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一天吃幾個雞蛋好正文

一天吃幾個雞蛋好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一天究竟吃幾個雞蛋好?首先來看看從一個雞蛋能得到少營養。

一個中等大小的雞蛋,平均約重50克,能提供蛋白質6克,脂肪5克,熱能72千卡,鈣23毫克,磷89毫克,鐵1.2毫克,維生素a612國際單位,硫胺素0.07毫克,核黃素0.13毫克,尼克酸0.04毫克,膽固醇300毫克。若將一個雞蛋和50克瘦肉來比較,雞蛋的蛋白質和脂肪的質量比瘦肉好,維生素的含量也較高,價錢卻比瘦肉便宜些,從營養及經濟兩方面考慮都是吃雞蛋較合算。

一。雞蛋的正確吃法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可見,煮雞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和老人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極易被消化吸收。雞蛋中維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雞蛋時最好輔以適量的蔬菜。每天吃幾個雞蛋合適?

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膳食平衡、滿足機體需要,又不會營養過剩,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2個雞蛋為宜。中青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較多者,每天可吃2~3個雞蛋;少年兒童由於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應吃2~3個雞蛋。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怎樣吃雞蛋才安全?
——吃雞蛋究竟能否傳染禽流感?

相關專家認為,截至目前還沒發現人體因吃雞蛋患上禽流感的病例,但以防萬一,雞蛋最好煮熟吃。
據江蘇省畜牧研究所范必勤教授介紹,禽流感病毒對溫度是非常敏感的,一般在56℃溫度下用10分鐘就能滅殺,70℃僅用兩分鐘就能滅殺,所以經過加溫後的熟食品,包括熟雞蛋、熟雞肉等從理論上說應該不存在有活性的禽流感病毒。
范教授告訴記者,長期以來人們在吃雞蛋時都有一個誤區,認為生雞蛋或半熟雞蛋是最有營養的,其實它們的消化率及營養價值不及熟雞蛋的一半。生雞蛋的蛋清中含有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鹼性蛋白質,它在腸道裡能與生物素凝固在一起使人體無法吸收。而半熟雞蛋,由於其外殼充滿小孔,小孔比致病菌大上百倍,病原體輕易可侵入,人體在食用被感染的雞蛋後,可出現畏寒、惡心、嘔吐等症狀,甚者可引起食物中毒,而熟雞蛋則不存在上述情況,所以雞蛋還是應該煮熟吃。


雞蛋營養豐富,貨源充足,烹調方便,經濟實惠。它不但是家家戶戶的理想副食品,也是孕婦、乳母、年老體弱者以及青少年兒童的優質滋補品。

據分析,每100g雞蛋(去殼)中含蛋白質14.7g、脂肪11.6g、碳水化合物1.6g、膽固醇0.68g、鈣55mg、磷210mg、鐵2.7mg、維生素a1440國際單位、硫胺素0.16mg、核黃素0.31mg、尼克酸0.1mg。此外,雞蛋還高含卵磷脂、膽鹼以及維生素d等營養素。

雞蛋營養雖好,但一定要熟吃而不能生吃。生雞蛋不但對人體沒有益處,而且還會有下列一些不良作用:

1.吃生雞蛋易得生物素(biotin)缺乏症
2.吃生雞蛋,其中蛋白質不易消化吸收
3.吃生蛋可增加肝髒負擔
4.吃生雞蛋容易得腸胄炎
5.吃生雞蛋可引起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這是因為生雞蛋具有一種特殊腥味,這種腥味可抑制中樞神經,使消化液分泌減少。
因此,雞蛋一定要煮熟吃,以吃蒸蛋最好,不宜用開水沖雞蛋,更不能吃生雞蛋。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

惠州美食網-主題菜譜-蛋類主題,裡面好全,做法很新穎,好多都沒有聽過的,什麼蛋都有,還帶圖片,可惜不可以粘貼,只能你自己看了:(

海鮮芙蓉蛋
先把蝦皮用刀或粉碎機弄成細末,或者開洋用料酒加水漲發後弄成細末。雞蛋、精制油、蝦皮(或開洋)末,鹽、糖混合打成蛋漿,用中火把菜鍋燒熱後倒入比平時炒蛋少一半的油燒熱,再倒入蛋漿慢慢轉動鍋子並滑炒至金黃色即可出鍋裝盤
椿芽烘蛋

