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陳超剛醫師的意見吧。
雞蛋一天一個剛好足夠
陳超剛說,每天吃一個雞蛋,可以幫助補充身體需要的維生素a、d、蛋白質以及大腦需要的膽固醇和卵磷脂,並可有效地預防這些營養素的缺乏。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也是推薦每人每天吃半個到一個雞蛋(約25-50g)。
每個人每天吃超過一個雞蛋,對於某些人,比如孕婦、乳母、生長發育旺盛的青少年或者那些勞動量比較大的人群,影響就不太大,因為這些人群所需的能量多,消耗量也大,就能把這部分的能量也消耗掉;但對於老年人、活動量較少的人來說,如果長期每天吃好幾個雞蛋,本來每天所需的能量已經少了,假如再加上本身脂肪高,那就更消耗不了這部分的能量,最終會造成機體負荷大,使脂肪沉積多而導致高血脂。
不嚴重的高血脂、需要減肥控制食量的人士、老年人可以少吃些雞蛋,但是不能不吃,一個星期吃2-3個雞蛋就可以了。
雞蛋每天吃半個到一個就足夠了。 蛋黃營養價值更高
一說到蛋黃,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膽固醇高。陳超剛強調道:“每天吃半個到一個雞蛋,肯定是包括蛋白和蛋黃的一個整體的。假如只吃蛋白不吃蛋黃,倒不如就只吃半個蛋白和蛋黃更好。”
其實,蛋白跟蛋黃是一個完美的搭配組合,其營養價值各有千秋。很多食物如黃豆、豆腐、肉類,所含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都比不上它。
有些人會以為高膽固醇病是由雞蛋引起的。而事實上,高膽固醇的疾病並非由雞蛋引起的,而是食過多的油煎、油炸的食物以及含有飽和脂肪多的肉類引起的。陳超剛解釋道,高膽固醇病也可以由高膽固醇的食物所引起,雞蛋雖屬高膽固醇的食物,但每天人體需要300mg的膽固醇,一個雞蛋約有210mg的膽固醇,所以吃一個雞蛋並沒有超出所需的值,反而豬腦、豬肝等動物內髒的膽固醇含量比蛋黃更高。此外,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七成以上是由自身體內合成,而不是由外源食物中的膽固醇所左右。因此,吃蛋黃與引起高膽固醇血症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另外,蛋黃也是矛盾的統一體,一方面含有膽固醇,另一方面含有卵磷脂,後者可以乳化脂肪、抑制膽固醇沉積和預防動脈硬化。不吃蛋黃,哪來抑制膽固醇沉積的卵磷脂呢?
陳超剛說,講究營養的話,就應蛋白跟蛋黃一起吃,假如只吃蛋白而把蛋黃丟棄的話,干脆喝豆漿、脫脂牛奶代替雞蛋算了。假如你真不喜歡吃雞蛋的話,雞蛋中的蛋白質可以從脫脂牛奶、瘦肉、魚等補充,而豬肝等含有雞蛋中的維生素a、維生素d、膽固醇,維生素b2可以從肉類中吸收,卵磷脂則可以從黃豆中獲得。
不宜吃生雞蛋
陳超剛還明確指出:不要吃生雞蛋。因為生雞蛋裡有抗胰蛋白酶,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雖然雞蛋殼表面看起來比較嚴密,但其實雞蛋裡面含有很多細菌,例如沙門氏細菌。食用了生雞蛋後可能會引起腹瀉甚至食物中毒。
還有些人喜歡吃“太陽蛋”,即是半生熟的雞蛋,其實這樣雞蛋的營養價值是不高的。因為此時雞蛋的內部結構還沒被高溫完全分解,就不於人體的吸收了。同時有些細菌需要更高的溫度才能殺滅。
因此,食用雞蛋最好是完全煮熟,這樣吃用才最有營養價值、最安全。雞蛋的烹調方式以水煮、雞蛋羹、蛋花湯、烘烤的雞蛋餅等較好。
每天吃一個雞蛋,可以幫助補充身體需要的維生素a、d、蛋白質以及大腦需要的膽固醇和卵磷脂,並可有效地預防這些營養素的缺乏。
怎樣煮雞蛋易剝殼
雞蛋的蛋殼內有一層保護膜,蛋煮熟後,膜則被破壞,當煮熟的蛋放入冷水中,雞蛋內部發生猛烈收縮,蛋白與蛋殼之間就形成真空空隙,水中的細菌、病毒很容易被負壓吸收到蛋內這層空隙中。 要使煮雞蛋容易剝亮,最好的辦法是在煮蛋時放人少許食鹽,煮熟的蛋殼就很容易剝掉了。先將雞蛋放人冷水裡浸濕,再放進熱水裡煮,煮的同時雞蛋|不易破裂,蛋殼也容易剝下。 煮雞蛋時火不要太大,因為雞蛋是分成蛋黃、蛋清和蛋殼三層,蛋黃凝固的溫度為68℃~71℃,蛋清凝固的溫度為62℃~64℃,煮雞蛋時如果把火太大,在蛋黃外面、凝固溫度低的蛋清就會迅速凝固並且變硬,從而阻礙熱量繼續向蛋黃內傳遞,影響凝固溫度較高的蛋黃凝固,使煮出來的雞蛋清熟黃不熟。如果煮的時間過長,雖然蛋殼好剝了,|可蛋白質叫變性,變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響消化吸收。
