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原漿豆腐我點出來為什麼是粉紅色的正文

原漿豆腐我點出來為什麼是粉紅色的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用原漿點出來的豆腐豆腐的表層為什麼是粉紅色的那,那位高人能給指點指點。感激不盡
 
“五彩豆腐,創業致富”、“七彩豆腐鋪就出金光大道”、“奇跡!賣彩色豆腐的下崗工人身家千萬”……在一系列宣傳與廣告的誘導下,自去年至今,省內外有1000多人先後來到南京,在每人交納了5000元的培訓加盟費後,進入朋佳貿易實業有限公司和彭家豆腐研究所開辦的培訓機構學習培訓。其中多位來寧人員近日陸續到本報反映:原想到南京先考察觀摩後再決定是否參加培訓,但剛到就被催交了培訓加盟款,令他們對其培訓目的產生懷疑。

 打電話咨詢,說南京到處都賣彩色豆腐

 3月23日下午,記者來到設在南京北門橋5號的南京朋佳職業培訓學校,見到有30余人正在接受培訓。左手一間10余平方米的小屋裡,一中年女子正帶著7個人在實習做豆腐干。在另一間約15平方米的房間裡,有20多人在上課。記者一周前曾來過這裡,當時有四五十人在培訓。在現場管理的一個姓陳的男子說,要來培訓的人很多,為了保證秩序,現在已卡掉了一些人。學校原定培訓一期是7—10天,但記者向多名來培訓的人了解,都是6—7天。據此推算,1個月正常可辦4期,人數就有100人左右,1年可培訓千人以上。不算培訓後要購設備等方面的收費,僅以向每人收培訓加盟費5000元計算,每年就有500萬元以上的進賬。

 怎麼會有這麼多人蜂擁而來接受培訓呢?經了解,去年底至今年以來接受培訓的很多人,是看了《小豆腐成就大事業——南京下崗職工彭洪根創業訪談》等報道,又上網看到“彭家豆腐”網頁上對彩色豆腐的宣傳和電話號碼才來南京的。幾位來培訓的人告訴記者,他們當初打電話詢問彩色豆腐在南京銷得怎麼樣,回答是:南京到處都賣彩色豆腐!

 他們還反映,公司負責人希望他們回去後再動員別人也來培訓加盟,每動員1人來,就給1000—2000元回扣。如果能交1萬元培訓加盟費,就能成為地區總代理或總店,那樣每動員一個新戶來培訓加盟就可給3000元回扣。

 “遍布南京”的彩色豆腐卻蹤影難覓

 那麼,南京市場上彩色豆腐到底賣得如何呢?

 記者先去了市中心的進香河菜場、香鋪營菜場,卻都沒有見到賣彩色豆腐的,也沒見到有出售彭家豆腐的攤點。經反復打聽,得知科巷菜場裡設過彭家豆腐的櫃台。可趕過去一看,仍然是沒有彭家豆腐的攤點,也沒有賣彩色豆腐的。已在科巷菜場工作了30余年、現在還在經營豆制品攤點的王瑞麗女士說,四五年前,彭家豆腐在這裡設過攤點,賣過彩色豆腐,但沒什麼銷路,沒多久就不賣了。

 聽說南湖小區開有兩家“彭家豆腐店”,可3月15日趕過去,也令人失望:原位於藝苑村70號102室的“彭家豆腐店”,已被一個水餃店取代;另一個原位於南湖小區玉塘東街4—18號的“彭家豆腐店”,也在1年多前改換門庭,成了一家寵物店。周圍居民講,這兩個豆腐店經營的只是普通白色豆腐、干子,而不是彩色的。

 培訓回家,做出彩色豆腐難賣掉

 記者向來自黑龍江、浙江、山東等不同地區的7位培訓後回家開店的人了解,他們都一致反映,做出彩色豆腐很難賣,更別說增加產量了。煙台35歲的於書政講,他去年6月來南京,交了5000元培訓加盟費,又花了7000多元買了朋佳公司提供的磨漿機、煮漿機、凝固劑等,做出彩色豆腐卻銷不掉,僅做了1個月就無法做下去。常州湖塘鎮的王女士說,大前年交了6000元培訓加盟費,回去做出彩色豆腐也不好賣,只得靠賣豆漿等普通豆制品維持生意。

