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感恩節為什麼要吃火雞?正文

感恩節為什麼要吃火雞?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重得多。
在許多歐洲國家,人們一直習慣在聖誕節吃烤火雞。在美國,人們尤喜於感恩節吃火雞。因此火雞制品往往是季節性的。但在美國及其他國家長年都可以買到去骨的火雞瘦肉卷,買回家即可烹調。

野生火雞喜棲息於水邊林地。吃種子、昆蟲,偶爾也吃蛙和蜥蜴。它們受驚時會迅速跑到隱蔽地方,但也能短距離(約0.4公裡[0.25哩])飛行。在美國原先因被過分獵取而數量下降,現在各州實行狩獵管理法,其數量已得恢復。
求偶時,雄鳥展開尾羽,翅膀下垂,抖動羽翈作聲,縮頭闊步行走,並發出急促的“咯咯”叫聲。一只雄鳥配一群雌鳥,每一雌鳥產8∼15枚淡褐色有斑點的卵,卵產於地面低窪處;孵化期28天。
中美洲的眼斑火雞較普通火雞小;頭部藍色,從額到喙的肉質結構呈淡紅黃色;羽毛尖端鮮明;酷似孔雀;除喙下有肉垂外,頭頂部有一個尖端黃色的瘤突。該種從未經馴養。
[編輯本段]生物特性
火雞以其體形大,生長迅速,抗病性強,瘦肉率高而受人矚目,可與肉用雞媲美,被譽為“造肉機器”。火雞肉不僅肉質細嫩、清淡,而且在營養價值上有“一高二低”的優點。一高是蛋白質含量高,在30%以上;二低是火雞肉在國外被認為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同時,火雞肉也是益氣補脾的食療佳品。目前,世界上有許多國家以火雞肉代替牛肉、豬肉、羊肉和鴨肉。
火雞具有野生動物的特性,高蛋白(蛋白質含量27%,普通肉雞只有23%),低脂肪(2~3%),膽固醇含量低(0.06~0.1%),肉質鮮嫩可口,是婦女、兒童、老年人的保健食品,更是肥胖人士理想的減肥食品。常食火雞肉對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有防治作用。不僅火雞肉味美質佳,火雞蛋也是優良的食品,火雞蛋蛋黃豐富,韌性好,屬於品質上好的禽蛋。

火雞體型比家雞大3~4倍,長800~1100毫米。雄鳥體高約1000毫米,雌鳥稍矮。嘴強大稍曲。頭頸幾乎裸出,僅有稀疏羽毛,並著生紅色肉瘤,喉下垂有紅色肉瓣。背稍隆起。體羽呈金屬褐色或綠色,散布黑色橫斑;兩翅有白斑;尾羽褐或灰,具斑駁,末端稍圓。腳和趾強大。
飛翔力較強,能飛500~2000米遠。平時棲於地面上,發咯咯聲,覓食昆蟲、甲殼類、蜥蜴以及谷類、蔬菜、果實等。夜間結群宿在樹上。1雄配多雌。巢營於地面隱蔽的凹處。每年產卵兩次,每產8~15枚。雌鳥孵卵,28天孵化,由雌鳥育雛。
全身被黑、白、深黃等色羽毛。頭、頸上部裸露,有紅珊瑚狀皮瘤,喉下有肉垂,顏色由紅到紫,可以變化。公火雞尾羽可展開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母火雞重為8-9千克,年產火雞蛋50-80枚,每枚蛋重20-80克。目前飼養品種以“青銅火雞”和“白色火雞”為多。
由於鳥類、兩棲類及魚類的性別由卵子所攜帶的性染色體決定,所以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可以進行無性生殖(parthenogenesis),而火雞在這方面的能力比較著名。在缺乏雄性的情況下,雌鳥生產的未受精卵亦可孵化,而其所孵出的後代通常虛弱,並幾乎都是雄性。
[編輯本段]感恩節食火雞

