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找一篇關於中國的飲食的論文正文

找一篇關於中國的飲食的論文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來說明黨內斗爭的方針等。
鄧小平用“小康”來說明中國的發展戰略。中共十六大進一步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確立為黨領導人民在新時期的奮斗目標,並從各個方面對於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作了系統的論述。
3、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

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必然性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運動發展的客觀需要和必然結果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五四運動後在中國廣泛傳播,就在於這種徹底的革命學說的根本特性就是實踐性,它是為被壓迫人民反抗剝削和壓迫而創立的,符合“中國向何處去”這一當時特定社會主題的需要。近代的中國歷史就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歷史。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這一歷史任務,中國的不同階級曾提出過不同的理論和進行過不同的實踐,如洋務運動、太平天國運動和辛亥革命等。但面對異常強大的反動勢力,他們都無可奈何地失敗了。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
“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國的面目就起了變化了。”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的內在要求
恩格斯:“在我看來,馬克思的歷史理論是任何堅定不移和始終一貫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條件;為了找到這種策略,需要的只是攤把這一理論應用於本國的經濟條件和政治條件。”
“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存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
列寧:“我們決不把馬克思的理論看作某種一成不變和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恰恰相反,我們深信:它只是給一種科學奠定了基礎,社會黨人如果不願落後於實際生活,就應當在各個方面把這門科學推向前進。”
一種理論,如果不需要發展,不可能發展,或者不允許發展,那它就不是科學的理論,而是迷信,是宗教教義和信條。馬克思主義不是關在書齋裡的學問,它必須融入廣大的社會實踐,並在社會實踐中繼續豐富和發展,才能顯示出它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威力。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
馬克思: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根本的任務卻是改變世界。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實踐的客觀需要
在一個半殖民統治半封建社會的廣大國度裡如何進行革命並最終奪取政權,這是一個經典作家沒有面對過的問題;同樣,在一個人口眾多、經濟文化落後的東方大國中,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怎樣進行國家的工業化、現代化建設,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為中國社會發展中需要解決的一個新課題。
中國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的基本國情。1949年之前的中國是一個半殖民統治半封建社會,這是當時中國的最大國情;1949年到1956年,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處於新民主主義社會。1956年中國成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後,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但是由於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不發達,經濟文化落後,科學技術水平低,因此中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科學認識和把握這一基本國情,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中國實際,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的實際問題,並在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科學理論——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是中國共產黨保持先進性、實現黨的歷史使命的客觀需要
江澤民:看一個政黨是否先進,是不是工人階級先鋒隊,主要是看它的理論和綱領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是不是代表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突出的表現,就是它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政黨,它有著最先進的思想武器,它是一個非常重視理論指導並勇於進行理論創新的黨。
總之,無論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運動發展的需要,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的內在要求,抑或是中國的具體實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的保持,都要求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並且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事業。而中國共產黨八十多年的實踐證明,只有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並隨著時代的發展、實踐的深入和科學的進步,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事業,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才能取得勝利。
"
 
距離

距離,這不是從上海到陽朔的距離,而是從現實到恍惚間逃避的距離。

以前每次出遠門無一例外總會生病,這次遠游廣西,竟然身體好好的,連朋友臨行前送的幾盒藥,我也都送給了別人。這個不尋常的規律總讓自己心懷不安,或許生病了才讓自己相信不會有其他意外的事情發生。

這條西街,是很生活的地方,我再一次確信自己作了正確的選擇。昨天夜半就有房客離開,早晨陸續出游的人也離開。而我,則美美地懶在床上,一直到九點多。一個男生回來了,收拾了行裝准備回家。我們去街上吃了陽朔著名的啤酒魚。因為是淡季,師傅允許我們用攝像機拍攝他做魚的過程。美美吃了一頓,然後送走這位房客。屋子裡,就只有兩個住客了,一個是深圳來的女孩,昨天起她就一直埋怨這裡條件差,又不停問別人哪裡玩要結伴,卻又拿不定主意。大概她明天也要離開吧,她享受不了西街的孤獨。然後,就只剩下我了。或許還會不停有人住進來,我也會離開。很喜歡這樣匆匆的行色。我送走前一批人,迎來新一批人,而他們,也將送走我。

