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晨空腹血糖濃度為80~120毫克%。空腹血糖濃度超過130毫克%稱為高血糖。如果血糖濃度超進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隨尿排出,這就是糖尿。血糖濃度低於70毫克%稱為低血糖。可見於饑餓時間過長,持續的劇烈體力活動,嚴重肝腎疾病,垂體前葉機能減退、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等。低血糖時,腦組織首先對低血糖出現反應,表現為頭暈、心悸、出冷汗以及饑餓感等。如果血糖持續下降到低於45毫克%,就可發生低血糖昏迷。 糖分是我們身體必不可少的營養之一。人們攝入谷物、蔬果等,經過消化系統轉化為單糖(如葡萄糖等)進入血液,運送到全身細胞,作為能量的來源。如果一時消耗不了,則轉化為糖原儲存在肝髒和肌肉中,肝髒可儲糖70~120克,約占肝重的6~10%。細胞所能儲存的肝糖是有限的,如果攝入的糖分過多,多余的糖即轉變為脂肪。 當食物消化完畢後,儲存的肝糖即成為糖的正常來源,維持血糖的正常濃度。在劇烈運動時,或者長時間沒有補充食物情況,肝糖也會消耗完。此時細胞將分解脂肪來供應能量,脂肪的10%為甘油,甘油可以轉化為糖。脂肪的其它部分亦可通過氧化產生能量,但其代謝途徑和葡萄糖是不一樣的。 人類的大腦和神經細胞必須要糖來維持生存,必要時人體將分泌激素,把人體的某些部分(如肌肉、皮膚甚至髒器)摧毀,將其中的蛋白質轉化為糖,以維持生存。象過去在圖片上看到的那些難民個個骨瘦如材,就是這個原因。 人體所有的細胞所需的糖都由血液來輸送,所以維持血液中糖的恰當的濃度是很重要的。 正常情況下,血糖濃度在一天之中是輕度波動的,一般來說餐前血糖略低,餐後血糖略高,但這種波動是保持在一定范圍內的。正常人的血糖濃度空腹波動3.9~6.1mmol/l(70~110mg/dl)之間。餐後2小時血糖略高,但應該小於7.8mmol/l(<140mg/dl)。因為正常人血糖的產生和利用是處於動態平衡之中,因此可以維持血糖相對穩定,既不會過高,也不會過低。 實驗表明當血糖為90--95mg/dl時才能夠維持身體的正常活動;在70mg/dl上下,人將會感到饑餓、倦怠、疲乏;到65mg/dl時,就會饑腸辘辘;如果不采取措施,血糖繼續降低,將會產生暈眩、虛弱、心率紊亂、兩腿發軟甚至嘔吐,即所謂的低血糖症。 人類的大腦和神經細胞的運動必須要糖來提供能量,而不是脂肪或蛋白質。血糖略微降低時,頭腦即混亂不清,反應遲鈍;血糖降到正常以下時,人會變得暴躁易怒、情緒低劣。 細胞利用葡萄糖少不了胰島素的作用,當血糖濃度過高時,胰腺將增加胰島素的分泌,血糖即會相應的降低,所以胰島素也叫做降糖激素。 如果長期攝入過多的糖分,胰腺因大量分泌胰島素而疲勞,長期下去將導致衰退,不能隨時提供所需的胰島素,血糖的水平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形成高血糖。放任高血糖的發展會導致糖尿病。我國糖尿病發病率約為4%,成為繼心血管和癌症之後的第三位“健康殺手”。 [編輯本段]血糖測定 糖尿病患者需要經常獨取靜脈血以測定血糖,給患者造成一定的不便。由德國柏林格爾曼海姆公司提供的rerloluxi血糖檢驗儀,只需耳血或指血1滴,3~4分鐘,即可顯示血糖值。 其田定范圍為〔0.5~27.7毫摩爾/升(10~500毫克/分升)〕,有條件的患者可以自備l台血糖檢驗儀。 測定前先取試紙盒內的密碼膠帶插入儀器左上方的方圍內,抽拉,即會發出聲響,表板上顯示符號,然後取l條試紙條插入測試孔,按下藍色鍵,表板上便會顯示出的符號,接著顯示出與試紙條和密碼膠帶相同的密碼編號。 刺破指尖或耳垂,取血l滴,滴在試紙條測試區的正中,血滴要全部蓋滿測試區,按下藍色時間健,儀器會自動計時,待60秒後發出聲響時,用於搞花把血液從試紙條的測試區抹淨。等待數秒,插入測試孔內計時,120秒時,表板顯示出血糖值。 目前市場上尚有筆式及其他型號微量血糖測試儀供使用。如美國強生有限公司生產的ovctouchx血糖儀。所測指血或耳血為毛細血管的血糖值,略高於靜脈血糖值。但要注意,當寒冷、水腫及血管痙攣時,稍受影響。近年我國長春已能生產血糖試紙。90年代以來國外研制出無損傷血糖檢田儀,是用電腦化的近紅外線透過皮膚面測量其吸收變化,可在5秒鐘內測出2.22~22.2毫摩爾/升(40~400毫克/分升)血糖。 [編輯本段]如何選擇血糖測定儀? 關於血糖儀的選購問題,確實需要慎重。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血糖儀按照測糖技術可以分為電化學法測試和光反射技術測試兩大類。