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現在水污染這麼嚴重喝什麼水好呢正文

現在水污染這麼嚴重喝什麼水好呢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
多年來,我國水資源質量不斷下降,水環境持續惡化,由於污染所導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斷發生,不僅使工廠停產、農業減產甚至絕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和較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地威脅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威脅了人類的生存。我國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以污染程度大小進行排序,其結果為:遼河、海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其中,遼河、海河、淮河污染最重。綜合考慮我國地表水資源質量現狀,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的ⅰ、ⅱ類標准只占32.2%(河段統計),符合ⅲ類標准的占28.9%,屬於ⅳ、ⅴ類標准的占38.9%,如果將ⅲ類標准也作為污染統計,則我國河流長度有67.8%被污染,約占監測河流長度的2/3,可見我國地表水資源污染非常嚴重
我國地表水資源污染嚴重,地下水資源污染也不容樂觀。
我國北方五省區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資源,無論是農村(包括牧區)還是城市,淺層水或深層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區(主要是城市周圍、排污河兩側及污水灌區)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污染呈上升趨勢(金傳良等,1996)。
具體而言,根據北方五省區(新疆、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1995眼地下水監測井點的水質資料,按照《地下水質量標准》(gb/t14848-93)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在69個城市中,ⅰ類水質的城市不存在,ⅱ類水質的城市只有10個,只占14.5%,ⅲ類水質城市有22個,占31.9%,ⅳ、ⅵ類水質的城市有37個,占評價城市總數的53.6%,即1/2以上城市的城市地下水污染嚴重。至於海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更是令人觸目驚心,2015眼地下水監測井點的水質監測資料表明,符合ⅰ-ⅲ類水質標准僅有443眼,占評價總數的22.0%,符合ⅳ和ⅵ類水質標准有880和629眼,分別占評價總井數的43.7%和34.3%,即有78%的地下水遭到污染;如果用飲用水衛生標准進行評價,在評價的總井數中,僅有328眼井水質符合生活標准,只占評價總數的31.2%,另外2/3以上到監測的井水質不符合生活飲用衛生標准。
為了推動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解決日益嚴峻的缺水問題,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以提高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認識,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確定自1993年起,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
面對嚴峻的缺水、水污染問題,我們應積極行動起來,珍惜每一滴水,采取節水技術、防治水污染、植樹造林等多種措施,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
[編輯本段]措施與建議
1.強化對飲用水源取水口的保護
有關部門要劃定水源區,在區內設置告示牌並加強取水口的綠化工作。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檢查。從根本杜絕污染,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2.加大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治理力度
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對於改善我市水環境狀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廢水排放量正在不斷地增加,而城市污水處理廠卻沒有相應地增加,這必然會導致水環境質量的下降。因此建設更多的污水處理廠是迫在眉睫的事。
3.加強公民的環保意識
改善環境不僅要對其進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過各方面的宣傳來增強居民的環保意識。居民的環保意識增強了。破壞環境的行為就自然減少了。
4.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的廢水排放量還要增加,如果只重視末端治理,很難達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狀況目的,所以我們要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
家用水的淨化
過濾——沉澱(明礬)——用木炭除異味——消毒
在自來水管傳遞過程中有可能出現二次污染,所以飲用時要煮沸殺菌
而且還要用干淨的杯子
另: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安裝家用健康飲水機
[編輯本段]水資源的事例
1、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
日本熊本縣水俣鎮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廢水中含有汞,這些廢水排入海灣後經過某些生物的轉化,形成甲基汞。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魚類中富集,又經過食物鏈使人中毒。當時,最先發病的是愛吃魚的貓。中毒後的貓發瘋痙攣,紛紛跳海自殺。沒有幾年,水俣地區連貓的蹤影都不見了。1956年,出現了與貓的症狀相似的病人。因為開始病因不清,所以用當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環境廳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2、骨痛病事件19551972年
