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吃蒜對胃有影響嗎?正文

吃蒜對胃有影響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發增長:大蒜中含有的揮發油能加速血液流向皮脂腺和毛囊的速度,從而促進毛發生長,對禿頭也有治療作用。把蒜泥敷在頭皮上,可以改善毛發生長,消除頭屑。如果加入同樣多的植物油敷頭,還能緩解頭發的干燥程度。

增強免疫功能:動物實驗表明,大蒜中的脂溶性揮發油能顯著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機能,有增強免疫系統的作用。

抗衰老:大蒜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預防血管老化、免疫力衰退等作用。

健腦益智:大蒜中的成分和人體內的維生素b1結合能產生“蒜胺”,這種蒜胺能促進和發揮維生素b1的作用,增強碳水化合物氧化供能,為大腦細胞提供足夠的能量,使思維敏捷。

不宜人群

不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大蒜也有它的“禁忌人群”。

肝病患者不宜吃:很多人認為,大蒜能抗菌抗病毒,於是就用吃大蒜來預防肝炎,甚至有人在患肝炎後仍然每天吃大蒜。這種做法對肝炎病人極為不利,因為大蒜對肝炎病毒沒什麼作用,相反,大蒜的某些成分對胃、腸還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影響食物消化,從而加重肝炎病人的惡心等諸多症狀。另外,大蒜的揮發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等降低,並有可能引起貧血,不利於肝炎的治療。

非細菌性腹瀉不宜吃:發生非細菌性的腸炎、腹瀉時,不宜生吃大蒜。因為腸道局部黏膜組織有炎症,腸壁本身血管擴張、充血、腫脹、通透性增加,機體組織大量蛋白質和鉀、鈉、鈣、氯等電解質以及液體滲入腸腔,大量液體刺激腸道,使腸蠕動加快,因而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如果再吃生大蒜,辛辣味的大蒜素會刺激腸道,使腸黏膜充血、水腫加重,促進滲出,使病情惡化。如果已經發生了腹瀉,食用大蒜更應該慎重。

眼病患者不宜吃:中醫認為,長期大量地食用大蒜會“傷肝損眼”,因此,眼病患者應盡量不吃大蒜,特別是身體差、氣血虛弱的病人更應注意,否則時間長了會出現視力下降、耳鳴、頭重腳輕、記憶力減退等現象。有些人患了近視眼或其他眼病,需要服用中藥治療,這時千萬要忌口,否則直接影響療效。在夏秋季時吃大量大蒜,對眼的影響最大。

小技巧:吃蒜怎樣除口臭

大蒜最理想的吃法就是生吃,不過很多人對於吃了之後滿口的蒜臭很頭痛。要減少吃大蒜產生的口臭,有以下辦法。

1.要和蛋白質較豐富的食物一起吃。

2.吃過之後馬上刷牙漱口。

3.喝些牛奶、咖啡、茶或吃些水果。

4.咀嚼茶葉。

5.多吃大棗清除口臭。

6.用醋或酒去除口腔異味。

7.咀嚼當歸片
 
沒有壞處,相反大蒜具有殺菌的作用,吃了對身體有好處,只不過氣味不太好聞罷了
 
大蒜頭有防癌的作用
據報道,45%的癌症與飲食密切相關,科學飲食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因此,正確選擇食物對預防癌症的發生具有重大意義。那麼,到底哪些食物有防癌作用呢?國內外癌症專家一致認為以下幾類食物有防癌的效果。
1.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芥菜、油菜、雪裡紅、香菜、大蒜、蒜苗、金花菜、辣椒、柑桔、鮮棗等,其抗癌機理是阻斷致癌物質亞硝膚的合成、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阻斷致癌物質在體內的活化、促進人體干擾素的合成等。另外,維生素c是一種抗自由基的物質,由此發揮抗癌功效。
2.富合澱粉的食物。如土豆、綠色的香蕉。英國營養學家們對12個國家居民的飲食習慣作了調查,結果發現人群中攝食的澱粉越多,癌症的發病率就越低。富含澱粉的食物抗癌機理是澱粉類食物能產生丁酸鹽,丁酸鹽對癌細胞有強大的抑制作用。除此之外,澱粉分解可間接加速致癌物從大腸中排出,從而降低癌症的發病率。
3.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芹菜、大蒜、青椒、芫荽等,它們可以稀釋脂肪濃度以減少致癌物質對人體代謝的影響;食物纖維還可以減少糞便在腸道的停留時間,減少致癌物質與腸粘膜的接觸的機會。此外,纖維素還能降低人體中的雌激素的水平,從而降低乳腺癌的發生率。
4.豆類食品。如黃豆、蠶豆、豌豆能阻止致癌物質與正常細胞的脫氧核糖核酸結合,從而起到預防癌症的作用,尤其對乳腺癌有明顯的預防作用。
5.蘿卜類食物。包括胡蘿卜在內的各種蘿卜,都有分解致癌物質亞硝酸鹽的作用,因此具有顯著的抗癌作用。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的大國,以上這些食物比比皆是,且大多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只要你多吃點以上蔬菜,癌症就可離你遠一點。何樂而不為呢?

