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抓羊肉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清真菜
手抓羊肉的制作材料:
主料: 帶骨的羊腰窩肉2斤,香菜五錢,蔥五錢,姜絲3錢,蒜末二錢,大料二分,花椒,桂皮各二分,小茴香一分,胡椒粉一分,醋一兩二錢,紹酒一錢,味精二分,精鹽一錢,芝麻油一錢,辣椒油一兩。
手抓羊肉的特色: 肉極軟爛,味酸、辣、鮮、香。 教您手抓羊肉怎麼做,如何做手抓羊肉才好吃1、將羊腰窩肉剁成二寸長、五分寬的塊,用水洗淨。香菜去跟洗淨消毒,切成二分長的段。蔥,三錢切成一寸長的段、二錢切末;
2、把蔥末,蒜末,香菜。醬油,味精,胡椒粉,芝麻油,辣椒油等對成調料汁;
3、鍋內倒入清水二斤,放入羊肉在旺火上燒開後,撇去浮沫,把肉撈出洗淨。接著,再換清水三斤燒開,放入羊肉、大料、花椒、小茴香、桂皮、蔥段、姜片、紹酒和精鹽。待湯再燒開後,蓋上鍋蓋,移在微火上煮到肉爛為止。將肉撈出,盛在盤內,蘸著調料汁吃。
菜名: 東鄉手抓 所屬菜系: 西北民族菜 菜品介紹 :東鄉手抓是東鄉族人民的特色菜,東鄉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個部位如脖子、肋條、前後腿、羊尾巴依次上盤,使餐桌上樣樣俱全“平伙”是臨夏民間鄉親、朋友聚會用餐的一種習俗,在農閒或雨雪天,由幾個脾氣相投的朋友聚在一起,共同平均出錢買一只羊,推選一個東家在他家裡制做,一般東家不出羊錢,負責加工,但肉照樣也有一份。肉囫囵煮好後,由東家搬到所有參加會餐者的面前,按人頭將整羊等分,在切割時必須每個部位都要切到,打成份子,每人一份,然後各吃各的份子,吃不完可以拿走。吃完肉後,在肉湯裡揪面片,共同吃一頓會餐飯。從宰羊、制做、分肉、吃面都濃罩在一種熱烈的氣氛中,又說又笑、談笑風生、互相打趣、熱鬧異常。當然“刮碗子”、“嗑瓜子”、“吃發子”是免不了的。最後頭蹄、下水落東家。在有些地方將生肉按份數等分,用細麻繩捆在一起,下鍋共煮,煮好後各人一份,吃拿自便,叫“扎疙瘩”。在有些鄉村集鎮飯館,將生肉按一斤或二斤切割扎把,煮熟後按份子售賣。顧客登門,一份“疙瘩”一碗面,既快捷,又飽餐,不誤工。[編輯本段]做法
原料: 羯羊羔一只鹽花椒、生姜、草果 做法 :烹調方法有二,一是把剛宰的羊(剝皮,去掉頭蹄、裡物五髒,弄干淨)整羊置入大鍋內,旺火燒沸,及時撇去肉沫,改用水火煮炖,放入鹽、花椒、生姜、草果適量,再慢炖,等血水干未干時,用筷子插試,能輕松插進去時立即撈出,瀝淨浮水,備用。二是將整只羊卸成前胛、後胛、胸衩、背子、肋巴、尾巴骨等六大件,置入大鍋內煮炖,方法同上。裝盤方法也有二,一是將煮好的大件肉,分肋條、胸衩、背子、尾巴等剁成大塊,分別置入盤內,上席,稱系列手抓。二是將剁成的大塊肉以胸衩、背子等墊底,上擺肋條。食用時一般醮椒鹽和油潑蒜泥,也有不醮蒜泥,用蒜瓣同吃。為了保證肉質白嫩,在煮炖時一般只放鹽,不放調料,或只放生姜,質量更佳。 特點: 1、手抓羊肉選料高檔,做法獨特,肉質鮮嫩,味道純正鮮美,雖肥但不厚膩,越吃越饞。2、一般在吃手抓時,先上一碗原汁肉湯,撒上香菜、蒜苗絲或蒜沫,其味非同一般。3、吃“平伙”或吃系列手抓時,一般先上一碗碗裝發子和清湯,再上肉,最後在肉湯裡揪面片,澆上油潑辣子、陳醋,先肉後面,香氣四溢,雖未入口,卻涎水濕巾,回味無窮。此時若行人路過,必然“聞香下馬”,“知味停車”進館解饞。 要領: 1、選羊最好是羯羊羔,以“嫩牙”、“尕對牙”為最。