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小孩飲食時應注意什麼事項正文

小孩飲食時應注意什麼事項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小孩子老是不愛吃飯,有什麼方法讓其多吃點嗎?
 
不愛吃飯的原因很多,但應該說大部分是家長的問題,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平時的零食或含糖食品吃得過多,導致到飯點後,小孩反而不餓了。
以後注意不要經常買零食給小孩子吃,會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
 
首先,菜色盡量多樣化。盡量讓菜色有不同的變化,訓練孩子習慣各種不同的菜肴口感、味道,順便教導相關知識。如此既不會讓孩子餓著,又有助於開展食欲。

話說回來,如果不方便准備多樣菜,或孩子連一樣都不吃,那麼可以考慮適度讓孩子挨餓一下。挨餓讓孩子身體不舒服,適時教導孩子不吃東西或挑食的壞處。也可以在孩子吃完飯後量身高、體重,讓孩子產生成就感,進一步享受用餐的快樂。

嚴格控制零食,只吃正餐。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有助於增進食欲。把吃飯當成游戲,先吃完的孩子可以得到獎品。跟孩子講故事,把每盤菜的故事講得趣味橫生,甚至把肚子擬人化,讓孩子幫助肚子吃到食物。
 
寶寶長大了吃飯都是這樣邊玩邊吃的不一定就是厭食,他還是知道餓了就要吃,不是一點都不想吃嘛。1歲左右的孩子都是好奇寶寶,對什麼新鮮事物都好奇,媽媽喂寶寶吃東西的時候不要用玩具逗寶寶開口吃,這個習慣不好。
寶寶如果吃的不是特別多2,3天排便一次就沒有什麼問題,便便軟硬程度跟食物和飲水量也有關系,一般來說2,3天排便一次也還正常。
寶寶不好好吃飯不妨試試看下面的方法:
一、食物不合口味。
別以為寶寶沒有味覺,他們可是精得很,越大越不能容忍只有淡淡鹹味或甜味的食物了。單一的口味會讓寶寶逐漸生厭。所以,要想寶寶吃多點東西,給他們的食物就要可口,款式要多變,種類也要多變。其次,寶寶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需要,他們的喜好可以反映他身體的需要。孩子是一天一小變,三、五天一大變,如果食物一成不變,就不能滿足寶寶的生理或心理需求。舉個例子:寶寶六個月開始吃稀粥,如果到了一歲還是餐餐吃粥,那寶寶一定拒絕吃飯。這時媽媽就得思考是不是寶寶已經不滿足吃軟和爛的東西了?那麼你就要開始給寶寶吃一些爛飯。另外,六個月以後,你把魚肉和菜垛爛,把它們和在粥裡給寶寶吃,如果一歲以後寶寶不吃了,是不是在提醒你,寶寶要像大人一樣飯、菜分開吃了?那麼你就嘗試炒一道菜給寶寶拌著爛飯或粥吃,讓他/她知道炒菜的味道比白灼的味道好多了。記得要什麼都給寶寶吃,不然將來孩子容易偏食,也容易營養不良。飯、粥、面、包子、餃子、雞鴨魚肉、青菜水果都要給寶寶吃,開始一點點,從軟到硬,從少到多,慢慢讓孩子適應。做的方法從白灼,到炒、拌,調味料從只有鹽到添油加醋。再花點心思,把包子做成小動物的形狀,把菜泥做成星星、月亮的形狀。這樣寶寶才有吃東西的欲望。一歲以後的孩子基本什麼都可以吃了,酸奶也可以喝,我的女兒喝了酸奶胃口就好。現在天氣熱,孩子胃口自然不好,那就多喝湯,煲點骨頭湯、羅宋湯,讓寶寶從湯水中補充營養。
二、吃飯習慣不好。
