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鴿胗處理方法正文

鴿胗處理方法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鴿胗處理方法
 
酸辣山椒爆鴿胗
主料:鴿胗300克,小米辣20克,野山椒20克。
配料:廣東米粉100克。
調料:鹽6克,味精6克,雞精8克,意大利冠利紅酒醋10克,野山椒水5克,川式老油20克。
制作:1、將鴿胗入沸水內飛水10秒撈出待用。2、將廣東米粉飛水10秒盛入餐具中墊底。3、鍋中下入川式老油燒至五成熱,下入野山椒、小米辣炒香,再下入鴿胗炒1分鐘,將鹽、味精、雞精、意大利冠利紅酒醋、野山椒水調入,小火炒30秒後盛出放入墊有廣東米粉的餐具內即可。
味型:意大利冠利紅酒醋可以去掉鴿胗的腥味,能調和整道菜的味道讓酸辣味更突出。同時這種醋能讓白色的鴿胗變成紅色,使整道菜的色澤變得明亮。
謝昌勇點評:這道菜中沒有用到蔥姜蒜,口味會比較單一,建議放一些蔥姜蒜去鴿胗的腥味。
 
1.將魚去鱗、去鰓,開膛取出五髒。在魚的兩面每隔2厘米打上斜刀(深度至魚脊骨)。把豬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

2.炒勺內放入花生油,用旺火燒至九成熟時,將魚周身抹上少許醬油,放入熱油中炸至魚呈紅色時撈出。

3.炒勺內留油少許,放入蔥姜蒜片、肉丁、八角煸炒,烹入醬油、料酒、清湯,放入炸過的魚,移至小火燒至入味,湯剩四分之一時,移至旺火上,放入味精,用水澱粉勾芡,淋上花椒油,大翻勺裝盤即成。

