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腸制作方法? 1、腌制。2、風干。3、熏制。 熏制一般使用柏樹丫。如果基本操作不知道,建議去超市購買成品。 廣東臘腸制作方法
用料:瘦肉3500克,肥肉1500克,精鹽100克,白糖250克,生抽250克,山西汾酒150克,硝2克,清水750克。
制作方法:
腌制:制作這款臘腸,我們得分二個步驟,首先是將肥肉放入開水之中浸熟,拌上少量山西汾酒,埋入白糖之中(此法被稱作“冰肉”,原因是肥肉腌透煮熟後呈透明,有如冰塊而得名,且如此制法,可令肥肉不肥不膩),腌約1天後,用刀切成比黃豆稍大的肉粒;第二步是將瘦肉(最好是無皮豬肘肉)切成又好象黃豆大小的肉粒,調入精鹽、白糖、生抽、山西汾酒和硝拌勻,腌約至少8小時。
風臘:待以上兩種肉粒分別腌透後(如須令臘肉爽口,可將瘦肉先攪撻一番),放入同一鋼盆之中,加入清水,借用漏斗的幫忙將肉水壓入泡軟的腸衣之中,以九成飽滿務度,然後將兩端腸衣打結,用針耙在肉腸上密插,以利疏氣,再用麻繩每隔30厘米分為一段綁上,中段綁上水草,掛穿在竹桿上,先用炭火稍稍焙干,再放入通風處晾曬7天左右,以肉腸身硬為度。
注:廣東東莞的“臘腸”同樣配制,區別在腸衣和分段的長短,有“東莞臘腸,又粗又短”之說。
四川臘腸的制作過程:
原料:豬肉(後臀肉去皮),豬小腸.鹽,味精,花椒,胡椒面,辣椒面,白酒,糖.
制作過程:
1:將去皮豬肉用溫水洗淨,將肉表面的水漓干,把肥瘦肉分開,分別改成1cm的肉丁,在分別裝入不同的瓷灌裡.
2:依照個人的口味分別放入鹽,味精,花椒,胡椒面,辣椒面.白酒,糖等作料,攪拌均勻,蓋上蓋子腌制8--10個小時.由於瘦肉容易進味,肥肉油膩,往往肥肉先腌制1--2個小時.
3:在腌制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做腸衣.將小腸用溫水加少量的鹽或者鹼清洗,但鹽和鹼不宜放的太多,那樣會使小腸變脆,在我們刮腸的時候容易破壞.清洗之後把小腸放到平硬的地方,用不銹鋼直尺或者餐刀用均勻力道把小腸由上而下刮淨,直到掛至好象要透明了,在開始用水裡外沖洗,沖洗干淨後籬水,這樣腸衣就做好了.
4:將腌制好的肥瘦肉混合攪拌均勻,用腸衣一端套住漏斗,把攪拌好的肉灌入腸衣內,灌滿整根後,先用細繩將腸衣底端扎緊,然後用手揉捏腸體,使罐好的腸體粗細均勻.切記不能灌的太滿,這樣在以後晾曬過程中會暴烈,也不要太松或者留有空氣,那樣等到臘腸成型時候就太丑了啊,不好看.將灌好的腸體沒隔10--20cm用細繩扎成一小節,每個小節的底端用針扎個小洞洞,把多余的水和空氣留出去,之後拿出去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暴曬3--4天,在掛到通風的高處.一般是屋檐下風干.一般需要15天左右,這樣臘腸就制作成功了!
