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1歲的寶寶不吃飯怎麼辦?正文

1歲的寶寶不吃飯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吃那,否則,孩子容易隨著家長偏食。飯桌上要創造良好的吃飯環境和氣氛,同時保證吃飯速度不要過快或過慢,避免影響消化吸收。

讓兒童快樂進食的高招
1.榜樣示范法

細心點的家長都注意到,孩子在幼兒園吃飯都很聽老師的話,嘩嘩嘩筷子不停,轉眼就吃掉一碗飯,怎麼一回家就變得挑食,不能好好進餐了呢?道理其實很簡單,在幼兒園裡有好多好多的伙伴,吃飯時間一到,大伙兒一起動手,吃飯的“氣氛”很濃烈的緣故。在家中,家長自己就是好榜樣了。有些家長喜歡邊吃飯邊小酌,或是抽煙,一方面延長了吃飯時間,影響小孩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因此,做榜樣還要從家長做起。去同事親戚家串串門,讓孩子們一起吃飯也是好的,不過家長應該在旁邊正確引導,不要偏愛某一個。
2.飲食控制法

許多家長為了給寶貝孩子“加強營養”,給孩子每天的飲食配餐多以肉食為主,此外還提供許多高、精、細的副食品,如高級糕點、巧克力等。這些高糖、高熱量的食物給孩子攝入後,引起血糖增高,大腦中飽食中樞興奮,攝入中樞受到抑制,使人覺得飽而沒有食欲。許多家長反過來又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飯”。因此家長要逐步掌握小孩的飲食規律性,逐漸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的時間最好要固定,要使小孩在每次餐前,保持空腹,產生“饑餓狀態”,以刺激大腦進食中樞產生食欲,這樣既可以避免偏食、厭食的發生,又同時使小孩在進餐後感到身體和情緒上的滿足,產生快樂感,這種滿足又可以進一步促進食欲的良性發展和完善。合理控制小孩零食,不選擇含糖量較高的飲料、零食,以免引起中樞神經抑制,影響正餐時的饑飽狀態。
3.美食引誘法

盡量將菜切得均勻,以免兒童進食時挑來撿去。給孩子做飯應多花心思,除了合理搭配食物的色、香、味以外,還發揮一點想象力,例如把食物拼成卡通圖案,以此刺激兒童的胃口。
4.戶外活動法

戶外活動能令小孩放松,同時適當的運動又會促進兒童體內的新陳代謝,運動休息後不要急著給他(她)吃含糖量高的飲料食品,此時的小孩通常能夠快樂地進餐。



1、大人本身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

“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如果大人們本身的飲食習慣不正常,或者常常隨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沒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時吃飯習慣。

2、固定的開飯時刻

盡量做到吃飯的時間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並規定孩子須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餓了,也不要再給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

3、減少正餐之外的食物

雖然零食的給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卻不可過量,尤其垃圾食物盡量不要給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4、促進孩子的食欲

孩子肚子不餓當然吃不下飯,若父母只一味地強迫孩子進食,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試著促進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動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餓了,自然不會抗拒吃飯。

5、選購孩子喜愛的餐具

孩子都喜歡擁有屬於自己獨有的東西,替孩子買一些圖案可愛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與孩子一起選購更能達到好效果。

6、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變化

在飲食均衡的條件下,父母可以多種類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單純的米飯、面條。例如:有時以馬鈴薯當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擁有一頓既營養又豐盛的餐點。

7、讓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

例如:上市場買菜、幫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等,甚至可詢問孩子的意見,請孩子協助您一起做飯,孩子不但能有參與感,同時也能因而了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樣步驟,進而更喜愛吃飯這件事。

8、為吃飯增添趣味性

在喂孩子吃飯時,加入一些輕松、活潑的語氣,讓吃飯不再只是吃飯而已,將吃飯時刻與方式變成有趣的事情。至於賴氨酸應該是促食欲,改善寶寶發育不良的吧,其實你能用其他方法是寶寶的飲食習慣改善了,不吃也無所謂,你說對吧?對寶寶而言建議還是調整飲食,均衡全面營養.
 
幾種小兒厭食的食療方法

1.山楂30--40克,大米50--100克,沙糖10克.先將山楂入沙鍋煎取濃汁,去渣後入大米.沙糖煮粥.可作為上下午點心食用,不宜空腹食.以7--10天為一療程.

