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下咯,偶是廣東來的,在北京打工好多年,別的什麼都還可以。但是最不好的就是喝不到偶們廣東的粥,我們廣東人是最喜歡喝粥的,煲粥的花樣也很多。為了煲一鍋像樣的粥給女朋友喝,偶是進過蘇寧逛過大中,上過網下過鄉,用過好幾個牌子的都不行,要麼容易溢鍋,要麼煲出來的粥像水一樣,還有兩次偶被燙傷了。哎,就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煲粥的電壓力煲。麼法~~只能在周末用煤氣煲,平時上班太忙了~~~~~那有時間啊! 所以呢,如果有哪位大蝦知道有好用的電壓力鍋一定推薦一下啊~~~ 小弟在此拜謝了!!! 粥かゆ yù ㄩˋ 古同“育”,生養。 古同“鬻”,賣。 粥 zhōu ㄓㄡˉ 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質食品:小米~。 像粥的東西:泥~。亂成一鍋~。 鄭碼:yzuy,u:7ca5,gbk:d6e0 筆畫數:12,部首:米,筆順編號:515431234515 粥少僧多 zhōushǎo-sēngduō [thegruelismeagreandthemonksaremany—notenoughtogoround]准備的粥少,化齋的和尚多。比喻人多東西少而不夠分 <形> 柔弱的樣子[delicate]。如:粥粥(柔弱無能的樣子。又指雞相呼聲) 粥 <名> (形聲。字本作“鬻”。從鬻(古文“鬲”字),米聲。鬲,古烹饪器。本義:稀飯)同本義[gruel;porridge;congee] 粥,驙也。——《廣雅》 驙粥之食。——《禮記·檀弓》。疏:“厚曰驙,稀曰粥。” 崇為客作豆粥。——《晉書·石崇傳》 恃粥耳。——《戰國策·趙策》 粥以糊口。——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粥飯僧(只吃粥飯而不努力修行的僧人);粥鼓(謂僧寺集眾食粥時擊鼓);弱饧(甜粥) 〈動〉 同“鬻”。賣[sell] 則使其賈粥之。——《周禮·巫馬》 不粥祭器。——《禮記·曲禮下》 田裡不粥。——《禮記·王制》 又 戎器不粥於市。 又如:粥畫(賣畫的) 養育[bringup] 初俊羔助厥母粥。俊也者大也,粥也者養也。——《大戴禮記》 嫁出[marryoff] 請粥庶弟之母。——《禮記》。鄭玄注:“粥,謂嫁之也。” 粥(conjee)或稱糜,是一種把稻米、小米或玉米等糧食煮成的稠糊的食物。不同地方的粥有不同的濃度,而不同地方對其他地方的粥也有不同的別稱。其他常見別名還有:稀飯及撩命湯。
燙粥
北方人所用的做粥的方法。大體是指是把隔天的米飯做成粥,步驟:把水燒到呲邊(容器邊上有點小繁花),把米飯放入水中,通常會放少許食用鹼使粥更為粘稠,開鍋後稍涼即可食用。因為北方的米大多顆粒飽滿,即使開水燙過也顆顆勁道兒,所以這樣做出的粥,也非常的好吃。 [編輯本段]潮州粥 潮汕人稱粥為“糜”,卻不要求糯滑黏稠,反其道而行之。白粥煮法一般用米較多,要求湯米分明,水米比例按要求下鍋,以砂鍋或生鍋旺火煮熟,當米煮熟開始爆開時將鍋拿起,十分鐘既可食用。按潮州裔美食家蔡瀾的言語,他們白粥的雜鹹配菜種類繁多,多達100多種,一般有烏橄榄,橄榄菜,麻葉,鹹菜,酸鹹菜,菜脯,貢菜,蟛蜞,鹹帶魚,豆醬姜,豆腐,火蒜,鹹鴨蛋等等 番薯粥,用把切成條狀的紅番薯與白粥混雜一起煮 砂鍋粥,多以蝦蟹水魚黃鳝為底 鹹粥,類似福建鹹粥,材料多為鱿魚,香菇,排骨。 [編輯本段]廣東粥 廣府人(特指珠三角人士)煮粥一向都愛把米煮爛,使粥變得綿滑。這種粥容易消化。而朝鮮人在生病時也都只喜歡吃類似這一類型的粥而不進食米飯。 廣東粥有時不加配料,稱為“白粥”(俗稱米皇),或只加少量陳皮或銀杏伴煮,吃時以幼鹽佐食。白粥配油條是廣東常見的早餐。其他廣東粥有: 艇仔粥:據說起源自以前廣州荔灣的小販,撐著小艇(艇仔)賣的特色粥品,稱為“荔灣艇仔粥”。內有碎牛肉、花生、鱿魚等。 及第粥:據說以前有一書生落難行乞,得人施捨一碗粥,內放有各式內髒等廚房雜燴。後書生高中狀元及第,以及第名此粥。 豬紅粥,芥菜粥,燒骨粥,牛肉粥,黃鳝粥,皮蛋瘦肉粥,魚片粥,水蟹粥,柴魚花生粥,油鹽粥:只加少量的鹽和一點點的油,通常在生病了的時候吃 [編輯本段]福建粥 粥在福建稱為“糜”,水量比廣東粥少,如日本粥一樣濃,甚至可以單以筷子食用。福建白粥材料只有白米和清水,著重米香和外觀,與廣東粥相反,不能把米煮爛,不能過分攪拌以免破壞米粒的形狀,由於水量少,必須長時間監察爐火,輕輕攪拌以免燒焦,吃時佐以菜脯、炒花生、肉松、小魚干、煎雞蛋或蚵仔煎等等。