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我高血壓168低血壓100怎樣注意飲食正文

我高血壓168低血壓100怎樣注意飲食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本人已46歲,女上班期間就有點(症狀惡心、有點坐車感覺),和同事去交電費時頭猛就摔一腳去旁邊藥店量血壓,高壓168、低壓100,大夫給我開了“馬來酸依那普利片”,本藥品是上海現代只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藥。大夫要求每天吃兩片,份上下午吃,因為我從沒吃過其他藥(哪位專家給我指點)。我所住的城市比較偏遠,醫療也不是很發達所以求救。謝謝並且給你們拜個早年!祝你們身體健康!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是各種心腦血管病的發病基礎。控制高血壓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關鍵所在。高血壓的治療分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兩類。高血壓的藥物治療固然重要,但各種降壓藥物只能針對高血壓病理過程中的某一環節,有時雖能取得一時的降壓效果,但常顧此失彼,導致一系列副反應的產生,有些甚至是長期和嚴重的,如精神抑郁、陽萎等等。這些情況即使在使用多種降壓藥物聯合應用時也不能完全避免,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及醫療保健恰恰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實踐證明,很多行之有效的非藥物治療措施可以使一部分患者的血壓得到有效的控制,且不存在藥物治療伴發的不良作用。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及醫療保健的主要措施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減輕體重、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

以下談一些具體的措施及方法。
1、合理膳食
飲食與高血壓有很大的關系。攝鹽過多可使血壓升高,飽餐與甜食易使人發胖,肥胖易使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的飲食中,既要保證充分的熱量、脂肪和必需蛋白質,但又不宜過量。適當的多吃含蛋白質高的食物,如各種豆類及豆制品、蛋清、牛、羊、豬的瘦肉、魚肉、雞肉等。盡量少吃或不吃動物的內髒,因為動物內髒富含膽固醇,易使血脂增高。提倡多吃新鮮的蔬菜和瓜果。蔬菜中富含纖維素,對於老年人來說,還可以防止便秘。各種蔬菜和水果中富仿維生素c,可以調節膽固醇的代謝,控制動脈硬化的進展,降低血壓。主要的膳食要求如下。
(1)低鹽飲食我國人群每人每日平均食鹽(包括所有食物中所含的鈉折合成鹽)為7~20g,明顯高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每人每日進食鹽6g以下)。主要原因如下:1)人們對進食大量的鹽易導致高血壓認識不足;2)在烹調時放入了含鹽高的調料(如醬油、黃醬、豆瓣醬等);3)我國膳食結構的特點是副食少,主食多,為進主食就得在副食中多加鹽;4)由於長期傳統的影響,人們喜歡食用鹽腌制品,這樣就在人群中形成嗜鹽的習慣。鈉鹽攝入量與血壓呈量效關系。有研究顯示,每日攝入食鹽5~6g,血壓下降8/5mmhg(1.1/0.7kpa)。每日攝入食鹽2.5-3g,血壓下降16/9mmhg(2.1/1.2kpa)。絕大多數人都能承受中等量鈉鹽(5-6g)攝入限制。對於血壓正常者,低鹽飲食可以預防高血壓。低鹽飲食對熱環境中重要營養物的攝入及運動耐量並沒有影響。限制鈉鹽的攝入不但降低血壓而且可以減少藥物劑量,因而使藥物的不良反應減輕。一般來講,人們每日從食物中攝取的鹽約為2.5-4.5g,如果將每日鹽量控制在6g以下,做飯和吃飯時另加入的食鹽量應少於2-3g。
進行低鹽飲食的一些具體措施有:1)多吃天然食品,少吃或不吃加工好的食品。天然食品中鈉含量低而鉀的含量較高。多數加工好的食品中加入了鈉而去掉了鉀。2)在做飯時不加鹽,但為了保持口感,可在吃飯時加少許食鹽。3)濁吃隔夜飯菜。4)不吃或少汔快餐,多數快餐中鈉含量高。對於那些口味較重的人,應該逐漸減少食鹽的攝入,不追求一步到位。在日常生活中,正確估計食鹽的量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瓷勺一平勺食鹽約為18g,瓷勺一平勺醬油相當於食鹽3g,咖啡勺一平勺食鹽約為3g一小撮(用三個手指尖)食鹽約為2-3g,患者可根據需要和可能情況進行應用。

