。如果這一指稱獲得業界廣泛認同,那麼它是目前獨占其名的物種。據有關專家研究,黃秋葵嫩莢中還含有植物黃酮,但不及其花中含量豐富(花的黃酮含量比大豆葉子中所含黃酮高300倍左右)。人參和黃秋葵的抗疲勞作用進行對比試驗:包括小鼠耐力實驗、耐缺氧試驗、耐寒耐熱實驗和劇烈運動後血乳酸水平影響。實驗結果顯示,黃秋葵與等量的人參耐力作用相當,耐缺氧項目黃秋葵用量比人參大一倍時,效果相當。耐寒力的效果低於人參,但這卻相反是大量進補的優點。
黃秋葵嫩莢營養成分功能聲稱:
秋葵嫩莢富含的粘性物質lm(主含一種類似於天然荷爾蒙的物質)能強腎補虛,對男性器質性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是一種適宜的補腎保健蔬菜,享有“植物偉哥”之美譽。對青壯年和運動員而言,經常食用,可消除疲勞、迅速恢復體力,當然這對所有人群均有此效果。同時秋葵嫩莢的粘液能很好地幫助胃腸蠕動,分泌的黏蛋白有保護胃壁的作用,並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欲,改善消化不良,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慢性胃病及“三高”者食用最合適。秋葵嫩莢豐富的維生素a與胡蘿卜素有益於視網膜健康、維護視力,是青少年防止近視的好食材。秋葵嫩莢豐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不僅對皮膚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膚美白、細嫩。膳食纖維還可輕松帶走人體內垃圾,是很棒的營養減肥材料。秋葵嫩莢豐富的植物黃酮,結合各營養元素能促進人體全方位的自我調理,從而確保內分泌平衡、抗衰老、抗疲勞、增耐力、血液循環加快等功效。此外由於黃秋葵富含有鋅、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防癌、抗癌能力。[編輯本段]黃秋葵嫩莢適合人群1.適合前列腺炎、男性性功能弱、胃炎、內分泌失調、未老先衰、易疲勞、胃潰瘍、貧血、消化不良、便秘、口臭、上火等症的輔助食療,對於青壯年、運動員、護膚與減肥女士、男士、非便溏的老人多吃有益;2.但是秋葵屬於性味偏於寒涼的蔬菜,胃腸虛寒、功能不佳、經常腹瀉的人不可多食,孕期禁食。(注:本營養標簽由葵瑞公司胡小能於2010年5月30日依我國《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要求,結合相關學者技術資料、實驗室數據、食用者反饋信息整理。)黃秋葵
黃秋葵栽培技術:
黃秋葵又名秋葵、羊角豆等。為錦葵科秋葵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非洲,我國也有野生種。目前在歐洲、非洲、中東、印度及東南亞等熱帶地區廣泛栽培。以肉質柔嫩、潤滑的嫩莢供食,既可炒食、涼拌、作湯,又可作泡菜、制罐頭,其營養豐富,每100克嫩莢中含蛋白質2.5克、維生素a660國際單位、維生素b10.2毫克、維生素c44毫克、鈣81毫克、磷63毫克、鐵0.8毫克。其嫩莢含有粘滑汁液,經常食用有健胃、潤腸、保肝強腎的功效。;種子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作為咖啡的代用品。近年來在日本、台灣、香港、上海等市場上深受歡迎,是發展潛力巨大的保健蔬菜。
一、特征特性
根系發達,吸收力強,莖直立,高1一2.5米;葉掌狀五裂,葉柄細長;中空;花草生,色艷麗,具觀賞價值;果實為蒴果,似羊角,長8-20厘米,綠色或紅色;種子球形,灰黑色,千粒重約55克。黃秋葵性喜溫暖、耐熱怕寒,種子發芽、生長發育適溫25—30℃,開花結果期最適溫度26—28℃,月均溫度低於17℃影響開花結果,夜溫低於14℃生長不良;黃秋葵喜光,不僅要求光照時間長,而且要有一定的光照強度,光照充足,有利生長發育,座果率高,果實發育快,產量高,品質好;黃秋葵耐旱、耐濕、不耐澇,結果期要求水分充足有利果實發育,反之植株長勢差,果實品質劣;黃秋葵對土壤適應性廣,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對肥料要求氮磷鉀齊全,生長前期以氮為主,中後期以磷、鉀肥為主,氮肥過多植株易徒長、延遲開花結果,氮肥不足植株生長不良而減產。
