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痔瘡吃什麼對身體比較好? 大便帶血是下消化道特別是結腸直腸和肛門部出血的一個特殊症狀 痔瘡病人應注意飲食方面的問題 1、痔瘡病人的宜忌 (1)宜常取食易於消化、質地較軟的食物。 (2)力求大便通暢,宜食用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銀耳、海帶等。 (3)宜攝取具有潤腸作用的食物,如:梨、香蕉、菠菜、蜂蜜、芝麻油及其他植物油、動物油。 (4)宜選用質地偏涼的食物,如:黃瓜、苦瓜、冬瓜、西瓜、藕、筍、芹菜、菠菜、莴苣、茭白、蕹菜、茄子、絲瓜、蘑菇、鴨蛋、鴨肉等,以免加重仙熱而導致便血。 (5)久治不愈、長期出血、體虛者,宜適當翰良滋補性食品,如桂圓、紅棗、蓮子、百合、牛奶、芝麻、蜂蜜、核桃等。 2、痔瘡病人的飲食禁忌 (1)禁食辛辣刺激、油膩、煎炸熏烤及熱性食品,如:羊肉、狗肉、生蒜、生蔥、辣椒等,同時也應禁煙、禁酒。 (2)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吃燥熱、肥膩、煎炒等助熱助濕的物品,忌吃發物和煙酒。 痔瘡飲食治療方法 患了痔瘡吃什麼,這是許多患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其實,患了痔瘡的患者可食用的食物很多,也不乏美味食品,除了五谷雜糧外,我們在此列出一些野味和水產品供大家參考。 蛤蜊 性寒,味鹹。《本草求原》中說:“蛤蜊治五痔。”蛤蜊肉能潤五髒,軟堅散腫。痔瘡患者宜用蛤蜊肉經常煮食。 螺蛳 性寒,味甘,能清熱、利水,治療痔瘡。古代《日用本草》中記載:“螺蛳能解熱毒,治酒疸,利小水,消瘡腫。”《本草綱目》亦雲:“醒酒解熱,利大小便,治脫肛、痔漏。”《玉楸藥解》中還說:“螺蛳清金利水,洩濕除熱,治脫肛、痔瘘。”患有痔瘡的人,適宜常吃螺蛳。 蚌肉 性寒,味甘鹹,有清熱、滋陰、解毒的作用,適宜濕熱痔瘡者煮食或喂湯服。《日華子本草》中記載,蚌肉“除煩解熱毒,並痔瘘、血崩、帶下。” 泥鳅 補中氣,祛濕邪,既營養,又療痔,久痔體虛、氣虛脫肛者宜常食之。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認為,泥鳅肉“暖中益氣,解毒收痔。”民間有用鳅魚模壓粉煮羹食用,治療痔瘡脫垂,可起到“調中收痔”的效果。 鳗鲡 俗稱白鳝。性平,味甘,能補虛羸、祛風濕,對體弱氣虛痔瘡患者,最為適宜。早在《別錄》中即載:“鳗鲡魚主五痔瘡瘘。”唐代著名食醫孟诜還說:“鳗鲡熏痔,患諸瘡瘘及疬瘍風,長食之甚驗。”在孟诜的《食醫心鏡》中有一方:“治五痔瘘瘡,殺蟲:鳗鲡一頭,治如食法,切作片炙,著椒、鹽、醬調和食之。”鳗鲡魚的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滋補價值極高,它的補虛療痔功效為歷代醫家稱贊。如明代缪希雍《神農本草經疏》中說:“五痔瘡瘘人常食之,有大益也。”明·倪朱谟亦認為:“疬瘍瘘痔人常食之,漸漸獲效。” 鳢魚 俗稱烏魚、黑魚。性寒,味甘有補脾、利水的作用,能療痔瘡。《別錄》中早已說它“療五痔。”《外台秘要》中亦載:“治腸痔,每大便常有血:鳢魚脍、姜、齑食之。” 黃鳝 能補虛損、除風濕、強筋骨,亦可療痔瘘。《便民食療》中說:“治內痔出血:鳝魚煮食。”《食用中藥與便方》亦載:“內痔出血,氣虛脫肛,黃鳝煮羹食之,有補氣固脫之功。” 豬大腸 適宜痔瘡出血脫肛者食用。古代治療痔瘡的效方,也常用到豬大腸。如《奇效良方》中的豬髒丸,“治痔瘘下血”,就是用豬大腸同槐花煮爛搗和後為丸。《本草蒙筌》中的連殼丸,“治內痔”,也是用豬大腸同黃連、枳殼、糯米做成丸藥內服。 野豬肉 性平,味甘鹹,不僅能補虛弱羸瘦,又能療痔瘡出血,對患有慢性痔瘡出血者最宜。唐代信知家孟诜在其《食醫心鏡》中介紹:“治久痔,下血不止,肛邊痛:野豬肉二斤,切,著五味炙,空心食,作羹亦得。” 柿餅 性寒,味甘澀,能清熱、潤肺、澀腸、止血,尤其適宜痔瘡出血者食用。《本草綱目》記載:“白柿治痔漏下血。”對痔瘡出血,或肛門裂出血,大便干結者,民間習慣用柿餅適量,蒸熟後,每次吃飯時吃1個,或加水煮爛當點心吃,1日2次,柿霜對痔瘡患者亦有益。《本草求真》中也有記載,說“柿霜治腸風痔漏。”故痔瘡出血吃柿霜也頗適宜。 香蕉 性寒,味甘,能健胃清腸、消腫解毒,對肛腸疾病患者,如便秘、腸炎、痢疾、痔瘡等,均有效益。《本草綱目》早就說過:無花果治五痔。