前者是酶與葡萄糖反應產生的電子再運用電流記數設施,讀取電子的數量,再轉化成葡萄糖濃度讀數。後者是通過酶與葡萄糖的反應產生的中間物(帶顏色物質),運用檢測器檢測試紙反射面的反射光的強度,將這些反射光的強度,轉化成葡萄糖濃度,准確度更高。 在選購時應掌握4大要素: 1.准確度,應盡量與同時靜脈抽血的測試值相近,不可相差太懸殊,否則就可能出現延誤病情的悲劇。 2.看服務,應了解血糖儀的售後服務工作,試紙的供貨情況是否到位,防止出現“有炊無米”的情況。 3.看機器運行情況,比如采血針使用是否便利,需血量的多少,機器讀數的時間,顯示屏的大小與清晰度,電池的更換方便與否,機器是否美觀,大小如何等等。 4.看價格,在血糖儀選購中價格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質量,但一般比較好的血糖儀都在千元上下,對很多家庭也是一筆額外負擔,需要綜合衡量。當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問問您信賴的醫生了。 高脂血症治療
低膽固醇和低脂肪飲食可減低ldl水平。鍛煉有助於降低血中ldl膽固醇水平並增加hdl膽固醇水平。每天飲少量的酒可升高hdl膽固醇水平並降低ldl的水平,但每天超過兩杯可能會出現相反的影響。
總的來說,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過高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如果超重可減輕體重、停止吸煙、減少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的總量、加強鍛煉,如有必要,服用降血脂藥物。然而,如果血脂水平很高或常規治療無效時,應用特殊的血液檢查方法鑒別是否有特殊的疾病,以便采取相應的治療。
所謂合理的飲食包括著兩方面的意義:第一是,所采取的飲食措施既要達到降低血脂的目的,又要使病人獲得足夠的營養供給,才能保證身體健康。那種以素食為主或“三不吃”(肉不吃、蛋不吃、魚不吃)的片面做法,決不可取。第二是,飲食治療應根據不同的高脂血症的類型而異,還要因人而別,不可生搬硬套,更不可道聽途說。下面對不同類型高脂血症的飲食治療,作一個原則性介紹: (1)高膽固醇血症僅有血膽固醇含量增高,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的患者,飲食治療的要點是限制食物膽固醇,每天總攝入量少於200mg。病人應忌吃或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的腦子、脊髓、內髒、蛋黃(每只雞蛋蛋黃含250~300mg膽固醇)、貝殼類(如蚌、螺蛳等)和軟體類(如鱿魚、墨魚、魚子等)。另一方面病人應該攝食適量的膽固醇含量不太高的營養素,如瘦的豬肉、牛肉、鴨肉、雞肉、魚類和奶類。這些食物膽固醇含量並不高,例如,每瓶牛奶僅含30mg,其他幾種食物每100克中也僅含膽固醇100mg左右,不必過分忌口,當然也不要吃得太多。其次是限制動物性脂肪,適當增加植物油,計算表明,如烹調不用動物油,則每個患者每月可吃植物油(豆油、玉米油、菜油等)500~750g比較理想。素油雖好,但也不宜吃過多,否則也會帶來不利的作用。第三,多吃蔬菜、瓜果,以增加纖維的攝入。第四,多吃些有降膽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洋蔥、大蒜、金花菜(草頭)、香菇、木耳等。這些食物中,有的還同時具有抗凝血作用,對預防血栓形成和冠心病也有好處。 (2)高甘油三酯血症對於僅有血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而膽固醇含量正常的患者,其飲食治療的要點與上面不同。關鍵在於限制進食量,降低體重,達到並維持在標准范圍的體重。標准體重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男性:身高(厘米)-105(公斤) 女性:身高(厘米)-107.5(公斤) 其次是限制甜食,此類患者對糖類特別敏感,吃糖可使其甘油三酯含量更加增高。因此,白糖、紅糖、水果糖、蜜糖以及含糖的食品和藥物等應盡量少吃或不吃。第三,禁酒,酒可使這類患者的甘油三酯含量增高。第四,適當增加蛋白質,尤其是大豆蛋白。第五,適當限制膽固醇,每天低於300mg,允許病人每周吃3個雞蛋,其他含膽固醇食物也可適當食用,只要總攝入量不高於上述界限即可。第六,適當限制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 (3)混合型高脂血症此型患者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都增高,飲食治療的要點是將上面兩型結合起來。即適當限制膽固醇和動物脂肪,控制食量以降低體重,忌吃甜食、戒酒,適當增加植物油、豆類及其制品,多吃蔬菜、瓜果和某些有降脂作用的食物。
