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食物“趁熱吃”到底好不好?正文

食物“趁熱吃”到底好不好?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食物“趁熱吃”到底好不好?
 
“趁熱吃”也一向是中國人待客的一句客套話。然而,這種習慣其實並不健康。
有研究發現,經常吃得過熱會有損腸道和身體機能,而平時多吃和體溫相近的食物,則可以延緩腸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壽。
專家指出,亞洲人體質相對較弱,吃熱食可以為身體提供更多的能量,有助御寒,保持體溫。相比之下,歐美等地的人體格更健壯,平時所吃的食物本身熱量較高,因此對食物溫度沒有特別的要求,所以他們的飲食結構中冷食較多。
然而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飲食過熱與食道癌等多種消化道疾病息息相關。這是因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組成的,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到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食道的黏膜就容易被燙傷。過燙的食物溫度一般都在70℃到80℃左右,比如剛沏好的茶水,溫度可達80℃到90℃,很容易燙傷食道壁。如果經常吃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受到燙傷,容易形成淺表潰瘍。反復地燙傷、修復,就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變成腫瘤。
此外,飲水時也應該注意溫度。日常最好飲用溫水,水溫在18℃到45℃之間為宜。過燙的水不僅會損傷牙齒的琺琅質,還會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黏膜。即使在冬天,喝水也不宜超過50℃。如果實在怕冷,可以適當多吃些姜、胡椒、肉桂、辣椒等有“產熱”作用的食物,既不會損傷食道,還有額外的保健功效。
 

哪些茶飲能幫你喝掉腹部脂肪?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