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香菇和韭黃可以放一起吃嗎正文

香菇和韭黃可以放一起吃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脂肪平衡,糖尿病癌症患者最佳食物
百合配雞蛋——有滋陰潤燥、清心安神的功效。中醫認為,百合清痰水、補虛損,而蛋黃則
能除煩熱,補陰血,二者加糖調理,效果更佳。
羊肉配生姜——羊肉補陽生暖,生姜驅寒保暖,相互搭配,暖上加暖,同時還可驅外邪,並
可治寒腹痛。
甲魚配蜜糖——不僅甜味上口,鮮美宜人,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並
含有本多酸、硅酸等,實為不可多得的強身劑,對心髒病、腸胃病、貧血均有療效,還能促
進生長,預防衰老。
鴨肉配山藥——老鴨既可補充人體水分又可補陰並可清熱止咳,山藥的補陰之力更強,與鴨
肉共食,可消除滑膩,補肺效果更佳。
鯉魚配米醋——鯉魚本身有滌水之功,人體水腫除腎炎外大都是濕腫,米醋有利濕的功能,
若與鯉魚共食,利濕的功能倍增。
豬肉配大蒜——據研究,瘦肉中含維生素b的成分,而維生素b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很短,吃
肉時再吃點大蒜,不僅可使維生素b的析出量提高數倍,還能使它原來溶於水的性質變為溶
於脂的性質,從而延長維生素b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這樣對促進血液循環以及盡快消除身
體疲勞、增加體質等都有重要的營養意義,因此,吃肉的時候,別忘了吃幾瓣大蒜。
雞肉配栗子——雞肉補脾造血,栗子健脾,脾健則有利於吸收雞肉的營養成分,造血機能也
隨之增加。若用老母雞煨栗子效果更佳。
豆腐配蘿卜——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但多食會引起消化不良,蘿卜特別是白蘿卜有消
食化積的功能,兩者合用有助於胃腸道的消化吸收。



不宜同食的食物

俗話說:“藥食同源”,“藥補不如食補”。但進補也要講究科學,根據中醫“五行”“生、克”規律的學說,有些食物是不能同時吃的。若吃,最好要間隔2小時以上。
蟹-桃子田螺-木耳李子-鴨蛋紅薯-石榴腳魚-苋萊黃瓜-羊肉
蟹-柿子田螺-玉米李子-雀肉芋頭-香蕉腳魚-芹萊黃瓜-花生米
蟹-桔子田螺-冰李子-鲭魚竹筍-麥芽糖免肉-芹萊蜂蜜-豆腐
蟹-冰田螺-蛤蝦-維生素c黃鳝-皮蛋牛肉-艽萊蜂蜜-鲫魚
蟹-花生米田螺-面食蝦-金瓜龜肉-桃子牛奶-生魚甘草-豬肉
蟹-香瓜狗肉-大蒜頭皮蛋-紅糖甘草-鯉魚牛奶-酸醋食物
蟹-茄子狗肉-綠豆雞蛋-消炎片雞蛋-糖精
雞肉-芹菜》傷元氣蘿卜-木耳》生皮炎
牛肉-粟子》會嘔吐菠菜-豆腐》不宜
羊肉-西瓜》互侵胡蘿卜-白蘿卜》相沖
柿子-紅薯》生結石番茄-黃瓜》不共食
豬肉-菱角》肝疼蘿卜-水果》不利甲狀腺
鵝肉-雞蛋》損脾胃香蕉-芋艿》胃酸脹痛
洋蔥-蜂蜜》傷眼睛香蕉-馬鈴薯》面起斑
豆漿沖雞蛋》不宜甲魚或黃鳝-蟹》孕婦忌
一、蔬菜類:
1、籮卜:嚴禁與桔子同食,同食易患甲狀腺腫。忌與胡蘿卜、同食;忌何首烏、地黃;服人參時忌食。
2、胡蘿卜:不宜與西紅柿、辣椒、石榴、莴苣、木瓜等同食,最好單獨吃或和肉類烹調。
3、甘薯(紅薯、白薯、地瓜、山芋):不能與柿子、香蕉同食。
4、黃瓜:不宜與含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如西紅柿、辣椒等同烹調。
5、茄子:不宜與黑豆、蟹同食。
6、韭菜:不宜與菠菜同食,同食易引起腹瀉。
7、小白菜:忌與黑豆、花生、毛豆、笕菜、豬肉等同吃。
8、菠菜:不宜與豆腐同食,同食易使人缺鈣,忌韭菜。
9、南瓜:不宜與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同食;不可與羊肉同食,否則會引起黃疸和腳氣病。
10、香菜:不可與補藥同食;忌白術、牡丹皮。
11、苦菜:不可與蜂蜜同食。
12、辣椒:忌與羊肝、南瓜同食。
13、芹菜:不宜與黃瓜同食。
14、花生:不宜與蕨菜、毛蟹、黃瓜同食。
15、豆腐:不要與牛奶、菠菜同食;忌用豆漿沖雞蛋;忌與四環素同食。
二、肉禽蛋類:
1、豬血:忌黃豆、地黃、何首烏。
2、豬肝:忌與黃豆、豆腐、魚肉、雀肉、山雞、鹌鹑肉同食。
3、豬肉:忌與鹌鹑、鴿肉、鲫魚、菱角、黃豆、蕨菜、桔梗、烏梅、百合、巴豆、大黃、黃連、牛肉、驢肉、羊肝等同食;
3、羊肉:忌與豆腐、荞麥面、乳酪、南瓜、醋、赤豆、梅干菜同食;忌銅、丹砂。
4、豬腦髓:不可與酒、鹽同食,影響男子性功能。
5、雞肉:老雞頭有毒不能吃。忌與菊花、芥末、糯米、李子、大蒜、鯉魚、鱉肉、蝦、兔肉同食。
6、牛肉:不可與魚肉同烹調;不可與栗子、黍米、蜂蜜同食;不可與韭菜、白酒、生姜同食。
7、牛肝:不宜與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忌鮑魚、鲇魚。
8、鴨肉:忌木耳、胡桃;不宜與鱉肉同食。
9、狗肉:忌與綠豆、杏仁、菱角、鯉魚、泥鳅同食;忌用茶;不宜與大蒜同食。
10、鵝肉:不宜與鴨梨同食。
11、雞蛋:忌與柿子同食;同食可引起腹痛腹瀉、易形成柿結石;不宜與兔肉、鯉魚、豆漿同食;
 

上一页  [1] [2] 

山渣中有維生素c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