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經常性暈車怎麼辦?不吃藥,如何進行飲食調節?正文

經常性暈車怎麼辦?不吃藥,如何進行飲食調節?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
是不是說暈車的人前庭功能就相對較弱呢?

不能簡單地這樣理解,實際上暈車的人前庭處於一種比較紊亂的工作狀態,來看一組短片:這是一組很優美的跳水鏡頭,運動員在進行優美的翻滾跳躍動作的時候就是前庭在准確地判斷身體的位置,進而達到平衡身體的動作。

那麼運動員的前庭器官是不是比一般人發達?

運動員的前庭器官的確是要特別穩定的,但是同時也要經過特殊訓練才能達到高超的平衡能力。

在車這樣一個小空間裡其實運動幅度並不大,為什麼會有暈車的現象呢?

如果在運行過程中有一些異常感受以及運動過程中的一些特殊情況,那麼就會有暈車的表現,比如在車廂裡覺得不舒服,或者周圍空氣不好,或者在運行過程中經常遇到一些復雜的交通情況,這個時候都會對前庭產生一些頻繁的刺激,如果超過了忍受極限那麼就會有一些暈車症狀出現比如頭暈、惡心、嘔吐等。

為什麼暈車的人會有嘔吐的情況出現呢?

有一部分暈車的人會出現嘔吐的症狀,嘔吐也是暈車症狀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症狀,通常發生在暈車症狀很重的患者身上。嘔吐的機理是當前庭受到刺激後會出現功能失衡,然後就會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的紊亂,植物神經功能是維持人體正常的胃腸蠕動的,出現紊亂後就會有胃腸的逆蠕動,這樣就會造成嘔吐。另外在我們胃的內壁上會有一些感受器,這些感受器在人體隨著車有了一些動蕩以後會受到刺激或者牽拉,然後也會反射性出現胃腸逆蠕動,這樣也會發生嘔吐。

為什麼有的暈車的人開車就不暈了呢?

這種情況是由於前庭神經系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神經聯系反射系統,如果處於一個高度緊張或者高度集中的狀況下可能就會對前庭的敏感度有一些調整,這時候平時坐車暈車的人就有可能不暈車了。

為什麼坐在副駕駛座不容易暈,坐在後座就容易暈?

的確是這樣,一般大家都會把副駕駛座讓給容易暈車的人,這是因為後排的視野不是很好,不能向前看,會很習慣地往旁邊看。而且前面的空間比後面的空間相對寬敞,這樣也容易讓暈車的人有一個活動的范圍,這時候會覺得輕松些。

心理暗示也有作用嗎?

神經反應是有個體差異的,一些心理調整可以平衡這種神經系統的穩定性,所以在乘車前給自己一些好的心理暗示就會減輕暈車症狀。

乘車注意事項

1、乘車、船、飛機前不要吃得太飽,不要吃油膩食物,提早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

2、乘車、船、飛機選擇前排通風良好的座位,雙目遠眺,面向前方,或者閉目不要看窗外一閃而過的東西。

3、保持愉快情緒、心平氣和心理暗示不會暈車,回憶美好的時光和高興的事兒,聽聽音樂、和人聊天。

4、出行前保證有充足的睡眠,防止疲勞,在車、船、飛機上不要看書。

(資料來源:cctv-健康之路)
生姜是傳統的治療惡心的中藥,研究證明它能減輕暈車暈船時的惡心。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孫偉明教授和同事研究了18到35歲的7個健康人,將他們在飯後置於一個大的旋轉鼓中30分鐘,人工造成暈車症狀。在造成暈車症狀之前,分別給予1克姜粉或安慰劑口服。

當旋轉鼓轉動時,惡心指數按1到3的級別衡量,生姜組的惡心指數顯著低於安慰劑組的指數,前者平均為1.0,後者平均為2.5。旋轉鼓停止轉動後,惡心指數從1到10變化,生姜組為1.5,安慰組為7.8。生姜組出現惡心的時間也比較晚,平均為4.6,安慰劑組平均為11.4。