怎樣煮蛋營養價值高 以雞蛋為例,水煮10分鐘以內的雞蛋,消化率最高,營養成分基本上沒有損失。煮蛋時,要掌握下列技巧,才可防止營養素的流失。煮雞蛋水必須淹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內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蛋白質消化率;蛋中還含有抗生物素物質和抗胰蛋白酶物質未被徹底破壞。前者能引起人體內維生素h缺乏;後者影響人體對蛋白質消化。
煮雞蛋前先把蛋放人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然後用中等火候,用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素流失。雞蛋煮沸後,再煮5分鐘,停火再泡5分鐘,這樣煮的雞蛋,蛋中蛋清剛好變性凝固,消化率最高,各營養素基本沒有受到破壞,營養價值較高。
如雞蛋在沸水中煮的時間過長(超過10分鐘),雞蛋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如蛋品中蛋白質含有較多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後,蛋氨酸能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鐵發生反應,在蛋黃的周圍形成綠色或灰綠色的硫化鐵,硫化鐵不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從而降低雞蛋的營養價值;雞蛋經過較長時間燒煮,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於消化。
因此,雞蛋既不能煮半熟也不能煮得時間過長,一般在水沸騰後最多不能超過10分鐘。
另外,將煮熟的雞蛋投人冷水中冷卻是不可取的。因為雞蛋中有直徑為4~11毫米的氣室,煮雞蛋時,由於溫度升高,氣室內氣壓也隨著升高,這時氣室內的氣體就會擠出蛋外。當把煮熟的雞蛋投人冷水中時,溫度急驟降低,氣室內壓力隨之下降,會使蛋殼外的冷水和微生物,通過氣孔進人蛋內,煮熟蛋又被污染。
將煮熟的雞蛋取出後,應即用干淨的抹布揩淨蛋殼表面的水,讓其自然冷卻,這樣既好剝,又衛生。
雞蛋泡面)
灶具:微波爐一台[運轉正常] 工具:可微波使用的飯盒一個、小刀、筷子 配料:方便面一袋[自選]、煮雞蛋一個、小火腿腸一個、西紅柿一小個、蒜苗一小節 做法:[在辦公室廚房完成] 1.將方便面取出加入所有調料接開水先浸泡; 2.將西紅柿、蒜苗洗淨,用小刀切碎,灑入泡面上; 3.切開煮雞蛋、火腿腸,小快可入味,蓋在泡面最上面;加蓋泡3分鐘; 4.入微波爐高火加溫3分鐘,出爐;
煮雞蛋有學問
幾年前去德國實習,發現無論是在星級賓館還是在普通小旅館的自助餐桌上,雞蛋的位置不僅有兩堆,而且有“3”和“5”的標記。餐廳服務生告訴我們:“3”是指煮沸3分鐘的雞蛋,“5”是指煮沸5分鐘的雞蛋。
回到家後,做起試驗:將新鮮無破損的雞蛋洗淨後,涼水下鍋,開鍋後,分別計時3、5分鐘,撈出過涼。“3分鐘雞蛋”,蛋清熟而軟嫩,蛋黃剛要熟,略溏。“5分鐘雞蛋”,蛋清熟而嫩,蛋黃熟而不硬。
據營養學家介紹:不同煮沸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是有差異的。“3分鐘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鐘;“5分鐘”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
“5分鐘雞蛋”不僅軟嫩、蛋香味濃,而且有益人體營養。美國醫學界曾發表研究報告,24名成人每日吃兩個半熟蛋,6個星期後血脂並沒有上升,對人體有益的好膽固醇(hdl)反增加10%
一天一雞蛋營養最適中
雞蛋是一種很有營養的食物。然而們在食用雞蛋方面存在一些誤區:有人會覺得“蛋黃含有很高的膽固醇,不吃蛋黃,只吃蛋白就好了”;也有人認為每天不要吃超過兩個雞蛋。究竟怎樣食用雞蛋才是最科學的?請聽聽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營養中心負責人陳超剛醫師的意見吧。
雞蛋一天一個剛好足夠