(2)補充鉀、鎂、鈣限制鈉攝入可能會相應增加鉀的攝入和因減少利尿劑的應用而使鉀的排出減少,因而使體內鉀量增加。含鉀量較高的食物有黃豆,小豆、綠豆、豆腐、土豆、大頭菜、花生、海帶、紫菜、香蕉等。鉀添加劑能使血壓下降。和血壓正常者相比,高血壓患者鈣的鑷入減少且尿中排洩增加。研究顯示,每日補充1-2g鈣可以降低血壓。老年高血壓患者對補充鈣鹽的反應相對較差。日常生活中應特別注意,由於高血壓患者為了減少飽和脂肪酸和鈉的攝入而減少牛奶和奶酪和攝入,從而不經意的減少了鈣的攝入。患者每晚睡前喝牛奶1-2杯,可以幫助降低血壓,還可以預防骨質疏松。

2、適量有規律的有氧運動
運動可以調節人體的高級神經活動,使血管舒張,血壓下降。同時也可以增強心血管的功能,促進脂質代謝,控制肥胖,並能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但是,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應選擇適當的項目,不宜參加過於劇烈的運動,而要量力而行。鼓勵那些有運動習慣的人盡量延長他們能運動的時間。根據高血壓患者個體健康狀況、年齡以及個人的愛好來決定運動量。走路或騎自行車是最適合的有氧運動。如果沒有特別情況,應該每天運動1次,每次運動場30min,每周運動5次,使運動目標心率達到期170-年齡,例如,一個50歲的患者,其目標心率為120次/分。要養成一種習慣,從而使高血壓處於一種穩定的狀態。運動訓練要包括大腿及手臂的大肌肉群的活動,而避免僅限於小肌肉群的靜態的收縮運動。對老年人此點特別重要。

3、減輕體重
飲食中脂肪的增加會增加有肥胖傾向者肥胖的危險,體重增加明顯者應減少脂肪攝入。合理的飲食既可以保證集體必需的營養,又可以控制肥胖,是高血壓防治中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適量的有規律的有氧運動也是減輕體重和保持體重穩定在一個理想水平的有效方法。

4、戒煙限酒
吸煙對人體有百害而無一利,不論有無高血壓都不應吸煙,吸煙者應戒煙,並應減少或避免被動吸煙。大量研究表明,過量飲酒會使血壓明顯增高。對於喜歡飲酒的高血壓患者,應該勸其戒酒或少量飲酒。大量飲酒可使血壓持續升高,易誘發腦血管意外。實在不能戒酒者,主張飲用少量紅葡萄酒,因為少量紅葡萄酒可以擴張血管。

5、保持心理平衡
長期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壓和其它一些慢性病重要原因之一,對有精神壓力和心理不平衡的人,改變他們的精神面貌需做長期細致的工作,一方面靠政府與政策的力量改善大環境,另一方面則靠家屬與社區醫師做耐心勸導,幫助這些人參與社交活動,如參加體育鍛煉、繪畫等,在社團活動中傾訴心中的困惑,得到同齡人的勸導和理解。要積極調動患者自身的潛力,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娛樂。
高血壓的治療貴在控制,實現高血壓的控制貴在堅持,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是高血壓治療的基礎,只要日常生活中細心注意,將會大大有益於的血壓控制。相信廣大高血壓朋友們,只要肯下決心,意志堅定,這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我本人也有高血壓162/100,服用長效降壓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天一片,加用蜂膠軟膠囊,黃酮含量百分之八以上,血壓一直很正常。也吃過雅施達,有效,對我有副作用,引起干咳。珍菊降壓片也有效,價雖便宜,據說會引起老年癡呆,又每天三次,不敢常吃,故我沒吃。平時飲食要清淡。
 
建議還是口服降壓藥物,1減肥2合理飲食3低鹽低脂飲食4鍛煉5戒煙酒
 
一、關於藥物選擇:
1、患者血壓很高,200/130屬於重度或3級高血壓,但經服用達爽(鹽酸咪達普利片)後,血壓降至185/105,說明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因服用時間較短,一般1周後才能達到最大的治療效果。
2、因血壓較高,一種藥物恐怕不能控制到較理想的水平,建議聯用另外一種類型的降壓藥,這樣可減少每一種藥物的服用劑量,即加強治療效果,又能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朋友推薦“尼群地平”和“卡托普利”,雖然經濟,但不宜使用。
因為尼群地平與卡托普利都是短效降壓藥,降壓快,但血壓回升也快,一降一升造成血壓上下波動,更容易加重對血管與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目前提倡服用長效降壓制劑,降壓平穩,長期服用對心腦血管還有保護作用。
另外,達爽(咪達普利片)與卡托普利是同一類藥,不能重復聯用。