專家們認為,如能遵循以下建議,就能使全世界的癌症減少30%—40%。
這些建議是:
主要選擇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豆類和粗加工澱粉性主食。
應避免體重過低或超重。從青年到中年體重增加應限制5千克以內。如工作是體力活動較少,每日應從事相當於步行1小時的體力活動,每周至少做較激烈的運動1小時,這有助於減少某些癌症尤其是結腸癌的危險。
每日應吃400—800克水果蔬菜。
每日應吃600—800克谷類、豆類、根莖類食物,少吃精制糖。
如果飲酒,男子每日限飲兩杯,女子限飲一杯。
如果吃肉,每日紅肉的攝取量應低於80克。
脂肪和油的能量不應超過攝入總能量的30%。
少吃腌制食物,減少烹調用鹽。
不吃室溫下存放過久的食物,因為這種食物易污染上霉菌毒素。
不吃的食物要冷藏,以免腐敗變質。
添加劑、污染物和殘留量水平控制得當,食物和飲料中的這類物質則不會造成健康危害。
不吃燒焦的食物。少吃在明火上直接燒烤的肉和魚,少吃熏肉。要用較低的溫度烹調肉和魚。
如能遵循上述建議,一般無須服用膳食補充劑,後者對減少癌症危險並無幫助。另外,不要吸煙。

蔥爆牛肉、蔥花蛋湯、蔥油餅,真不知道還有沒有不需要用蔥做調料的菜肴了。蔥已是我們不可缺的調味料,奇妙的是,老祖宗的醫學就這樣每天和我們作伴,不知不覺中守護著我們的健康。
傳統醫學認為,蔥有解毒的功效。如果因為吃蝦蟹而過敏,趕快把菜裡的蔥都吃掉,可以解除體內的毒素;把蔥白搗爛,加入蜂蜜,可以外敷治療皮膚的瘡癰疔結。
現代藥理學進一步發現,蔥的辛辣氣味主要來自一種有機硫化物「硫化丙烯」,這種成分可以促使體內排除致癌物質的酵素活性增加,相對的減少了身體罹患癌症的機率。蔥的含硫化合物,可抑制腸胃道細菌將硝酸鹽轉變為亞硝酸鹽,進而阻斷了後續的致癌過程。另外,蔥葉中含有多醣體及纖維素。多醣體可以與癌細胞凝集,從而達到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進而預防癌症的發生。

據了解,廣東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不斷上升,目前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仍是鼻咽癌。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營養學專家蘇宜香教授表示,硝酸鹽、水質、煙薰三大食物污染物是廣東地區主要致癌物質,而合理的膳食結構、保持良好的營養和抗氧化狀況是防治癌症的有效措施。

專家建議以植物性為主、動物性為輔的防癌健康食譜包括,每天三百克谷類食物(其中三分一為豆類、三分一為面粉類);五百克疏菜,其中必須有三百克綠葉菜;二百克動物性食物,如魚類、禽類、蛋類、瘦肉;二百五十克牛奶;五十克黃豆制品。

此外,可用食療適當補充抗氧化營養素,如vc、胡羅卜素,多吃含有ve、植物活性物的種子、硬殼類食品及多芬類的茶葉、黃桐類的山楂、枸杞、銀杏、大豆、菌類的靈芝等交換可增強免疫力,預防癌症。

蘇教授指出,美國癌症中心支持進行全球食物與癌症關系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霉香鹹魚中所含的霉菌致癌物加上天氣潮濕、抽煙是“廣東瘤”即鼻咽癌高發原因;由於腌制食物中的所含的亞硝酸氨易引發食管癌、胃癌,有喜食腌制食物、魚露這類飲食習慣的廣東潮汕地區,尤其是南澳島附近則是食管癌、胃癌的高發區;農村以不流動的塘坑水和不潔河水作為飲用水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因素,改善水質、降低乙肝發病率可減少肝癌發生機率;另外,常吃煙薰食物也增加了致肺癌的機率。

金針菇和香菇中含有的某些物質,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助於預防和治療癌症。

(一)什麼叫防癌食物?