研究者同時測量了受試者的胃電活動,生姜組在旋轉鼓轉動時胃收縮幅度正常,而安慰劑組胃收縮增加了7%。

普通的抗暈車藥有明顯的副作用,如眩暈和口乾,根據這項研究,生姜可以作為這些藥物的有效的替代品。
 
口含姜片
 
1.為什麼會暈船、暈車、暈機?
運動病又稱暈動病,是暈車、暈船、暈機等的總稱。它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時,人體內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過度運動刺激,前庭器官產生過量生物電,影響神經中樞而出現的出冷汗、惡心、嘔吐、頭暈等症狀群。
內耳前庭器是人體平衡感受器官,它包括三對半規管和前庭的橢園囊和球囊。半規管內有壺腹嵴,橢園囊球囊內有耳石器(又稱囊斑),它們都是前庭末稍感受器,可感受各種特定運動狀態的刺激。半規管感受角加(減)速度運動刺激,而橢園囊、球囊的囊斑感受水平或垂直的直線加(減)速度的變化。當我們乘坐的交通工具發生旋轉或轉彎時(如汽車轉彎,飛機作園周運動),角加速度作用於兩側內耳相應的半規管,當一側半規管壺腹內毛細胞受刺激彎曲形變產生正電位同時,對側毛細胞則彎曲形變產生相反的電位(負電),這些神經末稍的興奮或抑制性電信號通過神經傳向前庭中樞並感知此運動狀態;同樣當乘坐工具發生直線加(減)速度變化,如汽車啟動、加減速剎車、船舶晃動、顛簸,電梯和飛機升降時,這些刺激使前庭橢園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細胞產生形變放電,向中樞傳遞並感知。這些前庭電信號的產生、傳遞在一定限度和時間內人們不會產生不良反應,但每個人對這些刺激的強度和時間的耐受性有一個限度,這個限度就是致暈阈值,如果刺激超過了這個限度就要出現運動病症狀。每個人耐受性差別又很大,這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還受視覺、個體體質、精神狀態以及客觀環境(如空氣異味)等因素影響,所以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只有部分人出現運動病症狀。

2.如何預防和治療運動病(暈船、暈車、暈機)?
確切地講運動病不是真正的疾病,與通常意義上的疾病不同,它僅僅是敏感機體對超限刺激的應急反應。因此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根治或治愈措施,現有的各種防治方法都是暫時緩解症狀或延緩它的發生。
運動病的最佳防治方法是避免或離開能引起該病的環境,但這很不現實。以前防治療運動病多采用藥物,主要為鎮靜止吐藥,如乘暈寧、東莨菪鹼、安定等,抑制中樞興奮,緩解消化道痙攣。但這些藥物多有作用慢,口干、嗜睡等副作用,而且療效不理想。市場曾有一種耳後皮膚貼劑,為東莨菪緩釋劑可經皮膚滲透吸收,但仍不能消除該藥物固有的副作用。其它如:貼肚臍、壓內關穴、開窗通風向前注視等也是常用而作用極有限的方法。還有就是前庭鍛煉方法,如同飛行員訓練一樣,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反復刺激前庭,如:旋轉椅、秋千、俯虎、蕩船等,使前庭產生適應習服,可以達到減輕運動病症狀的目的。但如果停止訓練或脫離該刺激環境,運動病症狀會再次出現。
既往,世界各個國家的前庭平衡醫學專家長期致力於運動病的防治研究,但收效甚微,終無突破。現在好了,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耳鼻喉研究所、眩暈診療康復中心主任,胡廣艾教授、主任醫師根據前庭平衡醫學原理,結合前庭臨床經典理論,經過十多年臨床潛心研究,發明了一種治療暈動病的儀器-電子防暈儀。該儀器可通過電子振蕩產生脈沖電信號,再通過雙耳部電極作用於人體內耳平衡器官-前庭,抵消或削弱人體受到過度運動-直線和角加(減)速度刺激使前庭產生的過量生物電,減少和阻止前庭神經沖動向中樞傳遞,從而提高前庭器官對各種運動刺激的耐受性,達到治療運動病的目的。這是一種全新的、開創性的運動病治療方法,在使用過程中,使用者能夠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一改往昔旅行時靠服鎮靜藥心煩、口干、昏昏欲睡的狀態,使今日旅程潇灑、輕快,盡情飽覽美麗的祖國山水,享受現代文明的快樂。
該研究課題經專家評審鑒定為"國際首創"水平,先後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全國發明博覽會銀獎、國家專利(98326062.1),列為天津市科技創新、推廣產品。該產品(津藥器監(准)字98第226031)一經投放市場,立即得到廣大運動病患者的好評。

3.為什麼暈車的人能夠開車,卻不能乘車?
因為運動病主要是人體前庭神經系統受到超限刺激引起,故前庭神經系統的興奮度的高低是關鍵。前庭神經系統屬於低級中樞,它受大腦皮層高級中樞影響,高級中樞對低級中樞有抑制作用。當暈車的人開車時,精神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大腦皮層高級中樞高度興奮對前庭系統產生抑制作用,自然就不會暈車了。而以乘客身份乘車時,則不具有這種效應。同樣,當戰斗警報拉響時,原來暈船的海軍將士即刻能夠以昂揚的斗志投入戰斗。

