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哪些食物高血壓人不能吃?正文

哪些食物高血壓人不能吃?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爪。

鴨蛋
由於鴨蛋(尤其是鴨蛋黃)所含的膽固醇量極高,故心血管疾病者皆不宜多食。《隨息居飲食譜》中還說:“鴨卵,滯氣甚於雞子,諸病皆不可食。”

醍醐
性平,味甘,雖有滋陰補虛作用,但屬於一種高脂肪性食品。在每100克醍醐中,脂肪含量可高達20克,而僅含2.9克蛋白質。凡血壓升高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人,皆不宜食。

胡椒
中醫認為胡椒辛熱、性燥,辛走氣,熱助火。如高血壓患者身體壯實,肝火偏旺,或陰虛有火,內熱素盛者,不宜多食。據近代報道:正常人將胡椒0.1克含於口內而不咽下,測定用藥前後的血壓,共試24人,均能引起血壓上升,收縮壓平均升高13.1毫米汞柱,舒張壓升高18.1毫米汞柱,均於10~15分鐘後復原。由此可見,高血壓病人忌吃胡椒。

白酒
俗稱燒酒。明·李時珍稱之為“純陽毒物,與火同性,過飲不節,殺人頃刻。”現代有學者認為,白酒中的酒精成分在肝髒內影響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使血漿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濃度升高,造成動脈硬化。同時可以引起心肌脂肪的沉積,使心髒擴大,引起高血壓和冠心病。因此,患有高血壓者,切勿多吃烈酒。

食鹽
性寒,味鹹。國內外許多醫學專家都指出,吃鹽過多是引起高血壓病的重要原因。國在1979年所作的流行病學調查也表明:食鹽量多少與血壓有直接關系。因此,凡患有高血壓病者,切忌多吃鹽。

人參
性溫,味甘苦,為溫補強壯劑,有助熱上火之弊。當高血壓病人出現血壓升高、頭昏頭脹頭痛、性情急躁、面紅目赤之時,切勿食之。一般來說,凡高血壓患者,沒有氣虛體弱之狀,或體質尚佳者,皆不宜食。這也包括冠心病、動脈硬化症、高脂血症病人,都當忌之。

此外,血壓升高者還應忌吃各種蛋黃,動物腦、肝、腎,以及肥肉、豬油、蝦子等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也忌吃白酒、腌制的鹹菜、香煙、辣椒、川芎等。
 
