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甜點 甜味素吧! 我覺得是甘蔗,可以搾糖的。甘蔗是禾本科甘蔗屬植物,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甘蔗是一種高光效的植物,光飽和點高,二氧化碳補償點低,光呼吸率低,光合強度大,因此甘蔗生物產量高,收益大。甘蔗是我國制糖的主要原料。 新植甘蔗采用栽種甘蔗苗繁殖,栽種後不久即生根,長出許多嫩芽,形成叢狀。收割時僅收割甘蔗莖,將根仍留在土壤內,即宿根,來年,宿根重新分枝生莖;因此,甘蔗為多年生植物,它的收獲多的可達7~8次,在中國一般為3次,即三年後挖去宿根,重新種植。[編輯本段]黃皮果蔗簡介 廣東黃皮果蔗具有皮薄、汁飽、清甜、花香味,口感好、不上火的優點,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冬令水果之一,其含糖量十分豐富,約為18--20%。值得一提的是,果蔗的糖分是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種成分構成的,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還含有多量的鐵、鈣、磷、錳、鋅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鐵的含量特別多,每公斤達9毫克,居水果之首,故果蔗素有“補血果”的美稱。 除此之外,果蔗還富含18種氨基酸,具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毒、潤肺止咳健胃之功效,其不僅可以生食,可搾汁加工成各類飲料,用途廣泛,深受食客的喜愛。[編輯本段]分布狀況 甘蔗原產於印度,現廣泛種植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甘蔗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巴西,其次是印度,中國位居第三,種植面積較大的國家還有古巴、泰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美國等。中國蔗區主要分布在廣東、台灣、廣西、福建、四川、雲南、江西、貴州、湖南、浙江、湖北等省(自治區)。[編輯本段]特征與特性 甘蔗是一年生宿根熱帶和亞熱帶草本植物,屬c4作物。甘蔗稈直立,粗壯多汁,表面常披白粉。葉為互生,邊緣具小銳齒狀,花穗為復總狀花序。甘蔗為喜溫、喜光作物,年積溫需5500~8500℃,無霜期330d以上,年均空氣濕度6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日照時數在1195小時以上。甘蔗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廣泛,以粘壤土、壤土、砂壤土較好。土壤ph值在4.5~8.0,甘蔗都能生長,但以土壤ph值6.5~7.5為適宜。
甘蔗全貌 甘蔗下半截甜。這是因為在甘蔗的生長過程中,它吸取的養料除了供自身生長消耗外,多余的部分就貯存起來了,而且大多貯藏在根部。甘蔗莖稈所制造的養料大部分都是糖類,所以甘蔗根部的糖分最濃。除此之外,甘蔗的葉子和梢頭部分要積聚充分的水分,以供葉的蒸騰作用所需,根部的水分相對來說就很少,梢頭的大量水分沖淡了糖分,所以梢頭沒有根部甜 love 一提起什麼東西甜,人們自然會想到哈密瓜、甘蔗、蜂蜜等,大口吃進嘴裡,覺得比白糖還甜。實際上,僅從甜度角度來衡量,它們並不是最甜的物質,現已發現許多天然和人工合成的甜味劑,其甜度遠遠超過白糖。 高果糖漿。是近年來用澱粉為原料生產的透明粘稠液體,有一種令人喜愛的水果和奶油香,有"人造蜂蜜"之稱。普通白糖是蔗糖,它水解生成一半果糖和一半葡萄糖,果糖比蔗糖甜,高果糖漿中含果糖50%以上,故比蔗糖甜得多。而且口感、風味都受歡迎,正在發展之中。 天冬甜精。