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宮爆雞丁這盤菜是如何做的、做宮爆雞丁的原料的什麼、宮爆雞丁是什麼地方的家常菜肴、做宮爆雞丁用的何種配方、你宮爆雞丁是如何評價的(評分)。 宮爆雞丁(kungbaochicken)簡介
宮保雞丁,又稱宮爆雞丁,川菜傳統名菜,由雞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由於其入口鮮辣,雞肉的鮮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廣受大眾歡迎。尤其在英美等西方國家,宮保雞丁“泛濫成災”,幾成中國菜代名詞,情形類似於意大利菜中的意大利面條。 宮保雞丁的來歷 關於宮保雞丁的來歷,一般認為和丁寶桢有關,有三種傳說: 一說:丁寶桢原籍貴州,清鹹豐年間進士,曾任山東巡撫,後任四川總督。他一向很喜歡吃辣椒與豬肉、雞肉爆炒的菜肴,據說在山東任職時,他就命家廚制作“醬爆雞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時此菜還未出名。調任四川總督後,每遇宴客,他都讓家廚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雞肉炒制雞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歡迎。後來他由於戍邊御敵有功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保”,人稱“丁宮保”,其家廚烹制的炒雞丁,也被稱為“宮保雞丁”。 二說:丁寶桢來四川,大興水利,百姓感其德,獻其喜食的炒雞丁,名曰“宮保雞丁”。 三說:丁寶桢在四川時,常微服私訪。一次在一小肆用餐,吃到以花生米炒的辣子雞丁,叫家廚仿制,家廚以“宮保雞丁”名之。 另外,也有說法認為這道菜源起於著名人物左宗棠。 說左宗棠最喜歡吃家廚給他做的雞,而做法就是將雞肉切成丁,再配上花生,筍丁,木耳等配料一起炒。清朝巡撫有宮保,少保等稱號,又因為左宗棠曾任巡撫,被稱為左宮保,所以人們就稱此菜為宮保雞丁。 宮爆雞丁和宮保雞丁 宮爆雞丁原來是不叫宮爆雞丁的,應該是宮保雞丁的。現在大大小小的中餐館中,“宮保雞丁”這道菜可謂司空見慣。至於有些菜單上寫成了“宮爆雞丁”,是有人認為烹制方法為“爆炒”,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沒有弄清楚“宮保雞丁”的由來。 說到“宮保雞丁”,當然不能不提它的發明者——丁寶桢。據《清史稿》記載:丁寶桢,字稚璜,貴州平遠人,鹹豐三年進士,光緒二年任四川總督。據傳,丁寶桢對烹饪頗有研究,喜歡吃雞和花生米,並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四川總督任上的時候創制了一道將雞丁、紅辣椒、花生米下鍋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這道美味本來只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後來越傳越廣,盡人皆知。但是知道它為什麼被命名為“宮保”的人就不多了。 所謂“宮保”,其實是丁寶桢的榮譽官銜。據《中國歷代職官詞典》上的解釋,明清兩代各級官員都有“虛銜”。最高級的虛銜有“太師、少師、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少師、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上面這幾個都是封給朝中重臣的虛銜,沒有實際的權力,有的還是死後追贈的,通稱為“宮銜”。