臘腸的制作方法
主要原料豬膀胱瘦肉、白糖、食鹽、精鹽、五香粉、味精等。
設備用具缸。
制作方法選擇新鮮的豬膀胱,剔出附著的筋條、血管、脂肪等。每10公斤肚皮用鹽1公斤,分兩次擦鹽。第一次用70%的鹽均勻地塗在肚皮內外,然後放缸中加蓋封嚴貯藏,8~10天後,用余下的鹽進行第二次擦鹽,再入缸貯藏。腌制3個月後,從鹽中取出,再用少量干鹽揉搓腌制,裝入蒲包裡晾掛,備用。
香肚內的肉餡配料:取豬瘦肉35公斤,肥肉15公斤,白砂糖2.5公斤,醬油0.5公斤,精鹽2公斤,酒1.5斤,五香粉200克,味精200克,硝酸鈉10克。將瘦肉切成細長條,肥肉切成小肉丁,再將糖、酒、鹽、硝酸鈉等調味品撒入肉中攪拌均勻,靜置約30分鐘,待各種配料充分混合後,將肉餡裝入肚內,一般每個肚皮可裝200~250克肉餡,裝好後用手捏住肚口,揉肚,再用竹簽刺肚皮,約10個眼左右,目的是將肚內空氣排出,再歪揉幾下,使肉餡與肚皮粘合,用繩扎緊肚口,掛在通風良好有陽光的地方晾曬,在溫度16℃以下時曬2~3天即可。用剪刀剪去扎口的長頭部分,放入通風、干燥的庫房裡掛放發酵,約40天為成品。再刷掉肚外發酵的霉菌,把麻油均勻地抹在肚外。吃時,用清水洗刷,放鍋裡加熱煮沸1小時,冷卻後、即可食用。
成品肉質緊密,紅白分明,吃時有甜味。
工藝流程選肚→擦鹽→鹽腌→晾掛→裝餡→歪揉→扎口→晾曬→入庫發酵→抹油→成品。
蒜香香腸的做法
材料:台灣肉腸(雙匯、育青兩個牌子的味道好)4根,奶酪片1片,紫皮大蒜1頭。炸油500克(實耗約50克),炸粉適量,胡椒粉少許。
做法:肉腸對半切開成2個半圓截面的長條,奶酪片切成4片。大蒜搗成蒜泥。
炸粉按說明書調成漿糊,加入蒜泥拌勻。奶酪片夾入肉腸,用牙簽固定。炒鍋加油燒至7成熱,肉腸裹上蒜泥炸糊,下油鍋炸至表面金黃即可撈出,均勻撒上胡椒粉即可。
臘腸的做法
原料:豬肉10斤,瘦肉與肥肉的比例是9:1,因為瘦肉風干後收縮比肥肉厲害,所以一點點肥肉就足夠了。
精鹽:110克,白酒:350毫升,白糖:300克,鮮姜末:100克,陳皮粉(桔子皮粉):25克,味精:50克,辣椒粉:25克(一般辣度,喜歡吃辣的可以酌加,不過,也不要加太多了),麻椒粉(絕非花椒粉):25克(同樣的,一般麻度,好這個口味也可以酌加)。
做法:瘦肉切蠶豆粒大小的塊,肥肉切花生米大小的塊,這是因為肥肉的總量比較少、而且風干後體積不會縮小很多,最好能保證每節腸裡都有一定的肥肉,這樣做出的臘腸就不至於太材,切肉是一個很累人的活。切好後,放在一個大盆裡,然後把上述配料放在一個大碗裡,先在碗肉攪均再倒進盛肉的盆裡,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粉末狀的調料比較多,如果直接放肉裡容易結小塊,這樣味道就不一致了。放好調料後,要多攪拌一會兒比較好。
下一步就是灌制,可以用漏斗,用礦泉水瓶也是可以的,就找了一個瓶子,剪掉了一半,倒立過來就是一個很好用的漏斗的代替品(而且比漏斗還好用),將洗好的腸衣一點一點全部套在瓶口,用筷子把肉料放進去,找一個比礦泉水瓶的直徑略細的杯子,拿一個食品袋將杯子套好,用瓶底壓進礦泉水瓶漏斗裡,這樣就象一個注射器一樣,肉料很容易地灌進腸衣裡,這時最好兩個人一起配合,一個壓,另一個用手將腸衣裡的肉擠緊、壓實,到適當的長度,用棉線打個結就行了。做好的臘腸就針在有空氣的地方適當扎孔把空氣排掉。
做好的臘腸吊在陰涼通風處,一個星期就可以吃了,蒸和煮都可以,如果想要更硬一些就多涼兩天,如果家裡有老年人就不要把臘腸風雨得太厲害,儲存在冰箱冷凍室就可以。
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1、鮮姜去皮切成末就行,如果擦成末的話,就會有很長的姜的纖維出現,如果用干姜粉,就要減少用量。
2、陳皮粉:用晾干的桔子皮磨細就行。
3、辣椒粉:如果想吃特別辣的,就在辣椒粉的基礎上再加些干辣椒絲,先用開水將辣椒絲充分泡開,控淨水再加進去,這樣成品就會特別辣!
