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番薯的蟲子有哪些 生吃蔬菜和生吃水果有很大不同,人們在這方面存在極大誤區。 理論上講,任何植物在加溫後都有一些元素流失,生菜當然比熟菜有營養,但這只是問題的表象。 蔬菜主要是指植物的根、莖和葉,這些是它生長所必需的部分,是它最不願讓動物吃掉的部分,因為動物吃掉後會危及植物的生存,所以長期進化使得植物的根莖葉最不利於動物的吸收(雖然很有營養),只有消化能力極強的食草動物才能較好的吸收其中一部分營養(或者說隨著植物的進化而進化)。雖然他們的吸收能力很強。但你沒發現草食動物總是一天到晚的吃嗎?這是植物進化有力的抵抗草食動物威脅的表現。 人類是雜食動物,選擇食物的范圍比食草動物大很多,在食用植物這方面的進化步伐顯著低於食草動物,太專業的不羅嗦了,也就是說,生吃蔬菜雖然有很多營養,但很難吸收,對人體各部分的損害也大,俗話說,得不償失。因此建議蔬菜熟吃,雖破壞了一部分營養,但更利於消化吸收。說白了,不破壞這些營養你也得不到。 而水果大多是植物果實,是種子傳播的載體,植物為了繁衍生息,把子孫傳播到遙遠的地方,最願意讓動物吃掉的就是這部分,所以長期進化使得果實更適合動物的口味,比如很多果實含大量果糖,味道鮮美;植物纖維相對減少,更利於吸收;為使果實更易被發現,所以成熟期也較集中固定。更重要的是營養也進化得越來越豐富。因此建議水果生吃。 明白了吧。至於今後怎麼吃自己判斷一下。千萬別被當前鋪天蓋地、人雲亦雲的媒體宣傳給忽悠了,畢竟他們不專業。 相信醫生的話。 祝健康長壽! 喝綠茶究竟有什麼好處?首先就要了解綠茶的成分,經現代科學研究證實,綠茶含有機化合物450多種、無機礦物質15種以上,這些成分大部分都具有保健、防病的功效。
1、降脂減肥,防止心腦血管疾病。飲茶與減肥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神農本草》一書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提及茶的減肥作用:“久服安心益氣……輕身不老”。現代科學研究及臨床實驗證實,飲茶能夠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及膽固醇,令身體變得輕盈,這是因為茶裡的酚類衍生物、芳香類物質、氨基酸類物質、維生素類物質綜合協調的結果,特別是茶多酚與茶素和維生素c的綜合作用,能夠促進脂肪氧化,幫助消化、降脂減肥。此外,茶多酚能溶解脂肪、而維生素c則可促進膽固醇排出體外。綠茶本身含茶甘寧,茶甘寧是提高血管韌性的,使血管不容易破裂。美國心髒學會《循環》雜志2002年5月刊登一份研究結果顯示,經常喝茶有助於降低因心髒病而死亡的危險。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共對1900名心髒病患者進行跟蹤調查,這些患者主要是60歲以上的老人,調查結果發現,那些平均每周喝茶超過14杯以上的患者,其在心髒病發作後約三年半時間內死亡的風險,比不喝茶的患者要低44%。研究還表明,即使患者平均每周喝茶少於14杯,也有可能使心髒病死亡率降低28%。
2、防癌。綠茶所含的成分———茶多酚及咖啡鹼,兩者所產生的綜合作用,除了起到提神、養神之效,更具備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和抗癌的功效。近年,美國化學協會總會發現,茶葉不僅對消化系統癌症有抑制的功效,而且對皮膚及肺、肝髒癌也有抑制作用。經過科學研究確認,茶葉中的有機抗癌物質主要有茶多酚、茶鹼、維生素c和維生素e;茶葉中的無機抗癌元素主要有硒、钼、錳、鍺等。中、日科學家認為,茶多酚中的兒茶素抗癌效果最佳。
3、抗毒滅菌。把茶用作排毒的良藥可以追溯到遠古的神農時代(約公元前2737年前),“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說,這在《史記·三皇本記》、《淮南子·修武訓》、《本草衍義》等書中均有記載。茶聖陸羽在他的《茶經》這部1200多年前(公元780年)世界上第一部權威性茶葉著作中關於“茶的效用”中指出:“因茶性至寒,最宜用作飲料……如感到體熱、口渴、凝悶、腦疼、眼倦、四肢疲勞、關節不舒服的時候,喝上四、五口茶就顯效”。陸羽所列舉的上述症狀與典型肺炎或疑似病例就很接近。唐代醫學家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寫道:“止渴除疫。貴哉茶也”。著名宦官劉貞亮在《茶十德》中也把“以茶除疠氣”列為茶德之一。自唐以後,歷代茶療學也有新的類似以茶解毒滅菌敘說,但由於當時科學不發達,將具有強烈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統稱為“瘟疫”或“疠氣”,雖未點明是何種細菌、病毒,但喝茶有助抗毒滅菌的事是已被證實了的。近代醫藥界對茶的保健作用研究不斷深入,美國科學家在2003年於《美國科學院學報》上報道:“茶葉中名為‘茶氨酸’的化學物質可以使人體抵御感染的能力增強五倍”。
