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又叫佛頭果、釋迦果、番梨,原產南美洲及印度。其果實呈圓形或圓錐形,果皮淡綠色,有鱗狀凸起,果肉呈乳白色的漿質,柔軟而稍帶膠狀,味甜微酸,並具芳香,入口即溶,果實中部有很多籽。好的番荔枝果肉很厚,籽核比較少,吃起來口感脆甜,味道一流,還帶著特有的清香,確實是水果中的珍品。日本曾認為番荔枝是世界上含維生素c最高的水果。
≮功效≯ 國外在長時間的野外科學探險考察活動中,番荔枝粉幾乎是不可缺少的必備品。它可以及是寺補充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能有效地避免由於維生素c缺乏而輔助食療作用。
它具有降血糖的功效,在國外常用來治療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經常食用番荔枝,對於病症的減輕有明顯的輔助食療作用。
番荔枝纖維含量較高,能有效地促進腸蠕動,排走積存在腸內的宿便。
番荔枝還是最佳的抗氧化水果,能夠有效延緩肌膚衰老,能美白肌膚。
≮適用人群≯ 一般人都可以吃。
番荔枝雖含有各種糖類,但對血糖的影響甚微,糖尿病患者無須忌食。
≮適用量≯ 每次1個(約60克)。
≮特別提示≯ 雖然也叫“荔枝”但它並不像荔枝那樣易使人上火。
≮健康紅綠燈≯ 因番荔枝甘溫而澀並且含有鞣質,不要與乳制品或高蛋白的食品一起食用,以免生成不易消化的物質。
≮主要營養素≯ 維生素 (毫克)a(微克)b1b2b6b12(微克)cd(微克)e 530.020.050.06-68-0.3 生物素(微克)k(微克)p(微克)胡蘿卜素葉酸(微克)泛酸煙酸礦物質元素 (毫克)鈣 10--0.32410.80.313 鐵磷鉀鈉銅鎂鋅(微克)硒(微克) 0.2162353.30.08100.211.62
番荔枝又稱釋迦,梨仔。 因為果形奇特,幼果外觀很像“荔枝”,又自“番幫”引入,所以稱為“番荔枝”;果實表面有很多突起之鱗目所形成,外表酷似釋迦牟尼佛頭,因此,台灣人習慣稱呼“釋迦”。
番荔枝果實風味佳,甜度高,約達20~25度,適合東方人喜好甜食之口味,深受消費者喜愛。
番荔枝援產於熱帶美洲,台灣最初由荷蘭已入;據明朝沈光文有“釋迦果”詩,可證最遲在明鄭時期已引進,直於台南一帶。然後擴展於中南部,但僅小面積種植。
番荔枝樹高3-5m。枝條細軟下垂。葉互生,橢圓狀披針形,先端短尖或鈍,葉背灰綠色,幼時被茸毛,後變禿淨。外輪花瓣狹長而肥厚,肉質,長三稜形,頂端尖,被微毛,內輪花瓣細小,呈鱗片狀;雌蕊通常成圓錐或稜錐形突起的雌蕊體;果實為聚合果,心圓錐形或球形,直徑5-10cm,漿果由多數心皮聚合而成,心皮在果面形成瘤狀突起,熟時易分離;假種皮為食用部分,乳白色,味極甜,有芳香。種子黑褐色或深褐色,表面光滑,紡錘形、橢圓形或長卵形。
番荔枝不耐寒,幼樹在4℃時發生冷害,4-5年生樹在-2℃時亦受凍害。樹性耐旱,忌積水。對土壤適應性較強,但以排水良好的沙壤能生長迅速,果大、質好。
番荔枝為熱帶名果,其風味為人喜愛。果實可溶性固形物25%,總糖20.4%,維生素c23.8毫克/100克果肉,可滴定酸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