 記者向朋佳職業培訓學校對面的“彭家豆腐”小賣部售貨員了解到了彩色豆腐的做法:裡面除了還用黃豆外,摻上枸杞子或胡蘿卜就做成紅色豆腐,摻用黑芝麻就做成黑豆腐,摻上芹菜之類的,就做成綠色豆腐,再按以上方法在豆腐裡做出紅黑綠3個層次,上下各加一層傳統的白豆腐,就成了多色彩的彩色豆腐。售貨員講,這裡粉紅色豆腐是摻胡蘿卜做成的,綠色的是摻入芹菜做的。

 彭老板:靠賣彩色豆腐“是要餓死的”

 3月16日下午,記者來到南京朋佳貿易實業有限公司辦公室,見到了公司經理方勝和公司股東、彭家豆腐研究所法人彭洪根。彭洪根對記者說:“在制成彩色豆腐後,曾向南京4家飯店送過貨,後來都停止了。現在除培訓學員時教做彩色豆腐外,已不生產供應市場的彩色豆腐。開店如果只靠賣彩色豆腐,那是要餓死的。”他還說,如果他們只講能讓人家來培訓學習做普通的白豆腐等豆制品,因各地會做白豆腐的多得是,人家就不會來了。而講能培訓學習做彩色豆腐就有特色,才能吸引人來。彭洪根還表示,對已交納培訓加盟費但沒有參加學習培訓的人,在本人提出不願參加培訓、加盟的申請後,可予協商退款。

 既然自己都明白“賣彩色豆腐是要餓死的”,為何還堅持拿“彩色”當“特色”招徕創業者?這究竟是“致富幻影”,還是另有“奧秘”?
 
自己開或加盟都無所謂主要是看眼光。如果加盟就要選好點品牌,款式一定要新,價格在中價,價格太高變得風險人,消費得起的人少。如果你眼光夠獨特可以自己開,經濟又實惠,不用給加盟費,也不用受公司限制。和加盟一樣,盡量不要拿太高檔的貨,中價比較有市場。北京有家“天意情侶服飾專賣店”開業不到一年,在全國已經擁有60多個加盟店和100多個經銷商。

服飾店老板高金文告訴筆者:“服裝行業是傳統行業,但是我們就是要在傳統中做出新奇,做出品牌。”

研究生開起專賣店

服飾店的老板高金文研究生畢業後,2002年來到北京工作。

一次偶然的機會,高金文在網上發現有個商家賣情侶手套。這種手套由兩個單只和一個連體手套構成,中間連體的部分可以讓兩人“手牽手”。他一看就動了心,考慮到北京高校雲集,他進了一批貨試銷。他還在一些高校網站推銷情侶手套,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後來,他辭掉工作,開始開店。

高金文選擇將店開在熱鬧的商業區,為找一個滿意的店鋪他跑了不少地方。他的“天意情侶服飾專賣店”,也是北京第一家情侶主題專賣店,在2004年“五一”期間開業。

銷售濃濃愛意

公司的經營理念中有一句話———愛心感染顧客,讓顧客充滿愛心。作為一家以愛情為主題的專賣店,服飾店的主色調是粉色:色彩明快的貨架、精心擺設的禮品、柔和的燈光和曼妙的音樂,到處彌漫著濃濃的愛意。

在這裡,有許多圍繞愛情主題的創意新奇的東西。比如“情侶傘”,它是一種橢圓形的傘,是普通傘的一個半大,專供兩人使用;還有一種玉石,是一整塊玉從中間掰開,情侶一人佩戴一半。情侶裝、情侶杯、情侶飾品、情侶錢包等,一共有300多種產品,從五元到八九百元不等。一部分產品向廠家訂購,有些商品則是自己設計,找廠家加工制作。

除了許多流行的元素,設計上更注重從古典文學及民族文化裡挖掘創意:像有一款衣服上印的是,“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另一款則是西藏古老民族的圖騰藏蓮花。同時,設計緊跟時尚潮流,在電影《魔戒》流行時,服飾店馬上推出了魔戒主題服飾,每天供不應求。

服飾店還設置了“許願板”,人氣一直不錯,密密麻麻地貼滿戀人們的幸福宣言和美好祝福。

小店也有知識產權

高金文告訴筆者,店子雖小,卻一直按照正規化的公司來管理。服飾店擁有自己設計的網站,雖然簡單,但風格鮮明,經濟實用,顧客可以網上訂購自己喜歡的產品。另外服飾店還擁有自己的“研發機構”,有專人負責設計新穎的圖案、新奇的佩飾,反饋消費者信息。消費者還可以自己設計圖案,十分鐘就可以制作完畢。