2.大棗10--20枚,鮮橘皮15克(或陳皮3克,先將大棗有鍋炒焦,然後與橘皮放入保溫杯內,以沸水沖泡溫浸10分鐘,飯前代茶頻飲,每天一次.

3.鮮白羅卜500克,蜂蜜150克,將羅卜洗淨切成小塊,放在沸水內煮沸即撈出,控干;晾曬半天,再放入鍋內,加蜂蜜,以小火煮沸,調勻.待冷,裝瓶備用,每次飯後食用數塊,連服數天(脾胃失調型).

4.西瓜.番茄各適量,西瓜取瓤去籽,用潔淨沙布絞擠取液,番茄用沸水沖燙剝皮,也用潔淨紗布擠取液,二液合並,代飲料隨量飲用.

5.雪梨3個,大米30--50克,生山楂10克,將梨洗淨切碎,加水適量煮半小時,撈去梨渣,加大米.生山楂煮粥,趁熱食用,每天一次,5--7天為一療程,(帶熱內生型)

6.鲫魚100克,薏米15克,羊肉50--110克,將鲫魚去鱗和內髒,羊肉切片,與薏米同煮湯後調味服食,每天或隔天一次,邊服數次(脾為溫困型)

7.鲫魚100克,豆豉30克,胡椒0.5克,生姜9克,陳皮6克,同放沙鍋內煮湯調味服食,每天或隔天一次,連服四至五次(脾為濕困型).

8.鲫魚一條,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1克,將鲫魚去鱗.鰓.內髒,洗淨,將姜洗淨切片,與各藥用紗布包好填入魚肚內,加水適量,小火炖熟,加鹽.蔥少許調味,空腹喝湯吃魚.分二次服,每天一劑,連服數天(脾虛胃弱型).
轉載自
http://www.iyingtao.com/bbs/topic-4602.htm