將雞蛋打入碗中,加切碎的嫩椿芽、生粉、鹽調勻。鍋置旺火燒熱,下豬油,待油溫至七成熱時改為小火,用勺子舀出半瓢油。將調好的蛋糊倒入鍋中,並倒入瓢中的油,蓋上鍋蓋烘制。烘好後瀝去余油,裝盤即成。

菜莆蛋

雞蛋打入碗中打碎,將菜莆1包浸泡在水中,用手用力抓捏,去掉水擠干。燒熱鍋,放入半碗的油,略熱下菜莆炒,再下蒜蓉,炒至菜莆干香,將雞蛋慢慢下鍋,用小火慢慢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杏仁蒸蛋

把雞蛋入碗中打碎,加少許水,放鹽拌勻,隔水蒸熟後取出。炒鍋入油,把洗淨的小青豆、胡蘿卜丁、熟杏仁翻炒幾下,加水、鹽、糖、味精燒開後,勾芡澆在蒸蛋上即成。

奶汁扒雞蛋

將雞蛋逐個磕入沸水鍋內煮熟後撈入盤內。將冬筍切成片,火腿切成絲,與豌豆苗分別入沸水鍋中焯水。炒鍋置旺火上,下油燒熱,放入蔥末煸香,加料酒、清湯、雞蛋、冬筍、精鹽、牛奶燒沸,下雞精,用濕澱粉勾芡,淋入熟油,澆在雞蛋上。將火腿、豌豆苗各擺在盤子一邊即成。

水炒雞蛋

將雞蛋打碎、放上一點兒鹽、蔥花、姜末,然後用筷子攪打均勻;再把炒鍋放在火上,倒上水(比油多一至二倍),也可以在水裡放上些干的小銀魚、蝦仁、螺蛳肉,能增加鮮味。待水開後,將攪好的蛋液倒進鍋裡,蛋液便奇跡般地膨脹起來,翻炒幾下便好,味道十分鮮美可口。
 
一天一個雞蛋就可以了
 
1個,蛋黃含有高級蛋白質和膽固醇,對人身體特好。

蛋青就不好了多吃對身體不好,所以一天1個雞蛋最理想。
 
一天究竟吃幾個雞蛋好?首先來看看從一個雞蛋能得到少營養。

一個中等大小的雞蛋,平均約重50克,能提供蛋白質6克,脂肪5克,熱能72千卡,鈣23毫克,磷89毫克,鐵1.2毫克,維生素a612國際單位,硫胺素0.07毫克,核黃素0.13毫克,尼克酸0.04毫克,膽固醇300毫克。若將一個雞蛋和50克瘦肉來比較,雞蛋的蛋白質和脂肪的質量比瘦肉好,維生素的含量也較高,價錢卻比瘦肉便宜些,從營養及經濟兩方面考慮都是吃雞蛋較合算。

一。雞蛋的正確吃法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可見,煮雞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和老人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極易被消化吸收。雞蛋中維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雞蛋時最好輔以適量的蔬菜。每天吃幾個雞蛋合適?

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膳食平衡、滿足機體需要,又不會營養過剩,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2個雞蛋為宜。中青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較多者,每天可吃2~3個雞蛋;少年兒童由於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應吃2~3個雞蛋。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怎樣吃雞蛋才安全?
——吃雞蛋究竟能否傳染禽流感?

相關專家認為,截至目前還沒發現人體因吃雞蛋患上禽流感的病例,但以防萬一,雞蛋最好煮熟吃。
據江蘇省畜牧研究所范必勤教授介紹,禽流感病毒對溫度是非常敏感的,一般在56℃溫度下用10分鐘就能滅殺,70℃僅用兩分鐘就能滅殺,所以經過加溫後的熟食品,包括熟雞蛋、熟雞肉等從理論上說應該不存在有活性的禽流感病毒。
范教授告訴記者,長期以來人們在吃雞蛋時都有一個誤區,認為生雞蛋或半熟雞蛋是最有營養的,其實它們的消化率及營養價值不及熟雞蛋的一半。生雞蛋的蛋清中含有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鹼性蛋白質,它在腸道裡能與生物素凝固在一起使人體無法吸收。而半熟雞蛋,由於其外殼充滿小孔,小孔比致病菌大上百倍,病原體輕易可侵入,人體在食用被感染的雞蛋後,可出現畏寒、惡心、嘔吐等症狀,甚者可引起食物中毒,而熟雞蛋則不存在上述情況,所以雞蛋還是應該煮熟吃。


