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自己怎麼釀制葡萄酒_正文

自己怎麼釀制葡萄酒_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

發酵的溫度最好在15~25℃,不應超出35℃,但用小型容器發酵,散熱較容易,一般可以達到不超過32℃。

當皮汁裝入容器後,一般經過一天即可開始發酵。液面開始是平靜,這時已有微弱的二氧化碳氣泡產生,表示酵母已開始繁殖,經過2~3天有大量二氧化碳放出,皮渣上浮結成一層帽蓋,口嘗果汁,甜味漸減,酒味漸增。

發酵時每天應將上浮的葡萄皮用消毒筷子壓到汁內兩次,這樣做一方面防止葡萄皮生霉,變酸,同時可將皮上的色素浸入汁中,且排出co2,使酵母得到氧氣,發酵更旺盛。

高潮後,發酵勢頭開始減弱,此時可以進行加糖,加糖是用葡萄原酒來溶解,而不要用水化糖後再加入,等白糖完全溶解後,繼續在容器中進行發酵,最後二氧化碳放出至微弱而接近平靜,酒精味很濃、糖分減少至1%以下,汁液開始清晰,即為發酵結束,進行壓搾,將皮汁分離。

3.壓搾。壓搾的方法是用潔淨的布袋或紗布,進行擠壓或扭壓,紅葡萄酒液即流出來,稱為原酒。

4.加雞蛋清澄清。30毫升葡萄原酒約加雞蛋清一個。方法是將雞蛋清打成泡沫狀,用少量酒充分攪拌混合,然後加入酒中,再充分攪拌和靜置,至酒液清透明,將沉澱物棄掉。

5.葡萄酒的加糖。大多數人的習慣是覺得葡萄酒應該是甜的,因此,需將葡萄酒進行加糖調配,加糖量約12~14%,溶解糖時要用原酒攪拌溶解。

這樣,具有濃厚的“玫瑰”香味,酸甜適口的紅葡萄酒制成了,但如果在容器中密閉貯存2個月,則酒的風味更加醇厚。
 
家用\家庭釀制葡萄酒工藝

隨著葡萄產業的迅速擴大,帶動了家庭小作坊式葡萄酒的釀造,但由於農民對釀酒工藝不十分熟悉,造成了大量的浪費。現介紹一套家庭較為實用可行的紅葡萄酒釀造工藝。

一、原料
選擇無病果、爛果並充分成熟的鮮食或釀酒葡萄,顏色為深色品種。

二、輔料
白砂糖、雞蛋、醫藥用酒精。

三、用具
不銹鋼盆或塑料盆、瓦缸、紗布、木棒、膠皮管。

四、工藝流程
充分成熟的紅葡萄→除梗、破碎→初發酵→後發酵(添缸、倒缸)→澄清→貯存

五、操作過程
1.除梗、破碎:用手將葡萄擠破,去除果梗,容器為塑料盆或不銹鋼,不能用鐵制容器。
2.調整葡萄汁:糖度高成熟的紅葡萄在不加糖時,酒精度一般為8~12度左右。如想釀制酒精度稍高的酒,可在1升的葡萄汁中添加1度酒精的方法。具體操作為:先將白砂糖溶解在少量的果汁中,再倒入全部果汁。若制高度酒,加糖量要多,但由於酵母不耐高濃度糖液,所以,應分兩次加糖。
3.初發酵:將調整後的果漿放入已消毒的發酵缸中,容積占80%,以防發酵旺盛時汁液溢出容器。發酵時,每天用木棍攪拌4次(白天兩次,晚上兩次),將酒帽(果皮、果柄等浮在表面在缸中央形成的一種蓋狀物)壓下,使各部分發酵均勻。
在26~30℃的溫度下,初發酵(有明顯的起泡冒出)經過7~10天就能基本完成。若溫度過低,可能延長到15天左右。
4.壓搾:利用虹吸式法將酒抽入另一缸中,最後用紗布將酒帽中的酒搾出。
5.後發酵及成釀:經過後發酵將殘糖轉化為酒精,酒中的酸與酒精發生作用產生清香的酯。加強了酒的穩定性。
在後發酵及成釀期間要進行倒酒。一般在釀酒的第一個冬天進行第一次倒酒,翌年春、夏、秋、冬各倒1次。釀酒後第1年的酒稱為新酒,2~3年的酒稱為陳酒。
6.澄清:紅葡萄酒除應具有色、香、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武岡南門口米粉,有誰會做?武岡老鄉進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