《福建中草藥》還介紹:“治痔瘡,脫肛,大便秘結:鮮無花果生吃。或干果十個,豬大腸一段,水煎服。” 榧子 又稱香榧。有潤肺滑腸、通便化痔、殺蟲消積的作用。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別錄》中就記載:“主五痔。”對此,《本草經疏》還解釋說:“五痔三蟲,皆大腸濕熱所致,苦寒能瀉濕熱,則大腸清寧而二怔愈矣。”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還認為,痔瘡患者,“每日嚼食香榧7粒,有養身治病之功。” 韭菜 有行氣、散血的作用,現代認為韭菜裡含粗纖維較多,而且比較堅韌,不易被胃腸消化吸收,能增加大便體積,促進大腸裡動,防止大便秘結,故對痔瘡便秘者有益。 蕹菜 又稱空心菜、空筒菜。性寒、味甘,有治療便秘、便血、痔瘡的作用。《陸川本草》中說過:“治腸胃熱,大便結。”《貴州省中醫驗方秘方》中還介紹:“治翻肛痔:空筒菜二斤,水二斤,煮爛去渣濾過,加白糖四兩,同煎如饴糖狀。每次服三兩,一日服二次,早晚服,未愈再服。”所以,蕹菜對痔瘡病人大便經常干結者,最為適宜, 菠菜 性涼,味甘,有養血、止血、潤燥、滑腸、通便的作用。據《本草求真》記載:“菠菜,何書皆言能利腸胃,蓋歷滑則通竅,菠菜質滑而利,凡人久病大便不通,及痔漏關塞之人,鹹宜用之。”《隨息居飲食譜》中也說:“菠菜,開胸膈,通腸胃,潤燥活血,大便澀滯及患痔人宜食之。 絲瓜 性涼,味甘,能清熱、涼血,適宜痔瘡出血者食用。《本草綱目》中說:“煮食除熱利腸,治大小便下血,痔瘡十”尤其是濕熱下注,或血分有熱的痔瘡患者,最為適宜。 黑木耳 性平,味甘,善能涼血止血,有治療血痢、便血、痔瘡的作用。《本草綱目》載黑森耳治痔。《藥性切用》認為,黑木耳能“潤燥利腸”。清代食療名醫王孟英還說:“黑木耳補氣耐饑,活血,治跌僕傷。凡崩淋血痢,痔患腸風,常食可瘳。”尤其是體虛久痔者,常吃尤宜。 石耳 主產江西廬山,性平,味甘。《粵志》中說:“石耳味甘腴,性平無毒,多食饫人,能潤肌童顏,在木耳、地耳之上。”它有養陰、清熱、止血的功效,大便出血,痔漏脫肛之人宜食之。《醫林纂要》中就有記載:“石耳治腸風痔瘘,行水解毒。”每次可用石耳30-50克,瘦豬肉150克,加鹽少許,隔水蒸熟。上午蒸1次,喝其湯;下午蒸1次,全吃盡。 槐花 槐樹的花朵或花蕾可供食用,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也是中醫最常用的治療痔瘡藥物。《醫學啟源》中說:“槐花涼大腸熱。”《日華子本草》稱它“治五痔”。《本草正》亦雲:“槐花涼大腸,治痔漏。”古代治痔驗方,每每用之。尤其是對痔瘡發作期,濕熱下注,疼痛出血時,更為適宜。 胖大海 性涼,味甘淡,有清熱、潤肺、利呖、解毒的作用,痔瘡便血者宜用胖大海泡茶頻飲。《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胖大海“治痔瘡漏管。”《醫界春秋》中還曾介紹:“治大便出血:胖大海數枚,開水泡發,去核,加冰糖調服。” 何首烏 有補肝、益腎、養血、祛風的功效。《江西草藥》認為首烏還能“通便,解瘡毒。”首烏療痔,自古有之。《何首烏錄》中說過:“主五痔,益氣力。”《開寶本草》亦雲:“主瘰疬,消癰腫,療五痔。”《聖惠方》中介紹治痔一法:“治大腸風毒,瀉血不止;何首烏二兩,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一錢。”對於體虛久痔患者,常用何首烏粉調服,最為適宜。 麒麟菜 俗稱雞腳菜,產於我國台灣省及廣東、海南沿海的淺海珊瑚礁間,夏秋采收。性平,味鹹微苦。《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介紹:痔瘡便結:麒麟菜、石花菜等量,水煮成凍膠,加白糖適量,空腹食用。清代《本草綱目拾遺》記載:“麒麟菜消痰,能化一切痰結,痞積,痔毒。”《養生經驗補遺》記載:“治辛苦勞碌之人,或嗜酒從欲,忽生外痔:麒麟菜洗去灰一兩,用天泉水煮烊,和白糖五錢食之。” 1.便時出血 特點是無痛,血色鮮紅,便時出現。出血量一般不大,但有時也可較大量出血。便後出血自行停止。便秘糞便干硬、飲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是出血的誘因。
2.痔塊脫出
痔發展到一定程度即能脫出肛門外,痔塊由小變大,由可以自行回復變為須用手推回肛門內。
3.疼痛
