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為什麼說“厲家菜”就是宮廷菜?正文

為什麼說“厲家菜”就是宮廷菜?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在哪裡能吃到“厲家菜”?

 
在北京後海的羊房胡同裡,有家“高級”的菜館,名為厲家菜館。一個除了門牌號外無任何標志的小院裡,“厲家菜”的招牌掛在牆上,題字者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傑。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英國前首相梅傑等都光臨過這裡,梅葆玖、成龍、金庸等國內名人也曾是厲家菜的座上客。厲家菜館的主人叫厲善麟。他的名片上用繁體字印著:“厲家菜創辦人、顧問、應用數學教授。”之所以寫上“教授”的身份,老人稱是不想讓別人誤以為他“只是個廚師出身”。



厲家菜菜譜之“燕翅席”厲家菜只有套餐,共十幾套,每套從18至22種菜不等。例如,仿制慈禧日常食用的“燕翅席”:第一道為小菜,計有炒鹹什、醬黃瓜、蝦子芹心、芥菜墩、北京熏肉、鳳干雞、琥珀桃仁、桂花糖藕、玫瑰小棗、炒紅果等;第二道為熟菜,計有黃焖魚翅、白扒鮑魚、軟炸鮮貝、澆汁活魚、燒鴨和清湯燕菜等;第三道是湯和甜食,計有鳥魚蛋雞湯、炒蛋羹、核桃甜酪等。“宮廷風味菜”不一般厲家菜的特點之一就是不用諸如味精之類的化學原料,調味靠的是天然方法。菜館裡也沒有任何現代化的廚具,用的都是火灶。作為一種“宮廷風味菜”,它要求選料精,做工細。厲家菜每天只做晚餐,每天只擺一桌席,想要吃的話,要提前幾天訂位,價位在200~2000元之間。為了這一桌席,他們全家要從上午准備到晚上客人來。這裡還有一個有別於別的餐館的就是,這裡不許點菜,主人做什麼你就吃什麼。即使這樣,依然有人慕名而來。對於配菜,厲家菜也非常講究。比如說做糖醋類的菜。這次買回的這一撥兒糖、一撥兒醋,應該多少糖配多少醋合適呀?做完了,下次再按這個比例做,准出岔子不可,因為釀造的東西,一批和另一批之間總會有一定的誤差,所以,每次都得去嘗,去找酸鹼比例,如果沒點兒化學知識和計量學知識,行嗎?還有做菜。打比方說炒鹹什吧,配料有胡蘿卜、玉蘭片、芥菜頭、香菜、姜絲,好幾種顏色。胡蘿卜多一些,就一片紅,香菜多一些,又一片綠,幾種菜的比例搭配要好,顏色的配合和分布也要講究,這樣,菜端上來,就五光十色,呈現一個造型的美,這裡面,就有老厲當年在建築系學來的知識。菜做完了,上桌也有學問。不能菜盤子上來就碼起來,誰跟誰挨著?怎麼搭配好看?大盤和小盤如何碼?炒、煮、蒸、熘、炸,顏色不能靠得太緊,色差也不能太大,這些美學知識,也是老厲在建築系學來的。這些配菜做菜的功夫,都是別家菜不能比的。聲名鵲起1984年國慶,厲善麟的二女兒厲莉報名參加了“國慶節宴會邀請賽”。兩個小時內,厲莉一人做了14道菜,並獲得了冠軍。此後,厲家的電話響個不停,每天也會收到好幾封信,都是慫恿厲莉開餐館。1985年4月,厲家菜館在自己家裡開張了,溥傑的“厲家菜”三個字就是那時候題寫的。開張後的厲家菜館,每天只擺一桌晚餐,還得提前三四天預訂。另外,因每道菜都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准備,為做一桌席,一家人往往從上午准備到晚上客人來時才完畢,所以餐館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規矩,就是不准點菜—廚房做什麼你就吃什麼。即使這樣,仍然有人慕名而來。1986年,美國默克石油公司總裁到中國談項目,專門吃了一次厲家菜。他是第一位吃厲家菜的外國人。厲家菜真正在外國人中傳揚開,要得益於當時的英國駐華大使伊文思。伊文思到厲家吃了一次飯,他飯後說的話厲善麟至今記憶猶新:“你的菜館不用做廣告,我在使館區一說就都來了。”此後,外國人果然紛至沓來。瑞士駐中國大使舒愛文稱贊厲家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惠普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樂俊傑表示:對中國,我有兩個難忘一是針灸和按摩;另一個就是厲家菜。做菜也需要文化底蘊厲家菜館的主人厲善麟是正宗八旗子弟—正白旗人,祖父是清末慈禧時期的內務府都統,官拜二品。大學時厲善麟曾經學過好幾個專業,最喜歡的課程是非專業的數學。退休前,厲善麟是首都經貿大學數學系教授。除了教數學力學外,他還教過基礎化學和分析化學。但真正讓他在世界上出名的,卻是因為業余愛好——做菜。厲善麟是獨生子,小時候父母對他很寵愛。身為“少爺”,他卻常常跑到廚房跟廚師學做菜,廚師不願意教,厲善麟就在家裡招待客人的時候去廚房,那時廚師忙不過來呢,常常會讓他幫個忙,這樣,厲善麟就學到了一些真功夫。在做菜中“學會享受生活”,是厲善麟自己的心得。所以他做菜時,常常會召集孩子們到廚房幫忙。受他的影響,三個女兒一個兒子都成了厲家菜的傳人。用英語與外國食客交流,是老人的一大愛好。厲善麟說,比爾·蓋茨坐著三輪車來的時候,用英語跟自己聊:“你是數學教授,我大學二年級都沒畢業。”老人謙虛道:“你比我強,你有實際經驗。”比爾·蓋茨回到美國後,專門寄來一張光盤《21世紀的計算》作紀念。提起自己的英語,老人說:那是在“輔仁”練就的。1939年,厲善麟考上了外國人在北京辦的輔仁大學。因為“好吃”,就想弄明白做菜的一些原料、調料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東西,所以選擇了化學專業。當時的輔仁大學多是外教,上課用的都是英語。厲善麟回憶說,在那裡他學會了熟練運用英語口語。以後,厲善麟又考取過北洋大學航空工程系,解放後響應國家號召拜在了清華大學梁思成的門下,學習中國建築。“來吃厲家菜的,什麼人都有。”厲善麟說。但因為擁有豐富的閱歷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厲善麟都能跟其探討一二。一些老外常會在驚訝之余斷定,“你絕不是個廚師。”“說大點,這也是為國家爭光。”老人笑言,“在外國人面前不能掉中國人的價。”
 