食鹽攝入與高血壓病顯著相關,食鹽攝入量高的地區,高血壓發病率也高,限制食鹽攝入可改善高血壓症狀。因紐特人淡食,食鹽4g/d,患高血壓病少;日本北部居民食鹽26g/d,發病率為40%。腎性高血壓可因鈉的影響而惡化,減少鈉攝入可改善症狀。鈉潴留引起細胞外液增加,心排出量增高,血壓上升。高血壓病死者,動脈壁鈉和水明顯增高。妊娠毒血症若不限鈉,病情迅速惡化,給低鹽飲食症狀改善、血壓降低,均說明鈉是引起高血壓病的主要因素。
(二)熱能肥胖者高血壓發病率比正常體重者顯著增高,臨床上多數高血壓病人合並有超重或肥胖。而限制熱能攝取,使體重減輕後,血壓就會有一定程度降低。
(三)蛋白質
不同來源蛋白質對血壓的影響不同,某些蛋白可使高血壓病和腦卒中的發病率降低,酪氨酸有降低血壓的功效;大豆蛋白雖無降壓功能,但也有預防腦卒中發生的作用。
(四)脂肪和膽固醇?脂肪攝入過多,可引起肥胖症和高血壓病,高血壓病是冠心病的主要患病因素之一。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容易致動脈粥樣硬化,故攝入過多的動物脂肪和膽固醇對高血壓病防治不利。
(五)其他營養素
?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可改善脂質代謝,保護血管結構與功能。茶葉中的茶鹼和黃嘌呤等,有利尿降壓作用。高血壓病合並肥胖、高脂血症及心功不全者應禁酒。
二、飲食治療原則
飲食治療要適量控制熱能及食鹽量,降低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水平,控制體重,防止或糾正肥胖,利尿排鈉,調節血容量,保護心、腦、腎血管功能。采用低脂低膽固醇、低鈉、高維生素、適量蛋白質和熱能飲食。
(一)限制總熱能?控制體重在標准體重范圍內,肥胖者應節食減肥,體重減輕每周1~1.5kg為宜。體重每增加12.5kg,收縮壓可上升1.3kpa(10mmhg),舒張壓升高0.9kpa(7mmhg);說明體重增加,對高血壓病治療大為不利。
(二)適量蛋白質?蛋白質代謝產生的有害物質,可引起血壓波動,應限制動物蛋白。調配飲食時應考慮蛋白質生理作用,應選高生物價優質蛋白,按lg/kg補給,其中植物蛋白質可占50%,動物蛋白選用魚肉、雞肉、牛肉、雞蛋白、牛奶、豬瘦肉等。
(三)限制脂類?減少脂肪,限制膽固醇;脂肪供給40~50g/d,除椰子油外,豆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紅花油等植物油均含維生素e和較多亞油酸,對預防血管破裂有一定作用。同時患高脂血症及冠心病者,更應限制動物脂肪攝入。如長期食用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髒、腦髓、蛋黃、肥肉、貝類、烏賊魚、動物脂肪等,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促使脂質沉積,加重高血壓病,故飲食膽固醇應在300~400mg/d。
(四)進食多糖類碳水化物?進食多糖類碳水化物,含食物纖維高的食物,如澱粉、糙米、標准粉、玉米、小米等均可促進腸蠕動,加速膽固醇排出,對防治高血壓病有利;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均有升高血脂之憂,故應少用。
(五)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1.限制鈉攝入:食鹽含大量鈉離子,人群普查和動物試驗都證明,吃鹽越多,高血壓病患病率越高,每天吃10g鹽,發病率為10%,而20g/d則為20%,限制食鹽後血壓降低。低鈉飲食時,全天鈉應保持500mg,維持機體代謝,防止低鈉血症,供給食鹽以2~5g/d為宜。
2.補鉀:限鈉應注意鉀,鉀鈉比至少1.5:1;有些利尿藥可使鉀大量從尿中排出,故應供給含鉀豐富食物或鉀制劑。含鉀高食物有龍須菜,豌豆苗、莴筍、芹菜、絲瓜、茄子等。
3.鈣:鈣治療高血壓病有一定療效,1000mg/d,連用8周可使血壓下降;部分人不給降壓藥,亦可使血壓恢復正常。含鈣豐富食物有黃豆及其制品,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魚、蝦、紅棗、韭菜、柿子、芹菜、蒜苗等。
(六)補充足量維生素c:大劑量維生素c可使膽固醇氧化為膽酸排出體外,改善心髒功能和血液循環。桔子、大棗、番茄、芹菜葉、油菜、小白菜、莴筍葉等食物中,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有助於高血壓病的防治。其他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維生素b1、維生素b:和維生素b12,均應及時補充,以防止缺乏。
(七)節制飲食:定時定量進食,不過饑過飽,不暴飲暴食,食物種類齊全,營養素比例合理,不挑食偏食。清淡飲食有利於高血壓防治,油膩食物過量,易消化不良,且可發生猝死。
(八)煙酒和茶:卷煙中尼古丁刺激心髒,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促使鈣鹽、膽固醇等在血管壁上沉積,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傳統醫藥認為少量飲酒可擴張血管,活血通脈,助藥力,增食欲,消疲勞。長期飲酒危害大,可誘發酒精性肝硬變,並加速動脈硬化。茶葉含有多種對防治高血壓病的有效成分,其中以綠茶為好。總之,應飲茶戒煙,最好忌酒。
(九)食物選擇?1.多吃降壓降脂食物:多選用能保護血管和降血壓及降脂的食物。有降壓作用的食物有芹菜、胡蘿卜、番茄、荸荠、黃瓜、木耳、海帶、香蕉等。降脂食物有山楂、香菇、大蒜、洋蔥、海魚、綠豆等。此外草菇、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銀耳等蕈類食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對防治高血壓病、腦出血、腦血栓均有較好效果。
2.禁忌食物:所有過鹹食物及腌制品、蛤貝類、蝦米、皮蛋,含鈉高的綠葉蔬菜等,煙、酒、濃茶、咖啡以及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均在禁忌之列。
3.飲食制度:宜少量多餐,每天4~5餐為宜,避免過飽。
(十)營養素與藥物相互作用?治療高血壓病時,常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如優降寧等治療,用藥期間病人不宜食用含酪胺高的食物,如扁豆、蘑菇、腌肉、腌魚、干酪、酸牛奶、香蕉、葡萄干、啤酒、紅葡萄酒等食物。酪胺可促使去甲腎上腺素大量釋放,使血壓急劇升高而發生高血壓危象。另外降壓治療時,病人不宜服用天然甘草或含甘草的藥物,如甘鏈片;因甘草酸可引起低鉀血症和鈉潴留。用利尿藥時易起電解紊亂,應注意調整食物中鈉、鉀、鎂含量。茶葉易和藥物結合沉澱,降低藥物效果,故服降壓藥時忌用茶水送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胃病,飲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