二、栽培技術

1.栽培季節
。在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黃秋葵春、夏、秋季均可栽培,但以春播為主。3—4月播種,5—9月收獲;5-6月播種,7一10月收獲;7月播種,9-11月收獲。早播應采用大棚、小拱棚或地膜覆蓋栽培,正季以露地栽培為主。
2.品種選擇
。在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宜選用“台灣五福”、“早生五角”、“綠五星”等品種,一般每667米產量為1500-2500千克。
3.整地作畦
(開廂)。施底肥。前茬作物收獲後,及時深翻炕土10—15天,耙平作畦,一般以1.3米(4尺)開廂;廂溝深25-30厘米;每667米2穴施入腐熟人畜糞水2000千克、復合肥50一80千克作底肥,肥料與土壤應充分混合,3-5天後播種或定植。
4.播種育苗
。黃秋葵為直根系,根再生能力較弱,春露地栽培常采用直播。黃秋葵種皮較硬,播前須浸種24小時,每隔5一6小時清洗換水l次,取出後放在25一30℃的環境條件下催芽,約3一4天出芽後即可播種。種子以穴播為宜,每窩播種子3一4粒,覆土2厘米厚,約5一6天即可發芽出土。早春保護地栽培可采用育苗移栽,苗齡30—40天。
5.定苗或定植
。幼苗出土後應及時間去弱苗、病苗,當幼苗具有2一3片真葉時定苗或定植,每廂種兩行,行距60厘米,窩距22一35厘米,每667米種植3500一4500窩,每窩留壯苗1株。定苗後應培土1次,定植後施足定根清糞水,以利成活。
6.田間管理
。黃秋葵植株高大,易倒伏,因此生產前期應勤中耕除草和培土2一3次,直到封廂時為止。追肥以有機肥為主,適當配施磷鉀肥:定苗或定植後5一7天施1次提苗肥,每667米2施腐熟人畜糞水1000千克、尿素3—5千克;開花結果前期(定苗或定植後25—30天)施第二次追肥,每667米2施腐熟人畜糞1500千克、氯化鉀5—8千克;開花結果盛期再重施1次追肥,每667米2施腐熟人畜糞2000千克,氯化鉀8-10千克。以後根據植株長勢適當追肥,但不能濫施,以免發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失調的現象。開花結果期間,“為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應及時剪除已采收過嫩果的各節老葉。黃秋葵喜濕,要求較高的空氣和土壤濕度,尤其是開花結果時不能缺水,要及時供給充足的水分,促進嫩果迅速膨大發育,但水分也不能過多,大雨後要及時排水,以利植株正常生長,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7.病蟲害防治
。黃秋葵抗病力很強,一般病害很少;蟲害主要是蚜蟲,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一3000倍液或21%滅殺斃6000倍液防治。
8.采收
。黃秋葵從第4—8節開始節節開花結果,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花謝後2一4天可采收嫩果,一般嫩果長到6一8厘米長、約12克左右重時即可采收上市,采收過早產量低,采收過遲纖維重不能食用。收獲前期一般2一3天采收1次,收獲盛期一般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收獲中後期一般3-4天采收1次。黃秋葵莖、葉、果實上都有剛毛或刺,采收時應戴上手套,否則皮膚被刺,奇癢難忍。一般每667米2產量1500-2500千克。

誰知道紅燒肉或東坡肉的做法啊,喜歡吃想學一下,o(∩_∩)o~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