傳說養火雞可消除火災,俗稱“火雞”。感恩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屆時放假三天,合家團聚。在節日宴會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烤火雞”。為什麼要在感恩節都食火雞呢?這要從感恩節的由來說起。1620年,英國一批主張改革的清教徒,因理想和抱負不能實現而退出國教,自立新教,此舉激起了英國當政者的仇恨。這些清教徒們不堪承受統治者的迫害和歧視,先逃到荷蘭,9月初,乘船遠渡重洋,准備流亡美國。船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漂泊了65天,於11月終於到達了美國東海岸,在羅得島州的普羅維斯敦港登陸。當時,此處還是一片荒涼未開墾的處女地,火雞和其他野生動物隨處可見。時值寒冬,來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惡劣的環境正在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當地的印第安人為他們送去了火雞等食物,並送給他們一些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還幫助他們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園。
這些英國人在安頓好新家以後,為感謝在危難之時幫助、支援過他們的印第安人,同時也感謝上帝對他們的“恩賜”,在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將獵獲的火雞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並與他們進行聯歡,慶祝活動持續了三天,除招待印第安人食烤火雞外,並在一起瘵辦射箭、跑步、摔跤等體育競賽,夜晚還圍著篝火盡情歌舞,共享歡樂。此後,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都要舉行這樣的慶祝活動。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從此,這一節日在西方國家流行開了。
[編輯本段]聖誕節食火雞
吃火雞的歷史已經有近四百年了。這個象征豐收團圓的感恩大餐“christmasdinner”和“thanksgivingdinner”中的“dinner”原本並非指晚餐。而應該在中午吃。由於感恩節是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已經非常接近聖誕節這個一年中的大節日。而聖誕節正是感恩耶稣降臨的日子。因此,象征感恩的火雞大餐便延伸到了聖誕節。

這種風俗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據說1620年的聖誕節,大批來自英國的移民抵達美洲大陸的樸裡茅斯山。當時,那兒物產貧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雞,於是他們便捉火雞,作為過節的主菜。
因此聖誕大餐裡,除了火腿、甘薯、蔬菜、葡萄干、布丁、水果餅、雞尾酒之外,當然少不了火雞。
[編輯本段]火雞的做法
火雞的最傳統做法非常簡單,您只需要用鹽和花椒末將火雞裡外充分塗抹,然後在烘爐中烘烤3小時左右即可。

醋椒火雞
材料:火雞腿肉,青椒,泡紅辣椒,姜片、蒜片各數片,醬油1茶匙,醋1茶匙,糖半茶匙,鹽、雞粉、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雞肉洗淨切寬條,用雞粉、水澱粉、鹽拌勻碼味;將青椒切寬條,泡辣椒切碎待用。
2、將醬油、醋、糖、雞粉、鹽、水澱粉、少量水勾兌成芡汁。
3、炒鍋置旺火上,倒入適量油,燒油至六成熱,下雞肉炒散變色,加入泡辣椒、姜片、蒜片炒香上色,放入青椒炒勻斷生,烹入芡汁收汁裝盤即可。
注意:雞腿肉要切均勻,不能太大,否則不易入味;沒有泡辣椒,也可用豆瓣醬;勾兌芡汁要突出酸味,但不能太酸;炒制時要旺火快速炒。
蒜苗火雞排
材料:蒜苗1小根、洋蔥1個、番茄1個、火雞肉(大腿部分的厚肉塊)、油數滴、鹽、粗磨的胡椒、即溶高湯粉1/4茶匙、水少量、法式鮮乳酪1湯匙·芥末1茶匙、法國面包1塊(或是馬鈴薯、米或面一份)。
做法:
1、將蒜苗清洗後切段。把洋蔥去皮,切成圈。把清洗過的番茄,去除蒂梗後,切塊。在整塊火雞肉上抹油,放在不沾鍋中用大火煎2分鐘,然後換中火繼續煎8分鐘。加鹽和胡椒後,包上鋁薄紙保溫。
2、將洋蔥圈放入熱鍋中,炒2分鐘。加蒜苗和番茄塊,略炒一下後,將水、即溶高湯粉倒入鍋內,均勻攪拌,小火煮5分鐘。接著放入法式鮮乳酪和芥末,再煮3-5分鐘,直到湯汁呈黏稠狀。加入鹽和胡椒調味。
3、把肉塊切成厚片,肉汁倒入蒜苗中。肉片鋪在盤中,然後蒜苗擺在肉片旁。配上法國面包,即可食用。
火雞三明治
材料:法棍面包(細長的體形適合搭配整塊的夾心材料)、熟火雞肉、生菜、西紅柿、黑胡椒。
做法:
(1)法棍面包橫切兩半,火雞肉切薄片。
(2)生菜洗淨,西紅柿洗淨切片。
(3)在面包上鋪火雞片,根據個人口味撒適量黑胡椒。
(4)最後在火雞上依次鋪西紅柿、生菜即可。
[編輯本段]美國總統布什特赦火雞
2006年11月22日,美國華盛頓,總統布什在白宮玫瑰花園舉行感恩節放生儀式上,特赦了一只名叫“飛鳥”(flyer)的火布什特赦火雞雞。每年一度的總統放生火雞儀式始於1947年杜魯門總統當政時期,但實際上這個傳統儀式可以追溯到美國內戰林肯總統當政的時期。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兒子泰德突然闖入內閣會議請求赦免一只名叫傑克的寵物火雞,因為這只被送進白宮的火雞,即將成為人們的聖誕節大餐。
 