陳超剛說,每天吃一個雞蛋,可以幫助補充身體需要的維生素a、d、蛋白質以及大腦需要的膽固醇和卵磷脂,並可有效地預防這些營養素的缺乏。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也是推薦每人每天吃半個到一個雞蛋(約25-50g)。
每個人每天吃超過一個雞蛋,對於某些人,比如孕婦、乳母、生長發育旺盛的青少年或者那些勞動量比較大的人群,影響就不太大,因為這些人群所需的能量多,消耗量也大,就能把這部分的能量也消耗掉;但對於老年人、活動量較少的人來說,如果長期每天吃好幾個雞蛋,本來每天所需的能量已經少了,假如再加上本身脂肪高,那就更消耗不了這部分的能量,最終會造成機體負荷大,使脂肪沉積多而導致高血脂。
不嚴重的高血脂、需要減肥控制食量的人士、老年人可以少吃些雞蛋,但是不能不吃,一個星期吃2-3個雞蛋就可以了。
雞蛋每天吃半個到一個就足夠了。 蛋黃營養價值更高
好處是能增加營養 壞處是膽固醇太高 容易高血壓 雞蛋含有蛋白質比較高 雞蛋對人體的益處 健腦益智雞蛋黃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良好作用,可延緩老年人的智力衰退,改善記憶力。卵磷脂被醫學專家視為老年性癡呆的克星。 保護肝髒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髒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防治動脈硬化美國營養學家和醫學人員根據蛋黃中卵磷脂的乳化作用,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獲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預防癌症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雞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鋅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日本學者研究發現,雞蛋中還含有抗癌物質光黃素和光色素,一個雞蛋約含光黃素10微克,光黃素和光色素能抑制誘發喉癌和淋巴癌的eb病毒增殖。 延緩衰老雞蛋中幾乎含有人體所有需要的營養物質,故被人們稱為“理想的營養庫”。營養學家稱之為“完全蛋白質模式”,堅持適量吃雞蛋,是不少長壽者延年的經驗之一。 雞蛋的正確吃法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可見,煮雞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和老人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極易被消化吸收。雞蛋中維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雞蛋時最好輔以適量的蔬菜。
每天吃幾個雞蛋合適? 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膳食平衡、滿足機體需要,又不會營養過剩,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2個雞蛋為宜。中青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較多者,每天可吃2~3個雞蛋;少年兒童由於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應吃2~3個雞蛋。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吃雞蛋血脂就升高?
以往人們認為雞蛋營養雖好,但蛋黃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常吃雞蛋會引起血脂增高,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故提倡老年人要少吃或不吃雞蛋。但近年來研究表明,吃雞蛋不僅不會引起血脂升高,而且還能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和腦卒中等疾病。
蛋黃中膽固醇的含量確實很高,一個重約5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