摘自 美食1》紅燒魚塊(帶骨)
做法:
  1,魚一條,去內髒去鱗,洗干淨,斬成塊.放鹽抓勻腌30分鐘.
  2,姜一塊切絲,蒜一顆切蒜末,蔥切段.喜歡吃辣的干辣椒一個切成3段.
  3,鍋內放兩大勺油燒到冒煙,放入姜絲蒜末和干辣椒段,別燒糊了,馬上把魚塊放進去,倒醬油,等魚兩面煎黃,放一小勺糖,加小半碗水.4,蓋上鍋蓋中火焖3-5分鐘,開鍋蓋,投蔥段出鍋.不要拌來拌去,魚塊會碎.愛吃醋味的出鍋前加一點醋..
2》紅燒魚(圖)
原料:
  魚,酒、蔥、蒜、辣椒豬油、調味料各少許。
做法:
  1.將魚洗淨、切塊;
  2.放入熱油鍋內先煎煎至魚皮呈黃色見硬時,把魚撈出。
  3.鍋內加熟豬油、酒蔥、蒜、辣椒、調味料煸炒,再放入肉清湯燒開,將魚放入。然後用小火焖燒十分鐘左右,見魚肉熟汁呈膠狀後,加味精並晃動,使鹵汁裹包魚塊,即成。
3》紅燒魚
  取一斤左右的新鮮鯉魚(其它魚亦可,活的最好),去鱗去鰓,開膛洗淨,兩側各劃三刀,用油煎至兩面黃。
  鍋內留少許油,放入魚,加二兩醬油,稍翻,即加水至與魚平,放入蔥、姜、糖、料酒、蒜煮,另可加幾滴醋,一個大料,一個辣椒,到湯收至濃即可。
  附記:“千滾豆腐萬滾魚”,紅燒魚要煮時間長才能進味,煎魚不粘掉皮是關鍵,過去用種種方法均不夠理想,現在可用不粘鍋解決。
  煎魚有秘訣鍋熱油少火溫少翻攪
魚,在烹調上是不太好掌握的材料,火候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很多人煎魚不是破皮就是粘鍋,如果炸魚就要油多而且夠熱才能香酥干爽,煎魚得鍋熱、油少、火要溫。
魚入了鍋就少動它,這是煎魚的秘訣也是不二法門,如果怕它不熟而不停地翻,反而弄巧成拙,三兩下必弄得皮開肉綻、面目全非。在此之前必須等鍋熱再放油,魚也要擦干了再入鍋,小火輕煎,別急著又推動又翻面。如果不是用平底鍋,只要將鍋身偶爾傾斜一下,讓火力平均受熱,控制火力別太猛就行了。
大約十分鐘外皮定型了再翻面,此時肉已熟而中間的汁還能保留,若是鍋鏟接觸都覺得結結實實的就過火了,其實有人怕不熟而事先在魚身畫刀口,並不是高明的方法,魚肉一劃開,湯汁便容易流失,干煎的魚也不要太大條才好。
8》批量制作紅燒魚有訣竅
  紅燒魚是我的拿手菜,在我主廚的酒家,不管是零餐還是包席,客人幾乎都要點一道紅燒魚上桌。可是在烹調紅燒魚時,一次做三五條魚質量還能保證,但一次做上三四十條魚時,質量就難以保證了。比如我們批量烹制紅燒魚時,成菜後雖然感覺色澤還不錯,味道也好,但發現魚體容易破碎,使成菜質量大受影響。後來,經過多次研究實踐,筆者終於掌握了批量制作紅燒魚的訣竅。
首先是選料。大家都知道:魚分凍魚和鮮活魚。凍魚經過冷凍、解凍過程後,會使魚體內的水分和鮮味成份過多地流失,烹制時因肉質松散,無彈性而導致魚肉破碎,成菜後魚形不完整,肉質不嫩,味道不鮮美。
  鮮魚魚體不僵硬,魚肉富有彈性,經加熱魚體不收縮,刀口處魚肉不斷裂。這是紅燒魚成菜魚形完整的重要因素之一。須注意的是:活魚宰殺後不宜馬上烹調,一定要待到“後熟期”之後。因為剛宰殺的魚體肉質還處於活動狀態,如果立即進行油炸,魚會因收縮力太強,體積變小,刀口處魚肉曝裂斷開,最終成菜魚形還是不可能完整。不過魚需要的“後熟”時間比其它動物性原料要短,大約需25分鐘即可。
  其次是刀工。刀工的作用是便於魚肉入味、容易成熟和增加美觀。批量制作紅燒魚的刀工處理比燒三五條魚的刀工處理略有些不同,即500克左右重的魚只在魚脊兩側肉厚處剞上三刀就行了,1000克左右重的魚剞五刀便可,且要求用刀不可太“坡”,以80~85°為宜。剞刀時,刀距應寬一些,入刀需淺一些。若魚腹兩側肉薄,則不需作刀工處理。刀工是保證魚形完整的因素之二。
  第三是漬味。將經過刀工處理的魚放入盆內,依次加入蔥、姜、料酒、精鹽、胡椒粉、上等醬油等,用雙手來回翻動,使味料均勻地附在魚體上及刀縫內,讓其漬味約25分鐘即可。這除了有我們熟知的入底味、去異增鮮的作用外,也是使成菜魚形完整的因素之三。其道理是:經過加鹽漬味的魚,由於蛋白質的肌動朊和活性肌球朊的鹽溶作用,兩者結合起來會形成絲狀的分子,交織成一張致密的網。這不僅使魚肉組織變得富有韌性,不易破碎,而且增加了魚體內部組織的持水能力,以保證魚肉的鮮嫩。另外,在鹽壓的作用下,魚肉表面蛋白質的水化膜被破壞,並有水分滲出,這時魚皮組織中的蛋白質沉澱凝固,從而有利於魚形的完整。
  第四是拍粉炸制。將腌漬魚的蔥姜揀出後,再加入適量干澱粉拌勻,使每一條魚表面都均勻地沾上薄薄一層粉漿,然後再逐條投入到七成熱的油鍋中炸制,至表皮結殼發挺且色澤金黃時,撈出瀝油。由於炸制是使用高油溫,魚下入鍋中後,會迅速炸干魚表面及漿液中的水分,凝結成一層硬殼,在經加熱燒制時,魚肉不會破碎,這是保證魚形完整的因素之四。在漬味炸制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拍粉不要太厚,以能清晰地看魚表皮為好;二是油溫千萬不能太低,否則會脫糊且魚表皮不挺,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三是剛炸好的魚不要疊放在一起,否則會因溫度高而使魚皮互相粘連,分開時即扯破魚皮,影響最終成菜的美觀。