何強竟然也是警察安排的臥底,在緊要關頭救了雲飛,金夢和王躍龍被警察抓住了,最後雲飛推斷出國王是李總(開飯店的那個)他的本名叫易克智就是易家菜傳人易克傑的表弟,最後終極目標失敗了,林雲飛和石惠好上了~~~~
 
上海首家宮廷菜館開業當天———厲曉麟身著雪白廚師裝,俨然科班出身,每天親自下廚,為上海食客烹制著一道道清朝皇帝曾經享用的美味。

厲曉麟用一口京片子介紹,厲家菜譜最早由他的祖父從宮廷“秘密帶出”。自清代開始,厲家便嚴守其烹饪秘方,至今已有四代。厲曉麟的祖父厲順慶原為慈禧太後內務府大臣,主管紫禁城,包括御膳房的保衛。為防止被發覺,他背下了御膳菜譜,並在出宮後默寫出來。從此,厲家宮廷菜譜便成為厲家的傳家之寶,如今傳承下來的厲家宮廷菜達200多道。

最高價2000元一位

1985年,厲曉麟的父親歷善麟在京城開了第一家“厲家菜”,餐廳是一個只有11平方米的房間,只有一張餐桌,而就是這樣一間小小的餐廳,卻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外貴賓。香港著名導演嚴浩、前英國大使伊文思、當時的美國財長魯賓、前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四星級上將等都光顧過厲家宮廷菜。隨著客人越來越多、名氣越來越大,厲家菜的價格也慢慢漲了起來,最高2000元一位。店面也從原來的一張餐桌擴大到了60多個餐位,每晚都客滿,一個晚上的營業額上萬元。由於父親年事已高,厲曉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厲家菜的第二代掌門人。現在除了北京和上海外,在東京、墨爾本也有“厲家菜”分店,生意同樣非常紅火。

不用微波爐不放味精

翻開菜單,發現該店共提供三種套餐,每種套餐均配有20道左右的菜肴,山珍海味、葷素搭配,仿佛在訴說著當年清宮的奢華。套餐價格分1000元一位、1500元一位和2000元一位,盡管價格如此昂貴,可剛剛試運營了才三四天,生意卻天天爆滿。

厲曉麟說:“我們采用傳統的清宮御膳烹調方法,選用最高檔的原料,從來不用微波爐和高壓鍋,絕對不用任何人工添加劑如味精、膨化劑、嫩肉粉等。”其實,厲家菜共有8個套餐,但考慮到新店剛運營,還不清楚顧客的需求,所以暫時先推出這三個套餐,以後再逐步考慮添加菜品。

原來,厲家菜的烹調程序非常繁復、傳統,完全采用清宮御膳的制作方法,所以,店裡只供應套餐。而每桌菜肴的准備至少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不可能現點現做,因此每位需要用餐的客人都必須提前一天預定。

精髓不在刀功、技巧

與眾多進駐上海的外來餐館不同,厲家菜並不根據當地人的口味特點進行改良,所以,無論在北京、上海、東京、墨爾本,厲家菜在每個地方的口味都是統一的,目的就是要讓顧客能品嘗到最原始的厲家宮廷菜。

厲曉麟說,他自己其實是學醫和室內設計的,從來都沒有受過專業廚藝培訓,他的手藝全是從父親厲善麟那裡學來的,如果要比刀工、技巧,厲曉麟肯定比不過科班出身的廚師,但他並不在乎這些。他說:“厲家菜的精髓不在刀工、技巧,而在於其菜肴本身,怎樣選料、怎樣搭配、怎樣調味、怎樣掌控火候、怎樣把握時機……這些才是厲家宮廷菜的秘訣所在。”
 

麻婆豆腐的家常做法?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