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高血脂能喝鲫魚湯嗎正文

高血脂能喝鲫魚湯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心食之。(《食醫心鏡》)

2.消渴飲水:鲫魚一枚,去腸留鱗,以茶葉填滿,紙包煨熟,食數枚。(《活人心統》)

3.小腸疝氣:每頓用鲫魚一個,同茴香煮食。

【按語】

若給產婦下乳而用鲫魚湯,則宜加水煮至魚湯呈乳白色稍稠時飲用。骨煅灰存性,外敷可治黃水瘡、癰腫。

【參考文獻】

《醫林纂要》:“鲫魚性和緩,能行水而不燥,能補脾而不濡,所以可貴耳。”

通便類食物

菠菜(《履山巉巖本草》)蜂蜜(《本草綱目》)香蕉番茄 竹筍

菠菜(《履山巉巖本草》)

【基原】為藜科植物菠菜的帶根全草。

【異名】赤根菜、波斯菜。

【性味歸經】甘,涼。入腸、胃經。

【功效】清熱除煩,解渴,通便。

【應用】

1.消渴引飲:菠菜根、雞內金等分,為末,米湯飲服,日三次。(《經驗方》)

2.夜盲:鮮菠菜250g,豬肝200g,煮熟淡食。(《食物與治病》)

3.小便不通、腸胃積熱、胸膈煩悶、便秘:鮮菠菜煮湯淡食。(《食物與治病》)

【使用注意】

體虛便溏者不宜多食。腎炎和腎結石患者不宜食用。

【現代研究】

菠菜所含的酶,對胃和胰腺的分泌功能起良好作用。菠菜所含的鐵和鈣

也比較多,但人體吸收率並不高。

【按語】

古書記載,菠菜由頗陵國傳入,故名。菠菜根可治糖尿病。

【參考文獻】

1.《食療本草》:“利五髒,通腸胃熱,解酒毒。”

2.《本草綱目》:“甘冷、滑、無毒。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中,止渴潤燥,根尤良。”

3.《本草求真》:“菠菜,書皆言能利腸胃。益因滑則通竅,菠菜質滑而利,凡人久病大便不通,及痔漏關塞之人,宜用之

蜂蜜(《本草綱目》)

【基原】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等所釀的蜜糖。

【異名】石饴、沙蜜。

【性味歸經】甘,平。入肺、脾、大腸經。

【功效】補中潤燥,緩急解毒,降壓通便。

【應用】

1.風疹、風癬:蜂蜜500g,糯飯500g,面曲150g,以熟水五升,同入瓶內封七日成酒。(《本草綱目》蜜酒)

2.高血壓、慢性便秘:蜂蜜54g,黑芝麻45g。先將芝麻蒸搗如泥,攪入蜂蜜,用熱開水沖化。一日2次分服。(《家庭食療手冊》)

【使用注意】

凡痰濕內蘊,中滿痞悶及腸滑洩瀉者忌服。不宜用蜂蜜喂養—歲以下嬰兒。

【現代研究】

蜂蜜中含葡萄糖、果糖混合物較高,利於吸收。還含有蛋白質、澱粉、蘋果酸等。其他還有脂肪、酶類、各種維生素(b2、b6、k等)和鈣、磷、鐵、錳等礦物質。蜂蜜有提高人體抵抗力的功能,能夠使人精力充沛,調整脾胃功能,可治療胃炎、便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還能去腐生肌,加快創口愈合。另外,心髒病患者常食用可營養心肌。本品對於神經衰弱和肝炎病人也有療效。

【按語】

由於蜂和蜜的來源不同,而有白蜜與黃蜜之分,以水果之花蜜,香甜潔靜為佳。

【參考文獻】

1.《神農本草經》:“主心腹邪氣,諸驚痫痙,安五髒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和百藥。”

2.《名醫別錄》:“養脾氣,除心煩;食飲不下,止腸澼,肌中疼痛,口瘡,明耳目。”

3.《本草綱目》:“和營衛,潤髒腑,通三焦,潤脾胃。”

香蕉(《本草綱目拾遺》)

【基原】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實。

【異名】蕉子、蕉果。

【性味歸經】甘,寒。入脾、胃經。

【功效】清熱,潤腸,解毒,止痛。

【應用】

1.痔瘡及便後出血:香蕉二個,不去皮,炖熟,連皮食之。(《嶺南采藥錄》)

