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油炸臭豆腐”使用的臭豆腐,手續則沒有青方來得復雜。為了求大量生產方便,一般而言都是以新鮮豆腐短暫浸泡“臭鹵水”,讓臭鹵水中的細菌、霉菌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質,進而使豆腐的組織松弛,並且散發出臭味,然後就可以油炸。有些廠商為了求快,甚至不待分解程序完成,只要臭鹵水的臭味入味後,隨即出貨,也因此,油炸臭豆腐的口味和油炸普通豆腐的口味相似 自然發酵的臭鹵水是在水缸中放入稻on?、豬肉等肉類,然後任由其露天自然發酵、腐敗,經過幾個月後,就可以放入豆腐,不過這種方法非常不衛生,而且都會長蛆。現在有許多廠商在科學發展觀的精神下,使用發酵菌接種的方式,直接培養臭鹵水,不但發酵的時間短,而且安全衛生,可以大量生產。 以台灣為例,浸泡臭鹵水的臭豆腐通常有三種主要的食用方式。
油炸:這是普遍流傳於華人文化圈中的食用方式,將臭豆腐切成小塊後,入油鍋油炸,然後再加上醬油、蒜泥、泡菜。
麻辣:以香菇、蝦米、大蒜、辣椒、蔥、鴨血、豬大腸、絞肉、辣椒或辣油制作麻辣鍋底後,再放入臭豆腐煮熟。
碳烤:直接以竹簽穿過臭豆腐後,然後再塗抹烤肉醬,在碳火上烤數分鐘即可。 如今,南京、紹興、湖北、安徽、天津、雲南等地都有臭豆腐,口味和做法也隨著當地的飲食習慣而不同。除了油炸之外,還有黃山的蒸臭豆腐、雲南的鴨油臭豆腐、烤臭豆腐干等等。
南京的臭豆腐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灰白的嫩豆腐,一種是瓦灰的豆腐干。嫩臭豆腐下到油鍋裡炸至金黃色,就可以起鍋,吃的時候澆上一些辣椒醬、芝麻醬、蒜汁、香菜、小蔥、姜末,吃起來外脆內酥軟,味道香濃;灰色的臭豆腐干子,在油裡炸的時間需稍久一些,才能炸得透,隨著誘人的臭味彌漫開來,豆腐干的表面就會起小泡泡,待色轉變成灰黑色,就可以吃了。這樣的臭豆腐干子一般切成小塊,串在竹簽上,炸熟後直接刷上攤主備下的調味醬,趁熱食之,香脆可口,頗有嚼頭。 南京高淳的臭豆腐在做法上也有些與眾不同。先用上好的黃豆制成水豆腐,然後把白嫩的水豆腐壓制成白白的豆腐干子;再把豆腐干加入到一種鹵液中。此處的鹵液是最有講究的,需要用隔年留下的爛鹹菜汁做成,純綠色、純天然,沒有添加任何色素,散發出來的是很自然的臭味。把盛放的壇子封好口,再埋到地底下,數天之後取出,白豆腐已成青墨色的臭豆腐干了。掰開豆腐干,可以看到從裡面到外面,都是青墨色,聞聞奇臭,炸熟後入口卻又是奇香無比。這種地道的臭豆腐,近年來已經快在市場上絕跡,出售的多是些仿制的赝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