福建鹹粥就是加入了其他材料的粥,粥身比福建白粥稀,但還是比廣東粥較濃,材料隨個人喜好,例如香菇、魚和瘦肉等等,通常會用醬油調味,因此稱為“鹹糜”,顏色多為淡棕色,吃時加上蔥花,佐以菜脯和炸花生,鹹糜容易食用,特別受兒童和老人歡迎。 [編輯本段]江南粥 江蘇、上海及浙江等地用稻米煮成濃稠的白粥,一般不加高湯、澆頭等。有時加入白糖煮制,稱為“糖粥”或“甜粥”。相傳范仲淹早年求學時,食用冷卻後結成凍狀的厚粥,這樣比較便於等量切割及攜帶。江南人民至今還這樣操作。錢塘江以北地區(“浙西”,包括蘇南、皖南、上海)用剩飯(吳語叫“飯糍”)煮成的稀飯,稱為“泡飯”或“水泡飯”,有獨特焦香,是這些地區通常的早餐主食。江南人不把這種食品歸入“粥”的范疇,但在北方有時混淆。浙東地區(舊紹興、寧波兩府)民俗早餐不吃“泡飯”,只吃現煮的米飯或粥。 [編輯本段]常見粥品食譜 麥片粥 材料:麥片(黑牛免煮麥片) 椰樹牌椰奶 熟透的木瓜半個 制作方法: 1.因為椰奶是涼的,所以先把椰奶放入鍋裡煮沸;(實有微波爐的話,把燕麥放入碗裡倒入椰奶打兩分鐘也可以) 2.把燕麥放入椰奶拌勻; 3.把木瓜去皮,去子,切成條狀,然後隨意切成個種形狀,放入泡好的燕麥裡就可以了 荷葉粥 材料:先准備大米、小米、白糖少量,鮮荷葉1張。 1、將米放入鍋中,大火開鍋轉中小火慢熬。 2、八成熟的時候,放荷葉下鍋繼續熬。 3、等粥的顏色變綠就可以了。 蟹肉粥 材料:海蟹半只,白粥底,姜絲,蔥花 做法: 1、海蟹蒸熟,剔出蟹肉和蟹黃,蟹鉗敲裂,和姜絲一起放入熬好的白粥中煮10分鐘,放入少許鹽調味 2、出鍋時放入少許蔥花 (1)山芋粥:山芋與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壓、動脈硬化、過度肥胖等症。 (2)芝麻粥:搗碎芝麻與大米同煮,可治眩暈、記憶力衰退、須發早白等。芝麻50克、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細末,待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秋季常食,可益壽延年,還可潤肺,是秋季保健粥的佼佼者。對便秘、肺燥咳嗽者有一定療效。 (3)牛肉粥:切碎牛肉與粥同煮,可補脾胃、強筋骨。 (4)烏雞肉粥:烏雞同粳米同煮,加調味,用於高血壓、貧血、營養不良等。 (5)木耳粥:取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潤肺生津,滋陰養胃,補腦強心。 (6)胡桃粥:取胡桃仁搗碎同粳米同煮,有補腎、益肺、潤腸的功用。胡桃肉20克、米100克。核桃肉洗淨,放入鍋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轉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常食核桃粥,不僅能補腎,還可以預防陽痿、遺精,有延衰抗老作用。 (7)枸杞粥:枸杞同粳米共煮,有補腎益血、養陰益目功用。 (8)胡蘿卜粥:取新鮮胡蘿卜切碎,同粳米共煮,能健胃、補脾,助消化。將胡蘿卜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因胡蘿卜中含有胡蘿卜素,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於皮膚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9)栗子粥:栗子肉與粳米共煮,有補腎強筋、健脾養胃之功用。栗子50克、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適用於老年人腰腿酸痛、關節痛等。 (10)百合杏仁粥:鮮百合、杏仁與粳米同煮,加白糖適量溫服,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用於病後虛熱,干咳勞咳。 (11)紅棗糯米粥:山藥、苡仁、荸荠、大棗、糯米同煮,放入適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氣血、利濕止瀉、生津止渴之功效,適用於病後體弱及貧血、營養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腸炎等患者食用。 (12)蓮米粥:將蓮米發漲後,在水中用刷子將表皮擦去,抽出蓮心放清水煮爛,再與粳米同煮食用,具有健脾止瀉、益腎固澀、養心安神之功,適用於脾虛食少,腹虛帶下、遺精尿頻、心煩失眠、健忘多夢。 (13)菊花粥:菊花60克、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再同米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風熱、清時火、明目等功效,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功效。同時對心血管疾病也有較好防治作用。 (14)梨子粥:梨子2只,洗淨後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15)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米100克、白糖少許。赤小豆和米同放鍋中,大火煮開,改用文火熬煮,食用時,放入白糖即可。有清熱利尿、止渴之功效。 [編輯本段]其它 兒童的吃法:很多家長為了讓兒童成長時多吃飯,就在粥裡加肉松,肉松拌白粥。 在朝鮮半島和日本的粥是病人的食品,在粥中打入雞蛋。 [編輯本段]粥的好處 喝粥對人體的好處 粥熬好後,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中醫裡叫做“米油”,俗稱粥油。很多人對它不以為然,其實,它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可以和參湯媲美。 通常所說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後所得的。中醫認為, 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作用。二者用來熬粥後,很大一部分營養進入湯中,其中尤以粥油中最為豐富,是米湯的精華,滋補力之強,絲毫不亞於人參、熟地等名貴的藥材。清代趙學敏撰寫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陰之功,勝於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清代醫學家王孟英在他的《隨息居飲食譜》中則認為“米油可代參湯”,因為它和人參一樣具有大補元氣的作用。 中醫有“年過半百而陰氣自半”的說法,意思是說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腎精不足的問題,如果常喝粥油,可以起到補益腎精、益壽延年的效果;產婦、患有慢性胃腸炎的人經常會感到元氣不足,喝粥油能補益元氣、增長體力,促進身體早日康復。 喝粥油的時候最好空腹,再加入少量食鹽,可起到引“藥”入腎經的作用,以增強粥油補腎益精的功效。據《紫林單方》記載,這種吃法還對患有性功能障礙的男性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此外,嬰幼兒在開始添加輔食時,粥油也是不錯的選擇。 《紅樓夢》裡寶钗曾經介紹過她的養身補品:“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窩一兩,冰糖五錢,用銀吊子熬出粥來,若吃慣了,比藥還強,最滋陰補氣的。”可見,用粥養顏是很有些道理的。而養顏粥中又以燕窩為上品,古為八珍之一,可謂是所有愛美女性的口服護膚品。 喝粥的7大好處: 1、容易消化 白米熬煮溫度超過60℃就會產生糊化作用,熬煮軟熟的稀飯入口即化,下肚後非常容易消化,很適合腸胃不適的人食用。 2、增強食欲,補充體力 生病時食欲不振,清粥搭配一些色澤鮮艷又開胃的事物,例如梅干、甜姜、小菜等,既能促進食欲,又為虛弱的病人補充體力。 3、防止便秘 現代人飲食精致又缺乏運動,多有便秘症狀。稀飯含有大量的水分,平日多喝粥,除能果腹止饑之外,還能為身體補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 4、預防感冒 天冷時,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熱粥,可以幫助保暖、增加身體御寒能力,能預防受寒感冒。 5、防止喉嚨干澀 對於喉嚨不適、發言疼痛的人,溫熱的粥汁能滋潤喉嚨,有效緩解不適感。 6、調養腸胃 腸胃功能較弱或潰瘍患者,平日應少食多餐、細嚼慢咽,很適合[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