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暴米花怎樣制做出好吃的點心 相關專題:小資美食-茶點
材料:粳米5杯、濁酒、白糖、熱水、鹽
調料:大棗、雞冠花、石耳、黑芝麻
做法:
(1)把粳米放在20℃水中泡8小時,撈出後磨成面。
(2)粳米面100裡以白糖10%,濁酒15%,加水量45%的比例和面,在30℃發酵8小時。
(3)用於調料的大棗去核切成絲,雞冠葉要挑紅且嫩的洗淨並撈取,炒黑芝麻。
(4)把和好的面放在墊有干淨麻布的松糕框或蒸鍋裡,並將大棗和雞冠葉、黑芝麻、石耳作為調料放在上面。
(5)冒熱氣的時候,開始要蒸20分以上,涼後切成菱形和四角形。
綠豆餅
綠豆餅是把磨好的綠豆用鹽調味,加弄碎的豬肉、綠豆芽、蕨菜、切成絲的泡菜煎出來的,做下酒菜不錯。可以用雞肉或火雞肉代替豬肉。以腌一下的蕨菜、綠豆芽、包心菜切成絲代替。可以搭配在醬油裡加肉湯和醋做的醬。
綠豆有利尿作用,是涼身性質的食品,可以防署降溫。並且含有豐富的鈣和維生素a,對成長期兒童和老人好。
材料:綠豆1杯、白菜泡菜200g、蕨菜100g、豬肉200g、綠豆芽150g、蔥2棵、紅辣椒2個
豬肉佐料:醬油2大勺、切好的蔥1大勺、搗好的蒜1/2大勺、胡椒面1/4小勺、香油1小勺、芝麻1小勺、食用油1杯
做法:
(1)把去皮的綠豆泡在涼水裡,用手搓去皮,並按綠豆130g:水90cc的比例磨好調味。
(2)把豬肉磨成肉沫並加佐料。
(3)把綠豆芽用鹽水燙出來,將蕨菜的硬桿切掉。蔥切成絲。
(4)泡菜除水份後切成絲。
(5)紅辣椒去子切圓。
(6)在平鍋裡放油,並放一勺磨好的綠豆,再放豬肉、綠豆芽、蕨菜、泡菜、蔥,上面放磨好的綠豆翻過來煎。直徑越小越好煎。
(7)蘸醋醬油吃。
艾蒿糕
艾蒿要用嫩艾蒿才柔軟。特色是吃年糕的時候,在蜂蜜裡加生姜汁。
在糯米面裡放煮熟並搗好的艾蒿,做成栗子大小再蘸綠豆粉。
艾蒿的特點是含有豐富的無機物和維生素。特別含有許多維生素a,只吃80g也能供應一天所需的量。並因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對預防和治療感冒也有效。
材料:糯米面5杯、鹽1大勺、艾蒿100g、糖稀少量
綠豆豆沙:綠豆3杯、鹽1小勺、白糖3大勺
做法:
(1)把綠豆用石磨磨後泡在溫水裡,並去皮蒸出來放點鹽壓碎後,再放白糖做成餡。
(2)把艾蒿洗淨煮出來,並用涼水漂一漂,除水份後搗碎。
(3)蒸糯米面後加艾蒿,並使之染成綠色。
(4)把綠豆餡摘成綠豆大小,用手抓緊,並使之與艾蒿混在一起。年糕的量要比綠豆餡多。
(5)吃的時候,蘸糖稀吃。
牛頭糕
在糯米面中混合栗子、大棗、柿餅等水果和黃豆蒸出來的年糕。因切好的年糕的樣子像牛頭肉片,所以稱為牛頭糕。
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至被稱為“土地上長出的牛肉”,並且能促進氨基酸的形成。
材料:糯米10杯、粳米7杯、黃豆2杯、小豆2杯、大棗1杯、栗子1杯、白糖1杯、鹽2大勺、柿餅10個
做法:
(1)把粳米和糯米泡在20℃的水裡,粳米泡8小時,糯米泡30小時後撈取放鹽搗成60,100mesh面。
(2)栗子去皮,大的切半。
(3)大棗去核切成2-3份,柿餅切好。
(4)把小豆煮熟,黃豆泡好。
(5)在米面裡混合准備好的栗子、大棗、蜜桔、小豆、黃豆、白糖,並放在蒸鍋裡蒸出來。蒸的時候,在蒸鍋下面放上蒸過的黃豆或小豆。
(6)冷卻變硬後切成四角形。因切的樣子像牛頭肉片而起的名字。
南瓜干兒糕(柿餅干糕)
在糯米面裡混合南瓜干(柿餅干),蘸上豆沙後蒸出來的年糕。
材料:糯米10杯、鹽2大勺、南瓜干兒(或柿餅干兒)200g、白糖1/2杯。
豆沙:紅豆4杯、鹽3/4小勺
做法:
(1)摘老南瓜去皮除種子後,曬干做成南瓜干兒,並在用的時候切成5cm大小,洗淨後撈出來。
(2)糯米在20℃水中泡30小時撈取放鹽,搗碎後用篩子篩出來。
(3)煮小豆以鹽調味,壓碎放好。
(4)在蒸鍋裡鋪一層豆沙,並在南瓜干兒上蘸白糖混合糯米面,以3cm厚鋪在蒸鍋裡重撒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