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1棵,姜1塊,蒜3瓣,料酒、生抽各0.5湯匙,精鹽3茶匙,味精、香油各1茶匙,澱粉3茶匙,花生油1湯匙 制作: 1、先將豬大腸洗淨煮至八成熟,改刀成三角片,用料酒、姜腌漬。 2、木耳、青紅椒改刀三角片,姜切片,蔥切段,蒜拍成茸。 3、鍋加底油下蔥、蒜炝鍋,加青、紅椒、木耳、精鹽、味精炒熟出鍋。 4、鍋加底油,下入豬大腸爆炒,加入精鹽、生抽、料酒後放入炒好的青紅椒,木耳翻炒,放入香油勾芡出鍋。
豬腸湯 [原料]豬大腸250克,木耳15克,水發海參120克。 [制作] 1、將木耳浸開洗淨; 2、水發海參洗淨,切絲,豬大腸用粗鹽一湯匙擦洗淨,放入開水中稍燙。 3、再用冷水沖洗後,切段。 4、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1至2小時,調味即可。隨量飲湯食肉。 [功效]滋陰養血,涼血止痢。 [主治]腸癌屬陰血虧虛、熱傷腸絡者,症見下痢膿血,腹中隱痛,口干欲飲等。 [按語]本湯來源於《藥性考》的海參木耳羹。湯中木耳性味甘平,功能益陰潤燥、涼血止痢。海參性味甘鹹溫,功能潤腸滋腎、益精養血。豬大腸性味甘平,功能滋潤補腸。合而為湯,共奏補腸養血、涼血止痢之功。
奶湯大腸 菜系:徽菜 特色:湯味香味,色澤潔白,大腸綿軟,肥而不膩。 原料:主料:豬大腸200克, 輔料:奶湯2杯,菜心25克,水發玉蘭片25克,火腿10克。精鹽2茶匙,味精1茶匙,蔥段2段,熟豬油1湯匙。 說明:1.將熟大腸剖開,切3cm長、2cm寬的塊,菜心洗淨切段;玉蘭片切成3cm長、2cm寬的片,火腿切成小象眼片(斜切),均用沸水焯過。 2.炒鍋內放入豬油,用中火燒至六成熱,放入蔥段炸出香味,撈出大蔥不用。鍋內放入奶湯、大腸、菜心、玉蘭片、火腿、精鹽燒沸後,加入味精,盛入湯碗內即成。
升麻芝麻炖豬大腸 升麻15克,黑芝麻100克,豬大腸一段(3o厘米長),調料適量。升麻、黑芝麻裝入洗淨之豬大腸內,兩頭扎緊,放入砂鍋內,加蔥、姜、鹽、黃酒、清水適量,文火炖3小時,至豬大腸熟透。功能升提中氣,補虛潤腸、適用於干脫江,子宮脫垂,及便秘等症
醋烹煎釀大腸 主料:熟大腸 配料:雞脯肉、蔥、姜、雞蛋 調料:鹽、味精、料酒、醋、香油 制作方法: 1.大腸頭取粗處12厘米,雞脯肉制餡,加湯、蔥姜末、鹽、味精、料酒攪好,雞蛋打入碗內加水攪勻,再切蔥姜絲備用。 2.將切成12厘米的大腸放鍋中加水煮透,用干淨毛巾擦去水分,把制好的餡從粗頭裝滿至細頭,上籠蒸熟,涼透。 3.將涼透的大腸切成長約0.3厘米的斜片,逐個裹上備好的蛋液,煎至金黃色。 4.勺中加油用蔥姜絲炝鍋,烹醋加湯、鹽、味精,將煎好的大腸入勺中稍煨,淋上香油,即可裝盤食用。
大腸生炒鹹酸菜 主料:大腸250克、鹹酸菜300克、姜蔥若干 做法:洗干淨酸菜抓干水分,然後炒干身後備用;將大腸飛水後,姜蔥爆油镬; 將大腸、酸菜生炒至熟,上碟即可
脆皮大腸 主料:大腸頭750克、醬油100克、白酒25克、精鹽10克、甘草5克、桂皮5克、八角5克、南姜片25克、清水2000克、濕生粉50克、酸黃瓜100克、香菜25克、胡椒油15克、潮州甜醬2小碟。 做法: 1、先把湯頭洗干淨,用滾水滾熟,過冷水,洗干淨候用。 2、镬裡下清水2000克,投入醬油、鹽、酒、南姜片、甘草、桂皮、八角,滾時投入豬腸,用慢火鹵之,鹵至筷子針得入為度,即取起大腸,鹵汁不用。 3、食時將大腸放入蒸籠,蒸熱取出,馬上抹上濕生粉。 4、起镬下油,把大腸炸至金黃色,以皮脆為度。撈起,改段長約5厘米,然後再改件,大段4件,中段3件,小段2件,擺放碟裡。碟邊伴香菜,酸黃瓜或酸蘿卜均可,淋下胡椒油,跟2碟潮州甜醬。 特點:皮脆味甘香,肥而不膩,以潮州甜醬佐食,更具特色。