60年代末期,美國科學家施特拉在研究促胃液素合成時發現,天門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甲脂合成的二肽化合物具有很強的甜味,其甜度是蔗糖的150~200倍。天冬甜精甜度高、用量少、口味好,能強化食品的天然香味,適合於糖尿病、高血壓等病人食用。1981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正式批准天冬甜精的生產。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一般來說d-氨基酸都具有甜味,d-色氨酸比蔗糖甜35倍,d-6-氯色氨酸和d-6-甲基色氨酸甜度比蔗糖高1000倍。 還有一種用松香的主要成分l-松香酸合成的雙萜類衍生物,也具有甜味。如果將其中兩個羟基形成鈉鹽,則甜味猛增,其0.0025%的水溶液甜度達蔗糖的1840倍。 甜菊苷。從多年生草本植物甜葉菊的干葉中提取的雙萜類有機化合物,分子量805,甜度是蔗糖的250倍。甜菊苷在加熱和酸性溶液中穩定,在人體內不參與代謝不發熱而排出體外,屬於"無卡糖",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天然甜味劑,現在已經廣泛應用於飲料、面制品等食品中。很適合糖尿病、高血壓病患者食用,對防止齲齒、降低血糖、治療胃酸過多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羅漢果配糖體s-5。1976年,日本科學家竹本等從羅漢果中分離出一種配糖體s-5,其分子式為c60h102o29·2h2o,比蔗糖甜260倍,也是一種很好的天然甜味劑。 此外,還有從甘草根莖制得的甘草酸苷,分子式為c42h62o16,它比蔗糖甜200~250倍;從一種落葉樹葉制得的配糖體葉甘素,甜度為蔗糖的600~800倍;從尼日利亞一種野生紅色漿果中分離到的一種糖類蛋白質,甜度是蔗糖的1500倍;而從西非熱帶紅色漿果中分離得到的甜味劑甜度比蔗糖高3000倍。用酶或化學方法處理未成熟的橙皮,得到橙皮苷二氫查耳酮-7-葡萄苷,甜度是蔗糖的1000倍。 一說起糖,你一定會很快想到食用糖。化學上的糖可不只是我們平常所吃的食糖,而是一大類有機化合物,包括澱粉、纖維素、蔗糖、麥芽糖、葡萄糖、果糖等等,他們都是甜味劑,其中最甜的是果糖,蔗糖次之。 衡量甜味劑的甜度,通常是以蔗糖為標准的。科學家規定蔗糖的甜度為100,這樣葡萄糖的甜度為64,果糖的甜度為173。 糖為什麼是甜的?長期以來,人們就試圖弄清楚這個問題,可是時至今日,此謎仍然沒有揭開。早在20世界6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糖之所以甜,是因為糖類分子中都含有多羟基,多羟基中兩個氫原子之間有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恰好能與舌頭上的味覺感受器形成化學吻合物。這種化學吻合物可以刺激味覺感受器,使其產生脈沖,進而由神經將脈沖傳入大腦,使人感到甜味。 這一理論產生後就遇到許多挑戰,有許多事實難以用此理論加以解釋。比如糖精,它的甜度是蔗糖的500倍,過去曾用作糖的代用品。但它不是糖類,它是鄰磺酰苯甲酰亞胺,分子結構中根本沒有多羟基。 世界衛生組織通過調查分析指出,長期食用糖可使人的壽命縮短大約20年。這一結論無疑給嗜糖的人們敲響了警鐘,並促使科學家們積極研究尋找對人體無害的新的糖類代用品。 蛋白質是人類最重要的營養物質之一,用它做甜味劑可以一舉兩得,既可以滿足甜味,又可以增加營養。可是常見的含蛋白質豐富的物質都沒有甜味,因此科學家們都在尋找甜蛋白質。 不久前,生物學家終於在非洲叢林中發現了兩種甜蛋白質,這兩種甜蛋白質的甜度比蔗糖甜3000倍以上。我國在廣西和雲南也找到一種含甜蛋白質的植物,那就是馬槟榔,它的果仁裡含有高甜度的蛋白質。 這些甜蛋白質為什麼具有甜味?甜度為什麼這麼大?這些問題目前還沒有答案,但它們的出現使甜味劑的供應有了新的途徑,而且為科學家研究味覺生理提供了新的材料。 蜜糖啊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