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
晚餐;
番茄肉絲面一份(含干面條100~125克,肉絲25~50克,番茄100~150克,綠色葉菜150~200克,烹調用油10克)。 老年人吃的飯也沒那麼講究,人是吃五谷雜糧的,太挑了也不好,只要是易消化,軟一點的,就行,像皮蛋瘦肉溺,肉未燒豆腐,炖雞蛋,饅頭,就很好,還有市場上賣的小包裝的面葉《面片》,面條。多煮一會,都可以吃。
現在進入秋末冬初的季節了,老人該注意養生滋補身體為主,推薦幾款適合這個季節老人吃的食物,並付上食譜做法及其功能,版主可自行選擇。
第一款: 姜汁甜牛奶
原料:生姜汁,性味辛、溫,入肺、胃、脾經,功能散寒,止嘔。《食療本草》說它“止逆,散煩悶,開胃氣”。《本草拾遺》記載生姜“汁解毒藥,破血調中,去冷除痰,開胃”。《本草從新》指出“姜汁,開痰,治噎膈反胃”。
牛奶,性味甘、平,功能補虛損,益脾胃,可治虛弱勞損,反胃噎膈等症。《滇南本草》說它能“補虛弱,止渴,養心血,治反胃而利大腸”。《本草綱目》指出它能“治反胃熱哕,補益勞損,潤大腸”。《千金·食治》記載牛奶“入生姜、蔥白,止小兒吐乳”。以白糖同用,有助脾健胃的功效。
做法:最好的做法是用150-200毫升鮮牛奶加一調羹生姜汁和少許白糖,放入瓷器內,蓋上蓋子蒸適當時間後飲用。
功用:有散寒,和胃,止嘔的功效。每天喝一杯,手腳之寒氣便會漸失。其實姜汁甜牛奶也可以用於治療上面提到的虛寒性胃痛噎膈反胃、嘔吐、暖氣反酸等腸胃不適的症狀。
第二款: 川芎白芷炖魚頭
原料:川芎,《本草別錄》還指出川芎能“除腦中冷動,面上游風,去耳目淚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諸寒冷氣”。《日華子本草》還記載著川芎能“治一切風”,臨床用治“諸風上攻,頭目昏重,偏正頭痛”。《本草經集注》說到川芎時認為“白芷為之使”。
白芷性溫、味辛微甘、無毒。有祛風,消腫,止痛作用。《別錄》說它能“療風邪”,“頭痛頭眩,目癢”。《本草綱目》還直接指出白芷對“婦人血風眩暈”有效。
魚頭,最好選用“胖頭魚”。它味甘、性溫、無毒,功能暖胃養血,所以女士由於風邪所致的頭昏眼花、頭暈等等都可以用其治療。有些身體虛弱的女士洗頭之後感覺頭暈頭痛吃了它也會有效,但是如果是因為“陰虛火旺”而頭痛頭暈則不宜多吃。
做法:購買一個魚頭,加入3-9克川芎以及6-9克白芷(兩者都不宜過多),放在瓦煲內一起炖即可。
功用:川芎白芷都能夠活血、行氣、祛風,再配上味甘、性溫的魚頭,更相得益彰。此道食譜可治療男女頭風、四肢拘牽痺痛。
第三款: 烏豆塘虱
原料:烏豆即黑豆,味甘性平。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黑色素、鈣、磷、鐵和維生素a、b、煙酸等。功能養血補虛,主要為滋養作用。
塘虱魚又名胡子鲶魚。《本草求真》說“塘虱魚形似鳅,腮下有二橫骨能刺人”。
功能:補血、滋腎、調中、興陽,為滋補食品。
做法:購買塘虱魚2-4條,去除內髒、魚鰓等,洗淨後放入瓦罐內,再加入60-90克烏豆,用文火?熟,調味即可。如果感覺烏豆不容易消化,那麼可以加入適量陳皮調胃氣。
功用:可用於調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