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關鍵原因就在你的那一句話“我每天用一個大玻璃杯存放,用一個金屬漏勺撈取”靈菇是不能接觸金屬制品的,這樣就會死 西藏靈菇”的來源
“西藏靈菇”又名“西藏雪蓮”,是源自西藏雪原的特有珍稀菌種,是西藏土生土長的有生命的菌類。十九世紀,因其神秘奇異的功效而被歐洲一位醫學院教授發現,樣子有點像是縮小了的白色小猴頭,大約有蒸熟的米飯粒那麼大,拾起一顆,感覺軟軟的,有點發粘,韌性極好。早在2002年,北京地區曾經就流行過“西藏雪蓮”,後經權威部門檢測發現所謂神奇的“西藏雪蓮”只是一種菌類,它含60%~70%的乳酸菌,其它則是革蘭陽性菌、雙脂桿菌、酵母菌、芽孢等雜菌,還有一些從沒見過的菌類雜菌。它進入人體後轉化成蛋白質,水解後又成了氨基酸,而氨基酸有助人體吸收。藏靈菇是天然野生制酸奶的唯一菌種,由藏靈菇制成的酸奶,只有藏靈菇和鮮牛奶,無需加熱,含有100/%的乳酸活菌,絕無任何添加成份:如增稠劑,添加劑,甜味素,防腐劑,調味素等.常食之可增強身體抵抗力。
20世紀初,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顆粒狀物質,這種物質傳說來自西藏,專家猜測來自印、巴,當地人自古以來就在家中泡牛奶喝。科學家在這種物質中發現了許多微生物,比如專門能夠利用乳糖的酵母菌,還有乳酸菌(主要包括乳酸球菌、乳酸鏈球菌、乳酸桿菌)、醋酸菌,此外也有報道稱發現過雙歧桿菌。這些菌經過長期的相互適應和協同作用形成了復雜的菌相,以這種顆粒為發酵劑在牛乳中發酵後而得到的發酵乳制品被稱為酸牛奶酒,在當地叫做開菲爾(也有譯作克菲爾)。此種顆粒狀物質被稱為開菲爾粒。由於開菲爾在發酵過程中產生酒精、乳酸、醋酸,使制品具有獨特的發酵風味和清爽的沙口感,深受許多國家人們的喜愛。
中科院微生物學研究所菌種中心的高級實驗師賈建華女士說,關於“西藏靈菇”,他們已經接待了六七批來鑒定的人。雖然鑒定出來的菌種小有差別,但目前發現的都屬於克魯維酵母屬和假絲酵母屬的真菌,無毒性,此外還包括乳酸菌、醋酸菌等。據從事酵母菌系統生物學研究的白逢彥博士介紹,這兩種菌屬於好氧菌,一般情況下,在25℃-30℃下在適宜的培養基裡幾個小時就能繁殖一倍。對於讀者提出的不慎把“靈菇”吃進肚中會不會有危害的問題,白博士說,我們用肉眼看到的白色“靈菇”其實是聚合體,而還有單細胞的真菌存在於奶中,用紗布過濾是濾不掉的。也就是說,無論用不用紗布過濾,都會有一部分真菌進入人體。但菌種是無毒的,所以不應該有不良影響。
將“靈菇”做成切片後在顯微鏡下觀察,認定“西藏靈菇”就是開菲爾的一個品系。“西藏靈菇”(經過反復沖洗後應為不規則乳黃色顆粒)即為開菲爾粒,它是由特有的粘多糖類物質形成的網絡,分有很多片層,不同片層分布有不同的菌相。開菲爾粒最大的特點是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和抗污染力。開菲爾粒中的復雜菌相經長期的相互適應和協同使開菲爾粒形成了整體“戰斗力”,能夠抑制雜菌和致病菌的滋生。特有的粘多糖能夠保護開菲爾不受外界微生物的侵染,像霉菌,侵染不到開菲爾粒內層,它釋放的酶也不能把片層分解破壞。如果我們將開菲爾沖洗干淨,自然干燥,半年後再使用,它仍然有活性。遺憾的是,許多國家比如前蘇聯、日本、德國從20世紀初就開始研究開菲爾粒,但時至今日,也沒有人為地仿制成功開菲爾粒。雖然許多國家也有工業化生產的開菲爾問世,口感和作用也與傳統的開菲爾基本相似,但是不能形成開菲爾粒。國內企業其實也有生產開菲爾飲料的,但是因為口感不適應等原因,老百姓不大能接受。對於民間所傳關於“靈菇”的注意事項中提到的“靈菇”必須用玻璃和陶瓷制品來盛,賈女士認為,這其實和煎煮中藥忌用鐵器差不多,因為鮮奶發酵成酸奶後,呈酸性,有一定腐蝕作用,會和活潑金屬發生反應。不過,遺憾的是,限於研究的范圍,賈女士和白博士只能給我們提供“靈菇”的種屬,對於它的藥理效應還不能做出詳盡介紹。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