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糖尿病人吃什麼好?怎樣預防糖尿病?正文

糖尿病人吃什麼好?怎樣預防糖尿病?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是血糖過高、糖尿、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疲乏。
糖尿病是一個古老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國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素問》及《靈樞》中就記載過“消渴證”“消渴症”這一病名。漢代名醫張仲景《金匮》的消渴篇對“三多”症狀已有記載。唐朝初年,我國著名醫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證患者的小便是甜的,在夏秋兩季,糖尿病患者的小便有時招蒼蠅。

世界上最早確認和治療糖尿病的醫生是中國唐代名醫王焘。王焘根據其父患口渴難忍,飲量大增,身上多疖瘡,小便水果味,並根據甄立言《古今條驗》一書中指出的:消渴病者小便似麸片甜。於是他親口嘗其父小便,果然是甜的。故針對消渴病制定了治療方案,輔以調整飲食,使其父病情得到控制。他把這些經驗寫進了《外台秘要》一書。

《外台秘要》比10世紀阿拉伯醫生阿維森納的《醫典》中關於糖尿病的診斷和治療早200多年。公元600年以後英國醫生托馬斯·威廉才提到病人的小便“其味如糖似蜜”。據考證,糖尿病在古代為帝王貴族之病,多發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

編輯本段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以及肥胖發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糖尿病在中國的發病率達到2%,據統計,中國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達4000萬,並以每年100萬的速度遞增。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見病,臨床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常見症狀有多飲、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可引起身體多系統的損害。引起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以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其中一高血糖為主要標志。臨床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症狀。

編輯本段糖尿病分類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和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其中1型糖尿病多發生於青少年,其胰島素分泌缺乏,必須依賴胰島素治療維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見於30歲以後中、老年人,其胰島素的分泌量並不低甚至還偏高,病因主要是機體對胰島素不敏感(即胰島素抵抗)。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是源於細胞的胰島素抵抗,不過其胰島素抵抗是由於妊娠期婦女分泌的激素(荷爾蒙)所導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後自愈。

胰島素是人體胰腺β細胞分泌的身體內惟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島素抵抗是指體內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外周組織如肌肉、脂肪對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的作用發生了抵抗。

研究發現胰島素抵抗普遍存在於2型糖尿病中,幾乎占90%以上,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主要因素之一。

1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後的5年內很少有慢性並發症的出現,相反,

2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之前就已經有慢性並發症發生。據統計,有50%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慢性並發症,有些患者是因為並發症才發現患糖尿病的。

因此,糖尿病的藥物治療應針對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島素抵抗,以及對胰腺β細胞功能的保護,必須選用能改善胰島素抵抗的藥物。些藥物主要是胰島素增敏劑,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時有效及根本上的治療,預防糖尿病慢性並發症的發生和發展。

胰島素增敏劑可增加機體對自身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自身的胰島素得以“復活”而充分發揮作用,這樣就可使血糖能夠重新被機體組織細胞所攝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達到長期穩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體可長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島素。




tnbxc

糖尿病治療必須以飲食控制、運動治療為前提。糖尿病人應避免進食糖及含糖食物,減少進食高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適量進食高纖維及澱粉質食物,進食要少食多餐。運動的選擇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應盡可能做全身運動,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礎上應用適當的胰島素增敏劑類藥物,而不是過度使用刺激胰島素分泌的藥物,才能達到長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編輯本段糖尿病診斷標准

糖尿病的診斷依據是血糖和臨床症狀。以下診斷標准是1999年who、idf公布,同年得到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等認同,並建議在中國執行。

血糖濃度單位:mmol/l靜脈(全血)毛細血管靜脈(血漿)

(糖尿病)

空腹≥6.1≥6.1≥7.0

服糖後2小時≥10.011.1≥11.1

(糖耐量損害)

空腹<6.1<6.1<7.0

服糖後2小時≥6.7≥7.8≥7.8

(空腹血糖損害)

空腹>5.6<6.1>5.6<6.1≥6.1<7.0

服糖後2小時<6.7<7.8<7.8

血糖濃度單位:mg/dl靜脈(全血)毛細血管靜脈(血漿)

(糖尿病)

空腹≥110≥110>126

服糖後2小時≥180≥200>200

(糖耐量損害)

空腹<110<110<126

服糖後2小時≥120≥140≥140

(空腹血糖損害)

空腹>100<110>100<110≥110<126

服糖後2小時<120<140<140

[診斷要求的幾點說明]

(一)確診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狀,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後血糖≥200mg/dl(11.1mmol/l)。

2、沒有典型症狀,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後血糖200mg/dl(11.1mmol/l)應再重復一次,仍達以上值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3、沒有典型症狀,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後血糖200mg/dl(11.1mmol/l)糖耐量實驗2小時血糖200mg/dl(11.1mmol/l)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二)可排除糖尿病:

1、如糖耐量2小時血糖140-200mg/dl(7.8-11.1mmol/l)之間,為糖耐量減;如空腹血糖110-126mg/dl(6.1-7.0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均不診斷為糖尿病。

2、若餐後血糖<140mg/dl(7.8mmol/l)及空腹血糖<100mg/dl(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

[注釋]

