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最適合中國人食用的食物有哪些?正文

最適合中國人食用的食物有哪些?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香滲入到菜肴中,使之鮮美可口。生姜中的姜辣素進入體後有特別強的對付氧自由基的本領,一定程度上有抗衰老的功效。姜還具有促進血行、驅散寒邪的作用,著涼、感冒時不妨熬些姜湯,能起到很好的預防、治療作用。

tips:姜有嫩姜和老姜之分,嫩姜多在八月份挖掘,一般含水多,纖維少,辛辣味淡薄,可單獨制作食品食用。老姜多在十一月份挖掘,水分少,辛辣味濃,主要用做調味。爛姜、凍姜不要吃。此外,吃姜一次不宜過多,以免吸收大量姜辣素,生口干等“上火”症狀。

中國式養生智慧:

生姜具有解毒殺菌的作用,中國有著綿長的海岸線,生活在海邊的人幾乎天天都要食用海鮮,就我們像平時在餐桌上,吃松花蛋或魚蟹時,通常會放上一些姜末、姜汁。根據中醫理論,姜性質溫熱,有解表功效。

回復引用

top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gasy(g寶)當前在線

uid
  9144
帖子
  353
精華
  17
積分
  360
閱讀權限
  200
在線時間
  52小時
注冊時間
  2009-11-5
最後登錄
  2009-11-17

個人空間查看詳細資料

管理員

rank:9rank:9rank:9

7樓
gasy發表於2009-11-609:08|只看該作者

8.醋|調味品

上榜理由

醋,不僅僅是食用調味品,還有開胃、增食、消毒的營養保健功效。醋中的酵素可以抑制和降低人體衰老過程中過氧化物質自由基的形成,起到抗衰老的效果。在炖煮肉、骨、皮類的食物時,最好多加一點醋,能促進其中大量蛋白質充分分解,讓優質蛋白質被人體吸收得更充分。

醋的ph值為1.5~2.0,很接近於人胃酸的ph值1.3~1.8,有調節腸胃的功能。釀造醋含有多種有機酸、蛋白質、氨基酸等。醋的酸味可加速唾液分泌,加速消化,醋酸及檸檬酸則能滲透食物,有很強的殺菌能力。醋酸有利於轉化能量,軟化血管,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有機酸利於維持人體內環境酸鹼度的平衡和穩定。經常食入少量醋及利用醋為調味做成的菜肴,對防止人體動脈硬化也有好處。

tips:醋飲料與家用烹饪的醋完全是兩個概念。有人說醋飲料可以將水果中的各種維生素、無機鹽和其他微量元素較完整地保留下來。但用它治病的科學依據不足,胃酸分泌過多和患有胃潰瘍的人,要謹慎飲用醋飲料。

中國式養生智慧:

自古以來吃醋就是中國人傳統的養生之道。在我國,每個地方吃醋的習慣都不同,我國各地都生產醋,品種繁多,風格各異,不僅消耗量大,而且結合醫學的養生理論,醋酸有軟化血管的作用,在眾多傳統美食中醋也是最普遍的調味料。

回復引用

top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gasy(g寶)當前在線

uid
  9144
帖子
  353
精華
  17
積分
  360
閱讀權限
  200
在線時間
  52小時
注冊時間
  2009-11-5
最後登錄
  2009-11-17

個人空間查看詳細資料

管理員

rank:9rank:9rank:9

8樓
gasy發表於2009-11-609:09|只看該作者

9.黃豆|豆類

上榜理由

黃豆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尤其是素食主義的蛋白質來源。它們包含了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對肌肉的修復和再生,皮膚、頭發、指甲的生長都有作用,黃豆蛋白也是最便宜的蛋白質。黃豆的營養價值很高,但直接食用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造成腸胃脹氣等現象。食用整粒大豆其蛋白質吸收率大約65%左右,而加工成豆漿後吸收率可增長很多。所以,黃豆最好是做成豆漿或豆腐食用。可以早晨用豆漿機自己制作豆漿,晚上用豆渣蒸窩頭,這樣能夠粗細糧互補。

tips:不要用豆漿代替牛奶,豆漿與牛奶蛋白質質量相等,鐵質是牛奶的5倍,而脂肪不及牛奶的30%,鈣質只有牛奶的20%,磷質為牛奶的25%。所以豆漿要喝,牛奶也要喝。

中國式養生智慧:

比起牛奶,中國人對豆漿,以及以黃豆所培育的一連串豆制品更加情有獨鐘。尤其是在我國信奉佛教的弟子們,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不能是肉,就只能是豆制品了,豐富的植物蛋白讓黃豆變成蛋白質王國中的佼佼者。

回復引用

top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gasy(g寶)當前在線

uid
  9144
帖子
  353
精華
  17
積分
  360
閱讀權限
  200
在線時間
  52小時
注冊時間
  2009-11-5
最後登錄
  2009-11-17

個人空間查看詳細資料

管理員

rank:9rank:9rank:9

9樓
gasy發表於2009-11-609:10|只看該作者

10.葡萄|水果

上榜理由

仲夏時節,正是葡萄大量上市的季節。葡萄營養豐富,鮮嫩味美,酸甜適口,老幼喜食。葡萄中含有人體不可或缺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少量的蛋白質和脂肪。性平,味甘酸,無毒,歷代中醫均把它奉為補血佳品。

tips:營養學家發現,葡萄皮中含有比葡萄肉和葡萄子中更豐富的白藜蘆醇,這是一種多羟基酚類化合物,具有極強的抗癌能力。一般人在吃葡萄時,因為葡萄皮有澀味,都要把皮吐掉,這會流失很大一部分來自葡萄皮的營養。所以今後我們都要“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中國式的養生智慧:

國醫認為,葡萄性平、味甘酸,能補氣血,除煩解渴。現代醫學則證明,葡萄中所含的多酚類物質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有效地調整肝髒細胞的功能,抵御或減少自由基對它們的傷害。根莖葉也均可入藥,全身是寶。

回復引用

top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gasy(g寶)當前在線

uid
  9144
帖子
  353
精華
  17
積分
  360
閱讀權限
  200
在線時間
  52小時
注冊時間
  2009-11-5
最後登錄
  2009-11-17

個人空間查看詳細資料

管理員

rank:9rank:9rank:9

10樓
gasy發表於2009-11-609:12|只看該作者

11.蘋果|水果

上榜理由

在眾多的水果之中,蘋果可以說是最普遍的一種,蘋果果膠屬於可溶性纖維,不但能促進膽固醇代謝,有效降低膽固醇水平,生吃蘋果還能調理腸胃,因為它的纖維質豐富,有助排洩。另一方面,腹瀉的人吃它也有好處,因為蘋果酸具收斂作用。蘋果有生津潤肺,健脾開胃的效應。營養學分析,蘋果含有最多果糖,多種有機酸、果膠及微量元素,能擴張血管,有利高血壓患者。此外蘋果雖然營養豐富,但熱量不高,深受減肥者歡迎,老幼皆宜。

tips:蘋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脾胃虛寒的人須將蘋果用錫紙包裹,先熟或煨熟再吃。不要在飯前吃水果,以免影響正常的進食及消化。同樣大小的蘋果,越重的內含水越多,用手指敲擊,聲音越清脆越新鮮。

中國式養生智慧:蘋果在中國自古就有著“平平安安”的寓意,“平安果”象征著平安、祥和,“蘋果”當成“平安果”,是取了“蘋果”的字音。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國,多個地區產量大而優質,食用本土盛產的蘋果是因地取材的好典范。
 
什麼食物都有其作用

沒有一種食物是特別適合或者非常不適合某種人的,什麼食物都有其作用。比如,餓的時候,不能隨意把任何食品歸為垃圾食品,像薯片,餓了吃薯片,馬上就會恢復體力。一頓含有馬鈴薯的飯菜,其營養價值取決於與其一起食用的其他成分,也取決於制作方法。馬鈴薯本身不會使人發胖,而且食用馬鈴薯後所產生的過飽感覺實際上還能夠幫助人們控制體重。

合理膳食很關鍵,應根據每個人的身高體重、工作的強度,把食物量化、個體化。這是飲食的軟科學。體重決定量化——吃多吃少,個體化就是強調平衡膳食。食物的多樣化,才是健康的源泉。食品與人種無關,與基本飲食習慣有關,和個體化有關。

食品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是適合不適合自己身體,只吃肉,或者只吃水果,一點主食都不攝入,這樣的選擇對身體不好,會造成身體的酸鹼不平衡,一般的均衡飲食不會造成飲食大環境的紊亂和疾病。

1.西紅柿|蔬菜

上榜理由

餐桌上的美味,迷人的外形,鮮嫩的色澤,很多人都喜歡食用,其實西紅柿不但味道鮮美,還具有一定的“藥效”。西紅柿中含維生素c,可以預防感冒,而大量含有的番茄紅素,是一種讓番茄變紅的天然色素,有抗氧化損傷和軟化血管的作用。

tips:柿和番茄蛋花湯你喜歡吃嗎?這兩種吃法一生一熟,那生吃熟吃哪種更有營養呢?番茄要是弄熟了吃,能增加番茄紅素的釋放。如果你想補充維生素c,生吃是不錯的選擇。健胃消食,生熟兩吃,各盡其效。而番茄炒蛋是營養的絕配,高膽固醇和降膽固醇、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的完美結合。但沒熟的青西紅柿是有毒素的,千萬注意。

中國式養生智慧:

西紅柿是一種很普遍的食物,我國在近些年慢慢地向老齡化邁進,西紅柿中有抗衰老和降低膽固醇等輔助預防老年疾病的元素,適合常吃,我國是世界上肝炎常發的大國,西紅柿有一定保肝護肝的作用。
2.馬鈴薯|蔬菜

上榜理由:馬鈴薯是多用途、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和青睐,而且制作和食用方法多種多樣。馬鈴薯的蛋白含量與谷物的蛋白含量相同,是一種既可以做菜又可以與糧食媲美的食品。馬鈴薯性平味甘,中醫學上具有和胃調中的作用。它還富含維生素c,帶皮食用富含鉀元素,新鮮馬鈴薯含有大約80%的水分和20%的干物質,熱量約為100卡,而且不含脂肪。

馬鈴薯年2007年10月18日在聯合國總部正式啟動,世界各地通過科學會議、節慶、烹饪競賽、藝術展覽等形式慶祝。把與馬鈴薯打交道當作一種熱情洋溢的生活方式吧!

tips:馬鈴薯植物對真菌和害蟲有著天然防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外蒙古飯店星級評定准則有那些?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