廣味臘腸
材料:五斤上肉,一斤豬粉腸(粉腸是裝碎肉的)
方法:先把三七開(三分肥肉,七分瘦肉)的豬肉竊成碎片很小塊的肉粒,加入佐料拌均勻,放三小時。用漏斗把肉粒(加半碗涼開水)放進沖洗干淨的豬粉腸。分小段扎好。然後放進60度左右的溫開水半分鐘,撈起。用小針多處扎腸,把氣體放了,也便於涼曬。
因為是第一次家庭制作廣味臘腸,所以請教鄰家。鄰居給了佐料的配方:
三七開(三分肥肉,七分瘦肉)的豬肉五斤;
鹽一兩半;
白糖四兩八錢;
生抽二兩;
米酒或汾酒一兩半。 臘腸的做法 灌腸用的肉,瘦肥肉按七三的比例買回,十斤肉裡瘦肉七斤肥肉三斤,汾酒二兩(現建議用紅葡萄酒,做出的顏色很好)。白糖三兩(南方的臘腸偏甜,也有放六兩的),鹽二兩,生抽二兩,在過去做臘制品還要加點硝,這東西估計不好買,沒有也罷了。有的話加四錢。這些就是臘腸肉的腌制調料的比例啦,大家按做的量調整比例。 將瘦、肥肉分別切成小丁,也有將瘦肉切成薄片,浸清水去血水後再切成丁的,肥肉切丁後用溫水洗一下濾干水。把調料放在大盆裡,倒入肥肉丁攪拌均勻,約腌一小時,然後再放瘦肉一起再攪拌均勻。主要是肥肉沒有瘦肉容易入味,所以要先腌肥肉。 腸衣(以前的那種豬腸衣還得用溫水泡軟再捏干水分)一頭用麻繩(現在可用棉繩,別用化纖繩,一烤就化了)扎好,在另一頭開口處插入一個寬口的漏斗,將攪拌好的肉從漏斗灌進腸衣,灌好一段就用繩子扎一段。將全部灌好的的腸放進七十度的熱水裡燙一下,拿出濾干水。 將燙過水的腸穿放在竿子上,掛在太陽底下有風的地方曬(冬天腌制最好)。晚上就用小炭爐上慢慢烘(用烤箱四十五度烘烤不知可不可以?我沒試過啊,有志之士不妨一試),第二天再拿出去晾曬。曬上五六天臘腸衣就會收縮,外表變得很油潤,臘腸就做好了。
四川臘腸的做法
原料:豬肉10斤,瘦肉與肥肉的比例是9:1,因為瘦肉風干後收縮比肥肉厲害,所以一點點肥肉就足夠了。
精鹽:110克,白酒:350毫升(偶用的是紅星二鍋頭,56度),白糖:300克,鮮姜末:100克,陳皮粉(桔子皮粉):25克,味精:50克,辣椒粉:25克(一般辣度,喜歡吃辣的可以酌加,不過,也不要加太多了),麻椒粉(絕非花椒粉):25克(同樣的,一般麻度,好這個口味也可以酌加)。
做法:瘦肉切蠶豆粒大小的塊,肥肉切花生米大小的塊,這是因為肥肉的總量比較少、而且風干後體積不會縮小很多,最好能保證每節腸裡都有一定的肥肉,這樣做出的臘腸就不至於太材,切肉是一個很累人的活,我切了不到五斤的肉,就累得胳膊酸疼。切好後,放在一個大盆裡,然後把上述配料放在一個大碗裡,先在碗肉攪均再倒進盛肉的盆裡,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粉末狀的調料比較多,如果直接放肉裡容易結小塊,這樣味道就不一致了。放好調料後,要多攪拌一會兒比較好。
下一步就是灌制,可以用漏斗,我家裡沒有,想起新桐說用礦泉水瓶也是可以的,就找了一個瓶子,剪掉了一半,倒立過來就是一個很好用的漏斗的代替品(而且比漏斗還好用,下面就會說到),將洗好的腸衣一點一點全部套在瓶口,用筷子把肉料放進去,找一個比礦泉水瓶的直徑略細的杯子,拿一個食品袋將杯子套好,用瓶底壓進礦泉水瓶漏斗裡,這樣就象一個注射器一樣,肉料很容易地灌進腸衣裡,這時最好兩個人一起配合,一個壓,另一個用手將腸衣裡的肉擠緊、壓實,到適當的長度,用棉線打個結就行了。做好的臘腸就針在有空氣的地方適當扎孔把空氣排掉。
做好的臘腸吊在陰涼通風處,一個星期就可以吃了,蒸和煮都可以,如果想要更硬一些就多涼兩天,今天帶去的是風干了九天左右的,就是風干得越狠臘腸就越硬,如果家裡有老年人就不要把臘腸風雨得太厲害,儲存在冰箱冷凍室就可以。
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1、鮮姜去皮切成末就行,如果擦成末的話,就會有很長的姜的纖維出[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