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姜母沖開水喝有什麼不良反應正文

姜母沖開水喝有什麼不良反應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以使用的茶具來分,可分為杯飲法和壺飲法。一般,各類工夫紅茶、小種紅茶、袋泡紅茶和速溶紅茶等,大多采用杯飲法;各類紅碎茶及紅茶片、末等,為使沖泡過的茶葉與茶湯分離,便於飲用,習慣采用壺泡法。
以茶湯中是否添加其他調味品來分,又可分為“清飲法”和“調飲法”兩種。我國絕大多數地方飲紅茶采用“清飲法”,沒有在茶湯多數地方飲紅茶采用“清飲法”,沒有在茶湯中加添其他調料的習慣。
在歐美一些國家一般采用“調飲法”,人們普遍愛飲牛奶紅茶。通常的飲法是將茶葉放入壺中,用沸水沖泡,浸泡5分鐘後,再把茶湯傾入茶杯中,加入適量的糖和牛奶或乳酪,就成為一杯芳香可口的牛奶紅茶。在原蘇聯,人們特別愛飲檸檬紅茶和糖茶。尤其是俄羅斯民族有一種吃糖的嗜好,飲茶時常把茶燒得滾燙,加上很多的糖、蜂蜜和檸檬片。
下面介紹兩種紅茶新飲法:
冰紅茶配制方法是先將紅茶泡制成濃度略高的茶湯。然後,將冰塊加入杯中達八滿,徐徐加入紅茶湯。再視各人愛好加糖或蜂蜜等拌均勻,即可調制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冰紅茶。
茶凍配制方法是用白砂糖170克,果膠粉7克,冷水200毫升,茶湯824毫升(可用紅茶或其他茶代替)。先用開水沖泡茶葉後,過濾出茶湯備用。然後,把白砂糖和果膠粉混勻,加冷水拌和,再用文火加熱,不斷攪拌至沸騰。再把茶湯倒入果膠溶液中,混和倒入模型(用小碗或酒杯均可),冷凝後放入冰箱中,隨需隨取隨食。茶凍是在夏天能使人涼透心肺、暑氣全消的清涼飲料。
綠茶的沖泡
綠茶在色、香、味上,講求嫩綠明亮、清香、醇爽。在六大茶類中,綠茶的沖泡,看似簡單,其實極考工夫。因綠茶不經發酵,保持茶葉本身的鮮嫩,沖泡時略有偏差,易使茶葉泡老悶熟,茶湯黯淡香氣鈍濁。此外,又因綠茶品種最豐富,每種茶,由於形狀、緊結程度和鮮葉老嫩程度不同,沖泡的水溫,時間和方法都有差異,所以沒有多次的實踐,恐怕難以泡好一杯綠茶。
(一)用水
水質能直接影響茶湯的品質,古人曾雲“茶性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我個人認為,水質對茶湯的滋味非常重要,色香倒還在其次了。用稍差的水,即使沖泡烏龍茶,亦覺不堪一飲。
古人的茶書,大多論及用水。所謂“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等等,終不過是要求水甘而潔,活而新。純粹從科學理論上講,水的硬度直接影響茶湯的色澤和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硬度高,則色黃褐而味淡,嚴重的會味澀以致味苦。此外,劣質水不僅無法沏出好茶,長期使用生成嚴重水垢,還會損壞茶具。所以泡茶用水,應是軟水或暫時硬水。
一般來說,以泉水為佳,潔淨的溪水江水河水亦可,井水則要視地下水源而論。至於雨水和雪水,以當今環境污染之重,恐怕沒人敢喝了。我自己泡茶用的水,多是礦泉水。國內的水,我比較常用農夫山泉,微帶泉水的清甜。茶藝館的水,也多用礦泉水或蒸餾水,那些依山傍水的地方,則可汲取山上泉水,如杭州虎跑水,廣州白雲山的泉水。一般家庭使用濾水器過濾後的水,也勉強可用。
(二)水溫
古人對泡茶水溫十分講究,特別是在餅茶團茶時期,控制水溫似乎是泡茶的關鍵。概括起來,燒水要大火急沸,剛煮沸起泡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溫通過對茶葉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來影響茶湯滋味和茶香。
綠茶用水溫度,應視茶葉質量而定。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綠茶,以80c左右為宜。茶葉愈嫩綠,水溫愈低。水溫過高,易燙熟茶葉,茶湯變黃,滋味較苦;水溫過低,則香味低淡。至於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c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味淡薄。