在鹹豐以後,這幾個虛銜不再用“某某師”而多用“某某保”,所以這些最高級的虛銜又有了一個別稱——“宮保”。丁寶桢治蜀十年,為官剛正不阿,多有建樹,於光緒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追贈“太子太保”。如上文所說,“太子太保”是“宮保”之一,於是他發明的菜由此得名“宮保雞丁”,也算是對這位丁大人的紀念了。 時過境遷,很多人已不知“宮保”為何物,就想當然地把“宮保雞丁”寫成了“宮爆雞丁”,雖一字之差,但卻改變了紀念丁寶桢的初衷。 宮保雞丁做法 由於流傳太廣,宮保雞丁在各地做法很多。 做法一 材料: 去骨雞胸肉900公克(據說之前常用的是雞腿肉,因為雞腿肉比雞胸肉要鮮嫩),干紅辣椒40公克,炸花生米75公克。 配料: 花椒粒2大匙,蔥2根(切段),蛋白1個,太白粉2大匙,醬油2大匙,米酒1茶匙,蒜末1/4茶匙,麻油1茶匙,糖半茶匙,白醋1茶匙,色拉油5杯,醬色1茶匙,鹽2茶匙,太白粉水1大匙。 制作過程: 1.先用一個蛋白、鹽半茶匙及太白粉2大匙攪拌均勻,調成「腌料」備用。再用醬油1大匙、米酒1茶匙、太白粉水1大匙、糖1/2茶匙、鹽1/4茶匙、醬色及白醋1茶匙、麻油2大匙、蒜末1/2茶匙調拌均勻,調成「綜合調味料」。 2.雞胸肉先切成約1公分的方塊狀碎丁。切好的雞丁用「腌料」攪拌均勻,腌漬半小時。雞丁腌好以後,燒熱5杯色拉油,先將雞丁倒入鍋內,用大火快炸半分鐘。 3.注意雞丁不要炸得太久,以免雞肉炸得太老。雞肉炸到變色之後,先撈出來瀝干油汁備用。在鍋裡留下約2大匙的油,燒熱後將切好的干辣椒下鍋,用小火炒香後,再放入花椒粒和蔥段一起爆香。爆香後把雞丁重新下鍋,用大火快炒片刻後,再倒入「綜合調味料」繼續快炒。 4.最後加入花生米,炒拌幾下就可以起鍋了。 特點: 貴州名菜,成菜色澤金黃,雞肉鮮嫩,花生米香脆,鹹辣略帶酸甜.此菜創於清代 做法二 用料: 雞脯肉300克,花生米50克,干紅辣椒20克,水澱粉25克,清湯20克,花生油80克。 烹饪方法: 雞脯肉切丁,加醬油,精鹽,料酒碼味,用水豆粉拌勻。將醬油,白糖,醋,味精,清湯,水豆粉調成芡汁。干紅辣椒切成2厘米長的節。花生米用油炸脆,將干紅辣椒,花椒炸至棕紅色,將雞丁炒散,放入姜蔥蒜炒勻,烹入芡汁,加花生米翻兩下裝盤即可。 制作過程: 1.買雞腿,切肉成丁。 2.切完將肉洗一洗,放一點點鹽、胡椒粉、黃酒,用手抓勻。 3.放一點澱粉,用手抓勻。 4.放一會兒(此法名曰:腌或上漿,可給肉去腥、上味,適用於各種肉類)。 5.倒油入鍋。 6.雞丁入鍋,炒一會兒取出。 7.倒辣椒油(或色拉油)入鍋。 8.放入花椒,辣椒(小火)。 9.放入蔥、姜片、蒜片,煸一會兒。 10.放入雞丁。 11.加料酒,醬油(上色)。 12.加一點點雞湯。 13.加一點點鹽、雞精、多點糖、加一點點醋(此菜味道是小酸小甜)。 14.加一點點澱粉勾欠,放入炒好的花生米。 15.加入辣椒、香油,出鍋。 營養價值 雞肉:雞肉有溫中益氣,補精添髓,補虛益智的作用。《神農本草經》上說常吃雞肉能通神;後世醫家大多認為食之令人聰慧”。 雞:雞肉肉質細嫩,滋味鮮美,並富有營養,有滋補養身的作用。雞肉中蛋白質的含量比例很高,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還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花生仁(炸):花生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鈣、鎂、鋅等營養元素,有增強記憶力、抗老化、止血、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減少腸癌發生的作用;但其經過油炸後,性質熱燥,不宜多食。 