雞蛋營養豐富,貨源充足,烹調方便,經濟實惠。它不但是家家戶戶的理想副食品,也是孕婦、乳母、年老體弱者以及青少年兒童的優質滋補品。

據分析,每100g雞蛋(去殼)中含蛋白質14.7g、脂肪11.6g、碳水化合物1.6g、膽固醇0.68g、鈣55mg、磷210mg、鐵2.7mg、維生素a1440國際單位、硫胺素0.16mg、核黃素0.31mg、尼克酸0.1mg。此外,雞蛋還高含卵磷脂、膽鹼以及維生素d等營養素。

雞蛋營養雖好,但一定要熟吃而不能生吃。生雞蛋不但對人體沒有益處,而且還會有下列一些不良作用:

1.吃生雞蛋易得生物素(biotin)缺乏症
2.吃生雞蛋,其中蛋白質不易消化吸收
3.吃生蛋可增加肝髒負擔
4.吃生雞蛋容易得腸胄炎
5.吃生雞蛋可引起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這是因為生雞蛋具有一種特殊腥味,這種腥味可抑制中樞神經,使消化液分泌減少。
因此,雞蛋一定要煮熟吃,以吃蒸蛋最好,不宜用開水沖雞蛋,更不能吃生雞蛋。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

惠州美食網-主題菜譜-蛋類主題,裡面好全,做法很新穎,好多都沒有聽過的,什麼蛋都有,還帶圖片,可惜不可以粘貼,只能你自己看了:(

海鮮芙蓉蛋
先把蝦皮用刀或粉碎機弄成細末,或者開洋用料酒加水漲發後弄成細末。雞蛋、精制油、蝦皮(或開洋)末,鹽、糖混合打成蛋漿,用中火把菜鍋燒熱後倒入比平時炒蛋少一半的油燒熱,再倒入蛋漿慢慢轉動鍋子並滑炒至金黃色即可出鍋裝盤
椿芽烘蛋

將雞蛋打入碗中,加切碎的嫩椿芽、生粉、鹽調勻。鍋置旺火燒熱,下豬油,待油溫至七成熱時改為小火,用勺子舀出半瓢油。將調好的蛋糊倒入鍋中,並倒入瓢中的油,蓋上鍋蓋烘制。烘好後瀝去余油,裝盤即成。

菜莆蛋

雞蛋打入碗中打碎,將菜莆1包浸泡在水中,用手用力抓捏,去掉水擠干。燒熱鍋,放入半碗的油,略熱下菜莆炒,再下蒜蓉,炒至菜莆干香,將雞蛋慢慢下鍋,用小火慢慢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杏仁蒸蛋

把雞蛋入碗中打碎,加少許水,放鹽拌勻,隔水蒸熟後取出。炒鍋入油,把洗淨的小青豆、胡蘿卜丁、熟杏仁翻炒幾下,加水、鹽、糖、味精燒開後,勾芡澆在蒸蛋上即成。

奶汁扒雞蛋

將雞蛋逐個磕入沸水鍋內煮熟後撈入盤內。將冬筍切成片,火腿切成絲,與豌豆苗分別入沸水鍋中焯水。炒鍋置旺火上,下油燒熱,放入蔥末煸香,加料酒、清湯、雞蛋、冬筍、精鹽、牛奶燒沸,下雞精,用濕澱粉勾芡,淋入熟油,澆在雞蛋上。將火腿、豌豆苗各擺在盤子一邊即成。

水炒雞蛋

將雞蛋打碎、放上一點兒鹽、蔥花、姜末,然後用筷子攪打均勻;再把炒鍋放在火上,倒上水(比油多一至二倍),也可以在水裡放上些干的小銀魚、蝦仁、螺蛳肉,能增加鮮味。待水開後,將攪好的蛋液倒進鍋裡,蛋液便奇跡般地膨脹起來,翻炒幾下便好,味道十分

[1] [2] 下一页

麻辣火鍋底料怎樣自己做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