肛門沉重、疼痛,常與排便不盡感覺同時存在。痔塊脫出嵌頓,出現水腫、感染時,局部疼痛劇烈。
4.癌癢
肛門周圍搔癢,甚至皮膚濕疹,常使病人極為難受。
常用中成藥
本病中醫亦稱痔,可分以下3型辨證治療。
1.瘀滯型
症見痔核初發,粘膜郁血,肛門瘙癢不適,伴有異物感,或輕微便血,瘀阻作痛,舌暗,脈弦澀。
治宜:活血祛瘀。
可服:痔瘡內消丸、少腹逐瘀丸、消痔丸等。
外用痔瘡膏、化痔栓。
2.濕熱型
症見肛門墜脹灼痛,便血,大便干結,小便短赤,口干苦,舌邊尖紅,苔黃厚膩,脈弦數。
治宜:清熱化濕,涼血止血。
可服:地榆槐角丸、腸風槐角丸、髒連丸等。便秘加服脾約麻仁丸。外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九華膏、野茶花栓
3.血虛型
便血日久,眩暈耳鳴,心悸乏力,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沉細。
治宜:補血止血。
可服:歸脾丸、阿膠補血膏等。年老體虛,痔核脫出難以回復者,可服補中益氣丸。
常用西藥
1.高錳酸鉀: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熱水坐浴。
2.緩瀉劑:用於便秘。如液體石蠟10-20毫升,每晚1次。或雙醋酚酊5毫克,每晚1次。 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痔瘡的發病率很高,痔瘡患者經手術治療或其它療法治療後,復發率亦較高。究其原因,除治療不徹底外,不注意預防痔瘡的發生,也是重要的因素,預防痔瘡的發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鍛煉:經常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廣播體操、太極拳、氣功、踢毽子等,能夠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的可能,對於痔瘡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這是因為體育鍛煉有益於血液循環,可以調和人體氣血,促進胃腸蠕動,改善盆腔充血,防止大便秘結,預防痔瘡。另一方面可以用自我按摩的方法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臨睡前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長強穴,每次約5分鐘,可以疏通經絡,改善肛門血液循環;另一種方法是用意念,有意識地向上收縮肛門,早晚各1次,每次做30次,這是一種內按摩的方法,有運化瘀血,鍛煉肛門括約肌,升提中氣的作用。經常運用,可以改善痔靜脈回流,對於痔瘡的預防和自我治療均有一定的作用。
(2)預防便秘:正常人每日大便1次,大便時間有早、中、晚飯後的不同習慣。正常排出的大便是成形軟便,不干不稀,排便時不感到排便困難,便後有輕松舒適的感覺,這表明胃腸功能良好。如果大便秘結堅硬,不僅排便困難,而且由於糞便堆積腸腔,肛門直腸血管內壓力增高,血液回流障礙而使痔靜脈叢曲張形成痔瘡。為防止大便秘結,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合理調配飲食。既可以增加食欲,糾正便秘改善胃腸功能,也可以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日常飲食中可多選用蔬菜、水果、豆類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飲食,少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
②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健康人直腸內通常沒有糞便,隨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結腸反射,結腸可產生強烈的“集團蠕動”,將糞便推入直腸,直腸內糞便蓄積到一定量,便產生便意。所以最好能養成每天早晨定時排便的習慣,這對於預防痔瘡的發生,有著極重要的作用。有人[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