4、長壽。綠茶對人體的抗衰老作用主要體現在若干有效的化學成分和多種維生素的協調作用上、尤其是茶多酚、咖啡鹼、維生素c、芳香物、脂多糖等,能增強人體心肌活動和血管的彈性,抑制動脈硬化,減少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增強免疫力,從而抗衰老,使人獲得長壽。根據醫學研究證明,茶多酚除了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還能增強微血管的韌性和彈性、降低血脂,這對防治高血壓及心血管等中老年人常見病症極為有用。茶葉中含有硒元素,而且是有機硒,比糧油中的硒更易被人吸收,美國理查德·派習瓦特博士認為:食物中加入硒與維生素c、維生素e配合成三合劑,可以延長人的壽命,而茶葉中正富含這些有益生命的奇異元素。
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規律,所謂“長生不老”是假,“益壽延年”是真。飲茶長壽,古今中外的案例不可枚舉。根據宋•錢易《南部新書》記載,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東都(今河南省洛陽)有一位130多歲的老和尚,皇帝問他養生之道,他說“臣少也*,素不知藥,性本好茶,到處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茶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乾隆是中國封建帝王中最長壽者,在位60年,活到89歲,飲茶是他的養生妙方之一。上海市最年長的老壽星、晚清最後一名秀才蘇局仙的生活中堅持飲茶為一大習慣,他超過了象征“茶”字構成108歲的茶壽(按:漢字的“茶”,偏旁部首可拆開為“艹”與“八十八”,合為108)活到110歲,臨終前20天為《當代詩人詠茶》專集題寫了詠茶絕句。上海市1994年獲得“壽星夫婦”桂冠的雙雙已104歲的袁敦梓、王惠琴夫婦,其長壽之道也是“每日品茶”,一般每日上午10點和下午3點飲茶。生於1896年的百歲老人廣東高州人張順,她的飲食習慣是“四不”:不抽煙、不飲酒、不暴食、不挑食;“四喜”喜粗糧、喜番薯、喜吃醋、喜飲茶。1898年8月20日生於廣東豐順縣,歷盡滄桑不改勤勞的壽星婆張蘭花,她不抽煙、不喝酒、嗜飲茶。被尊稱為“當代茶聖”的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吳覺農教授歡慶90大壽時,談到他和夫人長壽的奧秘時,道出了平時多喝茶、多吃水果的答案。(按:吳老活到91歲,他夫人陳宣昭活到98歲。)著名數學家、上海市茶葉學會顧問、復旦大學蘇步青教授,活到101歲,每天早飯後必飲茶是他的健康長壽之道。韓國陸羽茶經研究會會長崔圭用先生,日常生活中嗜飲茶,活到100歲(2002年4月5日逝世)。印度西北部城市加普洱,有一個名叫哈比布·米亞安的老人,被當地政府正式認定的年齡為125歲,米亞安老人講他的長壽秘訣時談及他的飲食習慣,“我從來不抽煙,喝茶是我唯一上瘾的東西”。埃及有一位農夫壽星,名叫扎那帝·米夏爾,他每天要喝茶6杯以上,他竟有幸活到了130歲!三起三落的壽星政治家鄧小平的養生之道之一也是愛喝綠茶。鄧小平妹妹鄧先群曾回憶鄧小平在文革中的生活時說:“我大哥喜歡喝茶。他喜歡喝四川、安徽產的綠茶,有時也喝西湖龍井茶。茶葉還是比較貴的,他杯子裡的茶葉放得很多,待全泡開,要占杯子的三分之二。我大嫂是每天上午都給我大哥泡濃濃的一杯茶。我大哥喝完了以後,剩下的茶根我大嫂接著喝,下午再給他泡一杯。”古人稱茶為萬病之藥,茶能養生,延年益壽,但貴在堅持,持之以恆,必見功效,飲茶有百益而無一害。
喝綠茶雖好,但令人遺憾的地方還很多:1、綠茶易氧化,不易保管。綠茶中的茶多酚是強抗氧化劑,因而其自身極易養化,雖然尚不可定論茶多酚就是喝茶能使人長壽的原因,但被氧化了的陳茶泡出來的茶水是咖啡紅的,也沒有茶香味,其口味就大大地變差了。2、一般人喝茶都很淡,喝不慣濃茶,因此,對於養生來說,其喝茶量就顯得不夠。3、防備“尿素茶”。什麼是“尿素茶”呢?前幾年茶葉俏銷,茶葉供不應求,一些地方的茶農就有了“技術革新”,每天上午采完茶葉,下午就往茶樹上噴尿素溶液,次日一早茶葉就又長得很長了,如此循環,茶葉產量急劇增加。所以,喝茶要認品牌看品質,切不可貪便宜。 參考資料: http://www.worldj.net/dispbbs.asp?boardid=39&id=8&star=1&page=1
綠茶,屬不發酵茶。 綠茶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其中茶多酚咖啡鹼保留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最科學研究結果表明,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成分,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類所不及。
