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踢毽子的笑聲。這恰恰是我想要的,沒有打擾的下午。青年旅館臨屋的小男孩在對面看書,我在寫字。二樓的書架離窗戶很遠,屋子裡隱暗的光裡面,幾本厚實的本子顯得更加神秘。我走過去,那是幾本速寫本。翻開那些本子,看見了密密麻麻一頁一頁的文字:都是來過酒吧的人留下的文字,每一頁都是一個故事,一種心情,一種對“如果”的期待。如果,是的,如果,會有很多故事可以發生,也會有太多的選擇。我是不是也留下點什麼呢?如果哪一天再回來,我還可以找到現在的心境?算了吧,我需要“如果”嗎?我連現實都承受不起。
“如果”,是透明的紅色,有些甜,那種讓人有些清醒又有一些醉的蒙胧。“如果只是”,是半透明的白色,只有一粒紅色的櫻桃斜依在三角的杯子上。不同的酒,不同的杯子顏色,不同的心情。如果只是…唉,太多期待了,我們卻錯過了一切。我們還需要期待嗎?
天,還是陰冷陰冷的,沒想到南方也需要烤火。老板和伙計們,還有其他店的伙計一起踢毽子,開心地笑,這就是西街閒時的生活。沒有壓力,沒有未來的擔憂,至少我沒有見到的擔憂。這樣的生活,是我幾年前想要的:背著包,到一個地方工作幾個月或是幾年,再尋找下一個驿站。“如果”的伙計八兩,就是這樣的陝西小伙子,在這裡工作五個月了。問他,春節回去嗎?不回去,沒有錢。有一種脫離,有一種淡淡的生活的愁。是哪,我見到的,只是他們踢毽子的開心,可是要有多少不開心,才會讓他們一次又一次離開熟悉的親友,來到這陌生的地方?我也如同他們一樣,出離了一個又一個回憶,也許是逃離吧。
在這個街上,生活多久會厭倦呢?我問八兩。八兩說,以前有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在這街上生活了四五個月,每天晚上都過來烤紅薯,每天也只喝一瓶“百威”,所以他們叫他“百威”。這個百威,是想逃避什麼,還是想遇到什麼“如果”?只有他知道。我的極限是多少?不知道,也許就這幾天吧,更或許明天又要逃離西街了。我這是怎麼了,什麼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八兩說,開學,他就要回學校去了。問他是學生或是老師,他沒有回答,一會就忙著去修熱水器。樓下有小伙子找他。這個八兩,也該算是西街人了吧?可是他也會離開。這個地方,注定就是客棧,大家都是過客。
樓下,一對穿白色毛衣的情侶正准備離開,也許他們在樓下坐了一個下午。看著他們轉身,女士挽著男士的胳膊遠去,心中很是羨慕,也許是酒精的作用吧,甚至有點想做夢了。爐火只余下一點點火星,空氣有點淡淡的冷。也許,如果……
突然明白了,自己原本想來陽朔,尋找一個讓自己安靜的地方,讓自己靜下來想清楚一些事。而現在才知道,自己只不過在逃避城市裡的孤獨。想像著,用陌生,用匆忙來充實空蕩蕩的心。又是錯了,因為越是逃避,越覺得孤獨。晚上在丁丁酒吧,很吵,很不喜歡那種沒有靈魂的酒吧模式。相反,更想念一街之隔的“如果”了,喜歡那裡百分百的寧靜。
只有西街,才是陽朔的西街。出了這青石的老街,已經是陽朔了。不同的文化仿佛隔成了兩個世界。西街,不完全屬於中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