2、羊肉須在冷水裡置入,等鍋開後及時撇去肉沫,即改用小火炖,確保湯清,若以雞共煮,其湯更鮮。3、火候必須先大後小,掌握適度。4、肉塊切割適度,條是條,塊是塊,分割自然,形象美觀。5、“吃肉不吃蒜,味道減一半”,宜與蒜共吃。6、肉後吃面,胃裡舒坦。[編輯本段]功效 冬天吃羊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對於怕冷的女性朋友,羊肉是一冬令食補佳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載:“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力,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羊肉-俗話講:“美食要配美器,藥療不如食療”,羊肉性溫熱,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健力,在《本草...所有羊肉菜譜香菜-香菜中含有許多揮發油,其特殊的香氣就是揮發油散發出來的,它能祛除肉類的腥膻味。 [編輯本段]相關知識東鄉手抓是臨夏頗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已有上百年的制作歷史。過去由於多在沿街攤點售,吃者向以手抓之,這便是“手抓”一詞的來歷。現已不用手抓著吃了,但仍用“手抓”這個詞有一種流傳:“說起手抓,想起臨夏”,“客人來了,不吃頓手抓,枉來臨夏”。所以東鄉手抓幾乎成了河州飲食文化的代表作。據考證,臨夏古稱“木包罕”,河州羊又稱“木包地羊”,曾是朝廷貢品,“木包罕赤髓羯羊肉”,歷來出名。我州東鄉族自治縣山大溝深,干旱少雨,牧草含水量少,肥壯,富有營養,因而東鄉羊肉膘肥肉嫩,肉質纖維少且細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微量元素,久食能壇強人體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具有溫腎壯湯,強體提神,補脾健胃,美容養顏,延年益壽等作用。據說,河州姑娘肌膚嬌嫩,靓麗多資,臉上水露露的,“紅處紅,白處白”,與從小食羊肉有關。黨的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政策給手抓羊肉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從傳統的吃“平伙”已發展到的飼養、販運、制做、銷售乃至出口一條龍的社會化大生產,從全州各地到蘭州等西北毗鄰地區,東鄉手抓館林立棋布,據說在蘭州小西湖東鄉老板開的“忠華手抓大王”日銷量達到數百只羊。以牛、羊肉為主的獨具特色的清真風味食品已切割了蘭州餐飲業的一大塊蛋糕。由於手抓羊肉的消耗量越來越大,傳統的年產一羊一羔的“木包地羊”生產已遠遠不適應市場供應需求,人們開始多胎雜交科學飼養,專業化生產的“小占羊”已形成氣候,當務之急是提高飼養質量,保證肉質肥嫩。[編輯本段]食用注意1.吃完羊肉後不宜馬上喝茶,也不宜邊吃羊肉邊喝茶。2.寧夏位於中國的西北部,這裡冬季氣溫比較低,手抓羊肉可以提供人體熱量,但又不會含有太多的油脂,不過羊肉的熱性大,所以搭配的作料醋和大蒜很恰當,因為可以幫助排出身體多余的內熱。當然,西北地區氣候干燥,所以吃羊肉還是要注意控制好量,以免引起上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