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蘿卜,卷心菜(要粗干不要嫩葉)之類的比較脆的菜放入壇內3天即食,合著菜的清香,甘脆可口,哦,口水這都出來了。辣椒和生姜可以長期浸泡,不僅辣椒和生姜好吃,而且也養鹽水味。要是蘿卜長期泡可以做成酸蘿卜,可以做成酸蘿卜湯,醒酒的。
4、此外樓上有人提到酸菜,酸菜的制作不同於泡菜,大家不要混為一談。
補充一下:泡菜不一定要泡在專用的壇子裡,用罐頭瓶泡過泡菜,味道也相當不錯。
1、泡好泡菜的第一關鍵是要找一個密封很好的餅子或壇子,這樣才有助於泡菜水發酵,泡出來的菜香脆可口而又不會酸得倒牙。
2、泡菜的周轉速度要快。餐館的泡菜為什麼好吃,就因為他們的泡菜是“洗澡泡菜”(晚上泡早上吃,一天內吃完),在味道最好的時候就被干掉了。所以,如果家裡的人不多,建議用小壇子或大瓶子泡。如果用瓶子,要檢查瓶蓋的密封膠是否完好,蓋蓋時,還要在瓶口蒙二層塑料紙或油紙再把瓶蓋擰緊,越緊越好。
3、最好用泡菜鹽,即不含碘的鹽,否則泡菜容易變軟也酸得快。要不就要加足鹽,但缺點是太鹹,我不喜歡這樣做。
4、最好用生水制鹵,這樣的鹵水不嬌氣,不易生霉花。
5、花椒、干辣椒、姜、少許黃酒是必不可少的(我以為最好不用茴香什麼的),加點冰糖或麻糖,味道會更好(用白糖也行)。
6、什麼都可以泡,我除了泡蘿卜外,還泡過甜椒、小黃瓜、莴筍、西芹、蘿卜茵、豇豆、嫩姜、西瓜皮、蘿卜皮、花菜桿、卷心菜的葉和桿、大白菜幫、青菜幫(四川人說瓢兒白的那種)……比四川人更有發揮哦。哈哈……建議把材料丟入開泡前曬掉一點水份(甜椒和葉子類的不要曬得過久),自我感覺比沒曬過的靈多了!
7、最後就是樓主提到的紅蘿卜,那是養泡菜水的關鍵,泡了紅蘿卜的水不易生霉花,味道也比不泡紅蘿卜的好。力薦四川南充地區的“胭脂蘿卜”,這種裡外皆紅的蘿卜有特別的養水功效。以前有人說,上海的水不適合泡泡菜,但這是可以改變的嘛。我回上海後,專門托人在四川買了“胭脂蘿卜”帶回來,靈丹妙藥哦,泡得泡菜的口感一下子就不一樣了!
川菜裡菜式很多,其中泡菜也算一個特色了。通常去川菜館,在開飯前總會有兩碟小菜在桌上的。通常一盤是泡菜,一盤是花生。花生呢也有兩種,一種是煎得脆脆香香的花生,一種是鹵花生。而泡菜就有很多講究了。在四川,家家戶戶都有大大小小的泡菜壇子。以前一位北京mm覺得四川泡菜實在好吃,就問了鄰居四川人怎麼做,自己依葫蘆畫瓢,結果做出來總是壞的。所以這泡菜會做的人就覺得太簡單了,不會做的人就會覺得太奇怪了。為什麼自己做出來的總是會壞呢?
工具:陶做的專門的泡菜壇子,外面沒上釉的叫瓦壇,上釉的就比較好看一些。壇口突起,壇口周圍有一圈凹形托盤(即水槽,可盛水),扣上扣碗可以密封的壇子,它可以使泡菜在缺氧的情況下加速發酵,產生大量乳酸。做泡菜時要在旁邊托盤內裝滿水密封壇子,可防止空氣進入。如沒有泡菜壇,也可用別的容器代替,但要求容器口大而密封嚴密,不能透氣。小時候跟媽媽一起去買泡菜壇子,她總會仔細看壇子外面有沒有砂眼和裂紋,這關系到做泡菜的時候會不會壞。現在流行一種玻璃壇子,這種壇子比較好看,從外面可以看到裡面各種顏色的菜。這也作為餐廳裡攫取顧客眼球的一種手段。
四川泡菜通常分兩種。種類不同,用途不同,做法也大不相同。
一種是跳水鹹菜,跳水鹹菜的來由是因為這菜泡在壇子裡很快就取出來吃了。可以作為一個專門的菜。通常現在川菜館裡的什錦泡菜和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