由於科學研究的進展,人們在食物中發現了可能引起動物或人發生癌症(致癌)的成分。進一步研究,又發現了食物中含有預防癌症的成分。經過實驗室研究證明,一些食物成份在細胞培養時,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另一些成份具有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也就是提高免疫功能,在某種條件下免疫功能在體內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具有預防癌症發生和抑制癌症生長作用的食物,可稱為防癌(或抗癌)食物。但是,防癌食物在人體攝入較少量的致癌物時,身體健康水平比較好時才能發揮明顯的防癌(或抗癌)作用。

(二)防癌食物可分為幾類?

為了便於介紹,而且根據國內外科學家已研究的,大致可分成以下四類:

(1)維生素和微量元素(2)新鮮的糧食、蔬菜和水果(3)葷菜和海產品(4)其它。

(1)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維生素:

①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上皮組織的正常生長依賴維生素a,對於上皮細胞的分化、成熟和維持其結構完整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適量維生素a可以預防起源於上皮組織的腫瘤。對預防甚至輔助治療皮膚癌、胃癌、食管癌、喉癌、結腸直腸癌、子宮頸子宮體癌、乳腺癌等都起一定作用。預防癌症的劑量成人每天需要10,000個國際單位,兒童每天需要3,000國際單位。維生素a較多的存在於動物肝髒中,例如羊肝、牛肝、豬肝、雞肝等。此外,蛋黃、牛奶中也不少。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中含有胡蘿卜素,在體內能轉化成維生素a,是維生素a的很好來源。

②維生素c:能抑制癌前病變的發展,大多數癌症的預防和輔助治療都需要它。維生素c能阻斷致癌物亞硝胺在體內的形成,它有間接抗病毒作用,抑制引起癌症的病毒活性。維生素c是一種還原劑,起抗氧化作用,與維生素e協同抗癌,它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維生素c廣泛存在於新鮮蔬菜和水果中,成人每天需要量為75毫克,孕婦100毫克,乳母150毫克。

③維生素e:它也能阻斷胃腸道中致癌物亞硝胺的產生,也有抗氧化劑的作用,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在國內外的研究中顯示出防癌抗癌能力。維生素e主要存在於植物油中,尤其是豆油、玉米油;其次,是蛋類、谷物、胡蘿卜、鮮莴苣中。成年人每天補充300國際單位已足夠。

④其它維生素:維生素d可以促進細胞分化,抑制癌細胞增殖。b族維生素能提高免疫力。葉酸可促使造血細胞的成熟分化,也有一定防癌作用。

微量元素:

只占身體重量萬分之一以下的礦物質稱微量元素,它們是鐵、鋅、碘、硒、氟、銅、钼、錳、鉻、鎳、釩、錫、硅、钴等14種元素。

①硒:能消除或減輕汞、镉、砷引起的毒性,阻斷有毒金屬的致癌過程。硒在體內代謝具有明確的抗癌作用。因為我國大部分地區是貧硒地區,許多癌症病人的血中及膳食中缺硒,癌症預防量為每天攝入100~200微克。膳食中硒主要存在於動物肝髒、海產品、整粒的谷類、牛奶和奶制品、蘑菇、大蒜和蘆筍等食品中。

②碘:碘對預防甲狀腺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有一定作用,碘主要存在於海產品中,如海帶、紫菜、貝類等。我國成年人每日碘的供應量為150微克,孕婦每天175微克,乳母每天200微克。

③其它微量元素:鋅與細胞分裂有關,鋅缺乏時身體免疫力下降,成人攝入鋅量每天15毫克。孕婦或哺乳者可增至每天20毫克。食管癌高發區飲水與作物中普遍缺钼,專家建議钼的供應量為每天0.5毫克。肉類、動物內髒、豆類含钼較多。

(2)新鮮的糧食、蔬菜和水果:

如果服用維生素和補充微量元素防癌,一定要掌握好服用劑量,太少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太多了可能引起副作用,甚至引起中毒症狀。所以合理飲食是重要的防癌措施。

①玉米:即玉蜀黍,經常服用,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癌症、高血壓等病。玉米含有大量植物纖維、胡蘿卜素、賴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請問低鹽低脂飲食的宣教要點是什麼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