燒大腸白鳝 用料:豬大腸(600克)、白鳝(600克)、火腿絲(50克)、濕冬菇 絲(50克)、白肉絲(100克)、蛋白(1只)、味精(10克)、紹酒 (10克)、精鹽(10克)、麻油(少許)、濕菱粉(少許)、中湯(10 00克)、糖色、桂皮、甘草、八角(各少許)。 制法: 一、先將豬大腸洗淨,切分2段。白鳝削洗淨,開肚去腸髒,成條起骨,亦切開兩段。 二、把火腿絲、白肉絲、冬菇絲合在一起,投入蛋白,味精攪勻。 三、在白鳝肉的兩邊,用刀片闊一些,夾進已拌姨的火腿絲、白肉絲、冬菇絲、然後把白鳝卷起成條狀,套進豬大腸內(即豬大腸做皮),豬大腸的兩頭用水草扎緊,然後放進熱油鍋內約炸一分鐘即撈丐。四、在炖缽(瓦缸)內,放入竹片墊底,加入豬大腸、中湯1000克、鹽、酒、糖色、甘草、桂皮、八角等,用蓋蓋好,放在木炭爐上炖爛為止,五、炖好後,把大腸塗上少量濕菱粉,下油鍋內炸香,取出,切件排落碟。將原汁加入味精、下濕菱粉、麻油勾芡淋在豬大腸上面即成。
姜絲大腸 選用新鮮豬大腸,經高壓鍋焖制後,再配以老干媽辣醬和鮮姜絲,一起下鍋炒制,香而不膩、回味悠長。
醬爆大腸 大腸先用清水煮嫩,用紹酒和生粉捏一下 先在鍋裡爆香洋蔥,加大腸和青椒爆炒,用老抽糖水豉汁悶煮到水收干放蔥就好了 還是先去向專業人士請教怎麼洗吧 洗不好做了也是白做的首先把腸子翻過去,用清水洗洗然後放鹽和在一起抓抓兩三分鐘,在用水多洗幾次洗後把腸子再翻過來,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可隨意,吃有多種,蕩火鍋也行,酸炒也行,酸最好要酸筍和酸豆角,不知你是那人這只是南方一般做法。4>怎樣清洗豬大腸 先用鹽、醋少許洗去大腸上的粘液,再用清水翻洗數遍,擇去污物,然後將大腸放在盆內加兩茶匙素油,用手揉擠10分鐘左右,最後用清水漂洗干淨即可。 1》豬大腸的清洗 豬大腸是人們喜歡吃的一種菜類,吃的做法比多。我們不要小看任何東西,麻雀都可以變成鳳凰,何況豬大腸?而且有人用豬大腸成就了一翻事業,開創了榮華富貴,名利雙收的人生。 曾幾何時,豬下水從無人問津,到如今價比肉貴。個中的原因我就不在這裡多說,免得浪費大家的眼神。 豬大腸在屠宰場就要用水沖灌,去掉腸裡的污物才送到市場,無論如何是沒有洗干淨的,千萬懶不得,買回家要洗干淨才沒有那惱人的氣味。 怎樣清洗新鮮的豬大腸呢?首先要准備好這幾樣東西:醋、鹽、面粉。把豬大腸買回家,首先就用水沖洗一道,把面粉放幾把在盆裡面,搓揉大腸,一會後就把大腸沖洗干淨。再這樣用面粉搓揉兩次。然後用鹽也這樣搓洗幾次。如此這樣搓揉清洗後,基本上就干淨了,你可以聞聞,有沒有那股氣味在啊?有的話就用醋吧!用醋也這樣搓揉清洗幾次。再聞聞!沒有那樣大的氣味了吧?這樣洗過的豬大腸是沒有多大氣味的,但是腸自身的味道還是有的,但那不是臭的氣味,是大腸獨有的性格特征哦! 通過這樣反復的清洗搓揉,豬大腸就清洗干淨得差不多了,然後就可以上灶進鍋裡用開水汆一會兒,讓豬大腸縮縮水,然後撈出來,再看看腸身上有沒有白色的苔,有就用刀刮干淨,再沖洗干淨就完成清洗的程序了,然後就切成大小合適的節、片、絲、段,進行必要的加工就可以做成美味的佳肴,你也試試吧!對了!在豬大腸清洗干淨前,一定要用冷水清洗,避免因為冷熱的變化把臭味逼進腸裡去。 隨作市場競爭的變化,已經有清洗好的豬大腸賣了,但是,在這個缺乏誠信的時代,你怎麼知道是怎樣清洗的呢?用有害物質和添加劑加工食物和食品是老百姓都知道的秘密,所以,看見有的喜歡的東西,還是自己做的好! 2》豬大腸的故事 豬大腸在豬下水裡無疑是味道最為“濃郁”的部分,此物本難登大雅之堂,可無論在淮揚、川菜還是魯菜、粵菜中,炒肥腸都是一道香噴噴的佳肴,喜食者眾,可謂是化腐朽為神奇的經典范例。 最初嘗到這個美味是在秦淮河畔的“老正興”菜館。“老正興”始創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精於浙紹風味,當時眾多政界要員、工商巨頭是其常客,蔣介石也曾幾番差人拎著大鍋小鍋到該菜館,點菜打包回家後細品。 “燒圈子”是“老正興”看家八大名菜之一。第一次去吃,我不知“圈子”為何物,問了服務員,原來是紅燒豬大腸的“雅”稱,形似圈子,也有叫“呼啦圈”的。菜上桌後,見豬大腸切成厚約兩公分左右,汁濃色重,挾一個放進嘴裡,香酥爽口,鹹甜恰到好處,沒有一點怪味,不禁拍手叫好,一見鐘情,以後每次到老正興吃飯都必點此菜。 大腸以紅燒較為常見,常府街卞氏菜根香飯店的名菜“金錢貫”則另辟新徑,將鹹蛋黃塞進大腸中,冷卻後切片裝盤。此菜形狀飽滿,色澤分明,大腸很薄,外酥裡嫩,雖少了紅燒那種大肆咀嚼香濃味重的快感,但細細品來卻是別有一番滋味。 公司在新街口時,中午經常和幾個同事到明瓦廊小吃一條街解饞。一直以為,易記除了皮肚面,大腸燒的也是一流,因此每次去吃,都會來份雙皮加大腸。開始同去的一個mm對大腸總是敬而遠之,甚至連提到這兩個字都要做颦眉狀。後經多次教育加正確引導,慢慢地mm也被大腸的美味所打動,現在成了不折不扣地“嗜腸一族”,經常吆三喝四,去金鷹東面的小巷中去吃川味肥腸面。 不過個人以為巷裡最好吃的不是肥腸面,而是肥腸炒飯。青菜、雪菜、搾菜切細,用豬油與飯同炒,最後加大腸澆頭出盤。吃的時候一定要先把大腸和飯拌勻,讓大腸的鹵味充分融進飯中,再加上雪菜的鹹鮮,搾菜的生脆,飯粒的焦香,真是人間美味,每次吃完都有再來一份的欲望,雖然當時已經撐了。 前年去貴陽參加表妹婚禮,妹夫極為熱情,開著車帶我們南京親友團到處吃喝玩樂。貴陽也是一個無辣不歡的地方,可惜我吃辣水平太低,很多美味只能淺嘗辄止,唯獨對貴陽腸旺面情有獨鐘,印象深刻。面是用人工擀制的雞蛋面條,口感非常滑爽,腸子取最肥厚的部分,加多種配料在沙鍋裡用小火炖熟後切成片,吃面前血旺放入湯鍋裡燙一下,澆在面條上,再來一勺百吃不厭的“脆哨”(油炸肉丁),熱騰騰的一碗面便端到了面前,湯色稠白,腸肥味美,脆哨酥香,風味獨特。當時我就琢磨著哪天我下崗後就在家門口開個腸旺面館,一定食客盈門。 大腸好吃,但先期處理極為麻煩,如洗不干淨,則直接影響食欲。一次在三元巷口一排檔吃飯,小老板向我吹噓他家的大腸是方圓一公裡內最好的,清潔時除了加鹽、醋,還用了明礬,搓揉十分鐘後用清水漂洗,再用鹽、醋、明礬等揉一次,反復沖灌,絕對干淨無味。不過對他家的大腸沒留什麼印象,倒是從那時起打消了我自己處理大腸的念頭。想吃了,就直接去蘇果買回淨大腸,加大蒜同炒,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既一飽口福,又輕松省事,真是不亦樂乎。 3》蔥炒豬大腸 【原料】 香蔥100克,豬大腸250克,紅椒1只,生姜1塊,花生油20克,鹽10克,味精8克,蚝油5克,白糖3克,胡椒粉少許,紹酒5克,麻油5克。 【制作過程】 1.香蔥切段;豬大腸洗淨,煮熟切條;紅椒切條;姜切絲。 2.燒鍋下油,放入姜絲煸鍋,下豬大腸、紅椒、鹽、蚝油、摻入紹酒炒至入味,呈金黃色。 3.調入味精、白糖,淋入麻油煸炒數次,出鍋入碟即可。 【特點】色澤金黃,香味濃郁。 4》焖豬大腸十分可口 烹調豬腸最重清洗的功夫。清洗時,必須將豬腸翻面,先用清水搓洗內膜,等到臭味稍退後,再加入生粉揉搓幾道,泡在水中片刻、濾淨。 洗淨的豬腸,切成小段,檢視腸中,去除過多的油脂,以減少油膩;將切好的腸段放入鍋中,以清水、少許醬油,加花椒、八角、姜片去熬煮約30分鐘即可。待腸子煮爛後,撈起,再切成較小段即可上碟。 5》炒豬大腸( http://www.hfjb.com/zhmc/yc/200410/818.html ) 簡介: 此菜色澤艷麗,味辣鮮美。 原料: 豬大腸500克,青、紅椒共150克,水發木耳50克,蔥1棵,姜1塊,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