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適度,有香味,可口味美,營養豐富。衡南縣:湘黃雞、草席。祁東縣:草席。山塘養魚。懷化市安江香柚:產於原黔陽縣安江鎮。果肉肥大,淡黃色,渣少汁多,酸甜爽口,具助消化、化痰止咳、醒酒寬中之作用,皮可理氣、健脾、化痰。安江香柚的栽培歷史見之於文字記載,最早為唐代,至今已1000余年。黔陽冰糖橙:別稱冰糖泡,以其果實含糖量高,甜如冰糖而得名。原混生於一般果樹中,60年代初被黔陽縣群從發現並選育而成。風味濃甜而有清香,營養豐富,耐於久貯。洪江市:香柚、巖門柚。會同縣:“沙溪辣椒”、南竹。辰溪縣:辰溪甜橙。火烤魚。曬煙、干辣椒。茶葉,曾為貢品。“辰溪麻鴨”。溆浦縣:產蜜橘、柿子。溆浦鵝:主產於新坪、馬田、水車、麻陽水、桐木溪、大彎等地。為肝用型古老地方良種。新晃侗族自治縣:刺梨、大板栗、油核桃、李、棗、柿。芷江侗族自治縣:巴州西瓜。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八龍油板栗”。麻陽苗族自治縣:甘蔗、曬紅煙、猕猴桃、松油、芝麻、梨、柑橘、西瓜。鼎城區:湘蓮。津市市::津市小磨芝麻油:以洞庭洞區及丘陵地帶所產的優質芝麻為原料加工而成。澧縣:武昌魚、甲魚。臨澧縣:洞坪紅蘿卜、棗、梨、桃、猕猴桃,棕片、子篾、“雞山大紅袍”辣椒。芥頭、馬椿稻米、“鳌山李子”。“杉板大蒜”。桃源縣:三陽雞、“七星辣椒”。桃源雞:為肉用型古老地方良種家禽。產肉性能好,質嫩味鮮。漢壽縣:甲魚、銀魚、牛蛙、龜。漢壽玉臂藕:產於城郊西湖窪。因色白如玉,狀如臂而得名。藕身特別肥大,粗如小碗,色白、肥嫩、清脆、香甜。明、清時已列為貢品。安鄉縣:鲂魚、通心蓮。張家界市:湖南木瓜。永定區:“菊花蕊”柚子。漣源市:黑山羊。新化縣:新化苡米“茶溪御米”邵陽市寶慶它栗:又稱邵陽它栗,產於邵陽(舊稱寶慶)、武崗、城步等縣,其中邵陽的東田、五豐、水田、羅城、雙河等地,種植集中。澀皮易剝,味甜、糯性,營養豐富。尤以邵陽東田鄉中台村所產最優。邵陽朝天辣椒:產於隆回、邵陽、武岡、新邵、邵東諸縣。果皮鮮紅有光澤,久藏不變色。辣味強烈,有“辣椒之王”之稱。清道光二十九年所修《寶慶府志》已有記敘。寶慶苡米:始於明末,有楊氏農民由四川帶回種子,先在城步縣侯家寨試種,成功後推廣至蓬洞、汀坪、蘭蓉等地,繼而發展至全縣及洞口、隆回、新寧、武岡等縣的山區。各地苡米均以寶慶(今邵陽市)為集散地,故得名。以其顆粒飽滿整齊、晶瑩潔白、品質優良而著稱。武岡市武岡銅鵝:因其喙、蹼色橙黃似銅,故名。當地名廚利用鵝肉及其內髒,烹制佳肴,號稱鵝席,別具風味。早在500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間,該鵝即被譽為“世之名鵝”。邵東縣邵東黃花菜:主要品種為茶子花、荊州花,采用無性繁殖,分兜栽培。新邵縣:西坪煙草、寶慶辣椒、北路生姜、龍牙百合、新邵山羊、小塘鴕鴨。綏寧縣:松脂、香菇、木耳。新寧縣:雪峰蜜橘。新寧臍橙:甜酸適度,有香氣,耐貯藏,為鮮食良種。11月中下旬采收。30年代從日本引進苗木栽培,先試種於邵陽、懷化地區,後推廣,永州、郴州等地亦有。隆回縣:寶慶辣椒、望雲蜜橘、糯米。隆回無核腰帶柿:果大,色橙紅,味甜汁多,據縣志記載,無核腰帶柿已有600余年栽培歷史,現集中分布於該縣南部石灰巖丘陵區,以羅子團、荷香橋、樹竹、碧山、橫板橋、沙子坪等鄉最盛。隆回龍牙百合:以瓣似龍牙而得名。其個大,瓣粗,白淨,鮮嫩,久負盛名。栽種歷史已200多年,清道光年間修編的《寶慶府志》記述:“百合,邵陽出者特大而肥美”。城步苗族自治縣:松脂、猕猴桃、板栗、“香米”,蟲茶、龍頭竹、龜魚。苡米。湘潭市:湘蓮。湘潭紫油姜:原料嫩姜多采自當地西塘沖、三砂圍子及雲塘一帶,潔白鮮嫩,肥壯豐滿,折而無筋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