坐在“如果”的二樓,靠窗的位置,一盆新鮮的木炭在腳邊閃著橘紅色的光,溫暖的氣息充滿了這個木制的酒吧。下午,酒吧停電,吧裡很冷清,沒有音樂,偶爾只有樓下一只木刨子在做家俱時發出的磨擦聲,還有門外幾個人踢毽子的笑聲。這恰恰是我想要的,沒有打擾的下午。青年旅館臨屋的小男孩在對面看書,我在寫字。二樓的書架離窗戶很遠,屋子裡隱暗的光裡面,幾本厚實的本子顯得更加神秘。我走過去,那是幾本速寫本。翻開那些本子,看見了密密麻麻一頁一頁的文字:都是來過酒吧的人留下的文字,每一頁都是一個故事,一種心情,一種對“如果”的期待。如果,是的,如果,會有很多故事可以發生,也會有太多的選擇。我是不是也留下點什麼呢?如果哪一天再回來,我還可以找到現在的心境?算了吧,我需要“如果”嗎?我連現實都承受不起。

“如果”,是透明的紅色,有些甜,那種讓人有些清醒又有一些醉的蒙胧。“如果只是”,是半透明的白色,只有一粒紅色的櫻桃斜依在三角的杯子上。不同的酒,不同的杯子顏色,不同的心情。如果只是…唉,太多期待了,我們卻錯過了一切。我們還需要期待嗎?

天,還是陰冷陰冷的,沒想到南方也需要烤火。老板和伙計們,還有其他店的伙計一起踢毽子,開心地笑,這就是西街閒時的生活。沒有壓力,沒有未來的擔憂,至少我沒有見到的擔憂。這樣的生活,是我幾年前想要的:背著包,到一個地方工作幾個月或是幾年,再尋找下一個驿站。“如果”的伙計八兩,就是這樣的陝西小伙子,在這裡工作五個月了。問他,春節回去嗎?不回去,沒有錢。有一種脫離,有一種淡淡的生活的愁。是哪,我見到的,只是他們踢毽子的開心,可是要有多少不開心,才會讓他們一次又一次離開熟悉的親友,來到這陌生的地方?我也如同他們一樣,出離了一個又一個回憶,也許是逃離吧。

在這個街上,生活多久會厭倦呢?我問八兩。八兩說,以前有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在這街上生活了四五個月,每天晚上都過來烤紅薯,每天也只喝一瓶“百威”,所以他們叫他“百威”。這個百威,是想逃避什麼,還是想遇到什麼“如果”?只有他知道。我的極限是多少?不知道,也許就這幾天吧,更或許明天又要逃離西街了。我這是怎麼了,什麼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八兩說,開學,他就要回學校去了。問他是學生或是老師,他沒有回答,一會就忙著去修熱水器。樓下有小伙子找他。這個八兩,也該算是西街人了吧?可是他也會離開。這個地方,注定就是客棧,大家都是過客。

樓下,一對穿白色毛衣的情侶正准備離開,也許他們在樓下坐了一個下午。看著他們轉身,女士挽著男士的胳膊遠去,心中很是羨慕,也許是酒精的作用吧,甚至有點想做夢了。爐火只余下一點點火星,空氣有點淡淡的冷。也許,如果……

突然明白了,自己原本想來陽朔,尋找一個讓自己安靜的地方,讓自己靜下來想清楚一些事。而現在才知道,自己只不過在逃避城市裡的孤獨。想像著,用陌生,用匆忙來充實空蕩蕩的心。又是錯了,因為越是逃避,越覺得孤獨。晚上在丁丁酒吧,很吵,很不喜歡那種沒有靈魂的酒吧模式。相反,更想念一街之隔的“如果”了,喜歡那裡百分百的寧靜。

只有西街,才是陽朔的西街。出了這青石的老街,已經是陽朔了。不同的文化仿佛隔成了兩個世界。西街,不完全屬於中國。
 

上一页  [1] [2] 

對於環保我們的做法有那些?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