寶寶越大意識越強烈,他/她會對這個世界的萬物充滿好奇,自然吃飯、睡覺或拉便便的時候就會分心,不好好按照大人的要求做。家長不要一味地擔心或責怪寶寶不聽話,要知道,這是寶寶的天性,相反,家長自己要好好想辦法培養寶寶的良好習慣。要從小養成定時吃喝拉撒的習慣,讓寶寶從條件反射到有自主意識,一到點就要吃飯、睡覺或便便。我的女兒從六個月吃粥開始就定在中午和傍晚進食,並且是在嬰兒桌裡吃,不吃完飯不下地。慢慢地孩子就知道什麼時候該吃飯,什麼時候可以玩。但即使這樣,女兒在一歲以後也開始和我叫勁,遇到不好吃的食物,或者想玩兒的時候就想從嬰兒桌上下來,不好好吃,隨著年齡的增長反抗力度就越大。這時,除了改變口味和食物種類外,我也會把她關在房間裡,不讓她跟大人一起上桌吃飯。有的時候表現好,我就讓她和我們一起吃,讓她看看大人怎樣吃飯,激發她的食欲。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女兒喜歡吃別人的飯,即使她吃的和你一樣,她也拒絕吃她自己的。那麼我就會從自己的碗裡挖點飯給她吃,甚至是將游戲賦予進餐中:我把我的碗放著她能吃的食物,她的碗裡也放點,然後要她喂我吃,同時我也喂她吃,大家一起喂對方,一起張口,這個方法即鍛煉孩子的協調能力,又讓她覺得吃飯是件有趣的事,從而排除她對吃飯的厭惡感。
三、胃口不好,食滯。
寶寶容易食滯,有時候並不是寶寶不願意吃,而是吃不下,時不時喝點助消化的湯水,可以讓寶寶胃口好。例如:將谷芽、麥芽、茨實、百合煮水,或者煮山楂水,陳腎粥,還有雞內金這些,都可以消食去積。給寶寶做按摩即促進寶寶睡眠,也可以幫助消化,經常按摩寶寶背部督脈的地方(也就是脊椎兩邊),防止生疳積;在寶寶腰部接近屁屁的兩邊用雙手以交替輕柔的方式按摩,可以幫助寶寶排便。再有,我發現我女兒只要睡得好,就會吃得好。
四、牛奶吃多了。
醫生說,有的孩子兩歲以內都是以奶為主,如果你的寶寶愛吃奶,不愛吃別的食物,那就讓他多喝奶,飯、粥等固體、半固體食物作為副食慢慢鍛煉,一點點來。只要體重上升,精神好,寶寶就沒問題。
總之,做父母要有三心:細心、耐心和花心。細心就是要多觀察留意自己寶寶的進食動態,什麼時候不吃飯,為什麼不吃飯,多動腦筋,帶孩子不能一成不變,而要因人而議、因時因地而議。
耐心培養寶寶對食物的興趣,教育寶寶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
花點心思為寶寶做點可口、特別的飯菜,哪怕你給寶寶用個有他/她喜愛的圖案的餐具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最後一條狠心的方法:不吃就餓一頓,寶寶也不是笨蛋,他們有自我調節的能力,餓了自然就會好好吃,家長也不必太擔心會把寶寶餓壞。
 
給寶寶喂輔食時,酷樂媽媽
http://www.k6mama.com/
建議要營造一個快樂和諧的進食環境,最好選在寶寶心情愉快和清醒的時候喂食。寶寶表示不願吃時,千萬不可強迫寶寶進食。
 幼兒期是飲食時多時少、吃飯時愛玩的時期。心情好時就多吃些,心情壞時就吃得少些。有時光吃飯和紫菜,有時一天到晚光吃水果。作為爸爸媽媽,還是應該讓小孩吃配有澱粉、蛋白質、脂肪、蔬菜和水果等四類食品,營養全面的飯菜。如飯菜放在面前,過了2、30分鐘還不吃的話,那就干脆拿掉。通常,當小孩吃飯時玩或不願吃時,當爸爸媽媽的總想強迫小孩吃,但是,只要大人一伸手去強喂,則小孩就更抗拒不肯吃。
 在這個時期,要盡量讓小孩自己動手吃飯。雖然還不太會用勺子,容易把飯菜撒在桌子上,而且往往會用手抓著吃,弄得一塌糊塗,讓人受不了。但也不要在旁邊東一言西一句的話什麼“又撒了”“多髒”“吃相真差”等等,更不要搶過來喂。可在下面鋪上塑料布,讓小孩知道飯菜撒在桌上不好。
 
