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特別愛吃泥鳅。有干燒泥鳅、焦炸泥鳅、泥鳅鑽豆腐、黃焖泥鳅等。就黃焖泥鳅而言,它是滇菜泥鳅菜系中的頭牌菜。將油炸後的泥鳅放入砂鍋,再佐以名貴的雲腿,最後投放十余種調料,用焖的方法烹制。這道菜的色香味形確實不錯,時隔三十年,我還記得那道菜的形狀與口味。 對於泥鳅,我是偏愛的。我喜歡吃泥鳅燒豆芽這道菜。用一市斤的黃豆芽,配十條鋼筆長短的泥鳅,若再佐以幾塊臭干,那就更好。將泥鳅、豆芽各自下鍋煸炒,將臭干炸黃炸香,然後入鍋同燒。這道菜不僅需要蔥姜蒜瓣,還要投放足夠的尖椒干。至於辣椒不厭其多,要滿鍋飄紅才好。這道菜要的就是辣,辣才出味,辣才起香。要辣得直吐舌頭,辣得直哈熱氣,辣得滿頭滿臉大汗淋漓,這才過瘾。這才能達到食欲大振、遍體通泰的目的。喝啤酒,吃這道菜最相宜。 我愛吃泥鳅,這跟童年的“熏陶”有關。在我孩提時代,距家不遠,有個魚鋪。魚鋪專門煎炸各種小魚,其中就有泥鳅。通常把各種小魚沾裹一層濕面粉,便投向滾滾翻騰的油鍋。頓時一股濃烈誘人的魚香滿街滿巷,簡直令人口涎直流。用於煎炸的泥鳅,也就手指長短,太大,炸不透;太小,沒吃頭。油炸泥鳅蹦脆透酥,真是香到骨頭裡。通常我們連魚骨都吃了。據悉,各類動物的骨頭鈣質含量極高,有助於人體骨骼的生長。如今我雖已年屆“天命”,仍然腰板挺直硬朗,不卑不亢,這大概跟我童年吃了過多泥鳅與其骨頭有關。鑒於泥鳅帶來的益處,一時興起,遂改編一句時髦的話語:將吃泥鳅進行到底。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