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粉、味精,微火邊燒邊攪。完全要用攪功,攪得顏色發黃,油茶發稠,表面有裂紋痕跡才止。 所謂壺壺,即偌大的有提手有長嘴的水壺,為了保溫,用棉套包裹,如壺穿衣。尤在冬日,其臃臃腫腫,放在那裡,老翁是立著的壺,壺是蹲著的老翁。 夜有看戲的、跳舞的、幽會的,壺壺油茶就成為最佳消夜食品。只是老翁高喊:“熱油茶!燙嘴的油茶!”倒在碗裡卻已冰涼。 小吃名字如下 1.牛羊肉泡馍 2.葫蘆頭泡馍 3.粉湯羊血 [注: 粉湯羊血為西安名吃。它鮮嫩、麻、辣,鹹味十足,花椒、小茴香味撲鼻。粉湯羊血由制血、配調料和泡馍三個步驟精制而成。食時配以粉絲、香菜等輔料。]
4.辣子蒜羊血 [注: 概述 將羊扳倒,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熱血接入盆中。用馬尾籮濾去雜質,倒進同量的食鹽水,細棍攪之,勻,凝結成塊後改切成較小的塊,投開水鍋煮,小火血固如嫩豆腐,撈出,呈褐紅色,舌舔之略鹹。]
5.水盆羊肉 [注: 水盆羊肉據傳起源於明朝崇祯年間,慈禧太後賜名“美而美”,是西安夏季的應時小吃,由一千多年前的“羊羹”發展而來的,吃時下辣面子(辣椒粉),吃得汗流泱背,西安人認為可祛暑。]
6.羊雜碎 [注: 羊雜碎:羊雜碎,由羊的頭、蹄、血、肝、心、腸、肚、等混合燴制而成,故又名“羊雜燴”。羊雜碎,貴在 羊雜碎雜、碎。不雜不碎,吃起來就沒滋味。]
7.臘汁肉夾馍 8.臘羊肉 9.籠籠肉 10.粉蒸肉 [注: 原料/調料 粉蒸肉 關鍵說下原來,一定是要土豬肉,或是鮮魚,關鍵是粉,不是超市買的那種蒸粉蒸肉的粉,那個是調好的有味道的,婺源的這個粉是用大米自己加工出來的純米粉,所以如果有機會可以帶點那個粉回去。]
11.粉蒸羊肉 [注: 粉蒸羊肉做法 【原材料】羊腿肉500克、大米粉200克 【調味料】蔥、姜、料酒、辣豆醬、茴香籽、八角、草果、香菜、香油、味精、花椒油、辣椒油、胡椒粉、鹽各適量 【制作過程】 1、 將羊肉切成薄片,]
12.酸湯水餃 13.寶钏荠菜餃 14.太後火鍋餃 15.馄饨 16.辣子疙瘩 17.秦鎮米皮 [注: 秦鎮米皮 相傳,秦始皇在位時,有一年關中大旱,沣河缺水,戶縣秦鎮一帶稻子干枯。百姓心急似火,官府還催逼納貢大米,坑得大家無法,只好在田裡挖井澆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長出了稻穗。]
18.漢中面皮 19.麻醬涼皮 20.岐山擀面皮 21.適適面 22.油潑箸頭面 23.岐山臊子面 [注: 岐山臊子面是陝西關中地區的一種傳統特色面食,歷史悠久,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它的特點是: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
24.翡翠面 25.擺湯面 26.漿水面 27.乾州酸湯掛面 28.荞剁面 29.荞面碗坨 30.饴饹 31.麻食 32.老鸹(月天韭) 33.攪團 34.涼粉 35.漿水魚魚 [注: 漿水魚魚,陝西小吃。漿水魚魚曰魚,其實並不似魚,酷如蝌蚪。陝西人土話叫“蛤蟆骨斗”,意即小蝌蚪的意思。漿水魚魚一般有兩種:玉米面和一般白面的,可熱吃也可放涼吃,味道十分鮮美。]
36.煎餅 37.麥飯 38.肉丸糊辣湯 39.乾州豆腐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