4.為什麼有些人原來暈車,但得了眩暈症後卻不暈車了?
內耳前庭功能良好是產生運動病(暈船、暈車、暈機)的基本條件之一。如果前庭功能喪失,人體也就失去接受各種加(減)速度運動刺激的能力,即各種引起運動病的不良或超限刺激對人體失去作用,所以,原來暈車者在得了眩暈症後,其中部分雙側前庭功能喪失者(耳毒性藥物中毒、雙側迷路切除術、反復的眩暈發作等)就不暈車了。

5.為什麼暈車的人所乘車輛越高級,越容易暈車?
盡管內耳前庭功能良好,能夠接受各種加(減)速度運動刺激,是產生運動病(暈船、暈車、暈機)的基本條件之一,但是適宜產生運動病的加(減)速度運動刺激有一定的范圍,那些高頻率的顛簸(一般車輛產生)不是它的適宜刺激,而衡穩性能較好的車輛在運行中產生的湧動樣的加速度晃動才最合前庭的口味。所以車輛越高級,越容易暈車。

6.汽油味可以引起暈車嗎?
暈車是由於內耳前庭受到超限刺激引起,汽油味可能會加重某些暈車人的惡心症狀,但不是引起暈車的原因。試想,呆在家中聞汽油會暈車嗎?至於有些人對汽油過敏,則另當別論。

種種預防暈車法

1、乘暈寧(眩暈停)。在乘車、船前40分鐘用溫開水送服1至2粒,小兒酌減。

2、感冒通。在無乘暈寧的情況下,可用感冒通替代,方法同上,效果一樣。

3、也可用安定片1片,維生素b1兩片,乘車前40分鐘溫開水送服,亦能防止暈車。

4、可取新鮮生姜1片,或鮮土豆1片,貼於神劂厥穴(肚臍),用傷濕膏蓋貼,同時將傷濕止痛膏貼於內關穴,用手指輕輕揉摩穴位,口中亦可再含一片鮮姜,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1.胃復安:胃復安1片,暈車嚴重時可服2片,兒童劑量酌減,於上車前10~15分鐘吞服,可防暈車。行程2小時以上又出現暈車症狀者,可再服1片。途中臨時服藥者應在服藥後站立15~20分鐘後坐下,以便藥物吸收。此法有效率達97%,且無其它暈車片引起的口干、頭暈等副作用。

5.桔皮:乘車前1小時左右,將新鮮桔皮表面朝外,向內對折,然後對准兩鼻孔擠壓,皮中便會噴射出帶芳香味的油霧。可吸入10余次,乘車途中也照此法隨時吸聞。

6.風油精:乘車途中,將風油精搽於太陽穴或風池穴。亦可滴兩滴風油精於肚臍眼處,並用傷濕止痛膏敷蓋。

7.食醋:乘車前喝一杯加醋的溫開水,途中也不易暈車。

8.傷濕止痛膏:乘車前取傷濕止痛膏貼於肚臍眼處,防止暈車療效顯著。

9、無藥之時,暈車者可在上車前將腰帶束緊,防止內髒在體內過分晃動,上車後雙目注視遠處,盡量少看近處物體,尤其在下坡時注意抓緊拊手,減緩慣性對內髒的沖擊,密封較嚴的汽車或汽油味偏大的車廂要注意通風,這樣有助於預防暈車現象發生,如稍感不適,應立即選擇靠車前方合適位子睡覺,睡覺--往往是最好最省錢有效的防暈車方法。

有暈車史的,乘車前可飲用些酸辣開胃的食物,勿食甜食及油膩食物,且忌過饑過飽。

防治暈車七法

1.胃復安:胃復安1片,暈車嚴重時可服2片,兒童劑量酌減,於上車前10~15分鐘吞服,可防暈車。行程2小時以上又出現暈車症狀者,可再服1片。途中臨時服藥者應在服藥後站立15~20分鐘後坐下,以便藥物吸收。此法有效率達97%,且無其它暈車片引起的口干、頭暈等副作用。

2.鮮姜:行駛途中將鮮姜片拿在手裡,隨時放在鼻孔下面聞,使辛辣味吸入鼻中。也可交姜片貼在肚臍上,用傷濕止痛膏固定好。

3.桔皮:乘車前1小時左右,將新鮮桔皮表面朝外,向內對折,然後對准兩鼻孔兩手指擠壓,皮中便會噴射也帶芳香味的油霧。可吸入10余次,乘車途中也照此法隨時吸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吃炒糊的堅果會致癌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