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拔絲糯米棗的步驟和關鍵是什麼? 如何做米酒 將糯米淘洗干淨,用冷水泡4-5小時,籠屜上放干淨的屜布,將米直接放在屜布上蒸熟。因米已經過浸泡,已經漲了,不需要象蒸飯那樣,在飯盆裡加水。蒸熟的米放在干淨的盆裡,待溫度降到30-40度時,拌進酒藥,用勺把米稍壓一下,中間挖出一洞,然後在米上面稍灑一些涼白開,蓋上蓋,放在20多度的地方,經30小時左右即可出味。 現時天稍涼了,因此,如家裡室溫在20度,可用棉衣將盆包焐起來。中間可打開看看,可適量再加點涼白開。糯米酒做好後為防止進一步酒化,需裝瓶放入冰箱存放,隨時可吃。 蘇州的酒藥上面有用量的指示。 做糯米酒的關鍵是器皿干淨,絕不能有半點油花。最好在做前,將要用的蒸鍋、籠屜、屜布、盆、蓋、拌勺等統統清洗一遍。如沾了油花,肯定做不成功,米會出綠、黑霉,要不得。如米面上有點白毛,屬正常,可煮著吃。下面的可直接吃。為保證干淨,我特意用了一新的屜布,這塊就留著蒸糯米用了,蒸包子什麼的,用玉米葉當屜布即可。 三、怎樣作米酒(酒釀,甜酒)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古人叫“醴”。南方人很喜歡吃。過年時許多人家都要做。到了國外自己也試著做,失敗幾次後終於做成了。這裡將自己的經驗介紹一下。 到中國店買袋裝的糯米五磅,酒麴一袋(兩枚裝)。 先用水將糯米泡開(半天就夠了),漂洗干淨。 在蒸鍋裡放上水,蒸屜上墊一層白布,燒水沸騰至有蒸汽。將瀝干的糯米放在布上蒸熟。約一小時。自己嘗一下就知道了。沒有這層布,糯米會將蒸屜的孔堵死,怎麼也蒸不熟。這有失敗的經驗。
將一枚酒曲研成粉末待用。 將蒸好的糯米端離蒸鍋,冷卻至室溫。間或用筷子翻翻以加快冷卻。在冷卻好的糯米上灑少許涼水,用手將糯米弄散。用水要盡量少。將酒曲撒在糯米上,邊撒邊拌,盡量混均勻。不要性急,撒一層,混勻後再撒。留下一點點酒曲。 將糯米轉移到發酵的容器中。大一點的電飯鍋就好。泡糯米也是用它。邊放邊用手掌輕輕壓實。放完後將最後一點酒曲撒在上面。用少許涼水將手上的糯米沖洗到容器內,再用手將糯米壓一壓,抹一抹,使表面光滑。
最後用保鮮膜覆蓋在糯米上,盡量不留空隙。蓋上蓋子。放置在保溫的地方,比如衣服筐裡。 我是將容器放在烤箱裡。老式烤箱裡面總有一點火苗,剛好可以保持溫和的溫度。這是偷懶的法子。最好還是用衣服被子什麼的保溫,冬天室內溫度不穩定。 大約過三天就好了。中間隨時檢查,看有無發熱。發熱就是好現象。第三天就可以嘗嘗。完成發酵的糯米是酥的,有汁液,氣味芳香,味道甜美,酒味不沖鼻,嘗不到生米粒。這時就可以揭去保鮮膜,米酒就成了。做得好的,糯米不散,可以分割成塊。 如果發酵過度,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過於濃烈。 如果發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 拌酒曲的時候,如果水灑多了,最後糯米是空的,也不成塊。一煮就散。 說起來,這種酒曲發酵技術還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大發明。酒曲中有灰霉菌和酵母菌兩種微生物。灰霉將澱粉轉化成糖,即糖化過程;酵母將糖轉化成乙醇,即酒化過程。只有這兩個過程都進行到適當程度,才有美味的米酒。 歐洲直到上世紀才知道這種方法。在此前,歐洲艘蠢媒湍附苯臃⒔妥龀曬疲?要麼借助麥芽將澱粉糖化並結合發酵做成啤酒。中國古代的發酵技術沒的說。 古人居然能利用兩種微生物的分工合作,真是厲害。其它如醬油,醋,食用色素紅曲霉素,霉豆腐,泡菜,豆豉,臭豆腐等等,都是了不起的發明,大部分是中國特有的。 比如,同樣是泡菜,美國的酸黃瓜太酸,味道也不好。這是由於他們加的是酵母菌和糖,酸味主要來自醋酸。中國的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酸味主要來自乳酸,味道美極了,想想就流口水。前者是有氧發酵,後者是無氧發酵。