2.牙痛:香蕉兩枚,煎熱汁一碗,含漱。(《經驗方》)

【使用注意】

進食過多,會導致胃腸功能障礙。

【現代研究】

果肉中所含的5—羟色胺可使胃酸降低,香蕉本身又能緩和對胃粘膜的刺激,故對一些藥物等誘發的胃潰瘍有保護作用。每日食入5—羟色胺10mg對胃腸功能並無障礙,但食入過多,則可引起障礙。成熟香蕉之果肉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液有抑制真菌、細菌的作用。

【按語】

臨床發現,糖尿病病人攝入香蕉中的糖類後,尿糖較進食別的糖類為低。香蕉中果糖與葡萄糖之比為1:1,這一天然組成,對治療脂肪痢是合適的,也適用於中毒性消化不良。香蕉質潤性軟,適合於老年人、習慣性便秘、高血壓、冠心病者經常食用。

【參考文獻】

1.《本草求原》:“止渴潤肺解酒,清脾滑腸,脾火盛者食之,反能止瀉止痢。”

2.《本草綱目拾遺》:“收麻風毒。兩廣等地濕熱,人多染麻風,所屬住處,人不敢處,必種香蕉木本結實於院中,一年後,其毒盡入樹中乃敢居。

番茄

【基原】為茄科植物番茄的果實。

【異名】又叫西紅柿、六月柿、洋柿子、番茄等。

【性味歸經】甘酸,微寒。入肝、脾、胃經。

【功效】生津止渴,涼血平肝。

【應用】

1.熱病口渴:涼拌西紅柿或直接食用。

2.高血壓,眼底出血(動脈硬化造成):每日晨起空腹生吃一個。

【現代研究】

番茄中含有大部分易被人體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果糖、有機酸,能降低血壓和毛細血管通透性,有一定抗炎、利尿作用,常食對腎病患者有益。番茄中94%為水分,故有清熱解毒、生津利尿作用。有機酸含量多,但維生素c含量並不高。且維生素c因與果膠在一起不易被破壞,即使加熱也不易被吸收。

【按語】

番茄外形美觀,色澤鮮艷,汁多肉厚,酸甜可口,既是蔬菜又可做果品,食用價值、藥用價值均很高,因其甘酸微寒,入肝、脾、胃經,故其具有清補之功。我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夏季采收,洗淨鮮用。在明《群芳譜》有錄,稱番柿,至清代一直作為觀賞植物,但現在已成為倍受喜愛的食物

毛筍(《本草綱目拾遺》)

【基原】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

【異名】竹筍、筍。

【性味歸經】甘,寒。入胃、大腸經。

【功效】清熱消痰,利尿消腫,止瀉痢。

【應用】

1.痰熱咳嗽:毛筍同肉煮食。(《本草求原》)

2.腎炎,心髒病,肝髒病等浮腫腹水:毛筍、陳蒲瓜各60g,或加冬瓜皮30g,水煎服。(《食物與治病》)

【按語】

竹子種類多,竹筍品類亦多。市場現售的有圓筍、毛筍、冬筍、青筍、鞭筍等。毛筍浙江、福建山區多,青筍出於雲貴山區,鞭筍為毛竹鞭之嫩者。且竹筍自古被視為菜中珍品,故有“山珍”之稱。

【參考文獻】

1.《食物本草》:“消痰,除熱狂,壯熱頭痛,頭風,並妊婦頭旋顛僕,驚悸,溫疫,迷悶,小兒驚痫,天吊。”

2.《飲膳正要》:“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多食發病。”

3.《本草求原》:“甘而微寒,清熱除痰,同肉多煮,益陰血。痘疹血熱毒盛,不發起者,筍尖煮湯及入藥,俱佳。”

4.《隨息居飲食譜》:“甘涼,舒郁,降濁升清,開膈消痰。”

常用食品

 鯉魚赤小豆湯(《外台秘要》)冬瓜瓤湯(《聖濟總錄》)松子粥(《士材三書》)米酒煮鯉魚(《補缺肘後方》)蜜炙蘿卜(《朱氏集驗方》)

鯉魚赤小豆湯(《外台秘要》)

