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20分鐘後,紅燒肉就熟了
溫馨小貼示:
吃到一半以後加入百葉節。 1]紅燒肉的快速做法 一般做紅燒肉得要兩三個小時才能做好,這對於像我這種身為上班族的紅燒肉發燒友來說,實在是有些為難,五點半下班回家,總不能等到八九點才吃晚飯吧,為此我摸索了一套快速紅燒肉做法,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將上好的五花肉洗淨切塊,我一般把肉切成較大塊,(所謂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嘛,其實,肉切大塊是有道理的,這樣肉會更嫩,口感更佳,如果切的太小,很容易煮得老老的,這就是我不太喜歡吃餐館的紅燒肉的一個原因,雖然顯得精致,卻失去了紅燒肉的精髓所在)。
扯遠了,鍋內放適量菜油,燒熱後將肉倒入翻炒,下料酒,可稍多些,加蓋焖鍋片刻後打開鍋蓋,加老抽適量,翻炒上色,加水至沒過肉塊,加生抽,加糖,加蔥姜,八角桂皮燒開,各種調料的比例我沒有精確計量過,平時只憑感覺,各位可參考其他幾位的配比,其實各人口味不同,是否合適完全取決於你的舌頭。本人覺得應該達到鮮甜鹹平衡,有甜味但沒有糖味,有鹹味但不是單純的醬油味。
以上的步驟和一般做法是一樣的,下一步就有點特別了,那就是我的秘密武器---壓力鍋。哈哈!將一鍋肉倒入壓力鍋,蓋上蓋,等“嗞”後十五分鐘搞定,將壓力鍋用自來水降溫後打開,(千萬要等把手上的那個小閥門的活塞掉下後才能開哦)將湯汁倒出後旺火收汁,收到差不多時將肉倒入,略翻炒後起鍋,撒上蔥花,一碗肥而不膩,令人垂涎的紅燒肉就做好了。
當然這是在時間緊迫時紅燒肉的做法,如果時間允許,還是以小火慢炖做出的紅燒肉才更正宗。
另外,以我吃了近四十年紅燒肉的體會,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肉塊宜大不宜小;
二、紅燒肉宜現做現吃,吃多少燒多少,隔頓則魅力大減,隔夜重新加熱則肉味發酸,毫無食欲了。
三、適合在紅燒肉中加入的輔料有:油豆腐,黃鳝段(加黃鳝段時應加大蒜頭,多多益善),板栗,慈菇,梅干菜(這是我的最愛,梅干菜應盡量泡開切細,越細越好,多放老抽,多放糖,不怕偏甜,就怕偏酸,梅菜燒肉是唯一可以隔夜的,而且越煮越入味,不過如果肥肉都化了就過了)
紅燒肉嘛,挑肉最關鍵。肉要五花肉,蘇滬一帶叫做“肋條肉”,其實就是去骨的rib。肋條肉要挑夾精夾肥的,好的肋條肉可以夾上近十層,也叫“夾心肉”;品質差一點的,只有夾四五層;再差一點的,一層皮,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就沒了。就算是差的肉,也有講究,要看是肥肉多,還是瘦肉多,如果是瘦肉多的話,尚可勉強;反之,則萬萬不能選用。前面說的那種十幾層的極品肋條,價錢要比大排、裡脊還貴;而且除非你認識攤主,隔天說好替你留著,否則一定要趕早;這種好東西,可是人見人愛的,而且據說一只豬上,只有兩條上好的肋條,加在一起,剛好燒一碗。五花肉,其實是豬身上營養最好的肉,西方人也非常喜歡吃,以至於吃到後來,就在去年的八月十二日,墨西哥對美國的五花肉要征收百分之十的關稅,因為出口量實在太大了。有人說用臀尖肉,那只是“醬油燒豬肉”,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紅燒肉。
肉不要買得太少,兩斤至三斤為佳。人少的話,也不能“按比例酌減”,這道菜,如果用半斤肉去燒,我敢保證,你絕對燒不好。要是人少一次吃不了,其實可以盛出來,放到冰箱中速凍,過幾天再吃。
肉要洗淨,切成麻將牌大小正方形的塊,肉不要切得太小,太小易縮易碎,沒有賣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