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春節的糖年糕、百果松糕等應時點心。
上海絹花
上海絹花主要有以下6道工序:第一原料上漿,絹花原料大多采用真絲織品,一般質地柔軟,不易落料,且花瓣易生毛邊,難予造型,故須上漿處理。系以綠豆粉為漿料,過去以手工剖漿,其產量低,不適應流水生產,且干燥靠天;現由機械刮漿,蒸汽干燥。第二落料,按設計的花瓣形狀,用敲刀與下料機落料,代替過去以笨重木榔頭手工敲瓣落料方式。第三染色,屬制作工藝中較為重要的一環。為適應色彩多變,便於套色及小批量生產的特殊要求,一般采用以酒精為深透劑的冷染法,按水、深透劑及染料的科學配比進行。並用色卡為色標,代替過去單憑經驗目測方法。第四造型,過去用手工握、燙、捻、拉花瓣,現已使用模具及機械沖壓,使花瓣紋脈清晰,提高質量。其五定型,造型後的花瓣含有一定水分,致花瓣較為濕、軟,應加以干燥定型,關系花朵整體形象的逼真。現由電烘箱代替原用火(煤)爐干燥。最後組裝,一般分為3個步驟,即:粘花,將定型的花瓣照實樣粘成花朵;拼花,用皮紙順次將花朵、葉、杈、梗拼湊成一枝完整的絹花成品;最後經包裝入盒。產品色彩明朗,鮮艷和諧,結構合理,外形飽滿,線條柔和,真美兼備,具有高度的藝術性、欣賞性與裝飾性。
鳳尾魚
又名烤子魚。產於上海崇明。體側扁,尾部延長,銀白色。口大而方,胸鳍上部具游離鳍條,尾鳍沒有對稱性。腹中具稜鱗。雌大雄小。鳳尾魚是名貴經濟魚類,肉質鮮美,供鮮食或制罐頭食品。通常,人們喜歡將它油炸,加上輔料佐餐,其味香酥可口。
葉榭軟糕
其原料是選用當地特制白粳與糯米按比例配制而成。這兩種米要在水中浸泡4天以上,每天換水,使米發酵成分全部揮發完。經晾透後用石臼春粉細篩3次,再用篩子篩入蒸烙,輔以精細綿白糖和各色餡心,荷葉襯墊,蒸煮而成。口感清香、涼爽。原為手工生產,現經技術改造,實現半機械化,包裝出售,但仍保持其傳統特色。 軟糕有方糕、素糕、桂花白糖糕3個品種。方糕以豬油、豆沙、棗仁、紅綠瓜絲、綿白糖為餡心,外現呈正方形,色澤鮮艷,特點為肥、香、甜;素糕系混入上等綿白糖,外現呈大塊長方型,雪白細膩,線條清晰,特點為松、軟、甜、涼,糯而不粘,盛夏季節一周內不馊變;桂花白糖糕以全糯米加桂花、白糖、豬油、豆沙制成;外觀呈圓盤形,具有松、軟、甜、香、肥五大特點。吃起來松軟香甜而不膩,加薄荷更是夏日飲食佳品。
上海龍蝦片
系以新鮮蝦肉、潔白細膩的澱粉為原料。經水調後,呈透明液狀,無混濁。經油氽成熟後,膨脹達3-4倍,具天然蝦香,入口酥脆、松化、無硬渣、滋味鮮美。制作過程要求精細,從投料、打漿開始,注意漿層均勻,濃稀適度;拌粉和面務求勻透而無塊粒;擠壓、搓條必須粗細一致,表面光滑,底板平整,不出氣孔;蒸煮嚴格掌握時間、火候,既要熟透,又不能過熟;切片要求表面光潔,厚薄均勻,無刀紋及連刀;烘片注意控制熱量,使蝦片受熱均勻,逐步散發水分,以期片子平直,不開裂或粘連。 呈半透明,表面有光澤,可見雲紋,並略有蝦肉細微顆粒,片形完整,大小厚薄均勻,無搭連片、碎裂片。
上海全蛋薩其馬
系以雞蛋代水和面,在於增加營養成分,提高蔬松程度,改善色澤。全蛋薩其馬原料主要以鮮雞蛋、花生油、椰絲為主,工藝上要求制作精細,如擀皮掌握面團的軟硬度,並考慮撒粉,防止面皮的粘連和起筋;熬糖漿根據天氣控制老嫩程度,過老影響色澤,過嫩影響成型;成型注意粘合、壓實,防止松散、空餡等。
崇明白山羊
其體型不大,但肌肉豐滿,渾身雪白,毛質柔軟而富有彈性,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去豫園(城隍廟)上海的特產、小吃都包括了,南京路步行街也有,價格小貴。上海特色小吃和零食是:南翔小籠、蟹殼黃、生煎饅頭、老虎腳爪、雙檔湯、海棠糕、三鮮小馄饨、大湯團、酒釀圓子;條頭糕、梨膏湯、五香豆等。還有上海的“海派菜”,蝦子大烏參、生煸草頭、油焖筍、白切肉、雞骨醬、獅子頭、青魚甩水。在上海你幾乎可以吃到全國各地的風味菜肴和小吃。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