也是火雞啦

感恩節為什麼要食火雞

感恩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屆時放假三天,合家團聚。在節日宴會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烤火雞”。為什麼要在感恩節都食火雞呢?這要從感恩節的由來說起。1620年,英國一批主張改革的清教徒,因理想和抱負不能實現而退出國教,自立新教,此舉激起了英國當政者的仇恨。這些清教徒們不堪承受統治者的迫害和歧視,先逃到荷蘭,9月初,乘船遠渡重洋,准備流亡美國。船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漂泊了65天,於11月終於到達了美國東海岸,在羅得島州的普羅維斯敦港登陸。當時,此處還是一片荒涼未開墾的處女地,火雞和其他野生動物隨處可見。時值寒冬,來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惡劣的環境正在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當地的印第安人為他們送去了食物、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並幫助他們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園。
這些英國人在安頓好新家以後,為感謝在危難之時幫助、支援過他們的印第安人,同時也感謝上帝對他們的“恩賜”,是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將獵獲的火雞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並與他們進行聯歡,慶祝活動持續了三天。此後,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都要舉行這樣的慶祝活動,除招待印第安人食烤火雞外,並在一起舉辦射箭、跑步、摔跤等體育競賽,夜晚還圍著篝火盡情歌舞,共享歡樂。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從此,這一節日在西方國家流行開了。那麼火雞是如何烹制的呢?
火雞即吐绶雞(turkkey),又稱七面雞,本為野生,現已馴化為肉用家禽。全身被黑、白、深黃等色羽毛。頭、頸上部裸露,有紅珊瑚狀皮瘤,喉下有肉垂,顏色由紅到紫,可以變化。公火雞尾羽可展開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母火雞重為8-9千克,年產火雞蛋50-80枚,每枚蛋重20-80克。目前飼養品種以“青銅火雞”和“白色火雞”為多。
火雞以其體形大,生長迅速,抗病性強,瘦肉率高而受人矚目,可與肉用雞媲美,被譽為“造肉機器”。火雞肉不僅肉質細嫩、清淡,而且在營養價值上有“一高二低”的優點。一高是蛋白南含量高,在30%以上;二低是火雞肉在國外被認為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同時,火雞肉也是益氣補脾的食療佳品。目前,世界上有許多國家以火雞肉代替牛肉、豬肉、羊肉和鴨肉。



聖誕節為什麼要吃火雞


聖誕大餐:火雞必不可少
在傳統的聖誕餐桌上,烤火雞是不可缺少的菜式。在一些亞洲國家,或許每年只有聖誕節這一天才吃火雞,以慶祝佳節;但在歐美,尤其是美洲大陸,火雞卻是很普通的一種肉食,而且在感恩節和聖誕節這兩個大日子,火雞更是傳統的食品。

火雞是美洲特產,在歐洲人到美洲之前,已經被印地安人馴化。火雞的名字在英文中叫“土耳其”。因為歐洲人覺得它的樣子像土耳其的服裝:身黑頭紅。歐洲人很喜歡吃烤鵝。在移民到美洲之後,還沒有養好鵝就有了吃鵝的要求,於是就吃火雞,竟然發現火雞比鵝好吃。而且北美洲有很多火雞。於是烤火雞成了美國人的大菜,重要節日中必不可少。

這種風俗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據說在一六二零年的聖誕節,大批來自英國的移民抵達美洲大陸的樸裡茅斯山。當時,那兒物產貧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雞,於是他們便捉火雞,作為過節的主菜。

因此聖誕大餐裡,除了火腿、甘薯、蔬菜、葡萄干布丁、水果餅、雞尾酒之外,當然少不了火雞這位“仁兄”了!

火雞的做法

火雞的最傳統做法非常簡單,您只需要用鹽和花椒末將火雞裡外充分塗抹,然後在烘爐中烘烤3小時左右即可。

聖誕節的火雞

吃火雞的歷史已經有近四百年了。這個象征豐收團圓的感恩大餐“christmasdinner”和“thanksgivingdinner”中的“dinner”原本並非指晚餐。而應該在中午吃。由於感恩節是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已經非常接近聖誕節這個一年中的大節日。而聖誕節正是感恩耶稣降臨的日子。因此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紅棗人參鴨肉可以在一起饨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