不少人為血脂增高而煩惱,而血脂增高是導致動脈硬化和心腦血管病的元凶。因此,血脂高者應在飲食上注意“兩低一高,兩限一倡”的原則,即低脂、低膽固醇和高纖維飲食,限制飲酒、限制總能量、提倡飲茶。只有注意調整飲食習慣,才能有效控制血脂水平。醫生建議,血脂高的人應多吃下列食品: 豆制品:豆制品中不含膽固醇,還能阻止腸道吸收食物中的膽固醇,含有的卵磷脂能使膽固醇不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含有的大豆蛋白又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水平。 黑木耳、香菇:黑木耳有抗血小板凝集和降低血脂及阻止膽固醇沉積的作用。香菇有調節人體新陳代謝、降血脂、降血壓作用,並能降低肝髒中的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 荞麥、燕麥:荞麥、燕麥中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能抑制小腸對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膽固醇水平。據研究,血膽固醇高的人每天吃100克燕麥片,數周後血膽固醇可降低5%。 大蒜、洋蔥:大蒜有舒張血管、抗血小板凝集和阻止膽固醇合成的作用。洋蔥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含硫氨基酸,有降血脂、降血壓和抗動脈硬化作用。 魚:魚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動脈硬化。尤其是海魚,因富含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降脂作用更好,像生活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因大量食用海魚,竟無人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 蔬菜、水果:蔬菜和水果中的纖維素含量多,攝入一定量纖維素,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 茶:研究證明,各種茶葉均有降低血脂、促進脂肪代謝的作用,其中以綠茶降血脂作用最好。因此,高脂血症的患者不妨多飲茶。 另外,中年之後,人的基礎代謝率減低,能量需要量降低。有高脂血症的人則更應嚴格控制能量的攝入,每人每天的能量攝入要控制在29千卡/千克之內,折合主食每天不宜超過300克。 高血壓的預防與治療
(1)注意勞逸結合。要想防治高血壓帶來的危害,最主要的環節還在於早期預防,預防是處理高血壓最有效的方法,否則等出現並發症就為時過晚。總的說來,血壓大於正常高限(收縮壓為130—139mmhg或舒張壓為85—89mmhg)的人中,約有41%將在4年內發展為長期高血壓。所以血壓大於正常高限的人群也應接受降壓治療。由於大腦皮質過度緊張是發生高血壓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議在生活上高血壓病人要結合病情適當安排休息和活動,每天要保持8小時睡眠與適當的午休,並輕松愉快地與家人在林蔭道、小河邊、公園散步,這對絕大多數高血壓病人都是適宜的。當然適當地做廣播體操,打太極拳,對保持體力,促進血壓恢復也十分有好處。輕、中度高血壓病人騎自行車、游泳也未嘗不可。注意保持大小便通暢,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老年人及重度高血壓病人,最好在醫生指導下安排活動,切不可逞強斗勝,貪一時快活而造成終身遺憾。對於一些能引導起高血壓的疾病,應該盡早到醫院治療。
(2)注意合理飲食。高血壓患者的飲食上應遵守低鹽、低脂、低熱量的原則,並注意飲食結構的合理搭配;飲食不宜過飽、過快;最好忌不良嗜好,如煙、酒等。從預防高血壓的角度還應注意適當控制食鹽的攝入量,改變飲食“口重”的習慣。研究結果表明,在人群中約有20%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