適宜夏季喝。綠茶的具體作用有: 1.有助於延緩衰老 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體自由基的清除劑。據有關部門研究證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對人肌體有害的過量自由基的效能相當於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大高於其它同類物質。茶多酚有阻斷脂質過氧化反應,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據日本奧田拓勇試驗結果,證實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維生素e強18倍。 2、有助於抑制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對人體脂肪代謝有著重要作用。人體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內壁脂肪沉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後形成動脈粥樣化斑塊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兒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產物茶黃素等,有助於使這種斑狀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強的纖維蛋白原降低,凝血變清,從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3、有助於預防和抗癌 茶多酚可以阻斷亞硝酸铵等多種致癌物質在體內合成,並具有直接殺傷癌細胞和提高肌體免疫能力的功效。據有關資料顯示,茶葉中的茶多酚(主要是兒茶素類化合物),對胃癌、腸癌等多種癌症的預防和輔助治療,均有裨益。 附:茶葉中含有哪些有益成份? 茶葉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將近500種。主要有咖啡鹼、茶鹼、可可鹼、膽鹼、黃嘌呤、黃酮類及甙類化合物、茶鞣質、兒茶素、萜烯類、酚類、醇類、醛類、酸類、酯類、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中還含有鈣、磷、鐵、氟、碘、錳、钼、鋅、硒、銅、鍺、鎂等多種礦物質。茶葉中的這些成份,對人體是有益的,其中尤以錳能促進鮮茶中維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葉抗癌效果。它們的共同作用,對人體防病治病有著重要意義,故有“不可一日無茶”之說。 4、有助於預防和治療輻射傷害 茶多酚及其氧化產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質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據有關醫療部門臨床試驗證實,對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引起的輕度放射病,用茶葉提取物進行治療,有效率可達90%以上;對血細胞減少症,茶葉提取物治療的有效率達81.7%;對因放射輻射而引起的白血球減少症治療效果更好。 5、有助於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較強的收斂作用,對病原菌、病毒有明顯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對消炎止瀉有明顯效果。我國有不少醫療單位應用茶葉制劑治療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感,治愈率達90%左右。 6、有助於美容護膚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用它洗臉能清除面部的油膩,收斂毛孔,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減少日光中的紫外線輻射對皮膚的損傷等功效。 7、有助於醒腦提神 茶葉中的咖啡鹼能促使人體中樞神經興奮,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8、有助[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