言歸正傳,做米酒時要注意: 1)拌酒曲一定要在糯米涼透以後。否則,熱糯米就把灰霉菌殺死了。結果要麼是酸 的臭的,要麼就沒動靜。 2)一定要密閉好。否則又酸又澀。 3)溫度低也不成。三十攝氏度左右最好。 作好的米酒可以生吃。但對腸胃有些刺激。最好羼水煮來吃,味道就柔和多了,既不會甜得發膩,酒味也不太濃。煮食也可以加湯圓和別的東西。 沒有糯米,可以蒸玉米粉,蒸的時候隔一段時間將玉米粉打散,再灑水攪拌。 沒有蒸鍋,也可以用生糯米。不過我沒試過。別人這麼做過。一煮就散 ------------------------------------------------------------------ 酒釀(米酒)制作及心得 說清楚做酒釀其實是很麻煩的,幾次有朋友發帖子問怎麼做,我都因其麻煩而沒回帖子,我寧可做好了送給您吃。做酒釀要有失敗的精神准備,練幾次,知道用哪些容器、在家裡什麼地方發酵(廚房還是暖氣旁)、怎麼保溫,自己形成了一系列的*作規律就好辦了。
前提條件: 1、做酒釀的前提是你要買到酒曲。 2、米酒要在30攝氏度(華氏大約80度)下發酵,所以制作酒釀要選擇夏天或冬天(暖 氣旁)的季節。
步驟: 1、將糯米蒸熟成米飯(不要太硬)後涼至不燙手的溫度(利用中溫發酵,米飯太熱或太涼,都會影響酒曲發酵的); 2、將米飯鏟出一些到用來發酵米酒的容器裡(我是用有蓋的陶瓷湯盆),平鋪一層; 3、將捻成粉後的酒曲,均勻地撒一些在那層米飯上 4、再鏟出一些米飯平鋪在剛才的酒曲粉上,再鋪上一層米飯……就這樣,一層米飯、一層酒曲的鋪上,大約4層(隨意,看您的米飯和酒曲的多少); 5、將容器蓋蓋嚴,放在適宜的溫度下(如果房間溫度不夠,可以用厚毛巾等將容器包上保溫); 6、大約發酵36小時,將容器蓋打開(此時已經是酒香四溢啦),加滿涼開水(為的是終止發酵),再蓋上蓋後,放入冰箱(盡快停止發酵,早日吃到口)
心得: 1、做酒釀的關鍵是干淨,一切東西都不能沾生水和油,否則就會發霉長毛。您要先把蒸米飯的容器、鏟米飯的鏟子和發酵米酒的容器都洗淨擦干,還要把您的手洗淨擦干。 2、發酵中途(12小時、24小時)可以打開蓋子看看(別經常開蓋),如果沒有酒香味、米飯還沒有結成豆腐塊的趨勢,可以將容器蓋拿到廚房的火上加熱,然後再蓋上,使其中的米飯不至於因溫度不足而不能繼續發酵(這是我的土招)。 3、酒釀的制作過程很干淨,所以,如果偶爾發現有一些長毛的現象(有時是因為發酵時間過長),除去毛毛,酒釀還是可以吃的。如果您每次做出的酒釀都長滿了長毛,又是五顏六色的,估計是哪個*作環節沾生水或油而不干淨了,我勸您還是別吃了,就當這回交學費了。 4、我用普通的大米也做過酒釀,效果也不錯。
原料: 1、糯米1000克 2、酒餅一顆 制作 1、煮糯米飯 要求飯硬而不夾生,態軟太爛會影響米酒質量。 將糯米用冷水浸泡8小時左右,用電飯煲煮,水量以米的表面看不見水,側過一點兒就見水為適量,15分鐘即成。
2、攤涼和松散米飯 要求宜冷不宜燙。太燙會燙死酵母菌,越涼越保險。 將米飯攤開散熱,用手觸摸米飯表面已冷即可。加入少量涼開水攪拌,將飯粒松散開。特別注意,不能讓飯粒沾油膩。否則米酒發酸,不能食用。