建議用達爽(咪達普利片)與拉西地平(三精司洛平)合用,拉西地平為長效降壓藥,價格相對經濟。也可選用伲福達(國產硝苯地平緩釋片),也較經濟。
如無心動過緩,也可加用小劑量倍他樂克,12.5~25mg,日2次服;有助於降低血壓,同時服用阿斯匹林75mg,1/日,有預防心腦意外事件發生的作用。

應急用藥:
硝苯地平(心痛定)也是短效制劑,雖不適宜做長期服用的降壓藥,但可做為備用藥物,在收縮壓超過180mmhg以上時,可臨時舌下含化5~10mg,有降低血壓,防止血壓過高,發生意外作用。

二、藥物劑量的調整:
選擇仍何一種降壓藥,都要掌握小劑量、緩慢降壓的原則。降壓速度不宜太快,咪達普利片開始可用5mg,以後可增加到10mg,清晨1次服用;聯用拉西地平時,開始可先用半片,如不理想可增加到1片,也為清晨1次服用。
在服藥1~2周或更長時間,待血壓平穩不再下降後,根據血壓情況,再適當調整藥物劑量,把血壓逐漸降到140/90左右或以下,然後采用維持量繼續服藥;以後根據血壓監測情況,適當調整劑量,加量或減量時,均可從半片,或更小劑量加減。
降壓治療原則


生成2008-04-1417:50:25來源:飛華健康網關鍵詞:高血壓 



積極應用非藥物療法和(或)藥物療法治療高血壓並將之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可以有效的預防相關並發症的發生;已經出現靶器官損害的,有助於延緩甚至避免心、腦、腎病變的惡化,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病死率和病殘率。

(一)降壓治療的基本原則:

高血壓的治療應緊密結合前述的分級與危險分層方案,全面考慮患者的血壓升高水平、並存的危險因素、臨床情況、以及靶器官損害,確定合理的治療方案。依據新指南精神,對不同危險等級的高血壓患者應采用不同的治療原則。具體如下:

低危患者:以改善生活方式為主,如6個月後無效,再給藥物治療;

中危患者:首先積極改善生活方式,同時觀察患者的血壓及其他危險因素數周,進一步了解情況,然後決定是否開始藥物治療;

高危患者:必須立即給與藥物治療;

極高危患者;必須立即開始對高血壓及並存的危險因素和臨床情況進行強化治療。

無論高血壓患者的危險度如何,都應首先或同時糾正不良生活方式;換言之,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應作為治療任何類型高血壓患者的基礎。部分輕型高血壓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後,可減少甚至免於降壓藥物治療;病情較重的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後也可提高降壓藥物的治療效果,減少用藥劑量或用藥種類。這一點在我國過去的臨床實踐中未得到充分重視。
不行


高血壓病是指病因尚未明確,以體循環動脈血壓高於正常范圍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獨立疾病。
發病主要原因與高級神經活動障礙有關。
高血壓病的早期症狀為頭暈、頭痛、心悸、失眠、緊張煩燥、疲乏等。以後可逐漸累及心、腦、腎器官,嚴重時可並發高血壓性心髒病、腎功能衰竭、腦血管意外等病變。
高血壓影響工作和生活,高血壓又是冠心病、腦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心肌梗塞病人中50%是高血壓患者,腦卒中病人76%的人有高血壓病史。因此高血壓的危險性在於突然死亡或致殘。高血壓患者要學會生活調養和早期治療,以控制病情的發展。

高血壓病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高血壓多發生在中年以上的人,以腦力勞動者居多;繼發性高血壓是其他疾病的一種症狀,如腎髒、腦、血管及內分泌疾病可引起血壓升高。由於高血壓持續時間過長,容易引起冠狀動脈硬化性心髒病,故高血壓與冠心病有密切關系。在食品選擇方面有共同的要求。
全身感覺麻木或一側肢體活動發生障礙,甚至心慌、氣短、胸悶甚至不能平躺時,要及時測量血壓,因為很可能發生了高血壓危象。

高血壓病是當今世界引人矚目的流行病,而且越是工業

[1] [2] 下一页

小腦梗死的飲食應注意什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