【配方】

鮮鯉魚l條(約重1000g),赤小豆150g。

【制法】

鯉魚去鱗及內髒,再去除頭、尾及骨,沖洗干淨備用。赤小豆洗淨,放入鍋中,加清水,旺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煮至半熟時,加鯉魚,煮至熟爛即成。不加調料淡食。

【效用】

本品有利水消腫功效,適用於水腫,腳氣。

【按語】

本品方名為後補。原方用於水病身腫,大腹水腫,為利水消腫常用方。三焦氣化失常,水濕泛溢肌膚,則見水腫,法宜利水消腫。方中鯉魚、赤小豆皆能利水消腫,兩者合用,更增強利水消腫之效。用治水腫,療效顯著。

本方可用於營養不良性水腫,肝硬化腹水。

冬瓜瓤湯(《聖濟總錄》)

【配方】

鮮冬瓜瓤250g。

【制法】

冬瓜瓤(去皮與子之瓜肉)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湯淡飲,不拘用量。

【效用】

本品有利水消腫功效,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

【按語】

本品方名為後補。原方用於水腫煩渴,小便少者,為利水消腫方。本品重用鮮冬瓜瓤一味,煮湯代茶頻飲,能利水消腫,用治水腫,小便不利。本品利水消腫的作用,瓤不及皮肉,可用於水腫輕症。

松子粥(《士材三書》)

【配方】

松子仁25g,粳米100g,食鹽適量。

【制法】

松子仁、粳米分別淘洗干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食鹽,旺火燒沸後再改用小火煮至粥成。

【效用】

本品有潤肺滑腸功效。適用於肺燥咳嗽,腸燥便秘。

【按語】

本品原名為“松子仁粥”,能潤心肺,和大腸,為潤肺滑腸常用方。肺燥失於潤降,則見咳嗽;腸燥失於濡潤,則見便秘。法宜潤肺滑腸。方中以松子仁為主,潤肺止咳,滑腸通便;以粳米為輔佐,充養脾胃,合用而為潤肺滑腸之方。本方偏於滋補,用於腸燥便秘,尤宜老年人或體虛者。本品滋補強壯,虛弱羸瘦者也可食用。

本品重在滋潤,對痰濕咳嗽及大便溏瀉者不宜食用。

米酒煮鯉魚(《補缺肘後方》)

【配方】

大鯉魚1條,黃酒500g。

【制法】

鯉魚去鱗及內髒,沖洗干淨,放入鍋中,加黃酒及少量清水,煮至湯汁將盡即成。

【效用】

本品有利水消腫功效。適用於水腫,身面皆腫。

【按語】

本品名為後補。原用於腫滿,身面皆洪大,為治療水腫常用方。三焦氣化功能失常,水濕泛溢肌膚,則見水腫。法宜利水消腫。方中以鯉魚為主,利水消腫;以黃酒為輔佐,行藥勢,助氣化,兼以調味。兩者合用,共成利水消腫之方。

本方可用於營養不良性水腫。本品不宜用醋、鹽、豆豉等調料

蜜炙蘿卜(《朱氏集驗方》)

【配方】

大蘿卜1個,蜂蜜60g,食鹽適量。

【制法】

蘿卜沖洗干淨,切成厚片,放入蜂蜜浸泡後取出,竄在不銹鋼烤針上,用小火炙干。依次反復蘸蜂蜜炙干多次,至蘿卜香熟,待冷後佐淡鹽湯進食。

【效用】

本品有利尿通淋功效。適用於淋病,小便疼痛難忍,砂石淋。

【按語】

本品原名“瞑眩膏”,用於諸淋疼痛不可忍,及砂石淋,為治療淋病常用方。濕熱蘊結,膀胱氣化不利,則見小便滴瀝疼痛;若濕熱煎熬成石,則見砂石淋。法宜利尿通淋。方中以蘿卜為主,利尿通淋,並能化堅消石;以蜂蜜為輔佐,性滑潤以滑便竅,佐淡鹽湯引經入腎,助通小便。諸料合用,共成利尿通淋之方。本品偏於清熱,濕熱淋病尤為適宜。

此外,《隨息居飲食譜》用“蜜炙蘆菔,細嚼,任食食之”治“反胃噎食,沙石諸淋,禁口痢疾,腸風下血”。
&nbs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韭菜為什麼不能和牛肉一起吃?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