3、加入酒曲發酵 酒曲碾碎,散入米飯中攪拌均勻,將米飯壓緊,中間挖個小洞,蓋上蓋子或保鮮膜。夏天放在桌上,冬天放在較暖的地方(我放在了我們加第二個洗手間的地板上,那裡最暖和)。約24小時左右,小洞中已淌滿米酒汁,嘗一嘗,如味甜不酸,即可食用,如味淡帶酸,再等3、4小時。因為米酒尚會繼續發酵,酒味越來越濃,甜味越來越淡,將變成酒,所以吃不完,要放在冰箱裡,抑制其繼續發酵,則米酒會越來越甜,可存放半個月,慢慢吃,其味無窮。 沈陽名吃
鹿鳴春
沈陽老字號,始建於1929年,店名取《詩經·小雅》上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暗含了鹿鳴春的服務宗旨--禮待嘉賓。
鹿鳴春菜點品種繁多、做工細致。拿手菜如黃玉參燒蹄筋、金牌扣肉、拔絲糯米棗、烤羊腿等,既有遼菜的大氣豪爽、又不失精致細膩。
地址:和平區南京北街28號
電話:024-234931112349333
老邊餃子
馳名中外的沈陽特殊風味,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河北邊家莊有位叫邊福的來沈陽謀生,在小津橋搭上馬架房,立號邊家餃子館。雖門面簡陋,但由於精心制作,風味獨特,並以水煸餡蒸餃聞名遐迩,深受人們歡迎。邊家餃子因為肉餡是煸過的,所以叫煸餡餃子,但由於主人姓邊,所以人們都習慣稱之為老邊家餃子。
老邊餃子獨到之處是調餡和制皮。調餡時先將肉餡煸炒,後用雞湯或骨湯慢煨,使湯汁浸入餡體,使其膨脹、散落、水靈,增加鮮味。同時,按季節變化和人們口味愛好,配入應時蔬菜制成的菜餡。劑皮和制,也獨具一格。用精粉摻入適量熟豬油開水燙拌和制,劑皮柔軟、筋道、透明。老邊餃子除蒸煮外,還可烘烤、煎炸。口味特點:皮薄肚飽,柔軟肉頭,餡鮮味好,濃郁不膩。
地址:沈陽市沈河區中街路206
電話:024-2484395624851455
那家館
開業於1884年的那家館,那氏滿族廚師開設,最著名的是滿族傳統風味白肉血腸,白肉即白水煮豬的五花肉,原是清朝皇帝祭祀用的祭品;血腸是把豬血調上粉汁灌在豬腸子裡,經熱湯一燙,有特殊的香。
那家館的酸菜白肉血腸18元一鍋,堪稱天下美味。酸菜的酸度正合適,酸一點就過,減一點酸度不夠。白肉刀切的如紙薄,肥瘦適中。血腸則嫩得正是時候。吃時配上醬油、蒜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滿口生香,滋味給個神仙都不換。酸菜湯味道也很好,喝起來也很過瘾。店裡其它滿族風味也很不錯,雖然沒有滿漢全席,但滿族的風味菜肴不少,味道很足,下料、火候和顏色、味道均上乘,價格也不貴。
地址:沈河區沈陽路90號
電話:024-24844274
李連貴熏肉大餅
李連貴熏肉大餅,始創於1842年,最早開設在吉林省梨樹縣,1950年,李連貴孫子李春生繼承祖業,背著一壇老湯,把李連貴熏肉大餅遷到沈陽。店裡主要經營醬肉、大餅和酒類。李家熏肉大餅,選豬肉時,專用前槽到肋間不肥、不瘦,肥瘦相間帶皮的新鮮豬肉,然後用溫水加鹼涮洗干淨,並放入清水中浸泡6--10小時,然後切成方塊放入鍋中炖煮。夏秋季節,還加放茴香,以使醬肉更加鮮美味濃,同時將延續老湯倒入,用旺火燒開以微火熳炖,待肉塊熟透時撈出,瀝淨油份,晾於熏鍋中加紅糖熏制而成。大餅用肉湯食鹽和調料加入面粉中和成酥軟面團,醒面時間較長,擀片抹油,重復擀幾次,烙制成餅。其特點是熏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熏香濃,香澤紅;大餅色黃清香,裡軟外酥層次多。
地址:沈河店:沈河區正陽街88號;蘇家屯店:沈陽近郊蘇家屯區
電話:沈河店:024-24863731;蘇家屯店:024-89106499
楊家吊爐餅店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