 
小孩厭食與教養有關
目前小孩厭食除了疾病原因外,更常見的是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它與教養不當有密切關系.食欲與神經精神狀態密切相關.不少獨生子女家長擔心孩子營養不夠,采用哄,騙,罵,甚至打等方式強迫小兒進食,引起小兒產生反抗情緒和厭食的心理.還有吃飯不定時定量,吃零食過度,都會擾亂消化吸收的規律.有一些孩子很偏食,不愛吃肉,魚,蛋等葷菜,以素食為主,這會引起人體一些必要的營養物質缺乏,如保持正常味覺的鋅元素,它在一般植物類食物中含量很少,且不易被人體吸收.體內鋅減低,就會吃食乏味,食欲不振.二是太多的蛋白質飲食也會使孩子食欲減退.因為一下子攝入太多高蛋白物質,使小兒嬌嫩的胃腸承受不了.三是果糖,巧克力等甜食吃多了,對食欲也有影響,尤其在吃飯前吃甜食,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中樞神經抑制,人就不想吃東西了.四是小孩不愛吃蔬菜食品,極易導致小孩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生長發育不好.
為讓孩子食欲正常,健康成長,建議家長們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定時定量,不吃零食,不偏食,合理安排膳食,多安排蔬菜食品,注意營養平衡,營造舒適的就餐環境,讓孩子適當參加些體育活動,增加熱量消耗,以促進食欲.
小孩厭食的幾種原因
1,零食過多.有些家長經常買糖果,甜點心,巧克力,花生,水果等,給孩子隨便拿著吃,孩子小嘴整日閒不住,到吃飯的時候當然就吃不下去了.長此下去,還會引起小孩消化吸收功能紊亂,發展為小兒疳疾病.2,食不定時.有的父母見孩子哭就喂奶或喂飯,進食沒有一定的規律;也有的父母在嬰幼兒吃奶,喂飯時逗孩子玩,致使孩子不能集中精神吃奶,吃飯;大一點的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或看小人書,隨便吃幾口就急於到鄰居家或外面玩,時間久了就會影響消化液的正常分泌,造成食欲不振.3,飲食無度.有些年輕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飽,長不胖,於是不惜一切代價,給孩子吃大量的高蛋白,高糖飲食滋補品,頓頓魚,肉,喝各種含糖飲料,傷及孩子嬌嫩的胃腸,使胃腸不能正常消化,吸收,久而久之,食欲必然下降,引起厭食.4,精神因素的影響.有的父母在吃飯的時候,當著孩子的面經常爭吵;有的在吃飯時,批評孩子的過錯,對孩子的精神刺激很大;也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不一致,一個嚴,一個偏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會發生厭食.
家長寵出來的小兒神經性厭食
兒童厭食可由軀體疾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厭食稱神經性厭食,在幼兒中頗為多見,小兒進食習慣不好,不僅影響營養的攝取,而且易患不少疾病,小兒神經性厭食就是其中之一.不良的飲食習慣會逐漸降低小兒食物中樞的興奮性,引起小兒神經性厭食.
一,造成小兒神經性厭食常見的原因有:1,常讓孩子獨自一人先吃,不與家人一起進食,沒有飲食氣氛.2,孩子進食時,父母或其他人過分緊張地注視,造成小兒精神緊張.3,用種種許諾誘惑小兒進食或者用玩具逗哄小兒進食,降低進食興趣.4,孩子進食時注意力分散,邊吃邊看電視或畫冊,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影響消化功能.5,孩子拒食時,家長強迫其進食,造成孩子沒有正常饑餓感,不能引起食欲.6,過量給孩子吃自認為高營養的食物,不注意變換食品花樣,忽視了食物的多樣性,造成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素不均衡.7,讓孩子亂吃零食,特別是在飯前讓孩子吃冰激淋,巧克力等零食,因為高蛋白,高糖的濃縮食品可使食欲下降.8,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撒了飯菜弄髒了衣服和居室,不讓孩子自己進食,使孩子缺乏吃飯的興趣.9,父母在喂孩子吃飯時,催著孩子快吃,多吃,孩子稍有怠慢就發脾氣,或用威脅的口吻及方式強迫喂養,使孩子十分反感.10,進食時父母唠叨不休,數落孩子的錯誤,造成氣氛緊張和不愉快,抑制孩子的食欲.11,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自由過於限制,強迫孩子學畫圖,彈鋼琴,背唐詩等,學得不好還要大聲斥責,從而造成孩子情緒低落而食之無味.
二,神經性厭食的心理治療主要是消除上述各種不良因素,幫助兒童建立進食時的愉快情緒,促進胃腸道腺體的分泌功能和消化功能,增加食欲.具體方法如下:
1,通過解釋疏導孩子不良的心理因素,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孩子在自行進食時,父母不要訓斥孩子或包辦代替,更不要采用強制手段讓小兒進食,不讓小孩子邊吃邊玩邊看畫冊,也不應給小孩子多吃零食.2,培養孩子進食興趣,盡量提供孩子愛吃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對年幼兒童,可在大人協助下盡量讓孩子自己進食,增加進食興趣,促進食欲.還可安排孩子與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共同進食,並在進餐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3,進食前半小時不讓孩子做劇烈活動或聽緊張的故事,讓孩子集中精神進食.4,當孩子不願進食時,家長不必強迫進食,等孩子饑餓而有食欲時再進食.5,對孩子進行鼓勵和獎賞.家長可記錄孩子每天的食物攝入量,這樣能清楚地反映孩子進食情況,當孩子飯量增加,則給予獎賞:如帶孩子郊游,看電視,講故事等.
兒童厭食的糾正方法
不少家長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著急,而孩子也為大人逼著他吃飯而厭煩.這樣一來,吃飯問題成了年輕的父母傷透腦筋的一大問題.什麼原因使這些孩子不願吃飯呢?其實,真正由於局部或全身疾病而影響消化功能,使食欲下降造成厭食的幼兒實屬少數,而大多數幼兒是由於喂養不當和不良的飲食習慣引起的.那怎麼辦呢?就是要把已經顛倒了的飲食習慣重新糾正過來,養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具體說有下列幾條:
一是不要把零食當“主食”:已經這樣做的,要糾正過來.
二是花樣翻新,誘導食欲:給兒童吃的食物,要注意新鮮和品種多樣化,不僅僅蛋類,肉類,還應有各種蔬菜瓜果,實踐證明,飯菜多樣化,藝術化,色香味俱全,是刺激兒童食欲的好方法.
三是要順其自然:對已經有厭食習慣的孩子,遇到他不肯吃飯時,不要大驚小怪,而要不動聲色地把食物拿開,孩子少吃一點或不吃一餐,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這時仍要注意不隨便給零食吃,孩子餓了,下餐飯自然會吃得好了,切不可再搞強迫或哄騙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血脂高,特別是甘油三脂高,日常飲食應該怎樣有效控制,平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