雞蛋清:雞蛋清富含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少量醋酸,可以增強皮膚的潤滑作用,保護皮膚的微酸性,以防細菌感染;此外,雞蛋清還具有清熱解毒作用;我國中醫還認為,雞蛋清性微寒而氣清,能易經補氣,潤肺利咽,清熱解毒,有助於延緩衰老。 宮保雞丁的西式做法 宮保雞丁對於西方人,就像意大利面對於東方人,是一個菜系的代表。宮保雞丁傳到西方後,西方人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了一些改良,成為了符合西方口味的西式宮保雞丁。 1、把雞胸脯肉切成小丁,裹上一層玉米澱粉。 2、平底鍋上火燒熱,等到鍋熱透了之後,放入兩湯匙花生油。 3、油燒熱後,倒入雞丁炒制片刻。注意控制時間,即要保證肉能炒出香味,又不會失去肌肉的水分和鮮嫩度。 4、加入蒜泥和蔬菜粒。 5、加入米酒、甜醬調味,再滴上些許的香油。 6、倒入花生米,炒制大約一分半鐘的時候,即可起鍋裝盤。 食譜相克 [1],食則拉痢。解救:吃雞尿白。 雞肉---菊花相克,食則死亡。解救:細辛一錢,川蓮五分水煎服。 雞肉---鯉魚相克:性味不反但功能相乘。 雞肉---芥末相克:兩者共食,恐助火熱,無益於健康。 雞肉---糯米相克: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適。 雞肉---狗腎相克:會引起痢疾。 雞肉---芝麻相克:同食嚴重會導致死亡。 花生仁(炸):花生不宜與黃瓜、螃蟹同食,否則易導致腹瀉;花生不可與香瓜同食。 雞蛋清:雞蛋清不能與白糖、豆漿、兔肉同食。 蜂蜜不可與莴苣同食。與蔥同食至瀉。 宮保雞丁所含營養素 熱量(2154.51千卡)·維生素b6(0.15毫克)·蛋白質(171.40克)·脂肪(146.80克)·泛酸(0.07毫克)·碳水化合物(55.48克)·葉酸(12.20微克)·膳食纖維(18.60克)·膽固醇(880.00毫克)·維生素a(384.50微克)·胡蘿卜素(3.00微克)·硫胺素(0.68毫克)·核黃素(0.94毫克)·尼克酸(45.73毫克)·維生素c(0.70毫克)·維生素e(28.96毫克)·鈣(117.56毫克)·磷(1484.39毫克)·鉀(2659.15毫克)·鈉(5544.18毫克)·鎂(241.73毫克)·鐵(17.42毫克)·鋅(12.84毫克)·硒(97.65微克)·銅(0.98毫克)·錳(5.29毫克)
參考文獻: 百度 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
原料: 雞肉(一般選用雞脯肉或者雞腿肉)300克,炸熟的花生米50克,黃瓜,干紅辣椒20克,花椒2克,醬油20克,陴縣豆瓣醬、姜片,生粉,雞蛋一個、蔥段、生姜粒、料酒、白糖(一丁點)。
做法:
准備階段:
1.將雞肉去筋,剁十字花刀,切成小丁(不宜太大),裝碗加醬油,鹽,料酒碼味後,再加雞蛋清少許,用生粉拌勻待用。 2.用醬油,白糖,醋,味精,清湯,水豆粉調成芡粉(不宜太濃)。 3.干紅辣椒去蒂去籽,切成節(懶惰者可以不用切)。 附:花生米用溫水泡一會,用油炸脆(注意火候,冷油下鍋,不要服了,也不要不粹)。
下鍋:
4、鍋內油炸至五成熟,下干辣椒,花椒,將雞丁放入炒散撈出(時間不宜太長,因為要保持肉質的嫩滑), 5、留少許油在鍋中,然後下干辣椒、花椒、豆瓣醬少許等香味溢出後放入雞丁翻抄幾下, 放姜片、蔥等,烹入芡汁,快速翻炒,加入花生米翻炒,起鍋裝盤即成!
另外:如果想顏色不那麼單調,可以加一點青黃瓜丁、大辣椒丁(青、紅),不宜多,只是調節顏色。
特點:成菜色澤金黃,雞肉鮮嫩,花生米香脆,鹹辣略帶酸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