镉是人體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縣的一些鉛鋅礦在采礦和冶煉中排放廢水,廢水在河流中積累了重金屬“镉”。人長期飲用這樣的河水,食用澆灌含镉河水生產的稻谷,就會得“骨痛病”。病人骨骼嚴重畸形、劇痛,身長縮短,骨脆易折。
3、劇毒物污染萊茵河事件1986年
11月1日,瑞士巴塞爾市桑多茲化工廠倉庫失火,近30噸劇毒的硫化物、磷化物與含有水銀的化工產品隨滅火劑和水流入萊茵河。順流而下150公裡內,60多萬條魚被毒死,500公裡以內河岸兩側的井水不能飲用,靠近河邊的自來水廠關閉,啤酒廠停產。有毒物沉積在河底,將使萊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4、“托裡坎榮”號油船污染事件1967年3月18日英國西南七巖礁海域
該船滿載11.7萬噸原油在錫利群島以東的七巖礁海域觸礁,致使8萬噸原油流入海中,留在船體內的原油被引爆,造成英國、法國海域原油污染。造成大量魚貝類和海鳥死亡,賠償金額達720萬元美元。這一事件後,海洋污染成為海事的重要問題。
[編輯本段]廢水的品質指標
在自然的水路或是工業廢水中任何可氧化的材料都可以被生化(如細菌)或是化學的方式所氧化。這樣會導致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基本上,生化氧化作用的反應式可寫作:
可氧化的材料+細菌+營養素+o2→co2+h2o+已氧化的無機物如no3或so4
為了還原像硫化物和亞硝酸鹽等化學物質而造成的氧消耗量可以由下列表示:
s--+2o2→so4--
no2-+½o2→no3-
因為所有自然水路都包含細菌跟營養素,所以幾乎任何引入這樣的水路的廢化合物都會產生如同上面所述的生化反應。這些生化反應創造了一個可以在實驗室中量測的生化需氧量(bod)。
被引入自然水路中的可氧化之化學物質(如還原物)也會同樣的產生如同上面所述的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創造了一個可以在實驗室中量測的化學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與化學需氧量兩種測試都是廢水污染物的相對缺氧作用的量測。此二者皆廣泛應用在污染作用的量測上。生化需氧量測試用來量測可生物降解(biodegradation)的污染物需氧量,而化學需氧量測試則是用來量測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需氧量加上不可生物降解卻可氧化的污染物需氧量之總需氧量。
所謂的“五日生化需氧量”(5-daybod,bod5)是用來量測五天的期間內廢水污染物的生化氧化作用的總耗氧量。當生化反應完全進行完成之後的耗氧總量稱為“最終生化需氧量”(ultimatebod)。最終生化需氧量的量測太過於曠日費時,故五日生化需氧量幾乎已經是普遍性地應用在量測相對污染作用上。
也有許多的化學需氧量測試。或許,最常用的就是“四小時化學需氧量”(4-hourcod)。
值得一提的是,在五日生化需氧量與最終生化需氧量之間,沒有普遍化的相互關系。同樣的,在生化需氧量與化學需氧量之間,沒有普遍化的相互關系。在特定廢水水流中,特定的廢水污染物是有可能發展出上述的相互關系,但是這樣的相互關系不能夠推廣到任何其他的廢水污染物或是其他任何的廢水水流中。
用來確定上述的需氧量的實驗室試驗流程可以在下列《試驗水與廢水的標准方法》(standardmethodsfortheexaminationofwaterandwastewater)[1]的章節中詳細描述:
五日生化需氧量與最終生化需氧量:section5210b與5210c
化學需氧量:section5220
[編輯本段]保護水環境防治水污染的重點
江城武漢,優於水更憂於水。新的《水污染防治法》與以往有何區別?有何新意?對我市的水環境保護、水污染治理工作具體有怎樣的指導意義?近日,市環保局副局長謝昉向本報記者做了專題解讀。
謝昉介紹,新的水法具有4大特點,一是處罰力度加大,二是認定違法行為簡化,三是可操作性強,四是直接處理責任人。新法結合近年來我國水環境狀況,提出了許多創新之舉,其中有10大亮點引人關注。
罰到讓違法者痛
新法“法律責任”一章共22條,比老法增加9條,極大地增強了對違法行為的震懾力。“要罰到讓違法者感到痛,從而扭轉‘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問題”。
強硬處罰之一:對於造成水污染事故的罰款額不再有上限。老法對水污染事故處罰的最高限額是100萬元人民幣。新法規定:對造成一般或者較大水污染事故的,按照所造成的直接損失的百分之二十計算罰款;對造成重大或者特大事故的,按照所造成的直接損失的百分之三十進行罰款。對於超標排放罰款數額為“應繳納排污費數額2倍以上5倍以下”。
強硬處罰之二:主要負責人要受罰。新法規定:企事業單位造成水污染事故的,除對單位給予處罰外,還可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上一年度從本單位取得的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
保證喝上干淨水
新法加強飲用水的法律保護。
首先,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級管理制度。規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為一級和二級保護區,必要時,可以劃定飲用水水源准保護區。保護區的范圍比老法擴大數倍。
其次,明確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機關和爭議解決機制。規定: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由有關的人民政府和有關流域管理機構協商劃定;協商不成的,由環境保護部會同水行政等部門提出劃定方案,報國務院批准。
再有,嚴格禁止排污。規定: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建設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建設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已建成的,要責令拆除或者關閉。
地方政府環境責任法律化
 

上一页  [1] [2] [3] [4] 

帶飯時為什麼不宜裝綠葉蔬菜?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