高金文還強調了一點,服飾店雖小,但作品都是自己獨創設計的,決不允許有人抄襲,在制作時與廠商有嚴格的合同規定,杜絕自己產品被別人使用,他說:“雖然是小本生意,但知識產權保護同樣重要。”開個以“情侶”為主題的小店,不單要注重選址、配貨等常規因素,還要學會多元化經營,學會在淡季推出新鮮服務。

情侶飾品店貨品要多元化

有人說,在杭州開小店3個月是道檻,過了3個月還能繼續維持,生意就會隨著熟客的增加慢慢好起來。管小姐的“愛情氧吧”就是這樣:3個月後開始贏利,現在已是第8個月,經營狀況一直不錯。

管小姐的店面位於杭州開元路和浣紗路交界處,鄰近家樂福超市,店面租金每年6萬元,水電費用每年約2400元,第一次配貨1萬元,到現在為止配貨總計2萬元,每日平均營業額350元左右。

同樣是“愛情氧吧”連鎖店,杭州環城北路上的一家,現在只剩了一個粉紅色的門面。武林路上曾經也開過一家,眼下也已換了門庭。

總結這幾個月的經營,管小姐感歎自己沒有走“情侶店”的單一模式是對的。

“情侶飾品店並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樣,市場大,利潤大。事實上,除了‘情人節’、對方生日等特殊日子,蠻少有人專門來挑情侶用品的。”

“我們店的情侶飾品,像情侶對表、杯子、娃娃、內褲、儲蓄罐等,都是連鎖店統一配貨;但我們自己增加了許多貨品豐富店面,比如右邊這兩排衣服、褲子,只有一小部分是情侶裝。我們店還賣圍巾、帽子,還有一些文化用品——這些都是日常用品。”所以,平時,管小姐的“愛情氧吧”是女孩子喜歡光顧的禮品店、服裝店;而一到特殊節日,她的小店就成了情侶喜歡的特色店。

“這裡離超市近,又是十字路口,所以人流量還比較大。貨品的價格我們也特意拉開檔次,一般在20~50元之間。也有幾百元一件的,像那些樹脂雕塑,一般作為結婚禮物送。”

對於那些想開情侶飾品店的人,管小姐建議:一定要有維持店鋪6個月的資金保證,如果三個月後沒錢往裡投了,那會前功盡棄。

攻略總結:

選店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選擇人流量大的街區,如學校周圍、影院附近以及繁華的商業區等。

情侶禮品貴在新穎獨特、有創意,要挖掘新賣點和新產品以吸引顧客的目光。

禮品不僅要美觀,還要實用,牙刷掛、卷紙筒到牙簽盒等都在選擇范圍。

根據不同地點、不同層次的消費者,應該合理配置相應檔次和價位的貨品,合理搭配。

根據實際多元化經營。

巧克力店淡季力推“diy”

大概一年前,記者偶然在武林路戒壇寺巷看到一家“郝蓮娜新鮮巧克力店”,當時小店剛開張,問津的人還不多。

昨天記者又跑過去,發現這家店非常熱鬧,裡半間diy室有3個女孩自己在做巧克力,比著hellokitty的模具往裡淋融化的巧克力漿——當然,這是要送給她們親愛的“他們”的。外間堆了大大小小好多禮品盒,老板林曉滿臉笑容:“這些都是顧客訂做的,今天都要來拿貨的。”

“訂做單子上周就攢了一疊,難度可都不小。有一個女孩自己設計了房子,外面有一圈白籬笆,還有樹,屋頂上還有一顆心,讓我用巧克力做出來;還有一個男孩子,要用巧克力做成字母,拼出他女朋友的名字……”

看著老板的興奮勁兒,就知道這一年小店收成不錯。林曉告訴記者,巧克力銷售旺季在每年的11月到來年4月,這段時間有聖誕節、情人節等等,生意非常好;而每年的6~9月,由於天氣炎熱,巧克力容易融化,買的人相對就少。

林曉的店2005年2月6日開張,店面租金一年6萬元,各種巧克力原料、模具、加熱設備等首期投入4萬元,每月營業額在1.5萬~2萬元之間。

小店制作巧克力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自己調和巧克力原漿、麥芽糖等,冷卻後做成各種樣式的巧克力;一種是購買巧克力塊,如黑巧克力塊、草莓巧克力塊等,制作時先融化成漿,然後淋到模具裡。後一種方法相對簡單,被林曉用來大力發展他的diy業務。

“巧克力銷售淡旺季比較明顯,旺季時人會忙暈,淡季時如果處理不好,沒有生意

[1] [2] 下一页

金針菇能不能和豬肝一起吃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