此外需說明的是,高級綠茶用80c的水溫,通常是指講水燒開後再冷卻至該溫度;若是處理過的無菌生水,只需燒到所需溫度即可。
(三)茶的用量
茶葉用量,並沒有統一標准,視茶具大小、茶葉種類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來說,沖泡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嚴格的茶葉評審,綠茶是用150ml的水沖泡3g茶葉。
茶葉用量主要影響滋味的濃淡,我想這完全決定於各人的習慣。初學者可嘗試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茶湯濃度。
(四)茶具
沖泡綠茶,比較講究的可用玻璃杯或白瓷蓋碗。普通人家使用的大瓷杯和茶壺,只適於沖泡中低檔綠茶。
玻璃杯比較適合於沖泡名茶,如西湖龍井、碧螺春、君山銀針等細嫩綠茶,可觀察到茶在水中緩緩舒展、游動、變幻。特別是一些銀針類,沖泡後芽尖沖向水面,懸空直立,然後徐徐下沉,如春筍出土似金槍林立。上好的君山銀針,可三起三落,極是美妙。所以一般茶藝館,多使用玻璃杯沖泡綠茶。
古人使用的是蓋碗。相比於玻璃杯,蓋碗保溫性好一些。一般來說,沖泡條索比較緊結的綠茶,如珠茶眉茶,我個人比較喜歡蓋碗。好的白瓷,可充分襯托出茶湯的嫩綠明亮,且蓋碗比較雅致,手感觸覺是玻璃杯無法可比的。此外,由於好的綠茶不是用沸水沖泡,茶葉多浮在水面,飲茶時易吃進茶葉,如用蓋碗,則可用蓋子將茶葉拂至一邊。
總的來說,無論玻璃杯或是蓋碗,均宜小不宜大。大則水多,茶葉易老。
(五)沖泡方法
綠茶的沖泡,相比於烏龍茶,程序非常簡單。根據條索的緊結程度,應分為兩種。然而,無論使用何種方法,第一步均需燙杯,以利茶葉色香味的發揮。
1.外形緊結重實的茶
1)燙杯之後,先將合適溫度的水沖入杯中,然後取茶投入,不加蓋。此時茶葉徐徐下沉,干茶吸收水分,葉片展開,現出芽葉的生葉本色,芽似槍葉如旗;湯面水汽夾著茶香縷縷上升,如雲蒸霞蔚。如碧螺春,此時則似雪花飛舞,葉底成朵,鮮嫩如生。葉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譽。
2)一段時間之後,茶湯涼至適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葉評審中,以5分鐘為標准,茶湯飲用和聞香的溫度均為45-55c。若高於60c,則燙嘴也燙鼻;低於40c,香氣較低沉,味較澀。這個時間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覺溫度合適即飲;如用蓋碗,則稍稍倒出一點茶湯至手背以查其溫度。完全依靠經驗,所以實踐是最重要的。
3)第一泡的茶湯,尚余三分之一,則可續水。此乃二泡。如若茶葉肥壯的茶,二泡茶湯正濃,飲後舌本回甘,齒頰生香,余味無窮。飲至三泡,則一般茶味已淡。
此種沖泡方法,除碧螺春外,同樣適合於平水珠茶、湧溪火青、都勻毛尖、君山銀針、廬山雲霧等較緊結的茶。
(1).將茶葉放入沖泡器(約1/3),倒入熱開水。
(2).溫潤泡(即第一泡,非絕對必要):五秒內倒入茶杯組,進行溫杯作用。
(3).如果你要夠工夫的話,聞香杯與飲茶杯皆可溫潤。
(4).第二泡後,倒入儲茶器(放置濾網過濾茶渣)。以儲茶器倒入聞香杯組。
以上是基本的泡茶方法,然而,有些細節我們卻可以更去注意的,以下的這些細節讓我們有更好的概念。

(2).泡茶溫度:

a.高溫:90~100度(第一泡)。熟茶要連續高溫.

b.中溫:80~90度(保溫作用).
c.低溫:70~80度(泡綠茶,因為高溫會把維他命c破壞).

提壺高度也可以影響茶水溫度,拿越高溫低越容易低.

(3).泡茶時間:

a.第一泡:60秒倒出來。
b.第二泡:70秒倒出來。
c.第三泡:80秒倒出來。
這裡的建議時間是指你有做溫潤泡而言,若你沒有做溫潤泡,則各累加10秒上去,以此類推。若茶揉的比較鬆,第一泡可以改成50秒,以此類推。當然,這只是建議值哩。
 

上一页  [1] [2] 

回鍋肉怎麼做? 酸辣魚怎麼做?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