幼兒期是僅次於boby期的發育階段,如同boby期一樣,要充分注意營養。這個時期,大部分小孩都能從同大人一樣的食物中來攝取營養,只是尚不能充分消化這些食物。因此,酷樂媽媽提醒您:還必須做點適合幼兒吃的東西。
  1、營養要以菜為主
  幼兒發育時期尚需要大量的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礦物質等,其中動物蛋白(牛奶、肉、魚、蛋等)比較重要,因此,每餐都應該有一點。被稱為地裡的肉——豆類及其制品——豆腐、納豆等也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之一。總之,在幼兒期裡,要多吃菜,每餐應相當於大人的2/3左右。
  2、菜要做得容易下咽
  酷樂媽媽提示您:幼兒吃的菜可以與大人吃的相近,不過,太硬及生的蔬菜等小孩還是吃不了的。最好放些水或者用奶油把菜燒得爛糊些。最好多放點油。讓小孩多吃些蔬菜、海藻類、水果。飯可以和大人一樣,吃得不多也無妨。
  3、牛奶也是重要的營養來源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鈣質等,在骨骼發育旺盛的幼兒期裡,可謂不可缺少的營養來源。
  在這時期最好1天喝200-400毫升,即1瓶到2瓶。可以在吃點心時吃,也可以用於煮菜。
 
1、不要過分擔心孩子不吃東西,只要他身體健康,沒有生病便沒什麽大不了的問題。餓了自然會吃。胃口不會每頓都一樣,不要強求孩子一定要吃多少。

2、除考慮營養以外,孩子的食物還要注意色、香、味俱全。另外,給孩子的菜應切得細些,米飯不要煮得太干。

3、飯前半小時不宜給孩子吃東西,即使一塊糖也不能吃,以免抑制正餐食欲。

4、不要借助冷飲、可樂等來引誘孩子吃飯,這樣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糕。

5、在吃飯前,應將孩子的玩具全部收起來,不能讓孩子邊吃邊玩,或邊吃邊看電視。

6、讓孩子來幫助准備飯菜。帶孩子一起去買菜,讓他挑選喜歡吃的食物。如果可能的話,甚至可以讓孩子幫著做菜。參與烹調會讓孩子對食物產生興趣。

7、吃飯時,父母千萬不要采取哀求、恐嚇或哄騙的方式逼孩子吃,這只會使孩子更執拗。我們可以用既堅決又和藹的語氣告訴孩子,這些就是今天吃的食物,不愛吃就沒有了。

8、尊重孩子的愛好,如果孩子真的很不喜歡某種事物,就不要強迫他硬吃下去。如果孩子喜歡把菜湯拌到飯裡一起吃,大人也不要多加干涉,不然會使孩子產生不愉快的情緒而抑制食欲。

9、不要議論孩子的飯量,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什麽好吃,什麽不好吃,更不要許吃一口飯講一個故事這類的願。

10、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進食環境,因為情緒會影響消化功能一邊吃飯一邊教訓孩子,或在飯桌上發生爭吵等都會影響孩子的胃口和食欲。

11、不要讓孩子以為只要他肯吃,父母就高興,這會對孩子產生壓力,易導致偏食或過胖。

12、平時吃反應定時定量,並保證讓孩子吃到一定數量的蔬菜和水果。
 

冬天來了,夏天好不容易減掉的肥肉似乎又回來了,怎麼辦呢?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