1、嚴重症狀和明顯高血糖者,要求血糖值超過以上指標即可確診。

2、在急性感染、外傷、手術或其他應激情況下,雖測出明顯高血糖,亦不能立即診斷為糖尿病。

3、無症狀者不能依一次血糖值診斷,必須另一次也超過診斷標准。

4、兒童糖尿病多數症狀嚴重,血糖高,尿糖、尿酮體陽性,無需做糖耐量試驗少數症狀不嚴重者,則需測空腹血糖或糖耐量試驗。

《世界衛生組織1985年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准》

符合下列之一者可診斷為糖尿病:

1、有典型糖尿病症狀,任意時間血糖高於11.1mmol/l(200mg/dl)。

2、查空腹血糖時,兩次或兩次以上高於7.8mmol/l(140mg/dl)。

3、空腹血糖不超過7.8mmol/l,懷疑為糖尿病者,可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服糖後2小時血糖超過11.1mmol/l。若無糖尿病症狀,尚需另有一次血糖超過11.1mmol/l。上述血糖值為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

《1997年美國糖尿病協會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標准》

1、有糖尿病症狀,並且任意血糖≧11.1mmol/l。

2、空腹血糖≧7.0mmol/l。

3、糖耐量試驗2小時血糖≧11.1mmol/l。ogtt仍按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進行。

符合上述標准之一的患者,在另一天重復上述檢查,若仍符合三條標准之一者即診斷為糖尿病。

糖耐量試驗服糖後2小時血糖≧7.8mmol/l,但又低於11.1mmol/l診斷為

耐量低減。空腹血糖高於或等於6.1mmol/l,但又低於7.0mmol/l診斷為空腹葡萄糖受損。對懷疑有妊娠糖尿病者,采用100g葡萄糖耐量試驗進行診斷。100g葡萄糖耐量試驗的結果按美國國家糖尿病資料組審定的o’sulivan標准作出診斷,診斷標准見表1。

表1o’sullivan診斷標准(靜脈血漿)

時間空腹服糖100克1小時2小時3小時

血糖(毫摩爾/升)5.910.69.28.1

血糖(毫克/分升)105190165145

診斷成立兩個或兩個以上血糖、值達到或超過上列數值

妊娠糖尿病采取世界衛生組織1985年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准也是可行的。

[常見縮寫]

who--世界衛生組織idf--國際糖尿病聯盟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

ogtt-糖耐量試驗igt--糖耐量損害ifg--空腹血糖損害

dm---糖尿病mmol/l--每升毫摩爾mg/dl--每分升毫克

編輯本段糖尿病的中醫辨證

中醫學對本病的病因病機論述較為詳細。認為主要是由於素體陰虛,五髒柔弱,復因飲食不節,過食肥甘,情志失調,勞欲過度,而導致腎陰虧虛,肺胃燥熱;病機重點為陰虛燥熱,而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病延日久,陰損及陽,陰陽俱虛;陰虛燥熱,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滯,血行澀滯而成瘀;陰損及陽,陽虛寒凝,亦可導致瘀血內陽。

1.素體陰虛導致素體陰虛的原因有:①先天不足:《靈樞·五變篇》說:“五髒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是指在母體胎養不足所致。②後天損耗過度:如毒邪侵害,損耗陰津。③化源不足:如化生陰津的髒腑受損,陰精無從化生,如《外台秘要·消渴門》說:“消渴者,原其發動,此則腎虛所致,每發即小便至甜。”④髒腑之間陰陽關系失調,終致陰損過多,陽必偏盛,陽太盛則致“消”,如《醫門法律·水腫門》中說:“腎司開阖,腎氣從陽則開,陽太盛則關門不阖,水直下則為消”。腎陽偏亢,使胃熱盛而消谷善饑。

2.飲食不節、形體肥胖①長期過食甘美厚味,使脾的運化功能損傷,胃中積滯,蘊熱化燥,傷陰耗津,更使胃中燥熱,消谷善饑加重。如《素問·陰陽別論》謂:“二陽結謂之消”。二陽指的是足陽明胃與手陽明大腸。是指胃腸中積滯化熱,胃熱則消谷善饑。熱邪上熏於肺,使肺熱津傷,出現煩渴多飲。大腸熱結則大便秘結不暢。②因胖人多痰,痰阻化熱,也能耗損陰津,陰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熱,燥熱復必傷陰。如此惡性循環而發生消渴病。

3.情志失調、肝氣郁結由於長期的情志不舒,郁滯生熱,化燥傷陰;或因暴怒,導致肝失條達;氣機阻滯,也可生熱化燥,並可消爍肺胃的陰津,導致肺胃燥熱,而發生口渴多飲,消谷善饑。陰虛燥熱日久,必然導致氣陰兩虛。消渴患者始則陰虛燥熱,而見多飲、多尿、善饑。時日既久,陰損及陽而出現氣虛陽微現象,如全身困倦乏力、食少難化、大便溏薄、口干不欲飲、夜尿多而白天反少,脈細無力、舌質淡、苔薄白或淡黃。這是由於肺、胃、腎三經陰氣虛,陽氣被遏而出現的陰陽兩虛病證。

編輯本段糖尿病的治療方式

糖尿病治療之一:心理治療

很多人認為糖尿病的治療主要是飲食,運動以及藥物治療。其實心理治療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地瓜是回奶食物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