  第五是碼鍋。碼鍋的方法是:先將蔥條、姜片、碎蒜鋪在一大底盆內(或大口鍋內),然後將炸好的魚魚腹朝上,按魚頭壓魚尾的方法碼一層,接著再鋪上蔥條、姜片和碎蒜,再碼好第二層魚。依法逐層碼好後,上放一大箅子,並用一重物壓住,以避免加湯時使魚浮起,這是保證魚形完整的因素之五。注意,碼魚時要把魚靠緊,這樣方能保證魚形的完美。
  第六是對湯燒制。此過程是保證成菜色澤紅亮、口味醇正、形體完整的一個重要步驟。首先是對湯。將炒鍋上火,放底油燒熱,下入花椒、大料、肥肉片和干尖椒炸香,再放入剁細的豆瓣醬、番茄醬,炒香出色後烹入料酒,摻入鮮湯,用精鹽、醬油、白糖、味精、香醋、胡椒粉等調成鹹鮮香辣、略酸回甜的口味,燒沸後起鍋,倒入碼好魚的大盆(大口鍋)內,置旺火上,燒開後改中小火燒約15分鐘,至魚剛熟入味時離火,這是保證魚形完整的因素之六。燒制時,務必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必須先用旺火將湯燒開,再改中小火燒制。因為用旺火燒制,湯汁沸騰而產生震蕩,容易使魚體爛損破碎。同時湯汁來不及滲透到魚體內部時,即被熬干,致使魚肉不熟且無味。如用中小火燒制,湯汁徐徐翻滾,其味緩緩進入魚體,既可使魚肉鮮嫩味美,又可保證魚形完整;二是燒制時間要掌握好,以15分鐘左右為宜。若時間過長,魚肉過熟易爛,出鍋時極易破碎。
  第七是出鍋裝盤。批量制作紅燒魚,筆者常采用的出鍋方法是:左右手各拿一只大圓盤,插入魚縫中間,雙手夾緊,再將魚夾出置於條盤中,這是保證成菜魚形完整的因素之七。
  最後,將盆、鍋、中湯汁中的料渣撈淨,重置火上燒開,勾入濕澱粉,淋入香油推勻,出鍋澆在各盤中魚身上,撒上蔥花、香菜,再淋上燒熱的熟油,即成
13》紅燒魚
原料:
  黃豆芽500克,食用油1000克(實耗約100克),干辣椒250克,花椒約50克,鹽、料酒、澱粉少許
制作方法:
  1)先將草魚洗清,片成魚片,加少許鹽、料酒、澱粉,攪拌均勻備用;
  2)黃豆芽洗浄備用;
  3)一鍋內放清水約500克,燒開後,先將豆芽下水焯至8成熟。取出放入涼水中,畢干水分,均勻地碼放於一干淨的大碗底部;
  4)將漿好的魚片下水焯一會兒(七八成熟即可),碼在豆芽上;
  5)炒鍋上火,倒入食用油,燒至滾開後,離火,放入花椒和干辣椒,稍加炸制(時間不易太長,否則會炸糊),立即一起倒入裝有魚和豆芽的碗中(小心不要燙著);
  6)到此,一鍋鮮香誘人的水煮魚就算做完了。
1》川菜的脆皮魚
精辣脆皮魚--貴州槽辣椒,是黔味菜肴的調味品之一。糟辣椒清香脆嫩,其味鮮鹹,經久不易變味,能促進食欲開胃,生熟葷菜都可食用,頗具獨特的地方風味。糟辣脆皮魚,是我省傳統名菜之一,大小宴會及居家請客,均常把這道菜作為款待客人的佳肴。其烹制方法:取一條約一斤至一斤半左右鮮鯉魚,殺割後,用刀在魚身兩面打上花刀,雞蛋、芡粉、食鹽等配料合均,塗在魚全身上下,放入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放入盤內待用。鍋裡留適量油,放人生姜、蒜粒,燴鍋後,再將糟辣椒烹制濃香味,放入雞湯半瓢,醬油、鹽、糖等炒均,加上蔥花、香油、水英淋在魚身上就可食用。此魚的風味是殼脆肉細,色紅油亮,鮮香可口,味略酸、甜、鹹而微辣,是下飯佐酒之佳肴,食後使人余味無窮,促進食欲。
2》川菜的脆皮桂魚
用料:
  桂魚(1條,約1000條)、味精(少許)、干菱粉(75克)、黃酒(4克)、精鹽(12.5克)、濕菱粉(20克)、蔥花(3克)、姜(2.5克)、番茄沙司(60克)、白糖(60克)、香醋(60克)、胡椒粉(少許)
制法:
  1.將桂魚去鱗去內髒,洗清,脊背兩面開月牙形花刀,在魚身抹上胡椒、鹽、酒、次抹濕菱粉,再抹干菱粉,入旺豬油鍋炸,約十多分鐘可透,起鍋。
  2.另將蔥、姜、番茄沙司、糖、醋、味精、油、鹽入滾油鍋炒好,裝在小碗內,跟魚同上桌。
特點:
  色黃中帶紅,四季皆宜。
3》東北菜-酸菜魚
【原料】
  鯉魚1條,陳年泡青酸菜250克,雞蛋清1個,混合油40克,湯1250克,精鹽4克,味精3克,胡椒面4克,料酒15克,泡辣椒末25克,花椒10粒,姜片3克,蒜瓣7克。
【制作過程】
  1.將鯉魚去鱗、魚鰓、剖腹、去內髒洗淨,用刀取下兩扇魚肉,把魚頭劈開,錢骨制成塊,泡青酸菜洗後切段。
2.將炒鍋置火上,放少許油燒熱,下入花椒料、姜片、蒜瓣炸出香味後,倒入泡青酸菜煸炒出味,加湯燒沸,下魚頭

[1] [2] 下一页

榴蓮能不能多吃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